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老师没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没有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没有找准启发探究的切入点,更可能所提的问题太难等等。学生总是被动地坐等知识,重知识记忆而轻问题思考,习惯于听老师讲解,习惯于背诵书本知识,忽略了英语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断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或介绍写作背景。具体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
  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忽视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有些英语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要求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没有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的剖析,这样的回答仍然是机械的。在教学中若能在讲述一些紧贴课文中心句和一些重点关键的语句提出种种疑问,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深思维的层次。
  要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储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极为重要的。若没有充分的思考基础——英语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而欲展开有效的启发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那是无法想象的,每一个教师都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思考基础的储备。重视学生思考基础的积累,是为了学生能够具备持久的阅读前景,熟练运用多种的启发方式,则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新鲜感,促使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的形成,而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可以获得更好的思维效果。
  二、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选择性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地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课文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南通著名教育家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教学法”一时曾风靡全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创设情境,让各位学生不仅轻松自在地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也使得学生通过亲自的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越发激活学生跃跃欲试,共同参与的学习心态。
  课文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抓住文中的模糊点、交代不明处去探究,去探索,直陈己见。如何让学生确切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中心句,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那些模糊点进行讨论,甚至进行辩论,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要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多样化设计模式。不仅要强调探究中的动手,更要强调动脑。其次,英语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给探究式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探究学习的重点不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同时,在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这具体表现在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的观点,探究过程中要珍视并正确处理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间的相互倾听)。英语教师在不同学段,要对学生探究的水平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另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探究性学习与现代技术(如多媒体与互联网)相结合,使学生在现代化技术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是一项国家战略,旨在引导少年儿童强身健体、文明精神、从小培养拼搏意识和团队精神。从点到线,由线及面,最终在全国全体青少年中掀起锻炼身体、发展体能、树立团队合作精神的普遍性。我校雖然是2016年新认定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但我们在学校开展足球教学和足球特色活动已有整整3年的时间了。在3年的教学实践和1年的专业训练实践中,几位教师尽职尽责、研究探索、边学习边实践,在课堂教学和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市住院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腾冲市人民医院的住院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粪便,提取核酸进行PCR检测
摘 要: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必鲁地区处大兴安岭中段的东南坡,东南与松辽盆地接壤,但岩性较复杂、岩相变化较大,主要为二叠系上统林西组(P3l)、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第四系(Q4)残坡积层、冲洪积层地层。该文通过1∶1万化探工作,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12种异常元素分为铜、锡两大类化探元素为主,为今后工作展开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质特征; 聚类分析; 地球化学特征  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要的方法途径有。  一、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验中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近日正式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的形式,向外发布。该规定针对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金属非金属尾矿库、陆上石油天然气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因为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所以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有位教育家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只有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走进学生心里呢?  一、要尊重学生人格,关
【摘 要】初中藏文是一门重要学科,学习藏文并非易事,因此藏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究一定的技巧,要继承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借鉴外部的教学方法,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寻找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藏语文水平不断提高。  一、创新教学方法,继承合理的教学方法  正确处理创新教学方法与继承合理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应注意继承,继承是事物发展阶段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是一段全新的工作,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正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谈谈自己在课程改革以来的探索与实践。  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材的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育人之本,德育为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可见德育在实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要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是扮演的是非常关键角色。然而,就目前农村初级中学生的德育现状来看,却有一些并不乐观情况:班主任对德育的认识和方法不尽人意。  班主任作为德育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备的一定的素质和能力,更要有真正用心去教育学生,才能实现成功完成学生的德育教
【摘 要】哈密地质条件优越,矿床成岩、成矿具有明显的专属性,兼具钒钛磁铁矿矿床和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双重优势,具备较大的找矿潜力,但由于地质条件没有典型特征,严重制约矿床规模。本文基于哈密成矿的地质背景和矿化地质特征,对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标志进行探讨。  【关键词】哈密 岩浆型 铜镍硫化物 矿床 找矿标志  在哈密的南北向矿区中,有很多基性和超基性岩体分布于攀西裂谷一带,在这些岩体中主要包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