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着眼于小麦新品种展示实验问题,针对山农20、陕139、新麦26、宿553、涡麦8号、皖科06290、偃展4110(CK)等品种进行试验,分析各小麦新品种的综合性能,得出具体的实验报告。经过试验,山农20、新麦26、陕139、宿553、偃展4110(CK)适合在内蒙古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展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95
为了更好地搞好小麦新品种的实验工作,在结合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以及抗逆性特点筛选出来几种新的小麦试验品种进行试验,相关的实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包括山农20、陕139、新麦26、宿553;其中春性品种有涡麦8号、皖科06290、偃展4110(CK)。
各品种均属于一次性重复,种植面积在333.5 m2,对比各品种的综合性能。
1.2 栽培管理
前作是大豆,种植土质为砂浆黑土。基肥:2012年10月12日667 m2施尿素15 kg、磷酸二铵20 kg、氯化钾7.5 kg。整地:10月12日施肥之后犁一遍旋两遍。播种:10月14日播种品种为半冬性小麦品种,10月21日播种品种为春性品种。除草:11月14日和3月5日共进行化除两次。追肥:2月10日667 m2追加施尿素10 kg。病虫害防治:4月25日和4月30日采用氧化乐果、多·酮防治蚜虫和赤霉病及白粉病共两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因素对小麦品种的影响
秋种时期土壤墒情比较好,小麦出苗状况较之整齐,基本没有出现苗垄断现象。10月的日平均温度基本控制在16.3 ℃,此时小麦的出苗率比较快。11月之后日平均气温升高至12.1 ℃,相较于往年高出2~3 ℃,对于小麦分蘖更为有利。自12月9日开始出现降温,气温逐渐降到0 ℃以下,此时小麦逐渐进入越冬期,相较于往年提前7 d。10月到12月8日一共降雨99 mm,土壤墒情比较好,同时对于幼苗的长势也比较好,此时越冬前的冻害相对就轻一些。第二年1月时温度基本持平,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即便在日照较少一些,气温持续性偏低,因为前期的麦苗的情况较好,此时低温寡照天气对于冬小麦则影响不是很大,但在生育期控制上却比往年要推迟一些;2月的气温相较于往年或常年偏低1~2 ℃,之后总情况使得小麦的返青时间比较晚一些,且穗数比较多或者是偏多。在月内出现了几次寒潮天气,但在越冬返青的过程中此时小麦的抗寒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也就并没有对小麦造成多大影响。3月相比较于往年气温控制基本持平,土壤墒情比较适宜,即使上旬的气温状况持续型比较低,且日照比较少,但因为前期麦苗的长势情况较好,此时低温寡照对于小麦的生长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其生育期较常年推迟一些。4月温度会高出2~3 ℃,这样的气温对于小麦的抽穗极其有利。5月天气以晴好为主,并且光照也比较充足,气温相对偏高一些,即便降水量比较少,但由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且前期土壤墒情比较好及后期的小麦需水量并不大,所以其气候条件在整体上来说更有利于小麦籽粒的灌浆以及产量
的形成。
2.2 半冬性品种
1)山农20。2012年度667 m2产量达到551.1 kg,比对照增产10.5%,居展示品种的第一位;半冬性以及幼苗半匍匐,中晚熟,株高基本在85 cm左右,且株型比较紧凑,旗叶上冲,叶色处于深绿色,两极的分化比较快,并且抗寒性也比较强,分蘖能力强,成穗率也高;茎秆的弹性比较好,且其抗倒伏能力比较强,熟相也好;穗层比较整齐,穗呈长方形,白芒、白壳及白粒,籽粒呈现半硬质,且比较饱满,其丰产性以及稳定性相对来说都比较好,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生产[1]。
2)新麦26。该品种年度均667 m2产量达到520.3 kg,
比对照增产4.3%,居于第八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且中早熟,株高基本在78 cm左右,株型比较松散,且叶片短而宽,绿色,旗叶平举,抗寒性能比较一般,两极分化的速度比较快;分蘖力则中等水平,成穗率也比较高;茎秆的弹性比较好,且其抗倒伏能力也比较强,熟相也比较好,穗层比较整齐,且穗子也比较匀称,处于近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居于半硬质,同时也比较饱满,其稳产性能较好[2]。
3)陕139。该品种年度平均667 m2产量在492.5 kg,比对照减产1.3%,居于第11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高在80 cm左右,此时株型比较松散,其叶片呈现深绿色,旗叶平展,干叶尖,抗寒性能比较好,两极分化比较快;且分蘖力也比较强,同时其成穗率又比较高;茎秆的弹性比较好,且抗扶能力比较强;穗层相对来说也比较整齐,穗子长势匀称,呈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其籽粒角质比较饱满,并且丰产性能和稳产性能也比较好,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4)宿553。该品种年度667 m2产量达到548.6 kg,比对照增产10%,居于第二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高在84 cm,且株型比较紧凑,叶子细长,呈深绿色,旗叶较为短小、上冲;其抗寒性能比较一般,且两极分化比较慢;分蘖力处于中等状态,成穗率也比较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较强一些,且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该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都比较好,可以大面积进行推广种植[3]。
