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里,学前儿童和教师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学前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甚至紧张,会成为引起学前儿童心理失调的重要原因。所以创设有益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是很必要的。
  一、拥有体谅和宽容的心态
  幼儿的行为受动机驱使,而动机是建筑在需要之上的。满足幼儿的各种需要,特别是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有益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建构。动机的冲突在幼儿之间经常发生,有时还会发生挫折,让幼儿在生活中经历动机冲突和体验挫折,能磨练幼儿的意志,学习处理挫折的技能。所以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稳定和健康的情绪,对幼儿充满爱,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地将个人的不良情绪排除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之外,时刻都能满足和接受幼儿的合理需要,理解和宽容幼儿的所作所为,帮助幼儿学会克服困难、应付挫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二、拥有民主和平等的心态
  有的教师运用专制权威的方法压制幼儿,令幼儿表面服从,但内心情绪却是对立的,有的孩子会由此变得冷漠无情或胆小谨慎,或用幻想表达心中的积郁,甚至有的孩子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和破坏行为。所以,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是民主的,善于疏导而不是压制,应该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教师给予了孩子自由、自主和安全感的同时,孩子在学习自我控制的过程中就可以花费较少的情绪能量。但是教师也要避免采用放任自流的方式,不能使幼儿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状态下,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得十分任性。自由而不放纵,指导而不支配的民主教养方式和态度才能使幼儿被视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人而受到尊重。以这种方式教养的幼儿才能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待人友善,与人合作,能自我接纳和自我控制。
  三、给以幼儿支持性的行为
  教师的支持性行为首先表现在教师对幼儿的可接近性方面。如教师经常跟幼儿交流,谈谈彼此喜欢的动画片啊,讨论剧情等,在与孩子交谈的态度是亲切的、耐心的,让孩子喜欢与老师接触。教师的支持性行为还表现为教师在幼儿的眼里是可靠的、稳定的,不是无所适从的;教师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公正合理和恰如其分的,不可带有偏见、责骂和变相体罚。教师的支持性行为还表现为教师组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意的。教育活动是有弹性的,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调整的。这样,孩子与老师的行为就有可能达到密切的契合。
  四、保持与幼儿平等的地位
  幼儿对教师有很大的依赖性,教师的眼神、手势、体态和动作都会引起他们相应的反应。如老师比较高,可以蹲下来跟孩子谈话,给孩子系鞋带,这样跟孩子保持一个相同的高度,让孩子感觉跟老师是平等的。
  五、为创造性发挥提供机会
  幼儿期是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创造力是一种最富有和超越一般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挫伤的能力。幼儿创造力的充分表现和发挥,有益于健康人格的构建。所以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想法,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所作为。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变革,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追求完美人格的健康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而道德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幼儿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道德品质的发育期、行为习惯的养成期、道德人格的形成期。因此,道德教育应从小进行。如何实施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呢?近年来,我们对幼儿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试图利用多种资源,
期刊
实践教学,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已成为幼儿园教研活动中的一个传统项目,然而如何让这种司空见惯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更有意义,如何让这样的活动更有效地推动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则是我们这些教研活动引领者所必须思考和不断探求的。为此,我们尝试在常规性教学研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搜寻具有研讨价值的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在所选案例的深层、渐进式研讨中,继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行为;帮助教师群体在有目的的合
期刊
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目标。为了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学习生活中,必须安排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而每天幼儿到园后的晨间体育活动更是保障幼儿1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晨间体育活动时组织的形式、方法等将直接影响着幼儿身体各方面素质的发展以及健康体魄的形成。  一、活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八年以来学者们对《纲要》进行了不同的解读。为全面深入领会和掌握《纲要》的精神及其对幼教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笔者试从进步主义角度来解读。分析了进步主义的儿童观与知识观在《纲要》中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知识的获得是幼儿参与活动构建的过程、提倡整合的综合课程以及活动教学等方面。并运用中国化的进步主义——陈鹤琴思想对《纲要》进行了解读。  关键
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拓宽了我们环境创设的思路和主题网络式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中始终围绕“与教育相适应”的理念,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主题环境。  通常,每学期的班级墙饰布置是老师们的一个沉重的负担,大家总是加班加点,费尽心思,精心为孩子们设计、制作和布置,当看着孩子们进入充满童话般色
期刊
摘 要 社会退缩行为泛指社会情境下的独处行为,指在同伴或他人在场的情境下,儿童不参与同伴交往或游戏活动,而这种行为不是暂时的,具有跨时间、情境的一致性,即无论在陌生环境还是熟悉的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行为。本文将从两个幼儿的案例中分析他们社会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干预策略。  关键词 幼儿 社会退缩行为 个案 解读 干预策略    愿意与他人交往和相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是儿童期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积极倡导帮助儿童去获得丰富的、积极的自我体验。其中,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这样阐述的:“能从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显而易见,“体验”应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何为体验?如何增进幼儿的数学体验?本文从理论上对体验的特质进行了阐述,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了幼儿数学体验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数学体验特质策略    美国著名学者阿恩海姆认为:生活唯一的意
期刊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谣总能轻易唤起人们对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民间童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它来源于民间,篇幅短小、童趣盎然、富有节奏、声韵的美感。内容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朗诵特点,便于幼儿吟诵与理解,并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长知识、扩大生活经验,陶冶幽雅性情,提高文学素养。   童谣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如此大的教育价值,而我们传统的童谣
期刊
园本课程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新一轮幼教改革中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个热点。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实践与行动。园本课程的建设不只是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确定,首要的和更重要的是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活动观、评价观及环境观等基本理念的形成。在园本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决定了教师是课程园本化研究的主体。在实施课程园本化的过程中,不断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
期刊
新《纲要》在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