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短短的4个多月时间里,31省份的一把手密集“登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厅,与中外媒体记者面对面交流。
这种密集度在国新办历史上是首次,在中国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以来也颇为罕见。在不少媒体记者看来,这不仅机会难得、更是“富矿”:可以近距离接触省部级大员,可以追问当地新闻的后续进展,还可以一窥不同省份的政治生态。
面对中外媒体记者,书記省长们也有备而来,不避尖锐问题,有的甚至主动“爆料”,会后给媒体“喂料”,从此前的“危机公关”走向“主动公关”。
对书记、省长们在国新办的表现,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也一直在关注。在他看来,这一尝试,不仅有利于推动新闻发布制度的完善,变“被动说”为“主动设置议题”,更有助于推动“第一责任人当好新闻发言人”、让“一把手说”变成常态。
蔚县剪纸、唐山皮影,手工艺人现场雕刻这些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国务院新闻发布厅进口处临时搭建的小展台,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的目光。

5月28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率先在国新办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带来了当地特产。
继河北之后,全国其他省区市的一把手陆续“打卡”国新办,为各自省份代言,晒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
除了现场展示“看得见”的地方特色元素,各省份“一把手”齐到场共同做推介,主动发布消息、回应舆情成为发布会最大亮点。
书记、省长中,不乏“网红官员”。例如,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以及直指山东痛点、爆出刷屏语的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他们在国新办的专题发布,同样没有让媒体失望。在浙江专场发布会上,车俊摆出不少数据展现浙江的发展成就以及创新创业热。“现在平均每9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个浙江人中就拥有一家企业”一语还成为浙江人的网络经典语录,在网络刷屏。
车俊还重点介绍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三年的新进展: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到目前浙江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00%的全覆盖,“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是90.6%,“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满意率是96.5%。他还表示,“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最多跑一次”改革没有截止期、只有进行时。
而在7月份的山东专场发布会上,操着一口“川普”、从审计署空降山东的省委书记刘家义延续着说话形象生动、不说官话套话、爱举例子打比喻的风格,还主动谈到山东GDP增速放缓的现状。
“有的朋友担心,山东会不会就这么滑下去?”对于山东GDP增速放缓,刘家义表态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跟大家讲,不仅不会滑下去,我们就是要用这几年的退一步,换得未来几年的健康大踏步向前发展。”
在发布会散场后,对一拥而上的媒体记者,刘家义还给开“小灶”,回应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化解问题,并主动邀请媒体记者监督。
120分钟的发布会,要浓缩回答各个领域的问题,一把手们都是有备而来,不仅“不躲、不藏”直面媒体提出的各种问题,还有多位“一把手”主动向媒体“爆料”,用数据、案例说话。
在安徽专场上,面对记者提到的安徽阜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诚恳表态:“正如你所说,阜阳市确实一度存在较为突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安徽全省展开的“针对问题主动改,不等不拖及时改,聚焦难点集中改”三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举措。李锦斌还透露,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15个、处理1428人、处分545人。

■ 国新办发布厅
李锦斌还主动提及今年被党中央和省委点名的阜南县“刷白墙”事件。他介绍说,阜南县从“刷白墙”事件中举一反三,开会变“上来开会”为“下去开现场碰头会”,变“集中开会”为“下访指导”;在发文上“捞干的”,发个简明扼要的通知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群众很认可。
占据媒体关注热度榜首的黑龙江专题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新时代黑龙江重振雄风再出发”。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出席并答记者问,整场发布会有百余家中外媒体参加。
会上,张庆伟介绍完70年黑龙江发展成就后即向媒体表示,黑龙江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创新才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针对公众对东北营商环境的关注,省长王文涛也表态,改善营商环境黑龙江要做到“办事不求人”“投资必过山海关”。
多名与会中外记者也提到,书记、省长在国新办的集体亮相,显然做了充分的功课。他们的坦诚作答,不仅能够加深外界对官员本人的印象,也让人对各个省份有了更为深入了解,“几场感受下来,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对于31省份“一把手”密集亮相国新办发布会,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早在几个月前就关注到这一“新动作”。

