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fg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在推动三大产业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不仅是职业教育的责任所在,更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职业教育;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内外大量资金向西部地区的投入,西部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四川省全年生产总值达7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7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3052.7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2836.7亿元,增长10.7%。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1%、57.5%和33.4%。据四川省对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十五”期间,四川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79.8亿美元,年均增长25.4%;2005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70亿美元大关,达到79亿美元。全国、东部11个省、市及西部12个省、市、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状况如表1所示。
  
  改善农业劳动力智力结构,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西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由过去的单一需求变成了如今的多样性需求,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粗茶淡饭的满足,对肉、蛋、奶和绿色蔬菜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因此,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其发展合理平衡,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要调整农、林、牧、副、渔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改良农业和畜牧业的品种,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业效益。现代信息社会变化迅速,先进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离不开先进的科技。要求农民学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渠道获得大量的市场信息。此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效益的提高要求农副产品由初级加工转变为深加工,改变以往农村只是农副产品原材料输出地的状况,从对农副产品的加工程序和提高精装度上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西部地区是农业资源的富集地,对稀缺特色农副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后远销外地,具有较高的盈利价值。因此,要求农民利用先进科技设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发展高效农业的迫切要求。
  培养大批农业技能型人才,走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这种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农业技能型人才加以实现。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农业观念认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是靠天时、地利,如今科技水平提高了,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改变传统的农业观念,拓宽思路十分必要。要鼓励农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必须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普及相关的技术知识。可以开设短期的各类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班,聘请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通过浅显易懂的授课方式来讲授;也可以让已经掌握了技术知识的人教授身边的人,形成良性循环;还可以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评选出“科技种植、养殖能手”,鼓励农民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最佳的方式是教师深入到田间、地头,结合实际向农民讲授知识,这种形象生动的方式更易使农民接受,同时也深受其欢迎。
  发展网络教育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农村职业教育中,可以举办网络知识培训班,对农民普及电脑知识,使其学会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开阔视野,及时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利用快捷高效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能盈利。建立科技种植示范园区、科技养殖示范园区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家实施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了不少科技知识和最新的优良品种。可以联系职业技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及学生,实地指导农民学习最新科学技术。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做新型农民、创业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应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在农业知识、法律知识、营销知识、管理知识等方面对农民加以指导,确保农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减少损失。
  
  职业教育与工业经济的良性互动
  
  发展高职教育,提供高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专业必须与工业经济发展相适应,专业标准与内容应能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倾斜力度,东部和沿海城市乃至许多国外知名公司和企业纷纷前来投资。在投资过程中必然涉及大量劳动力的使用,高职教育培养符合投资商需求的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内容与考核标准必须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并得到普遍认同。因此,在各种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过程中,必须严格考核程序和机制,除了注重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外,应更多地注重对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高职院校应建设一批实训实习基地,引进相关专业的实训机器设备。据报道,“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其中20亿元将支持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预计为25亿元。由此可见,国家日益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在这种日趋优越的环境条件下,高职教育更应抓住机遇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应大力发展高职师范教育,面对高职院校教师匮乏、许多教师专业不对口的状况,发展高职师范教育,培养更多合格的“双师型”教师的任务十分紧迫。
  结合区域经济优势,改善中职教育结构西部地区物产富饶,拥有巨大的区域特色经济开发潜力,尤其是特色工业经济。利用好区域经济优势,恰当地开发经济资源,可以有力地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成本较低且可以更快地进入社会,符合劳动密集型工业对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投入的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140亿元中,将有40亿元用于设立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近两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职教育的重视,说明中职教育适合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西部地区的中职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这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以及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就业状况密切相关。西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发展落后,中等职业学校已所剩无几。振兴中等职业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就读,是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西部地区中职教育结构本身也存在不合理的状况,例如,专业设置过于陈旧,内容缺乏实用价值;专业标准不够严格,不符合行业要求;培养机制不健全,就业率不高等等。其中专业设置和就业率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选择意向,也是影响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中职教育结构,使专业设置及时准确地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确保人才培养及时到位,专业内容及时更新。注重实际操作技能技巧,使学生学以致用,踏入社会后即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西部中等职业学校可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建设一批特色、品牌专业和学校,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的的培训机制。
  注重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的中职教育边远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不发展,人口素质不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无从谈起。因此,应在边远地区建设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各地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实行政策倾斜,使培养的学生能就业于当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职业教育与第三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西部地区饮食文化、景观文化等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这是西部区域经济的一大特色。西部地区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大力开发第三产业,是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标准化人才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指饮食文化、自然人文景观文化的发展,还包括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观念,改变只注重饮食、自然、人文景观的低技术含量粗放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构建饮食品牌、景观文化品牌与绿色生态品牌等高技术含量集约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提升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核与品位,打造特色品牌,铸造服务业发展的特色。特色的打造离不开技术含量的提高,更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紧跟并反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和规划,使课程设置、培养周期合理化。第三产业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服务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严格职业资格考核,规范考核程序,及时更新考核内容,摒弃陈旧过时的内容。职业院校应及时了解国内外相关信息,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标准化人才。
  采取措施,留住人才改革开放和国家建立经济特区以来,东部和沿海城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部和内地培养的大量人才纷纷涌向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和沿海城市经济迅速崛起所带来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才资源严重流失的问题值得关注。要更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职业院校和社会应给予正确有效的就业、择业指导,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近年来,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支援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确实吸引了一批优秀毕业生的到来,但是面对广大的西部地区,人才的需求仍远远得不到满足。因此,国家应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力度,加大相关政策的倾斜力度。西部地区政府应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就业部门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引导,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和本地企业积极选用本地人才,健全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机制,使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较满意的工作。同时,毕业生应树立全局意识,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就业、择业观,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找准就业方向,志愿服务于西部,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经济整体繁荣的关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针对西部地区的现实状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继华,熊高仲,黄育云.教育经济新视野[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2]黄育云,谭辉旭.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景体华.2004-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金霞(1981—),女,河南驻马店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赵鹏程(1962—),男,四川南江人,西华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处处长,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其他文献
分析了高铬白口铸铁材质硬度、韧性、基体组织与磨球抗磨性的关系。分析了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的数量、形态及分布对磨球抗磨性的影响。通过对磨球工况条件的研究分析及探讨,提
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抽象概念形象化等类型表演实验,可以启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思考,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
为了优化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教改的发展需要,文章针对《机械输送设备》的教学实际,通过教学实践,在总结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恶性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于其呈浸润性生长,故易复发而难以治愈。随着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的应用,已发现一系列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有实用价值的生物学
对酯硬化新型水玻璃砂采用无加热干法离心再生,使再生砂中Na2O残留量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实现了再生砂在高Na2O残留量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可使用时间,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
由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主办,四川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四川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和四
对雕铣机制造材料为变形铝合金的精密铸造压型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也进行了Pro/E与Type3联合设计压型的研究,该工艺不仅提高了制造压型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使铸件质量提高、
摘要: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因此,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加大力度,必须注重解决“四重四轻”问题,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注重纠正“三不分”弊端,把好教材选用关;必须注重建设“两个基地”,完善实验、实习场所。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一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公共课程,在培养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自学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计算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卫生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四个关系”,突出“四个重点”。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卫生职业教育习惯以高等医学教育为模板。以学科知识为主的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普遍存在严重的与职业实践脱节的现象,难以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应对医疗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医疗市场,培养各级医疗单位欢迎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