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塑造方面的作用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b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摄取多方面的精神食粮。新课改后,《先秦诸子选读》成为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一,契合了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社会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执教第一单元《〈论语〉选读》时,在怎么为学生所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节选部分的思想内容做了整理归类,为学生作文积累精神的底子和可用的素材。
  一、心怀天下
  1.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的主人翁意识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无道,孔子就承担起改变天下的责任。孔子将建立“天下归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不可以不弘毅”,他一生“席不暇暖”,游说诸侯,又收徒办学,有教无类,就是要弘扬仁道,改变礼崩乐坏的乱局,恢复安定的社会秩序。接舆讥笑孔子说,现在坏人坏事如滔滔洪水,你和谁去改变它呀!还不如离世隐居的好。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有道,我也不会这样努力去推动改变了。既然天下无道,我就担当起改变它的重任。孔子为了让统治者采纳自己的主张,以高龄之躯,周游列国十四年,栖栖遑遑,“累累若丧家之犬”,历尽艰辛,险些丧命时,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一生的思想和活动,都是为了弘扬仁道,建立理想社会。他一生的作为正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生动体现。
  2.追求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许多人明哲保身,消极避世,但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使它朝着“有道”的境界前进。在他认定的有道境界中,从天子、诸卿大夫、士到普通百姓,阶层分明,秩序井然,人们的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主张的政教伦理观念,社会一片和谐安宁。孔子的这种主张遭到了许多隐士的反对,他们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但孔子从来没有动摇过,为此周游列国十四年之久。在此过程中多次碰壁,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为之奋斗,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孔子师徒被陈、蔡两国士兵围困于郊野中,好多天没有吃食物,随从的弟子有的饿得站不起来,可孔子依旧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唱歌、弹琴。他坚定地面对困难,不言放弃。这种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执着坚毅的高贵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3.忧民忧己的忧患意识
  孔子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修己之忧和国民之忧上。孔子面对乱世的道德沦落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则是对德、学、义、善等人的内在价值和修养不能施行的忧虑。如果没有办法“内圣”,那“外王”的理想便是空谈,因而孔子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知识孜孜以求,对弘道坚持不倦,将这种意识内化在行动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直面自省、匡世济民的担当精神,在动荡的时代刚健自强,积极入世,慨然有为。这种忧患意识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知识分子,凝聚和糅合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薪火相传,绵泽至今。
  二、领悟《论语》体现的立身处世原则
  宋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是说懂得半部《论语》就足够去治理天下了。因为《论语》涉及到了诗、书、礼、乐,知识丰富,包含了对人们“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的深刻启示。孔子及其弟子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由此及彼,以小见大,感悟哲理,而表达出来又是那样言简意赅,语浅情深,给人很多方面的启示。
  1.认识自己的无知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因为只有承认自己有不尽知的,才不至于自欺欺人,才能学无止境。《列子·汤问》里记载了两小儿对于太阳究竟什么时候离我们近的问题争辩不休,而“孔子不能决也”,他没说什么,默然承认自己的无知,打算向有学问的人请教。孔子以自身行为告诉我们只有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人才能进步。
  2.善于自省,勇于改正
  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可能有过错,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所以人先要正视错误,进而改正错误,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德行高尚的君子不会掩饰自己的过错,小人恰恰相反。“小人之过也必文”。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甚至掩饰错误。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3.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强调君子要言行一致,说出来就必须做到,否则就不要说,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给人以示范,要求合乎道德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求君子去做实事,要通过做实事去教育别人,也要通过实践去学习。孔子在自己生活的时代里,对于“礼崩乐坏”的现实充满了忧患和不安。他以超凡的勇气、乐观、坚韧和执着,身体力行地为时代的紧迫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他周游列国,辛苦奔波,一边思考,一边行动,并且不断地将学与思、思与行紧密结合起来,始终以自身的行动去实践他的思想,实现他的理想。
  4.学会爱人
  “仁者爱人”是“仁”最核心的界定。孔子用两个字就概括了“仁”的意义,那就是要了解人、关怀人,他本人就是这样“爱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体恤人、善待人。孔子启示我们:“爱人”就是要推己及人,就是要博爱尊重,就是要“以人为本”。特别是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要把他人当成自己一样,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考虑。这是一种道德关怀,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5.宽以待人
