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球春季艺事首役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anhua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吹响全球春季艺事的号角
  2014年元旦以来,美国东部地区屡遭暴风雪袭击,纽约更是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寒冷的冬天。然而尽管严寒未去,休眠了一冬的全球艺术市场却准时苏醒了。军械库艺博会总监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说,每年3月的纽约军械库艺术周堪称全球春季艺术市场的首场战役,以其非凡的能量和吸引力,直接激活、引爆了一年里全球各地的大型会展、拍卖活动。


  纽约的艺术界不负重望,将这首场战役打得轰轰烈烈,粗略统计一下,3月5日到11日这短短几天内,曼哈顿岛上就有12家艺博会:既有军械库展、美国画廊协会艺术展(ADAA Art Show)这些老牌豪华版的大型博览会,也有“春假”(Spring Break)、“独立展”(Independent)、“非艺博”(The Un (fair))等小型、实验性的展览,还有“移动的影像”(Moving Image)这样专门展示摄影和录像作品的展览,再加上凑热闹开幕的惠特尼双年展,着实令人应接不暇。要说纽约客们对艺术的热情也是其他城市居民所无法匹及的,除了世界各地前来观展的收藏家,这些大大小小的会场上最多的还是纽约本地的专业人士和艺术爱好者们的身影。
   101岁的军械库展
  去年军械库展迎来了百年华诞,纽约历史博物馆等学术机构纷纷举办展览、召开研讨会,忙得不亦乐乎,艺术市场也迅速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颓势恢复,如火如荼的交易将市场推向一个新高。今年的军械库展,在百岁生日之后,再度凭借着百年的声誉和不断的创新吸引着纽约本地和世界各地的画廊。


  由于见多识广,如今的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们的眼界也越来越高,要想获得一届展览的成功,大到艺博会上展出的艺术作品,小到展览信息公告牌设计、餐饮、卫生间的服务,都不容一点马虎。今年的艺博会在规模上比去年有所减小(这并不是坏事,毕竟要观众一下子看完230多家展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过严格的挑选,205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才出现在哈德逊河畔的展场里。而军械库展今年的独家网络合作方Artsy更是在网上发布参展画廊的各项信息:作品、艺术家以及价格,方便了无法前来纽约观展的收藏家。


  在势成水火的3月军械库展和5月Frieze展之间如何选择是令不少画廊头疼的一件事。一些财大气粗的画廊自然可以两个同时参加,如当前艺术市场上的“黑马”——大卫·兹怀纳画廊2012年就出现在上述两家艺博会上;而资金有限的中小画廊就要仔细权衡比较才能下定决心把宝押在谁身上。但是不管怎样,军械库还是有着忠实的拥护者。当我看到来自伦敦的米洛和丽淞画廊一如既往、面对面地占据着94号码头展厅内最显著的位置时,心里还是泛起踏实的感觉。尽管它们展出的还是那几个热门好卖的艺术家:草间弥生、卡普尔、理查德·隆,这样的不离不弃总是叫人感动。此外,还有一众情深意重的纽约本地画廊:肖恩·凯利(Sean Kelly)、彼得·布鲁姆(Peter Blum)、杰克·舍曼(Jack Shainman),一如既往地出现在军械库展上,也让人心头一热。


  也许是受到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的军械库展上来自德国和日本的画廊比往年都要多。此外来自世界当代艺术版图边缘地区的画廊也不少,因为对它们来说,艺博会是自己面对国际观众重要的机会。来自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i8画廊展出了近年来频频在国际舞台上亮相的影像艺术家拉格纳·卡亚檀森(Ragnar Kjartansson)的作品。来自都柏林的科林画廊(Kerlin Gallery)在军械库之后将参加5月份在香港、6月份在瑞士举办的巴塞尔艺博会。在不同的艺博会上,他们会根据对当地观众和市场的预测而推出不同的艺术家作品。今年的新面孔也不少,比如来自布达佩斯的安妮·莫纳尔画廊(Ani Molnár Gallery)就是有史以来第一家参加军械库展的匈牙利画廊。画廊负责人莫纳尔女士告诉我,她并非学艺术出身,是经济学硕士,因为参与在购物中心等商业区的艺术策划活动而慢慢对艺术有了兴趣。如今,虽然她自己也做策展,但是更多的还是跟专业的艺术批评家与策展人合作,除了代理匈牙利的艺术家,也代理罗马尼亚等其他中欧各国的艺术家。当问及参展的费用时,她坦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好在作为第一家来军械库参展的匈牙利画廊,政府给予了一些补助,虽然不足以支付整个参展费用,但好歹帮助画廊节省了部分开支,她现在所期待的就是画廊的成功销售了。我祝她好运。


