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数学教师对学困生不能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阐述。应对的策略,化枯燥为有趣,让学困生在快乐中学习;改进教法,加强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抓好测试,善于训练,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学困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形成原因 应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28-01
“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1]这是学校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然而,当前农村学校大量存在的学困生却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
一、学困生的成因及分类
1.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这些学生有一部分属遗传因素造成的智力缺陷;另一方面也是小学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各种原因,造成基础学力欠缺,而导致智力发展跟不上正常要求。[2]
2.动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由于学习动机和意志、情感等方面原因出现偏常而引起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鹜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学习过度焦虑。
3.学习不得法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低,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差,缺乏去粗取精,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这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但很难得到学习上的成功。
4.外因导致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的疾病,家庭的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出现困难,社会不良影响,交友不慎出现品德滑坡和某些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学困生缺乏引导;或因作业负担过重,学校生活的枯燥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
二、转困的教育对策
1.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
(1)用关爱点燃希望
复旦大学杨福家教授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学生,而教师点燃学生的“圣火”是“关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是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有一个叫张胜林的学生使我永远难忘的,语文成绩极差,父母的文化也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老实巴交,教育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经过我的几次家访,和家长沟通,让他的父母改变了教育方式,这时的他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我乘机鼓励他端正学习态度,张胜林同学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有了目标,有了“爱”的滋润。从此,他象变了一个人似的,短短的一年时间,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成为了班级的好学生。
(2)用成功唤起自信
学困生学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习情绪低落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缺乏自信,我对学困生攻心的第二部曲是用成功喚起自信,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诱导。我仿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诱导法”我将平时日积月累搜集到的催人奋进的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借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二是勤沟通。沟通是搭起师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只有沟通才能做到以心换心,才能把准学生的脉膊,进入学生内心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2.帮助学困生唤起求知欲望,克难奋进
(1)超前指导,课堂激趣
学困生相对于优等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相对要慢些,为此,我采取“笨鸟先飞”的办法,提前对学困生进行课前指导,引导他们理清疑点,明确重点,找准难点,基本把握知识点,在讲授新课时,我特意点他们回答在超前指导时就已弄懂的问题,答对后我大加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体会到超前预习的甜头。学困生的兴趣上来了,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就有了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
(2)考前暗示,考试激趣
学困生最怕考试,越怕考得就越糟,考得越糟,心理负担越重,就越是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产生厌学心理。针对学困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摸索出“考前暗示,考试激趣”这一考试新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作法是每一章节测验之前,我特意对学困生进行考前复习指导,进一步帮助他们弄清章节的重难点,并将即将要对学生进行测验的题型暗示给他们,对他们提前进行暗测,当发现学生有难度时我立即讲给他们听,直到他们弄懂弄通为止。测验时我有意将题型略加变换,学困生对这些略加变换的题目自然一见如故,及格自然不在和话下,许多学生经过多轮考前指导,最终获得了高分,张胜林同学就是其中一例。通过这一办法,既巩固了学困生所学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3.帮助学困生减轻学业负担,减少压力
(1)采取循序渐进、有梯度的教学方法
学少一点,精一点,学一点,会一点,让学困生把精力先集中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上,对难度较大的知识则采取适当降低起点,减小坡度的方法。在讲新课时,在进行教学时,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学困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学困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散难点,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尽可能使学困生感到易学。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分开档次,根据学困生的认识规律,先做例题,再做练习,这样能使学困生稳步前进。也可以将家庭作业设计成“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2)精心设计、分层次布置作业
有效的课后练习,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为了保证课后练习的有效性,教师对要有选择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教师应避免大量的练习,因为学困生做作业的速度慢,这样就完不成作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留家庭作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学困生留不同的家庭作业。
总之,只要教师从心里爱学困生,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多理解、关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对他们渗透思想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目的,学会学习方法,克服不良影响,就能唤醒学困生沉睡着的潜力,才能使他们有被动变主动,达到转化他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开权.基于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9).
[2]何文江.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师道:教研,2013(3):21-21.
