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椎板穹窿状减压联合椎板成形术治疗高位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uqifu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在亚洲高发,连续型或混合型OPLL常采用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治疗.此类病例中有骨化灶侵及C2或C2以上水平造成脊髓压迫的情况,需进行手术减压.但同时可能破坏颈半棘肌和头半棘肌的肌肉附着点,造成颈椎前凸丢失和术后轴性疼痛.目的:观察保留或重建棘突肌肉附着点的C2椎板穹窿状减压联合棘突纵割式椎板成形术(SLAC)治疗高位颈椎OPLL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且骨化灶压迫侵及C2/3椎间盘水平及以上的手术患者,对该组患者行C2椎板穹隆状减压联合SLAC术.对比术前及末次随访的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前凸角等指标,并记录并发症情况.部分患者行术后CT,测量脊髓容纳空间(SAC),并与术前对比,评价影像学效果.结果:共2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40~81岁,平均(63.9±8.3)岁.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9±4.0)个月.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评分显著增加(10.8±1.2vs 12.9±1.7,P=0.001),NDI(26.3±6.2 vs 14.4±5.9,P<0.001)、颈椎前凸角(11.6°±6.9° vs 8.3°±6.2°,P=0.004)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颈肩痛VAS评分(2.4±1.0 vs 2.9±1.3,P=0.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例患者术后即刻行CT扫描,手术前后C2水平SA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1.9)mm vs (15.3±2.5)mm,P<0.001].结论:保留或重建棘突肌肉附着点的C2椎板穹窿状减压联合棘突纵割式椎板成形术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满意,并不增加术后颈肩部轴性疼痛,可作为治疗高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选择.
其他文献
ILX511是SONY公司近年推出的超高灵敏度线阵CCD,其灵敏度比现在国内流行的TCD142要高两个数量级,适合于微弱光检测。为了对ILX511的灵敏度参数进行评价,采用一片FPGA/CPLD(MACH211)器件产生所有的控制信号,同时集CCD、A/D变换器、RAM、
超高能宇宙线能谱的“膝”结构反映了在10~10eV能区宇宙线的起源、加速机制、银河系调制和原初成分的变化,因此该能区受到了国际宇宙线学界的普遍关注。对于“膝”区宇宙线的能
近些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不断的向前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前的机械制造工艺的各种特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社会发展的要求了.所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