  据说去年军械库展上过多体积庞大的装置作品除了吸引智能手机的用户、让他们将照片发到各大社交媒体上,并没有对销售产生任何帮助。于是今年的画廊不再追求夸张的体量,而是更加注重作品的内在质量。乐曼·慕品画廊展出了韩国艺术家徐道濩的作品《标本系列:柏林公寓:德国柏林维蓝街18号》(Specimen Series: Berlin Apartment: Wieland Strasse, 18, 12159 Berlin, Germany):艺术家以青色的薄纱复制了一间公寓中的种种建筑构件,再分别用画框装裱起来,精致的手工让人流连忘返。来自芝加哥的艺术家、我的校友伊尼戈?曼格拉诺-欧瓦尔(I?igo Manglano-Ovalle)为我们带来了两朵悬挂在半空中的银色“云朵”,由玻璃纤维制成,从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抽象雕塑——布朗库西的《空间中的鸟》(Bird in Space)得到启发。   主要展示“经典现代时期艺术”的《军械库:现代》单元在过去两年已经提不起我的一点儿兴趣,但是今年主办方策划的《维纳斯的延伸:20世纪伟大女性艺术家作品展》(Venus Drawn Out: 20th Century Works by Great Women Artists)特别展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前往一探究竟。位于92号码头的现代单元比起94号的当代部分来冷清了不少,《维纳斯》展散落在展场的几个位置,以一面醒目的紫罗兰色展示墙为标志,展出了路易斯·布日瓦(Louise Bourgeois)、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e)、琳达·班格里斯(Lynda Benglis)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除了都出自女性艺术家之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理由放在一处。尽管历史上女性艺术家在学术领域与艺术市场上都被低估,但是以性别为标准来作一个展览,除了承认这种劣势,又有多少意义呢?
  《聚焦:中国》与军械库展上的中国艺术家
  军械库展自从2010年起开辟了一个特别单元《聚焦》,每次对准一个地区或国家,致力推广来自该处的画廊与艺术家。今年由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担任总策划,邀请了北京、上海、香港和纽约等地的17家画廊参展。
  尽管田霏宇声称他竭力协助这些画廊挑选艺术家、呈现作品,展出的作品仍然是良莠不齐。空间站的“双飞艺术中心”完全是一场笑话:通过出售刮刮卡、让观众参与到狂欢节般的游戏中去这样的展览形式试图创造出无厘头的荒诞效果,可惜既无创新也无深意,反倒给人一种耍把式卖艺的笑点。安全口画廊带来了香港出生的80后艺术家纳迪姆·阿巴斯(Nadim Abbas)的装置作品,纯白的色调在混乱和喧嚣的大环境下反而更吸引人注意。站台中国规规矩矩地展出了马可的绘画作品,虽然不够抢眼,但也许将会是销售最好的一家。此外,来自北京的墨斋展出了陈海燕的油画和纸本作品,算是大气耐看的。在北京和纽约两地都有分号的前波画廊近年来也是市场上活跃的中国当代艺术代理商,这次展示了赵赵的绘画和装置作品。来自杭州的“天人合艺”画廊一派“土豪”气,巨大的展位里在显著的位置展出了艺术家金锋的“马恩列斯”画像,可惜在乌克兰危机、普京这样的独裁者遭遇人人喊打的全球政治背景之下,这些画像即便是反讽,也是不大讨好的。
  《聚焦:中国》单元除了让前来参观军械库展的观众对神秘的中国当代艺术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它所带来的中国和大中华地区的买家也是军械库展上的其他画廊所更乐于见到的。其实聚焦中国也好,聚焦拉美也好,不过是投机者和艺术商人在市场上所做的花哨和噱头,真正的收藏家在乎的还是作品的质量。中国当代艺术的关键人物、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前馆长费大为先生曾感叹,与80年代相比,如今的中国艺术家不缺钱,不缺巨大的工作室,唯独缺了艺术。作为关心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学者和批评家,对市场上打“中国牌”的做法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吧。