【关键词】数学 学困生 形成原因 应对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28-01
“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1]这是学校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然而,当前农村学校大量存在的学困生却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
一、学困生的成因及分类
1.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这些学生有一部分属遗传因素造成的智力缺陷;另一方面也是小学学习和家庭教育的各种原因,造成基础学力欠缺,而导致智力发展跟不上正常要求。[2]
2.动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由于学习动机和意志、情感等方面原因出现偏常而引起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学习态度消极,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自制、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鹜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学习过度焦虑。
3.学习不得法型学困生。这类学生智力正常,记忆力较好,但学习不得法,学习效率低,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其主要特征是学习机械、呆板、理解慢、总是死记硬背,不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学到的知识处于零散的无序状态,无法形成知识结构,从而造成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差,缺乏去粗取精,概括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更不能在学习和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这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但很难得到学习上的成功。
4.外因导致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的疾病,家庭的变故,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出现困难,社会不良影响,交友不慎出现品德滑坡和某些教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对学困生缺乏引导;或因作业负担过重,学校生活的枯燥等原因导致学习困难。
二、转困的教育对策
1.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
(1)用关爱点燃希望
复旦大学杨福家教授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点燃学生,而教师点燃学生的“圣火”是“关爱”。教育是爱的事业,师爱是教育的桥梁,师爱是学困生转化的催化剂,有一个叫张胜林的学生使我永远难忘的,语文成绩极差,父母的文化也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老实巴交,教育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经过我的几次家访,和家长沟通,让他的父母改变了教育方式,这时的他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我乘机鼓励他端正学习态度,张胜林同学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有了目标,有了“爱”的滋润。从此,他象变了一个人似的,短短的一年时间,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成为了班级的好学生。
(2)用成功唤起自信
学困生学习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习情绪低落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技不如人,低人一等,缺乏自信,我对学困生攻心的第二部曲是用成功喚起自信,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诱导。我仿效了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诱导法”我将平时日积月累搜集到的催人奋进的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借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道理。二是勤沟通。沟通是搭起师生情感共鸣的桥梁,只有沟通才能做到以心换心,才能把准学生的脉膊,进入学生内心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2.帮助学困生唤起求知欲望,克难奋进
(1)超前指导,课堂激趣
学困生相对于优等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相对要慢些,为此,我采取“笨鸟先飞”的办法,提前对学困生进行课前指导,引导他们理清疑点,明确重点,找准难点,基本把握知识点,在讲授新课时,我特意点他们回答在超前指导时就已弄懂的问题,答对后我大加表扬,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感,体会到超前预习的甜头。学困生的兴趣上来了,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就有了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
(2)考前暗示,考试激趣
学困生最怕考试,越怕考得就越糟,考得越糟,心理负担越重,就越是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产生厌学心理。针对学困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摸索出“考前暗示,考试激趣”这一考试新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好效果,作法是每一章节测验之前,我特意对学困生进行考前复习指导,进一步帮助他们弄清章节的重难点,并将即将要对学生进行测验的题型暗示给他们,对他们提前进行暗测,当发现学生有难度时我立即讲给他们听,直到他们弄懂弄通为止。测验时我有意将题型略加变换,学困生对这些略加变换的题目自然一见如故,及格自然不在和话下,许多学生经过多轮考前指导,最终获得了高分,张胜林同学就是其中一例。通过这一办法,既巩固了学困生所学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是一举多得。
3.帮助学困生减轻学业负担,减少压力
(1)采取循序渐进、有梯度的教学方法
学少一点,精一点,学一点,会一点,让学困生把精力先集中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上,对难度较大的知识则采取适当降低起点,减小坡度的方法。在讲新课时,在进行教学时,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学困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把知识的“度”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学困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散难点,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尽可能使学困生感到易学。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分开档次,根据学困生的认识规律,先做例题,再做练习,这样能使学困生稳步前进。也可以将家庭作业设计成“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提高。
(2)精心设计、分层次布置作业
有效的课后练习,是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保证。为了保证课后练习的有效性,教师对要有选择的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教师应避免大量的练习,因为学困生做作业的速度慢,这样就完不成作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留家庭作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学困生留不同的家庭作业。
总之,只要教师从心里爱学困生,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多理解、关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多对他们渗透思想教育,使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明确目的,学会学习方法,克服不良影响,就能唤醒学困生沉睡着的潜力,才能使他们有被动变主动,达到转化他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开权.基于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9).
[2]何文江.农村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J].师道:教研,2013(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