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成人群体中的家长学习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顾名思义,一家之长:一个家庭中的年长者。家长的概念一般是相对于孩子而言。家长,绝大多数是成人。作为成人的家长,其学习不仅是家庭的需要,也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素有重视家庭的传统。此外,依现在的社会发展程度,家庭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社会发展的单位。《第三次浪潮》中,阿尔温·托夫勒从四个反方面阐述了理由认为:在未来社会,家庭将重新成为社会的中心。家长学习固然是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整个小家庭的幸福。从我国的传统、现实以及未来发展看,家庭是社会的中心,因此本文试图建立在以家为本的理念上。
  对于什么是学习,尤其是成人的家长学习,我们引用下面的解释:学习是一种实践;学习是一种变化;学习是生活,而且是终身制的;学习就是解决问题;学习就是积累经验,尤其是对成人而言;学习也是一种摈弃;学习即是愉快的,也是艰苦的;学习通常是一件艰苦的工作;学习就是向前发展。发展,就是接近可能。发展就是接近你自身能达到的东西。发展就是接近你有能力实现的东西。学习就是一种能帮助你实现你有可能实现的东西这样一个过程。学无止境。通过学习,你会不断开发你向前发展的潜在能力。①
  
  一、家长学习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
  
  1、理论基础——作为成人的家长学习的可能性
  成人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早已研究表明:成人有学习的能力和潜力。在此我们坚决批判那种倚老卖老的想法和做法。成人尽管成人了,但依然在长大,社会在发展,成人也需要继续学习。只是不能像未成人那样在学校“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只要有学习的愿望,是可以发展的。
  
  2、家长学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1)家庭的必需
  家长学习首先是家庭的需要。家长的角色是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家长学习是维护家庭的必须。维护好一个家庭尤其需要家长的作用。家长不断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建立和谐家庭。面对现代社会的家庭危机,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心疲惫,渴望传统生活。西方社会很多人都开始向往小城市和农村生活,崇尚能够将家庭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家庭,以便获得心理安全和情感保护。在历史上,共同生活和共同劳作曾经是结合家庭成员的一个重要因素②。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家庭的作用日益突出,更加需要家长学习,才能使家人有温馨的港湾。
  (2)马克思的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理论
  人首先是以其独立性存在的。家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但其中的人又相互独立。家长首先是一个独立性的人。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全面发展的权力。追求全面发展的家长首先自身会活得充实而有意义,可以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榜样,也能为家庭做出更大的贡献。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家长追求全面发展必将引领孩子好好学习,这样的话家长也将先从家庭中得到更多想要的东西。
  反对家长放弃自身的追求,向孩子过度倾斜。反对“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孩子”。家长固守着自己,不求自身的发展,最终会让孩子瞧不起家长,而且可能给孩子造成过大压力。最终阻碍整个家庭的发展和幸福。家长只有自身继续学习,才能和孩子共同成长发展前进。可见,家长学习是整个家庭发展幸福的基础和关键。家长学习是建设和谐家庭的根基。
  (3)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家庭,社会瞬息万变,家庭也在变化之中。唯有跟随时代的脚步前进,家庭才能发展。“虽然一个人在不断的接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的学习”。③终身学习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主体转移,是基于学习者的自主性,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过程,而且无所不在,目的在于建立自信和能力、适应社会变化。④家长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在社会中立足,才能为家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家长继续学习,从而可以带动全家学习,建设一个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家庭的建设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和必须,同时也是学习化社会的动力。家长故步自封,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然危及整个家庭成员的利益和幸福。不但会被社会抛弃,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二、家长怎么学习以及学习什么
  
  1、学习理论——怎么学习
  有人提出了最新的学习理论,即个体学习,协作学习,团体学习。⑤学习的主体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尤其使个人的自主学习备受推崇。在当今时代,传载信息的媒介不断涌现,比如计算机的出现,人民可以利用广大媒介学习。更重要的是,人们应该学会“团体学习”—像在团队中那样与人合作学习。家长学习也应在最新的学习理论指导下进行。
  
  2、家长学习的障碍
  (1)现实阻碍及其影响a/时间、金钱和精力b/动机和行动c/学习和反思d/身边可利用的资源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时间、金钱和精力可能是他们学习的最大障碍,不管是贫穷的抑或富裕的家长。已成人的家长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大责任,为此他们要不停的工作以赚取尽可能多的金钱来养家。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家长的确需要殚精竭虑的工作,才能保住工作,保证生存。处于中国底层的广大民众更是难以学习。国外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就调查发现,尽管成人参与学习的比例日益增加,可是参与学习的绝大多数成人都属于中产阶级。
  加之,家长身边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有限,家长想学习却无法学习,即使他们知道如何学习。中国公共资源的开放程度太有限了,即使在城市也不是随便一个中国公民想进图书馆就能进去的。尽管网络日益普及,可是网上的知识良莠不齐。目前还没有比较正规的机构或者他人引领家长比较科学的学习。
  (2)理念阻碍及其影响
  家长,一般都要担负养家的责任。中国的家长尤其如此,似乎把家养成富裕之家是他们的最大目标和光荣。因此通常大多数家长只会工作,工作,再工作。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工作也是学习。而很少有人在离开学校之后能真正的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态度也是问题。米卢说,态度决定一切。端正学习的态度,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能挤出来的。
  