2.3 春性品种
1)涡麦8号。该品种年度平均667 m2产量526.4 kg,比对照增产2.3%,属于弱春性;幼苗呈半匍匐,株高达81 cm,且株型比较松散,叶色呈深绿色,旗叶平展;其抗寒性能比较一般,并且又两极分化快;其抗倒伏能力比较一般,熟相也比较好;穗层整齐,穗子长势比较匀称,呈现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都呈现半角质。但其丰产性能相对较差。
2)皖科06290。该品种年度均667 m2产量529.8 kg,比对照增产3.0%,属于弱春性;幼苗半匍匐,其株高
80 cm,且株型比较松散,叶色呈现深绿色,旗叶比较宽,上举;同时其抗寒性能也比较好,两极的分化比较快;抗倒伏能力也比较强,熟相属于中等水平;穗层不太整齐,穗子的大小也不太匀称,其穗呈现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都属于半角质[4]。
3)偃展4110。该品种年度均667 m2产量460.1 kg,株高75 cm,属于弱春性,且早熟;幼苗比较直立,且抗寒性能比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也高,两極分化的速度又比较高,抗倒春寒能力则比较一般。品种田间综合表现也比较一般。
3 结论
根据小麦新品种的各种性能推断出适合内蒙古气候种植的品种有山农20、新麦26、陕139、宿553、偃展4110(CK)。上述几种小麦品种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凌云,张桂花,刘凤洲.晚播冬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2(1):45,60.
[2] 郭永生,朱淮芷,乔献兵.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总结[J].安徽农学通报,2008(17):135-136.
[3] 薛双.7个玉米杂交品种在冀东生态类型区的综合表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1):76-77,81.
[4] 季志强,王占廷,李青松.河北省玉米联合鉴定试验结果与评价[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61-6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展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9.095
为了更好地搞好小麦新品种的实验工作,在结合小麦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以及抗逆性特点筛选出来几种新的小麦试验品种进行试验,相关的实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及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包括山农20、陕139、新麦26、宿553;其中春性品种有涡麦8号、皖科06290、偃展4110(CK)。
各品种均属于一次性重复,种植面积在333.5 m2,对比各品种的综合性能。
1.2 栽培管理
前作是大豆,种植土质为砂浆黑土。基肥:2012年10月12日667 m2施尿素15 kg、磷酸二铵20 kg、氯化钾7.5 kg。整地:10月12日施肥之后犁一遍旋两遍。播种:10月14日播种品种为半冬性小麦品种,10月21日播种品种为春性品种。除草:11月14日和3月5日共进行化除两次。追肥:2月10日667 m2追加施尿素10 kg。病虫害防治:4月25日和4月30日采用氧化乐果、多·酮防治蚜虫和赤霉病及白粉病共两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因素对小麦品种的影响
秋种时期土壤墒情比较好,小麦出苗状况较之整齐,基本没有出现苗垄断现象。10月的日平均温度基本控制在16.3 ℃,此时小麦的出苗率比较快。11月之后日平均气温升高至12.1 ℃,相较于往年高出2~3 ℃,对于小麦分蘖更为有利。自12月9日开始出现降温,气温逐渐降到0 ℃以下,此时小麦逐渐进入越冬期,相较于往年提前7 d。10月到12月8日一共降雨99 mm,土壤墒情比较好,同时对于幼苗的长势也比较好,此时越冬前的冻害相对就轻一些。第二年1月时温度基本持平,土壤墒情较为适宜,即便在日照较少一些,气温持续性偏低,因为前期的麦苗的情况较好,此时低温寡照天气对于冬小麦则影响不是很大,但在生育期控制上却比往年要推迟一些;2月的气温相较于往年或常年偏低1~2 ℃,之后总情况使得小麦的返青时间比较晚一些,且穗数比较多或者是偏多。在月内出现了几次寒潮天气,但在越冬返青的过程中此时小麦的抗寒能力相对较强,因此也就并没有对小麦造成多大影响。3月相比较于往年气温控制基本持平,土壤墒情比较适宜,即使上旬的气温状况持续型比较低,且日照比较少,但因为前期麦苗的长势情况较好,此时低温寡照对于小麦的生长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其生育期较常年推迟一些。4月温度会高出2~3 ℃,这样的气温对于小麦的抽穗极其有利。5月天气以晴好为主,并且光照也比较充足,气温相对偏高一些,即便降水量比较少,但由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且前期土壤墒情比较好及后期的小麦需水量并不大,所以其气候条件在整体上来说更有利于小麦籽粒的灌浆以及产量