■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新闻发布手段逐步扩展,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发布效果不断增强
在王国庆看来,“这是个很好的尝试,也有利于推动新闻发布制度的完善”。
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3年11月,中央首次提出建立全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中国新闻发布的新历程。2003年,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非典”的发生,暴露出一些行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在收集、发布信息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
其后,中央提出建立、健全国务院新闻办、中央各部分、各省市区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制度。王国庆作为助推国家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的一位“先行者”,2000年到2013年期间,他在国新办任职期间与团队一起探索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其后又走向新闻发布一线,担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
王国庆指出,从31省份的专场发布来看,“主动发布”是一大亮点。“没有突发事件也要围绕中心工作、大局工作、当前的一些重点工作,主动设置议题,给媒体提供素材报道,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王国庆说,另外,这也有利于推动“第一责任人当好新闻发言人”。
据了解,“主要负责人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是2016年2月《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对于地方政府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提出的要求。但从近年实践来看,发生突发热点事件后主要负责人有时还是“千呼万唤出不来”。
“在新闻发布会上,地方一把手亲自来讲、亲身感受过后,可能会推动各自省份的部门负责人走上新闻发布平台,形成地方、部门主要负责人成为第一新闻发言人的良好氛围。”王国庆说。
王国庆也观察到,目前在国新办召开的省区市新闻发布会,有的比较“火”,而有的相对较为“冷门”。
“这可能与一些明星官员、省区市的热点程度有关。但根源在于,有些省区市新闻发布内容的新闻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王国庆分析认为,地方“一把手”做新闻发布,身份的含金量有了,若发布内容含金量再进一步提高、现场开放姿态更明显的话,媒体关注度就会更高,引导的效果才会更好。
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培训师王勇平也谈道,地方一把手到国新办主动发布新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主动公关。他认为,从“危机公关”走向“主动公关”,不仅是方法的改变,也是态度的改变,更能体现出各省份负责、自信的态度。“不等到出了危机才公关,把工作做在前面,既能争取工作的主动,也会减少工作的成本。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王勇平说。
王勇平还特别谈道,越是回应敏感、尖锐的问题,越能体现出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担当精神。
国新办发布厅不仅是省级“一把手”集中亮相做推介的平台,在过去一年半的机构改革过程中,多个新组建或重组的部委“一把手”和新闻发言人也通过这一场合与公众正式见面。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可见,过去一年里,司法部、生态环境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23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国新办发布会、全国两会记者会等活动。
去年司法部重组后,新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于当年6月底首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在那次发布会上,关于全面清理“奇葩”证明等问题,他代表司法部进行表态,“不再让老百姓为个证明东奔西跑”。
同样,在去年7月底,退役军人事务部“一正两副”三位主要官员在挂牌成立107天利用国新办这个平台与媒体见面,迎来履新以来首次公开集体亮相。
履新后在国新办这个平台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还有当时在证监会工作刚满一个月的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其时刚从市场参与者转型成监管者,易会满坦言自己是资本市场“新兵”。今年2月底的国新办发布会开场,他坦言,角色转换挑战很大,用“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来表达自己履新后的心情。
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至今,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首先是,发布活动不断增多,从最初少数国务院部门率先举行记者会、只发布不答问,到现在国务院新闻办一年举办新闻发布会100多场,各地各部门每年举办新闻发布活动数千场,几十家部门定时定点发布信息,新闻发布从“新鲜事”成为了制度性安排。
其次,发布内容日益丰富,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法治、国防、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突发事件新聞发布取得突破性进展,及时有效发布信息正成为普遍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社交网络的兴起,新闻发布手段逐步扩展,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发布效果不断增强。
就在不久前,“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还入驻抖音,粉丝数量已达742.2万,入驻后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也收获数百万点赞。

■ 王勇平
运用新媒体多元化传播,是如今新闻发布工作一大亮点。既有发布会传统途径,还有动态图文、动漫、短视频等手段,重大信息“组合拳式”发布,声势更大,效果更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认为,自三级新闻发布制度得到明确以来,我国新闻发布工作的核心制度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并逐渐从中央下沉到地方。各个部门在业务上也越来越重视重大政策的发布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及管理。
“有特点、有担当且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发言人队伍逐渐形成,并且越来越多的‘一把手’走到了新闻发布工作第一线,极大提升了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周庆安说。
王勇平也谈到,未来主要负责人主动站出来说,会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中央也是这样要求的。”王勇平认为,正因为中央有要求,大众有诉求,媒体有需求,从中央部委到地方省市都在以积极态度践行和推进新闻发布制度。“这是一个漂亮的开头,希望能成为常态,也相信会成为常态。”(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种密集度在国新办历史上是首次,在中国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以来也颇为罕见。在不少媒体记者看来,这不仅机会难得、更是“富矿”:可以近距离接触省部级大员,可以追问当地新闻的后续进展,还可以一窥不同省份的政治生态。
面对中外媒体记者,书記省长们也有备而来,不避尖锐问题,有的甚至主动“爆料”,会后给媒体“喂料”,从此前的“危机公关”走向“主动公关”。
对书记、省长们在国新办的表现,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也一直在关注。在他看来,这一尝试,不仅有利于推动新闻发布制度的完善,变“被动说”为“主动设置议题”,更有助于推动“第一责任人当好新闻发言人”、让“一把手说”变成常态。
书记、省长为各自省份代言
蔚县剪纸、唐山皮影,手工艺人现场雕刻这些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国务院新闻发布厅进口处临时搭建的小展台,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的目光。