  如何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警醒我们,多责求自己,少苛责别人。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发生了矛盾,不要一味地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自己,应该多从自身找毛病,多作自我批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作品时必须择重而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经典内化为学生的精神信仰,进而使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读更多的古代经典,并将所学与时代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要把现实的生活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大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培养高尚的情操,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把死的语文知识转化成活生生的立体的知识和能力。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荷塘月色》是作者1927年任教于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含蓄而委婉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他想要追求自由,但是面对现实又无可奈何,像
期刊
诗歌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语文教学工作者重视。其原因不仅在于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重要样式,还在于通过诗歌我们可以走进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感受诗人在那个时代和社会中所呈现的某种生命律动,进而把握诗人的生命特质,真正实现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和赏析。  中国本有诗乐一体的传统,在古代,诗歌和音乐紧密相连。《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
期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二板块“号角,为你长鸣”的写作教学内容是“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教材中的写作指导相对扼要,只泛泛提出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要熟悉生活,要学会感受生活与人物情感,要写出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和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等纲要性指导,具体教学中,仍需进行相对细致的方法点拨。  一、观察生活——具有关注和积累意识  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先要懂得个性是某个人在言行举止、思想性格、品质意志
期刊
白香山有诗《观刈麦》《卖炭翁》,杜工部有诗“三吏”“三别”,皆现实主义之名作也。现实主义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观刈麦》写的是唐朝农民的辛苦与不幸遭遇,并寄予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对唐朝“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兵役、劳役苦难以及有家难归、夫妻分离的忠实描述,表现出诗人心忧天下百姓的胸怀。历史已经远去,但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为后世的每一位作家、诗人所继承。与以神
期刊
每种语言都会使用特定的形态——句法手段表达信息来源,如看到的还是听到的,推测的还是转述的。必须表明信息来源的语言大约占世界语言的四分之一。以信息来源为主要语法意义的语法范畴称为“示证范畴”。在有示证范畴的语言中,常出现的语义参数包括视觉的、感觉的、传闻的、引用的、推断的、假定的(Aikhenvald2004)。本文以电视剧《潜伏》的剧本为语料来源,讨论篇章中的转述类示证表达方式。  一、语料的选择
期刊
文学创作者截取发生在逝去时代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并将其新鲜地固定在文本语言中,希求以静态的方式永存。这类似制作完成的动物标本,静态中存在无限的生命张力。语文文本也是这样,字里行间动作场景、人物对话的展现是静态无声的,但这种静态化的生命气息具有无限的张力和活力,学生完全可以发挥联想和想象,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通往动态化的文本阅读之旅。简而言之,学生完全可以让静态的语文文本“动”起来,将文本中展现的
期刊
语文教材中的散文是最能实现审美教育的,其形象更富有情感和愉悦性。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单要注重教学程序的完美,还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同时,更在上课过程中陶冶了情操。美文对人们的感染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当选取一些更容易得到学生共鸣的文章来进行审美教育。讲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美?美的种类和特点有哪些?欣赏美有什么重要的意义?怎么审美?这些都能让学生对美
期刊
词类活用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常常涉及的问题,但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的认识不尽统一,这给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词类活用作深入探讨。  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指出:“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曹先擢先生说:“从语法角度讲,汉语中的每个词,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按本类的语法属性去
期刊
在一次全市的教学大比武中,笔者和其他参赛者拿到了《语文读本必修一》“寻找精神家园”板块的《窃读记》这篇文章。细细阅读了几遍,笔者觉得这篇文章文字浅显易懂、主旨纯粹单一、感情真挚外露,是一篇高一学生完全能自主读懂的浅文。这样的文章有什么可教的呢?该如何寻找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突破点呢?  在接下来的备课过程中,笔者问了自己几个问题:本文语言虽然浅显,可读来却让人深为所动,林海音是怎么做到的?这篇文章
期刊
《兰亭集序》是一篇东晋散文,立意深远,它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和精神状态。杜牧《润州》中有言:“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意为大多南朝人都是开朗豁达的,东晋的人士是最风流的。《兰亭集序》体现了王羲之的风流之美,这种美表现在意境美、结构美和境界美上。  一、诵读品味,感受意境之美  《兰亭集序》充满了和谐的整体美,景物具有淡雅清俊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