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机制新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肾脏损伤及功能急剧减退的临床综合征。AKI涉及损伤的病因众多,包括肾脏缺血、肾毒性药物、脓毒血症及泌尿系统梗阻等。不同病因的损伤所涉及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所不同,其共同机制包括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损伤、肾组织炎症及免疫反应等。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引起AKI的中心环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早期可表现为刷状缘的消失、细胞的肿胀,后期则可导致细胞凋亡,甚至是坏死。近年来,关于AKI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在可调控性细胞死亡、自噬改变以及细胞周期的停滞等方面。本文主要围绕AK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调控性细胞死亡进行概述。在既往研究中,已经确定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这一可调控性细胞死亡在AKI中的存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KI发病中还涉及到凋亡样坏死、焦亡、铁死亡、线粒体通透性膜转位驱动细胞死亡等其他形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调控死亡。在2012年细胞死亡命名委员会建议细胞死亡的分类不再依靠细胞死亡的形态,而是依据其细胞死亡调节的特异性分子机制来进行分类,并在2018年对细胞死亡种类及定义进行了更新,目前已经有接近20种独立的细胞死亡方式被分类及定义。以下就上述AKI中已被发现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调控性细胞死亡进行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回首往事,几代麻醉人顽强奋斗,为我国麻醉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新一代麻醉人蓄势待发,为学科建设不断奋斗。为此,本刊特邀采访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期刊
草地桃园,源于西方国家的草地果园。国外发展历史较早,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在试验阶段,我们在1999年-2000年进行了草地桃园栽培试验研究。试验园选在乐亭县闫各庄镇,土壤沙
目的:探讨纳米脂肪联合脂肪颗粒治疗混合型黑眼圈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122例女性混合型黑眼圈患者,年龄21~47(31.45±10.45
券商分析师关于上市公司的预测数据及其调整所提供的信息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一些专业机构因此开发了很多选股模型。本文将试图通过跟踪盈利预测数据来挑选行业,以供投资者参
12月15—1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召开。受疫情影响,会议以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开展。本次会议的主要与会嘉宾有: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林善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志红、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大方、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王云亭、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