苏教版化学1“活动与探究”栏目教学的思考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中的活动与探究栏目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了导向作用。该栏目倡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渗透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供了有效载体。如何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栏目及时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探究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是新课程教学实施中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对新课程苏教版化学1的活动与探究栏目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化学 活动与探究 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1 化学1活动与探究的分类汇总
  碳酸钠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铝的性质、铵盐的性质为性质类,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有何不同、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为比较类,氯气溶解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氯水中的成份?、用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应制作印刷电路板、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转化的条件原理类,铵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钠元素、钾元素的检验为检验类,配制100ml0.1mol/LNa2CO3为操作类。
  
  2 对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处理
  2.1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以学生活动为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但目前教材中探索性实验数量太少,可以改部分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我们可以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提出假设,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例1:氯气溶解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氯水中的成份?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瓶饱和氯水,让学生观察氯水的浅黄色。学生很快可以想到因为氯气是黄氯色的,溶于水中使溶液呈浅黄色。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将一张一半干燥,一半湿润的红纸放入一瓶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发现湿润的一半褪色,干燥的一半没有变化。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呢?(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可供探索的问题情景)。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再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当学生们完成了实验探究之后,教师再给学生做出解释归纳出:氯气溶于水不仅是一个溶解的过程,同时还伴随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这种可以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的性质叫做次氯酸的漂白性。这种验证性实验的顺序进行调整,变成探索性设计。通过探索性实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2 正确指导,避免只“探”不“究”
  化学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而新教材对活动探究的内容叙述过于简单,缺少详细而明确的提示和引导,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故教师对基本操作要做好示范,并对每步操作要领做好讨论和总结,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能正确、快速、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这些基本操作包括有:酒精灯的使用、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给物质加热的方法、洗涤仪器、天平的使用、过滤及蒸馏的方法等等。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做探究实验前,细致、全面地考虑学生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和学生容易忽略之处,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理解透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严谨细致的操作。
  例2:在讲到铵根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时,有些学生只根据书上的步骤做完就好,只探而不究。我们可以在学生做实验时设置一些问题。1)向NH4Cl、KCl溶液中各滴加几滴AgNO3溶液和稀HNO3后,现象一样吗?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向(NH4)2SO4、K2SO4溶液中各滴BaCl2溶液和稀盐酸后,现象一样吗?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 将活动与探究向课外拓展,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
  探究的动力源于兴趣,兴趣源于问题疑惑,探究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明白事物真相、消除疑惑、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学生所学的知识多是间接知识,但对于他们来说依然是未知的,只要精心设计,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对于教材大部分探究型实验,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案已经呈现出来,只需要学生按照教材上的预设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即可,这样的探究过程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趣味性并不十分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应丰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例3:在讲焰色反应时书上只讲了让。学生取一根铂丝(或用细铁丝代替),放在酒精灯(或煤气灯)火焰上灼烧至无色。用铂丝蘸取少量的KCl溶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再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少量K2SO4溶液重复以上实验。这个实验做起来学生的感觉只是一般。但如果让学生课外自己查资料将做成美丽的火把,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溶液。如(氯化铜、氯化钙)。当学生把美丽的火把一下点燃时,学生的那种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3 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3.1 课时不足
  新教材难度虽然下降,但容量大,教师要花大力气完成新课教学。这无疑会挤占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时间。以苏教版化学1为例。四个专长题共有十个单元。按教材编者建议,需要34课时。按每专题讲评3个“课时练习”及书本课后练习,需要12课时。每个专题按复习、测验和讲评三个环节计算,每个环节最少耗时一节课,四个专题需要12课时。每学期都有一个黄金周假,期中和期末各占用一周,共9课时。以上各项合计耗时67课时。每学期按20周计算,高一化学每周开两节课,共有40课时。教师只完成新课教学尚且不够。即便每周开三节课,每学期60课时,仍然无法保证教师完成教学的全部环节。事实上,教师不得不借用老办法,大部分实验探究,按过去演示实验的方法,由教师做给学生看;`抽出一部分实验,让学生到实验室集中完成,也就是过去的分组学生实验。或者借用晚自修、周六时间加重了老师自己的负担。这说明高化学课程改革,还难以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实过程。
  3.2 硬件设施不够
  高中化学历来没有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的传统。一般只是在开公开课时进行一些探究的分组实验。实验室建设尚未跟上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改革要求,对学生获得实验探究能力存在诸多问题。以我校20个班的化学课计算,平均每天至少有3至4节的实验课。一个实验员和两个实验教室根本。加上仪器维护、补充药品消耗,实验室根本承担不了以上工作量。以上情况还未考虑学生选修不同的课程。
  3.3 评价制度滞后
  在当前背景下,取消选拔考试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在整个课程改革的链条里面,评价制度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它起着检测和评价改革成果的作用。评价制度的改革应该是与教材、学习方式改革同步发展,甚至是先行的。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太大了。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社会、家长、学校,甚至同事和学生评价教师的一个最重要指标还是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像有的教师所说:什么样的先进理念,遇到考试评价就“黯然失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作为Office办公软件中的一员,Word得到了极大的普及,《Word》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做出相应的改革,在新的形势下迫切要求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掌握Word课程的基础知识,提高其应用Word的能力与水平。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我校Word课程建设的探索,总结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和成效。  【关键词】Word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十分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
很多人赞美她是带来光明的天使,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个26岁女孩的出现则提示着即将到来的死亡.
期刊
朋友说:你喜欢拍路的照片.是吗,有么?我歪过脑袋,凑到屏幕前,是啊,真的有不少,都是这样:一条长长的公路,配着路边的山脉、田野、青砖碧瓦,或者翠绿的草地,或者金色的发亮的白
期刊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竹,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以茶馆而言,最
“一带一路”这一宏大战略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中国饮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本文将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指导,以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摘要:当今,提高学前儿童的艺术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幼儿园是幼儿接受学校教育的开始,舞蹈是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不仅培养少儿的兴趣、信心、毅力、意志等优良品质,还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的生理成长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益处。学前儿童舞蹈作为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如何对学前儿童舞
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对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正确的政治观念,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
文化遗产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反映城市主体过去生存状态、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物证,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生命里程的根基.一种文化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