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政党与国家治理学科介绍

来源 :中国行政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东政法大学政党与国家治理学科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目录下的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致力于培养政治立场坚定、基础理论深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政党与国家治理高级人才。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科2013年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2015年入选上海市高原Ⅰ类学科。
其他文献
2020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简称《政务处分法》)正式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的这部法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全面系统规范公职人员惩戒制度的国家法律,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重要法律。其目的,是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
脱贫政策清单作为一种规制性治理工具,凭借其自身信息传播与数字化运作的技术优势嵌入到扶贫治理场域,将脱贫目标细化为各项任务部署和组织动员等数字化的行动方案,从而实现了脱贫治理"技术逻辑""数字逻辑"和"治理逻辑"的三维整合,达成了政府外源性扶贫与农户内源性脱贫的良性互动和治理均衡。然而,囿于既有科层体制与项目化扶贫方式,清单制脱贫的数字化执行面临着信息数据分割、碎片化传递与技术应用限制等诸多难题。对此,首先需要从总体上审视脱贫清单治理系统的互动结构和运作规范,理顺清单系统与科层结构之间的数字互动
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是政府施政正当性和公共性的体现,也是衡量政府善治能力的重要标准。既有关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往往内卷于政治哲学的辨析或关注一般性的制度安排,难以回答具体情境下公共利益实现的悖论难题,即"一部分人获得利益,而另一部分人承担成本"的公共利益分布"结构性"失衡现象。本文在借鉴威尔逊政策成本-利益分布结构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以"责任影响政策"机制为核心的公共利益实现的"情境-行动"理论框架,并通过案例说明了该框架在促进政策成本-利益分布均衡中的作用。对公共利益实现的"情境-行动"逻
外部协同和内部整合两种治理方式没能根本改变城市基层治理的模糊性。乐街"智慧平台"实践表明,城市基层政府在不改变法律政策、管理体制和机构编制等情况下,运用信息技术建构"全景敞视"装置,简化社区的复杂性,优化执法和风险的可读性,实现了清晰治理。这一全景敞视主义的治理方式源起于权威体制寻求科技加持,成于权威动员、服务置换和自主架构推进个体信息的复合汲取,预示着科技权威体制在信息社会的发展可能性。
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公共服务,是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对于改革是否真正提升了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质量存在不同评估。本文通过对175家科技社团的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并比较两类改革的影响路径和效果。研究发现,通过"资源效应"和"解释效应",改革在总体上提升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且购买服务的效果更好。但改革同时出现"内卷化效应",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制有加强的现象,对服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改革中"制度不足"与"管制过度"并存的问题突出。本文提出,应当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抓手,在实践
百岁夏老的人生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危难与崛起,见证了与国家命运深刻相关的公共管理学引入、中断及重建的历程。夏老的经历就是一部中国公共管理学"活的教科书"。回顾夏老的学术史,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史尤其是恢复重建后的学科发展过程十分重要。同时,夏老历久弥新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生命展现的崇高人格和学术品质,不仅是老一辈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更是我们今天创新发展中国公共管理学科的重要精神财富。朱正威、马骏教授主编的《夏书章与中国公共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中总结和梳理夏老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要求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工作部署,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将于2020年下半年召开"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0年年会,探讨如何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治理转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围绕年会主题积极投稿。
广西大学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学校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南宁,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若干协同创新中心、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包括: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中国—东盟研究院等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协调人际关系,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道德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建设。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目标。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效显著,但道德建设问题突出。
政府行政效能作为建设服务型、高效型、创新型现代政府的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标。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更迭和社会转型,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面临更繁杂多样的公共事务,亟需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才能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