  《聚焦:中国》单元里展示的多为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而一些功成名就、在市场上和学术界都有稳固地位的中国艺术家,也出现在被代理的各大西方画廊的展位中:刘小东的巨幅油画在伦敦米洛画廊展位,艾未未的作品出现在至少两家画廊的里,刘韡既是特邀艺术家,作品放在入口处的醒目地位,也出现在不远处的东家——乐曼·慕品画廊中。那几位被称为“天王”或是“金刚”、曾在前几年的市场上红极一时的中国艺术家的身影倒是并不多见。
  沃尔塔:军械库展的同胞姐妹
  由策展人邀请、每家画廊只展出一位艺术家的沃尔塔艺术博览会从2013年起搬到了苏荷区的一处会展中心,与王薇薇(Vera Wang)、林能平(Phillip Lim)等时尚品牌专卖店比邻。与军械库展同属一位东家——芝加哥的物业公司:商业展览中心(Merchandise Mart Properties),让沃尔塔明显地在军械库周中受到更多的优待和关注,往返于军械库展与沃尔塔之间的固定班车极大地方便了观众。今年不过第七届的沃尔塔不仅迎来了两万多名参观者,更是在销售上取得可喜的成绩。
  与过于庞大的军械库展相比,沃尔塔显得小巧可爱,两层的会展中心分布着90家画廊,逛完一圈不过个把小时,不会令人审美疲劳。沃尔塔上展出的作品仍以绘画为主,不知为什么今年较少摄影作品的参展。吸引我驻足的是纽约雷恩与李画廊(Ryan Lee Gallery)推出的艺术家乔什·多曼(Josh Dorman)的绘画与动画作品展。富于想象力与幽默感的画面引人入胜,开展不久即向一位纽约收藏家售出了一个系列。


  逛完一圈,我发现来自纽约本地和德国的画廊最多。成立不过一年半的柏林科恩非尔德画廊(Galerie Kornfeld)已经参加了八个艺博会,负责人对于沃尔塔的气氛十分满意。巧的是,沃尔塔上也有一家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画廊(Léna & Roselli Gallery)。看守展位的是母女俩,负责人莱娜用不太熟练的英文向我解释她曾在西班牙毕尔巴鄂看到过蔡国强的作品,很受震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水准很高。我告诉她蔡的工作室就在离苏荷不远的下东区,她十分向往。
  结语:
  今年似乎又在军械库展的历史上书写了成功的一笔,3月5日VIP与媒体开放日(向公众开放的前一天)前来逛艺博会的观众当中,著名收藏家和策展人摩肩接踵:现居迈阿密的收藏家唐纳德·鲁贝尔(Donald Rubell)、纽约的华裔收藏家张明、纽约本地一向笔下从不饶人的批评家杰瑞·索茨(Jerry Saltz)等等都出现在94号码头的展厅里。许多画廊在VIP展当天就有了成交记录,甚至有藏家因为晚来了一个小时而与心仪的作品失之交臂的憾事。


