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36540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中小学雨后春笋般地开展着,这次课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开发人潜能的工程。它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特别注重情感态度的获得和人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一、心理化德育教育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1、心理化德育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迫切需要。
  青少年在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正处于最具特色而可塑性又最强的时期,随着他们的年龄、知识和社会阅历的增长,自我独立意识愈来愈强烈,他们刚刚开始形成的理性世界急需要有良好的心理道德品质来支撑。根据社会需要和目前的教育现状,心理化德育教育将基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实现二者在内容、方法、途径上的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合力,这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心理化德育教育,有助于优化教育方法,为适应和实施新课改做好充分准备。
  二十一世纪是充分关注人、尊重人和发挥人的潜能与价值的时代,心理化德育教育,它体现了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它迫切要求培养一支师德高尚、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和方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必须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学会接纳和分享,掌握倾听和沟通、表扬和批评的技巧等,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这对习惯于传统师道尊严、专注知识传授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实践机会。
  3、心理化德育教育,是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首先,心理化德育教育有利于完善德育功能。我们知道,德育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满足个体的需要。在我们传统的德育教育中只注重满足社会需要,一味强调社会规范的统一要求,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在我们平时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往往是老师讲的学生不爱听,学生想听的老师不讲,学生注定就是德育信息的“接受器”,德育工作的“终点站”,造成德育工作的实效甚微。
  第二,心理化德育教育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德育方法。心理化德育教育的开展使教育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德育,如:谈话、疏导、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法等,真是“润物细无声”,为德育工作扫除心理障碍,拓展了德育教育渠道,这样既丰富了德育的方法,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学生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促使学生在健康心理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学生真正带入了德育时空,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心理化德育教育,是解决学生知行矛盾,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重要举措。
  在德育实践中,常常遇到学生品德认识与品德行为相背离的现象。而心理化德育教育,在德育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学生情绪,解决心理问题,使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社会道德规范的作用。
  二、心理化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探析
  鲜活的心理化德育教育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更不能把它教条化、庸俗化。新课改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我们的深入探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有利于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和创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一些体会。
  1、指导内省法。
  这一方法主要通过突出“知”来开展心理化德育教育活动。心理认知是一个由“外在之知”向“自我之知”不断内化的过程,也就是从“指导”到“内省”的过程。认知性指导就是教育者围绕当事人的心理品质问题,运用口头言语对学生心理世界进行疏导、阐释、评价等,以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在认知基础上,促其反思,进行内省,从而使心理道德品质教育与主体自身融为一体,学生能超越外在的导向反省自身的境遇和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的自主构建,达到良好心理道德品质的升华。
  2、角色内化法。
  它一般是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启发诱导学生对自我状况、人生境遇、人际关系等的认知和体验的方法。这一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活动场景的设计及心理角色的演练,使其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悟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增进心理互动过程,从而引起心理共鸣,使教育内容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
  3、情感体验法。
  这一方法突出“情”来开展心理化德育教育活动。它注重借助运用情感互动、自觉感悟,加强学生的内在体验,因为鲜活的心理世界有赖于真切的心理体验。它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情感的感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有效地增进学生良好心理道德品质的形成。
  4、行為训练法。
  这一方法突出“行”来开展心理化德育教育活动。人的良好心理道德品质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教成”的,主要是在教育情境中通过学生的自身努力和体验而逐步“养成”的。因此,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拓展学生视野,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学生经过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的内化过程,施加积极影响,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评价自己,从而促进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5、对话沟通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通过师生间真诚的“对话”来开展心理化德育教育活动。它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一种民主合作、相互敞亮接纳、相互吸引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
  总之,这种“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二者融为一体的心理化德育教育,是健全人格的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对传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模式的重大突破,它所产生的“合力”将更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育人实效。在新课改形势下,心理化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的课题,它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心理化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值得商榷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其他文献
摘要: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环节间存在较难消除的屏障。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的固有特征、教材内容、教学环节现实特性,完善知识临界点,合理衔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强化直观教学,合理修正,才能真正消除初中与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实现初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高中物理 、初中物理 、衔接    近几年,通过对升入高中一年级学生的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小学数学理论,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小学数学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目标观  实践证明:教育观念不解决,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育方法,也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纵观近现代我国小学教学教育目标的历史
期刊
有一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干涸的心灵;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它是一剂特效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灵魂;它又是人生海洋上的一座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追随光明。是的,这就是师爱!在它的感召下一颗颗浮躁的心归于平静;在它的抚慰下一颗颗孤独的灵魂快乐起来。  又接了一个新班,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渴望,希望在自己的精心呵护下,每个孩子,如鲜花般绽放,快乐如高空
期刊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去拥抱她,欣赏她,为这个生命自豪。”是啊!真爱学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教育学生是老师的责任,批评是一种教育方式,尊重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尊重是老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有时候老师一次得体的尊重,或许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老师会心的微笑送给学生的是欣赏;老师坚毅的目光送给学生的是自信;老师由衷的赞扬送给学生的
期刊
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在音乐教育中丰富德育内容,采取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把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音乐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越来越重要。《爱国主义
期刊
教育界人士常说:“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就是次品,如果身体素质不合格就是残品,如果思想道德素质不合格就是危险品。”这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性。一谈到德育,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政治老师的事或是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的事,与我们的英语课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每一学科,特别是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空泛的说教,
期刊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的不断进步。”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优势,以国际视野追求发展,新教材体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注重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体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体验;体现科学、技术
期刊
摘 要:文化课是中等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是该阶段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开设文化课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中等职业学校毕竟不是普通高中,它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发展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既要保证文化课应有的地位,又要不失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必须对文化课教学进行改革。  关健词:文化课教学 学生 素质  目前,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很模糊,绝大多数家长与学生不认可选择职业教育,学生只是在
期刊
德育教育肩负的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的情操,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加强公德心、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在德育课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做到目
期刊
摘 要:美术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而且要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从哪个角度去渗透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美术教学 爱国主义 思想渗透    在美术教学中,将美术与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进行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是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完美师德的具体体现。每一种课业类型,都能渗透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