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拒绝冠名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pur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这部小說获得了198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北部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镇,那里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地域文化既神秘又传统,他的小说《百年孤独》中那个充满神奇魔幻的马孔多镇,就是以这里为原型的。
  2005年 ,阿拉卡塔卡镇政府打算将该镇改为“马孔多镇”,以借助马尔克斯的名气来创造旅游资源,摆脱小镇经济方面的危机。
  
  然而,令镇长没想到的是,马尔克斯委婉地拒绝了他的恳求。马尔克斯说:“名字只是一个称呼罢了,对于外界来说,阿拉卡塔卡这个名字就可以了。如果真想推动旅游业发展,镇政府应该做的是完善旅游设施,改善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镇长接纳了马尔克斯的建议并着手行动,一年以后,阿拉卡塔卡镇的经济便走出了低谷,成为马格达莱纳省有名的特色旅游小镇。
  加西亚·马尔克斯已于2014年4月去逝,他拒绝冠名的举措与他的小说一样,是留给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很看重友情,朋友挥手作别,诗人直目送到小船儿消失,只见滔滔的长江之水在奔流。现代人已无挥手之别,令人心生黯然。  郑少谷与王子衡相距千里,从来没有见过面,彼此却倾慕对方。“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这是郑少谷赞王子衡的古诗,王子衡绘声绘色地讲解诗歌,连鲁国孔子的弟子听了,也如沐春风。后来,王子衡惊闻郑少谷去世的噩耗,哀
这世上有一种幸福的人,叫“吃货”,每天都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各种美食,非常快乐。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别看我瘦骨嶙峋、弱不禁风,可事实上,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胃王”,拥有美食就会很开心,即使不顺心也能化悲愤为饮食。  早晨,老妈独家秘制的小笼包,六个一块下肚,再加一碗鸡蛋羹,一盒牛奶,轻轻松松就被我搞定了,还意犹未尽。除了一日三餐,空闲时间,我的嘴巴永远不会寂寞。吃着薯片,听着音乐,喝着可乐,幸福
谁会去留意天使有没有肚脐眼呢?这是一件多么没有意义的事情!但《庆祝无意义》里的阿兰会,写此书的米兰·昆德拉会。这个耄耋之年依然想象力奇特的老头子,在书中记下了一堆看似毫无意义又妙趣横生的流水账,我读着读着竟也咀嚼出其中的有意义来。  第一次读昆德拉的作品,我被他新奇的构思与精妙的细节所打动。六月的一个清晨,阿兰走过巴黎的一条马路,路上露出肚脐的性感少女们引发了他的思考:该怎样定义一个男人在人体中央
贾主任一看到文件,久久不曾握过笔的手,莫名地抖动起来。这可是大好的机会呀,几乎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机会,无论如何,不能再错过了。  当年,作为剧团的编剧,所写的剧本曾获得全省乃至全国大奖,也因此被破格调到了文化局从事专业创作。一晃十几年,专业创作渐渐丢了,一天到晚写公文材料。领导倒没愧对自己,坐在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只是,又是七八年过去,再难升迁一步。  这红头文件像懂得贾主任的心思似的,不失时机
立世先做人,做人先修心。  站在眼前的是这样一个姑娘:长发披肩,身材娇小,外形柔弱,看似与同龄女孩无异,但她却是一家估值过亿的上市公司的老总;别看她今年只有26岁,却早在两年前就已被评为“中国经济十大杰出女性”。  这个姑娘叫琚翠薇,江西景德镇人。父母都是从事陶瓷工作的。打小,琚翠薇与陶瓷为伴,耳濡目染,无意中培养了她独特的艺术天赋。上大学时,她想都没想,便选择了陶瓷美术设计专业。  由于对陶瓷美
唐一正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从小追求进步。他的父亲唐贻承是小学教师,在当地口碑和声望都很好,和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是同乡,他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曾经共同发起长沙新文化运动。  1937年,唐一正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抗日战争开始后,徐特立奉命回长沙组建八路军驻湖南办事处,并热心介绍他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八路军第115师学兵队。因此,17岁的唐一正果断放弃学业,和二姐夫去了延安。  刚到西安的时候,相关负责人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只蜻蜓伶俐敏感,知道生活不仅仅是孤绝的飞行,停在小荷尖角上,跟它打声招呼,也跟整个世界打声招呼。还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相对于人的迟钝、麻木或者匆忙到感官退化,鸭总是最早最先知的。这只蜻蜓的停,实为对美的轻盈接近。笼中鸭也以最轻快的脚步亲近生活,停在春江中,去感知世界的澄澈温暖,沐浴、嬉戏,天真地叫着。  适时的必要的停,常常成为生活的点睛之笔。一颗温润饱满的
各位尊敬的校长、老师:  非常高兴来到本次论坛。我打算以一个学生、一个家长、一个老师的身份,来谈一谈我对教育的看法。对于中国当下教育的看法,坦率地说,我只有四个字:我不相信。  我不相信中国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中国正面临着很多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
西汉的吴地,生活着一个书生,穷困潦倒,却嗜书如命。他不种地,时间全用来读书。为了糊口,他不得不砍柴,再用柴换回粮食维持生计。生活的艰难,换来左邻右舍的冷眼,书生不以为意。可妻子受不了,让她难以忍受的是,每次砍完柴,背着柴走在路上时,他还高声吟诵诗书。这要放现在,一定会被人骂作神经病。就算在古代,也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妻子难堪不已,几次劝书生,别这样了,人家都笑话咱呢!可书生有点轴,全不把这当回事,
在国王学院读书期间,英国少年尼克·达洛伊西奥喜欢用谷歌搜索信息,每次都搜出大量的文本,需要滚动筛选,逐条点开新闻效率太低,尤其是浪费时间,这让他感到异常苦恼。  “如果有应用软件能概括网页内容,浓缩成一目了然的概要,使用起来就会特别方便。”坐在电脑前,尼克默默地想,“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繁杂的信息,需要用新颖方法简化处理,使重要信息简单扼要。”  受到阅读整篇新闻带来的烦恼启示,尼克开始在家里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