5月28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省长许勤率先在国新办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还带来了当地特产。
继河北之后,全国其他省区市的一把手陆续“打卡”国新办,为各自省份代言,晒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单”。
除了现场展示“看得见”的地方特色元素,各省份“一把手”齐到场共同做推介,主动发布消息、回应舆情成为发布会最大亮点。
书记、省长中,不乏“网红官员”。例如,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以及直指山东痛点、爆出刷屏语的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
他们在国新办的专题发布,同样没有让媒体失望。在浙江专场发布会上,车俊摆出不少数据展现浙江的发展成就以及创新创业热。“现在平均每9个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每26个浙江人中就拥有一家企业”一语还成为浙江人的网络经典语录,在网络刷屏。
车俊还重点介绍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三年的新进展:第三方调查数据显示,到目前浙江已经实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100%的全覆盖,“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是90.6%,“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满意率是96.5%。他还表示,“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最多跑一次”改革没有截止期、只有进行时。
而在7月份的山东专场发布会上,操着一口“川普”、从审计署空降山东的省委书记刘家义延续着说话形象生动、不说官话套话、爱举例子打比喻的风格,还主动谈到山东GDP增速放缓的现状。
“有的朋友担心,山东会不会就这么滑下去?”对于山东GDP增速放缓,刘家义表态说:“我可以负责任地跟大家讲,不仅不会滑下去,我们就是要用这几年的退一步,换得未来几年的健康大踏步向前发展。”
在发布会散场后,对一拥而上的媒体记者,刘家义还给开“小灶”,回应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化解问题,并主动邀请媒体记者监督。
回应热点、主动“爆料”
120分钟的发布会,要浓缩回答各个领域的问题,一把手们都是有备而来,不仅“不躲、不藏”直面媒体提出的各种问题,还有多位“一把手”主动向媒体“爆料”,用数据、案例说话。
在安徽专场上,面对记者提到的安徽阜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诚恳表态:“正如你所说,阜阳市确实一度存在较为突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安徽全省展开的“针对问题主动改,不等不拖及时改,聚焦难点集中改”三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举措。李锦斌还透露,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15个、处理1428人、处分545人。

李锦斌还主动提及今年被党中央和省委点名的阜南县“刷白墙”事件。他介绍说,阜南县从“刷白墙”事件中举一反三,开会变“上来开会”为“下去开现场碰头会”,变“集中开会”为“下访指导”;在发文上“捞干的”,发个简明扼要的通知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群众很认可。
占据媒体关注热度榜首的黑龙江专题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新时代黑龙江重振雄风再出发”。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出席并答记者问,整场发布会有百余家中外媒体参加。
会上,张庆伟介绍完70年黑龙江发展成就后即向媒体表示,黑龙江现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归根到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改革创新才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针对公众对东北营商环境的关注,省长王文涛也表态,改善营商环境黑龙江要做到“办事不求人”“投资必过山海关”。
多名与会中外记者也提到,书记、省长在国新办的集体亮相,显然做了充分的功课。他们的坦诚作答,不仅能够加深外界对官员本人的印象,也让人对各个省份有了更为深入了解,“几场感受下来,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含金量”还可提高
对于31省份“一把手”密集亮相国新办发布会,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早在几个月前就关注到这一“新动作”。