  2014年的军械库艺术周方才落下帷幕,3月中旬的纽约“亚洲艺术周”(Asia Week)又将迎来一批新的观众(尽管其中有不少与军械库周上的重合)。再接下来有4月的国际摄影艺术博览会(AIPAD)、5月份的Frieze艺博会以及几大拍卖行的春季拍卖,一整年的兴奋在等待着不知疲倦的纽约艺术爱好者。
  《财富堂》纽约记者专访2014年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总监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与《聚焦:中国》单元总策展人田霏宇(Philip Tinari)。
  《财富堂》:2011年,你“临危受命”接受了军械库艺博会总监的职位,迄今为止已经三年,你如何评价自己过去这几年的成绩与不足?
  诺亚·霍洛维茨:的确,我接受这个职位的时候正值伦敦的Frieze艺博会宣布他们翌年将在纽约登陆,我的压力相当大。我所能做的就是致力于做好每一届展览。首先是控制规模:在我就任之前,军械库展的参展画廊有近300家,大家都很紧张。于是我们着手精减,2012年有230家左右画廊参展,2013年是250家左右,今年刚刚好超过200家。此外还有聘请新的建筑设计师重新设计展览内部空间,预定更好的餐饮服务等等,事无巨细,力求做到最好。
  《财》:你在过去某次采访中提到要努力打造一个具有“纽约感觉”的艺博会。这里你如何定义“纽约感觉”?对于一个已经有着上千家艺术机构和空间的城市,军械库展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霍:当然有,军械库展是每年全球春季艺术季的第一场重要活动,为整年的艺术展事与市场定下一个基调,地位不容小觑。所谓“纽约感觉”,我想就是要充分体现纽约作为世界艺术中心,特别是当代艺术中心的能量与活力。
  《财》:目前全球的艺术市场已经与艺博会密不可分了。你是艺术市场方面的专家,对于如此频繁的艺博会,你觉得市场是否还有能够承受的空间?
  霍:这其实是一个很难预测的现象。就我所知,全球艺术市场的增长势头已经大大超过了上一个十年,新财富的出现,新艺术中心的出现,都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未来的发展如何,现在还很难下结论。对于画廊甚至某些艺术家而言,疲于奔命地参加艺博会减弱乐他们的实力,所以他们必须思考、衡量,在艺博会间作出取舍。画廊经营者还要考虑参加艺博会的成本。作为艺博会主办方来说,竞争也是巨大的。我想未来几年全球如此多的艺博会将有一个淘汰的过程。
  《财》:对于想来军械库艺博会参展的上海画廊,你可否给些建议?
  霍:我一直致力于让更多年轻的、小型的画廊能够加入到军械库展中来。我们推出的《军械库呈现》(Armory Presents)单元就是面向成立不到十年的画廊;并逐步增加了这个单元的展位,从去年的10个到今年的18个,让更多的中小型画廊有机会参加。当然,我们每年收到的申请非常多,作出取舍很不容易,我们尽力挑选符合纽约气质的画廊。
  《财富堂》:尽管你在过去有着与国际艺术博览会合作的经历,但是担任专门项目的策展人还是首次。为艺博会策展与为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策展有何不同?你是否有经济上的压力,面对画廊的期望值,你如何引导和把握?
  田霏宇:为艺博会策展与为美术馆策展截然不同,首先这是一个非常短期的项目,只有五天时间,但是面向的观众非常广。我所做的工作是帮助画廊更有效地向世界各地的观众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家。艺博会不同于美术馆、双年展等学术机构,这些参展的画廊都是付了不菲的展位费,再加上运输、保险、人员差旅费等多种开销,经济上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我本人没有经济压力)。不过这是一项投资,既然是投资,就有风险。 坦率地说,这次军械库展给予应邀参加《聚焦:中国》的画廊20%的展位费折扣,帮画廊省下不少钱。同时,正因为需要付展位费参展,让事情变得更为透明。我得以了解到哪些画廊愿意、也有实力对中国当代艺术作这样的投资,这是以往邀请艺术家或者画廊参加学术展览所无法了解到的。


