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中各主体的责权要拎清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07403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南京某中学有学生家长向当地媒体反映,该校要求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轮流替老师值早班、值晚自习以及监考,有的家庭学生父母没空,甚至由爷爷奶奶“上阵”。据校方解释,这些活动是由家委会研究决定的。有家长担忧如果以上做法成为常态,对于工作忙碌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将是不小的负担,因此呼吁学校慎重。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管理日益复杂化,广大家长开始重视在学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参与,学校也有意识地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于是,“家校合作”就成为现代学校教育面向社会、实现开放协作办学的重要内容。以此来审视,该校让家长通过一定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其初衷是好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是对国家有关政策文件的贯彻落实。之所以其做法备受争议,是因为没有厘清学校和家长的职责范围。
  学校教育相较于家庭和社会教育而言有其特殊性,即在基本的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活动中,教师作为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体,需要承担主要责任。家校合作为家校共商教育议题、共担教育责任、解决师生之间与家校之间的矛盾和障碍提供了通道,但这种合作仍然不能改变教师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主体这一性质。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地负责学校和教师本职的事务,学校和教师也不宜将自己的责任抛给家长,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违背学校教育的本质属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该校的做法的确有不妥之处。一方面,没有充分尊重家长的意愿,没有考虑他们的时间是否充裕,是否会给他们带来不便;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教学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将教师的责任转给了家长,有“卸责”和“懒政”之嫌。
  从报道中可知,该决定是由学校家委会做出的,反映出家校合作在组织建设和议事规则建立方面的漏洞。作为利益相关者,家委会要真正发挥作用,参与方必须能代表各自利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根据职责平等参与学校决策。但该校的家委会对家长和学校的职权缺乏明确界定,将教师的工作分配给家长,让家长承担了本该由教师承担的教学管理责任。这种职责模糊的家委会,其决定显得仓促,在实际执行中也容易被打折扣,起不到应有效果,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及家長对学校管理的有效参与。
  任何合作都不是单向的,需要多主体相互配合。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必须拎清哪些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哪些是家长的责任;同时,校方和家长各自享有哪些权利,也需有明确规定。总之,“教师的归教师,家长的归家长”,应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价值取向,而且,好的家校合作一定有健全的组织机制和制度予以保障。
  责任编辑/李 敏
其他文献
在美丽的青岛黄海之滨,娄山脚下,坐落着一所著名的岛城老校——山东省青岛第三中学。众志成城谋发展,凝心聚力抓改革。三年来,“自主·互助·展示”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形
一、难点透视 1.绝对值的意义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这就是说任何实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2)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
本文通过作者在大型地下工程中采用大跨度无梁楼盖的设计心得,为地下浅埋大跨度无梁楼盖提供了设计经验。无梁楼盖结构形式简单,空间分隔灵活,充分利用楼层空间,造型美现大方
对应用激光全息术测量柴油机喷雾场粒度分布的理论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公式,对应用激光全息术测量粒度分布所存在的问题——景深和密度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学业失败风险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关系会带来积极的结果。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调查了4169
学校社群的最高境界是群成员默契、自治,每个人在社群中都是一个贡献者,也是一个领导者和受益者。  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是2010年9月刚刚建成的新学校,不到六年的时间为何广受赞誉,声名鹊起?这似乎是个奇迹,但又不是奇迹——沐齐风鲁雨,听木铎金声,展大海胸襟,汇四方英才,是此天作之“和”,地设高台,人尽其力,引发教育社群组织如春后竹笋般涌现,成就了学校的迅速崛起。  教育社群,就是因对学校的认同感
12月16日上午,由长江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第一副主席罗富和出席。论坛由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主持,徐辉、朱永新、谈松华、张力、杨东平、刘国卫等专家学者做了发言,就教育智库在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大背景下在教育治理中应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以及教育智库的类型、定位、深度转型、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出现了物质崇拜和价值真空等问题,引发人们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价值观教育也因此进入国人重建“精神家园”的视野。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人们担心传统价值观中专制落后、扭曲人性的成分与现代价值观取向不符,可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随着读经运动如火如荼的推进,传统价值观教育中全盘灌输、不求甚解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现代价值观教育务必需要反思
当前,教育界已经普遍认同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因此,学生评价的改革也正跳出传统纸笔测试的局限,强调评价的过程性价值,并注重评价内容与标准、过程与方法的多样性,突出评价和教育的整合,体现评价的人本属性。而评价改革的重心也在进一步下移,教师、学校、区域逐渐成为学生评价活动的设计者、评价数据的解读者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者。  然而,上述学生评价的理念远未惠及到中小学班级场景之中,当前
18日上午,以“中华文化传承与当代青年担当”为主题的中华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优秀青年代表就新媒体时代及两岸新形势下“两岸青年认知中华文化基本现状”“两岸青年传承中华文化现实意义”“两岸青年弘扬中华文化时代责任”“两岸青年创新中华文化可行路径”四个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兩岸年轻一代要把握好人类思想的大趋势,要传承好祖先所留下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