  3、家长向谁学习什么
  (1)孩子
  家长首先应该向孩子学习。家长跟孩子接触的最多;孩子比家长年轻,代表更多现时代的东西;孩子身上体现了更多原始的淳朴的积极的东西,比如好奇心,乐于助人等等。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美国学者米德提出了后喻文化: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她认为: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林林总总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我们必须和年轻人共同学习,理解如何走未来之路。如果无视他们的新的知识(对世界来说是新的,对我们来说同样也是新的知识),那些受过教育、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寻找新世界的答案时势必会感到困难重重”。你若不想落伍于时代,就只能努力向年轻人学习,因为今天正是他们代表着未来,“只有通过年轻一代的直接参与,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未来”⑥。
  (2)身边家长
  家长身边的家长众多。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最容易。家长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像在学校时的你争我赶,但绝不是盲目的攀比。学习那些优秀的家长持家之道,学习普通家长身上的亮点,比如他们是怎么教养好孩子成人成才的,他们是怎样利用闲暇学习或娱乐的,他们是怎样营造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的。
  身边家长可能处于更相似的环境中,有更多相同的遭遇,因此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家长之间可以结成紧密或松散的联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共同前进。
  (3)传媒读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媒读物越来越多的进入广大家庭,为人们带去很多的信息。信息化的社会,及时掌握必要的信息,以便帮助家长更新自己的知识或技能,维护家庭成员的利益,防止对家庭成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家长接触更多的时代的新鲜的科学的东西,孩子本身接触新鲜的东西就多,这样整个家庭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爱好等等。但是家长也要学会选择传媒读物,通过有效的渠道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一般而言,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杂志,经典的著名的专家学者的书籍会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家长和其他家庭成员讨论选择好的传媒读物。
  (4)学校或者其它团体
  学校也是家长要学习的地方。不一定非要进入学校学习。家校合作已普遍展开。学校将更多的与家长合作,向家长提供信息讲座,向家长学习或者取得帮助。家长将在与学校沟通合作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经验。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反思学习。
  当然,家长也可以选择一些学习组织进行学习,不管是技能的培训,还是关于维护家庭成员健康的知识或者家庭理财等等。学习,不停的学习,终身学习,并非要家长完全放弃自己的休闲娱乐。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有时,学习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比如看一本好的小说,不仅仅是消遣,也是精神升华的愉悦所在。当家长掌握了一项新技能时,获得的不单是薪水的升高、孩子的崇拜,那种有所收获的愉悦会增加人的自信心和幸福感,而这样的结果会使家长爱上学习,继续学习。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①.《成人学习方法》,杰罗尔德·W·艾普思著,刘欣、杨汉华、曹兴裕译,1986红旗出版社
  ②.《家庭社会学》,邓伟志、徐榕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第233页
  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高志敏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⑤.《从个体学习到团体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桑新民,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四期
  ⑥.《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一直绵亘不绝,构成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史中独特的风景。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只能说明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强劲的内聚力和坚强的传承韧性。这种强劲的内聚力和坚强的传承韧性,历经了历史烽烟的锤炼,在新时期内,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并互相影响的今天,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和独特文化特色,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民族
期刊
2006年,课题组1对上海市未成年人群体开展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研究,调查样本中的学生年龄从9岁至18岁,分布在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本次共有3631名学生接受调查,其中有1545名高中生、941名初中生和1145名小学生,在调查学生样本中随机抽取1166名学生的家长接受调查,其中包括高中生家长459名、初中生家长438名和小学生家长269名,调查样本分布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  为了从不同的视域
期刊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充满机遇也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决定成败胜负的是人才。人才靠培养教育,这谁都知道,但是许多人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而漠视了家庭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因此,总听到对学校的一片埋怨之声,很少有家长出来自责和反思,更罕见家长制定有序的家庭教育计划,真正用心下功夫研究自己的孩子。  产生“学校万能”的误解及“淡化家庭教育功能”的趋势,是近一两个世纪发生的怪事。其实,家庭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正经历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也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背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要达到和谐教育的境界就要不断地完善三者间的合作,而合作的前提就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何谓社会转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哪?不
期刊
“家教”是指“家庭中的或由家庭组织的与学校教学内容一致的或同质化拓展性教学活动。”〔1〕(P8)“家庭教师”,顾名思义就是指从事家教活动的人。家庭教师自古有之,只是今日的家庭教师已非昔日的家庭教师。昔日的家庭教师,是指从事家庭教育的职业人,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固定而又自由的职业〔2〕(P49)。如著名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女主人公玛丽亚。此文探讨的家庭教师,专指从事家教活动的高校大学生或研
期刊
农村留守女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女性儿童。农村孩子挡不住父母进城的脚步,目前,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1.45亿,据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资料,我国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是2290.45万人。我国农村重男轻女的倾向严重,外出打工的父母如果带孩子出门的话一般把男孩带到城里,而把女孩留在家里,所以
期刊
职业指导是对成长中的人、正在求职的人或已经在职业中的人,根据其个性特点和能力,进行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品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和训练,特别是就业本身的引导,使其有更大的职业适合性。自从有家庭以来,家庭不但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也进行职业指导。国外非常重视孩子的职业指导,并在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开展。许多国外的家庭把职业指导目标分阶段地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其目的是使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各种职业
期刊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的总和。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如何从小让幼儿懂得并学会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已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然而,要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素养,单凭教育机构一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与家庭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家庭教育,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期刊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趋势,福建农村出国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员逐年增多,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三种特殊群体儿童的家庭教育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即流动人员的子女;大量出国人员或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即“留守孩”;单亲(或双亲)服刑人员的子女。我们在这暂且统称他们为特殊群体儿童。由于正常家庭
期刊
一、质疑“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    《人民日报》11月23日第11版上有一篇名为《教人如何教孩子,家庭教育指导师明年上岗》的报道,文中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师’既不同于家庭教师,也不同于心理咨询师。它的职能正是专门就这些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矫正一些家长的错误教育方式。”为进一步了解这一职业发展的动向,笔者上网搜索了相关资料,却对“在参加培训完后,通过考试的学员就可以取得资格证书”的家庭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