  《财》:你如何挑选这些参展画廊?是不是一定要从来没有在国际艺术舞台上露过面的艺术家才能参展?
  田:也不一定,我想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元地呈现当下的中国艺术家,他们有的是从来没有在国外展出过的,也有的早已经为国际观众所熟悉了,比如徐震和没顶公司的作品。至于挑选参展画廊,是一个多方面考虑的结果,有时候是某位艺术家我特别想放进展览中,就去联系代理他的画廊,有时候是某个画廊比较有意思,我也会去找他们,看他们的想法。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由军械库展通过我去邀请、双向沟通的过程。与一般画廊通过申请,再由遴选委员会决定参展资格的常规方式不同。
  《财》:目前全球大大小小的艺博会不下上百家,你对军械库艺博会的看法是什么?
  田:我对军械库展一直非常看好。纽约这地方布满了上千家美术馆、画廊和另类艺术空间,人们热爱艺术。在此举办的军械库展览有着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观众群体,从收藏家、策展人到艺术家、学生乃至普通市民。这不像在迪拜或迈阿密举办的艺博会,来的都是乘私人飞机的富豪。
  《财》:作为此次军械库艺博会《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的赞助方,K11艺术基金会及其一系列的活动目前在国内的艺术界非常火。同样为了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K11基金会之间是竞争还是合作的关系?
  田:竞争是谈不上的。实际上我和郑志刚是哈佛校友,都对中国当代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过去几年的接触一直比较多。他创办艺术基金会的那一年刚好是我创办《艺术界》杂志的时候。我们一直有对话和交流。我想尤伦斯和K11之间会是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财》:众所周知,郑志刚是周大福和新世界地产的继承人,家族资金雄厚,他的艺术基金会一定不愁资金支持。请问他是否也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赞助人之一?
  田:呃,还不是。我们每年的运营经费有35%-40%来自尤伦斯爵士的资助,其余部分要自行解决,通过企业和个人资助,我们得以支付展览以及各种教育项目的开销。
  《财》:你对纽约的印象如何?
  田:我非常喜欢纽约,但是目前我家在北京。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29日,青年艺术家袁秋萍个人展览“自我&本我”在上海瑞金南路500号“品执”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袁秋萍以往的经典代表作和最新力作,数量超过40幅。  她在作品中诠释着黑与白的渐变关系,试图撇去一切色彩以外的干扰,剖析自我与本我。通过色彩不同的软硬度、轻重感、明快感或忧郁感等方式的不同运用,她用水墨般的色彩引领我们感悟向上的力量,在油画和粉画作品中尽显色彩心理学的魅力。 
期刊
2013年12月23日,由北京文化局、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作为指导单位,99艺术网主办的“多元时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视野与发展——第四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CAMS 2013)”在京召开。  本届高峰论坛首次增设专家演讲环节。主题定为“多元时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视野与发展”,下设的三个单元主题分别为:“经济环境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走向”、“当代艺术与古代艺术未来收藏的趋势”及“中国艺术品拍
期刊
2014年1月7日,印尼华人收藏家余德耀私人美术馆在上海落成。该馆坐落于上海“西岸文化走廊”,由原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改建而成,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担纲设计。由巫鸿策展的美术馆首展将于今年5月开幕。余德耀自述其在中国大陆没有生意进行,无需借助建立美术馆来提升产业形象,完全是凭一腔热爱为华人世界添彩,并增进国内外的当代艺术交流。选择前机库建馆,则是为了以其硕大空间方便展示不少超大型当代艺术装置的收藏。  
期刊
Fragrant房地产集团自2003年第一个公寓项目Fragrant 77推出至今已11个年头,从一个夹在众多地产大鳄中的外来创业者,变成如今在泰国发展最快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并计划在今年上市,根本原因在段一鸣看来除了泰国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的优势,企业注重细节和着眼未来的精神同样举足轻重!  企业文化  一项事业,是一种组织社会资源的宏观融合再体现,包括资本、人脉、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并用来推动一个组
期刊
@徐子林不加V:我总结我身边有两种朋友,一种是满脑子艺术,不吃不喝玩命搞艺术……最后把艺术搞没了!另外一种是艺术是个噱头,怎么赚钱怎么搞……最终远离了艺术!其实,艺术最终是我们的情人,一个我们逮着机会就想去约会却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的情人!这种感觉你懂吗!
期刊
@王春辰:在读20世纪中国美术,如果不从中国画到水墨画的关系上去探究,所谓当下的新水墨的讨论和创作都会失去依托。新水墨无新可言,旧水墨也并没有认清旧的窠臼在哪。水墨的理论和判断可谓是一片混乱,除了市场维系一部分强悍的旧水墨外,就是体制化水墨盛行。水墨批评不如80年代锋利,处处是你好我好的水墨。
期刊
2013年12月29日,诗人、画家许德民诗集《抽象诗》在季风书园举行了新书发布会。上海文化艺术界的作家、诗人、画家、摄影家、媒体人和读者共100多人出席了活动。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抽象诗》收入了许德民自2005年以来创作的抽象诗和其他诗歌作品,2005年,复旦诗社首任社长、诗人许德明提出了抽象诗的概念,抽象诗是颠覆文字的词组、语法和逻辑规律,舍弃主题、故事和抒情,以“诗从字开始”的诗学
期刊
有香港人说:“去上海没到过曾玖玲的家,就不算去过上海。”还有人说:“身为上海人,不知道Juli Zofia手表诞生在上海,就枉为上海人了。”  听到这样说法,许多人心里直嘀咕:曾玖玲是谁?Juli Zofia手表与上海有何关系?  原来,曾玖玲是一位有着上海血统的old money。她从上海移居香港,又从香港搬回上海,一去一来之间,聪慧能干的曾玖玲,就在旁人看来深不可测、完全由老外世家把控的奢侈腕
期刊
@尤洋:看作品时先判断一下这位创作者是归纳型的还是总结型的,否则面对那些自我经验无法处理的图像就会被拐弯深渊。但中国艺术家似乎用归纳比较多,因为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爱玩直觉经验,就爱玩格物致知。
期刊
不要不相信,在甚嚣尘上的当代艺术圈,仍然有一些艺术机构有着理想主义的情怀,踏实做着不问收割的事业。它们不图什么大声誉,也不以营利为目的,它们小而美却坚韧有力,它们在现有的相对成形的艺术体制之外,探索着新鲜力量生长的可能性。它们在其中享受尝试和创造的快乐,以及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之趣。它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   9平米美术馆,将空间、展览和作品相融合  当“9平米”这个定语与“美术馆”联系在一起,难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