的形成。
2.2 半冬性品种
1)山农20。2012年度667 m2产量达到551.1 kg,比对照增产10.5%,居展示品种的第一位;半冬性以及幼苗半匍匐,中晚熟,株高基本在85 cm左右,且株型比较紧凑,旗叶上冲,叶色处于深绿色,两极的分化比较快,并且抗寒性也比较强,分蘖能力强,成穗率也高;茎秆的弹性比较好,且其抗倒伏能力比较强,熟相也好;穗层比较整齐,穗呈长方形,白芒、白壳及白粒,籽粒呈现半硬质,且比较饱满,其丰产性以及稳定性相对来说都比较好,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生产[1]。
2)新麦26。该品种年度均667 m2产量达到520.3 kg,
比对照增产4.3%,居于第八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且中早熟,株高基本在78 cm左右,株型比较松散,且叶片短而宽,绿色,旗叶平举,抗寒性能比较一般,两极分化的速度比较快;分蘖力则中等水平,成穗率也比较高;茎秆的弹性比较好,且其抗倒伏能力也比较强,熟相也比较好,穗层比较整齐,且穗子也比较匀称,处于近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居于半硬质,同时也比较饱满,其稳产性能较好[2]。
3)陕139。该品种年度平均667 m2产量在492.5 kg,比对照减产1.3%,居于第11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高在80 cm左右,此时株型比较松散,其叶片呈现深绿色,旗叶平展,干叶尖,抗寒性能比较好,两极分化比较快;且分蘖力也比较强,同时其成穗率又比较高;茎秆的弹性比较好,且抗扶能力比较强;穗层相对来说也比较整齐,穗子长势匀称,呈近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其籽粒角质比较饱满,并且丰产性能和稳产性能也比较好,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4)宿553。该品种年度667 m2产量达到548.6 kg,比对照增产10%,居于第二位;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高在84 cm,且株型比较紧凑,叶子细长,呈深绿色,旗叶较为短小、上冲;其抗寒性能比较一般,且两极分化比较慢;分蘖力处于中等状态,成穗率也比较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较强一些,且熟相好;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该品种丰产性及稳定性都比较好,可以大面积进行推广种植[3]。
2.3 春性品种
1)涡麦8号。该品种年度平均667 m2产量526.4 kg,比对照增产2.3%,属于弱春性;幼苗呈半匍匐,株高达81 cm,且株型比较松散,叶色呈深绿色,旗叶平展;其抗寒性能比较一般,并且又两极分化快;其抗倒伏能力比较一般,熟相也比较好;穗层整齐,穗子长势比较匀称,呈现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都呈现半角质。但其丰产性能相对较差。
2)皖科06290。该品种年度均667 m2产量529.8 kg,比对照增产3.0%,属于弱春性;幼苗半匍匐,其株高
80 cm,且株型比较松散,叶色呈现深绿色,旗叶比较宽,上举;同时其抗寒性能也比较好,两极的分化比较快;抗倒伏能力也比较强,熟相属于中等水平;穗层不太整齐,穗子的大小也不太匀称,其穗呈现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都属于半角质[4]。
3)偃展4110。该品种年度均667 m2产量460.1 kg,株高75 cm,属于弱春性,且早熟;幼苗比较直立,且抗寒性能比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也高,两極分化的速度又比较高,抗倒春寒能力则比较一般。品种田间综合表现也比较一般。
3 结论
根据小麦新品种的各种性能推断出适合内蒙古气候种植的品种有山农20、新麦26、陕139、宿553、偃展4110(CK)。上述几种小麦品种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凌云,张桂花,刘凤洲.晚播冬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2(1):45,60.
[2] 郭永生,朱淮芷,乔献兵.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总结[J].安徽农学通报,2008(17):135-136.
[3] 薛双.7个玉米杂交品种在冀东生态类型区的综合表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11):76-77,81.
[4] 季志强,王占廷,李青松.河北省玉米联合鉴定试验结果与评价[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61-63.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