在王国庆看来,“这是个很好的尝试,也有利于推动新闻发布制度的完善”。
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3年11月,中央首次提出建立全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中国新闻发布的新历程。2003年,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非典”的发生,暴露出一些行业和地方政府部门在收集、发布信息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
其后,中央提出建立、健全国务院新闻办、中央各部分、各省市区人民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制度。王国庆作为助推国家新闻发布制度建立的一位“先行者”,2000年到2013年期间,他在国新办任职期间与团队一起探索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其后又走向新闻发布一线,担任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
王国庆指出,从31省份的专场发布来看,“主动发布”是一大亮点。“没有突发事件也要围绕中心工作、大局工作、当前的一些重点工作,主动设置议题,给媒体提供素材报道,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王国庆说,另外,这也有利于推动“第一责任人当好新闻发言人”。
据了解,“主要负责人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是2016年2月《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对于地方政府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提出的要求。但从近年实践来看,发生突发热点事件后主要负责人有时还是“千呼万唤出不来”。
“在新闻发布会上,地方一把手亲自来讲、亲身感受过后,可能会推动各自省份的部门负责人走上新闻发布平台,形成地方、部门主要负责人成为第一新闻发言人的良好氛围。”王国庆说。
王国庆也观察到,目前在国新办召开的省区市新闻发布会,有的比较“火”,而有的相对较为“冷门”。
“这可能与一些明星官员、省区市的热点程度有关。但根源在于,有些省区市新闻发布内容的新闻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王国庆分析认为,地方“一把手”做新闻发布,身份的含金量有了,若发布内容含金量再进一步提高、现场开放姿态更明显的话,媒体关注度就会更高,引导的效果才会更好。
前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培训师王勇平也谈道,地方一把手到国新办主动发布新闻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主动公关。他认为,从“危机公关”走向“主动公关”,不仅是方法的改变,也是态度的改变,更能体现出各省份负责、自信的态度。“不等到出了危机才公关,把工作做在前面,既能争取工作的主动,也会减少工作的成本。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王勇平说。
王勇平还特别谈道,越是回应敏感、尖锐的问题,越能体现出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担当精神。
“一把手”发声或成常态
国新办发布厅不仅是省级“一把手”集中亮相做推介的平台,在过去一年半的机构改革过程中,多个新组建或重组的部委“一把手”和新闻发言人也通过这一场合与公众正式见面。
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可见,过去一年里,司法部、生态环境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23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国新办发布会、全国两会记者会等活动。
去年司法部重组后,新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于当年6月底首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在那次发布会上,关于全面清理“奇葩”证明等问题,他代表司法部进行表态,“不再让老百姓为个证明东奔西跑”。
同样,在去年7月底,退役军人事务部“一正两副”三位主要官员在挂牌成立107天利用国新办这个平台与媒体见面,迎来履新以来首次公开集体亮相。
履新后在国新办这个平台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的,还有当时在证监会工作刚满一个月的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其时刚从市场参与者转型成监管者,易会满坦言自己是资本市场“新兵”。今年2月底的国新办发布会开场,他坦言,角色转换挑战很大,用“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来表达自己履新后的心情。
中国新闻发布制度建立至今,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首先是,发布活动不断增多,从最初少数国务院部门率先举行记者会、只发布不答问,到现在国务院新闻办一年举办新闻发布会100多场,各地各部门每年举办新闻发布活动数千场,几十家部门定时定点发布信息,新闻发布从“新鲜事”成为了制度性安排。
其次,发布内容日益丰富,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法治、国防、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突发事件新聞发布取得突破性进展,及时有效发布信息正成为普遍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社交网络的兴起,新闻发布手段逐步扩展,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发布效果不断增强。
就在不久前,“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还入驻抖音,粉丝数量已达742.2万,入驻后发布的第一条短视频也收获数百万点赞。

运用新媒体多元化传播,是如今新闻发布工作一大亮点。既有发布会传统途径,还有动态图文、动漫、短视频等手段,重大信息“组合拳式”发布,声势更大,效果更好。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认为,自三级新闻发布制度得到明确以来,我国新闻发布工作的核心制度建设已取得长足进步,并逐渐从中央下沉到地方。各个部门在业务上也越来越重视重大政策的发布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及管理。
“有特点、有担当且熟悉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发言人队伍逐渐形成,并且越来越多的‘一把手’走到了新闻发布工作第一线,极大提升了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周庆安说。
王勇平也谈到,未来主要负责人主动站出来说,会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实际上,中央也是这样要求的。”王勇平认为,正因为中央有要求,大众有诉求,媒体有需求,从中央部委到地方省市都在以积极态度践行和推进新闻发布制度。“这是一个漂亮的开头,希望能成为常态,也相信会成为常态。”(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