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美好理想。所谓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目前,水利工作者已从哲学高度,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立为水利发展的核心理念,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必须义不容辞地为其鼓与呼,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场造势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由原始时期对大自然的敬畏发展到了“征服自然”,在任意改造自然、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之下,如今已尝到了恶果。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说明,洪涝灾害和干旱频繁,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是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四大挑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应对挑战?他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治水理念,以治理黄河断流、调水调沙、淮河防汛抗洪、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甘肃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等为实例,指出破解我国四大水问题的4个核心要点是给洪水以出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
概括地说,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就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时期水利工作者对和谐水文化的崭新诠释,我们已开始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翻阅史料,我们还可以看到,“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今天,人们重新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已取代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了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了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在这样一个观念转换过程中,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规范,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思考各项水利政策出台的关注点在哪儿?群众对此的注意力如何?如何解答群众的问题?如何组织报道?引领人民群众在“征服自然”还是“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眼前利益还是立足可持续发展,片面强调生活、生产各自用水还是统筹考虑协调兼顾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等方面做深入探讨,对事实的共性作出同一判断,对现实问题得出一致的结论,自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二、正确把握导向,坚持正面宣传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处理好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掌握好辩证法,提高宣传艺术和宣传水平,必须导之有责、导之有方、导之有术。
当前,水利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为牢固树立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优势和特色,宣传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水利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升华呢?水利新闻工作者已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与治水新思路结合起来,与实践治水新思路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结合起来,与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解决对策措施结合起来,还要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依托行业优势,做深做透文章
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首要的功能是传播信息、沟通情况。从舆论导向角度上讲,只有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人们在许多见解的鉴别中才能形成正确意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指出:“新闻本身就是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创造舆论的因素,一切对时事的意见实质都是以新闻为基础的。”
对于水事新闻,国内综合媒体多是从水利报(网)或相关部门获取信息,因定位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多半一事一报、简捷明快,仅仅报道出事实的片断、概貌或者事实长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个侧面,读者无法获取宏观意识上的信息,限制了认知,因此,水利专业报(网)背靠水利写水利,新闻报道开始向深层发展。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前景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水利改革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今年《中国水利报》全新改版后,于每周末推出《现代周刊》,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点、难点问题,特邀社科、人文、法制、经济等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层次挖掘,深受读者欢迎。
就治黄宣传来讲,“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治黄理念上的一次飞跃,充分体现了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它超越了传统“工程水利”的局限,不断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治黄宣传工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要做好深度报道的新要求。这里讲的做深度报道是指对治黄重大事件做深层次、连续性、大跨度的宣传报道,把事情讲清、讲深、讲透。对某一事件的宣传报道应当包括三个环节:事前铺垫、事中配合和事后追踪。
近几年治黄重大实践与探索,为黄河报(网)提供了做深度报道的广阔空间,但深度报道的策划和创作困难也较多,要想做好深度报道,一要提高素质。从业人员必须读懂黄河,干中学、学中干。二要强化意识。喝着黄河水、干着黄河事,最了解黄河,感受最深,体味最切,书写黄河责无旁贷。三要选准主题。抓住现代治黄的精髓。四要精心组织。既可以个人搞,也可以大家联合干,必要时还可邀请外部专家学者共同攻关。五要建设队伍。逐步形成以我为主、联合各方的黄河文化主力团队。
(作者单位:黄河报社)
编校:杨彩霞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场造势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人类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逐步由原始时期对大自然的敬畏发展到了“征服自然”,在任意改造自然、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之下,如今已尝到了恶果。水利部部长汪恕诚曾引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说明,洪涝灾害和干旱频繁,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是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四大挑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应对挑战?他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治水理念,以治理黄河断流、调水调沙、淮河防汛抗洪、长江防洪体系建设、甘肃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等为实例,指出破解我国四大水问题的4个核心要点是给洪水以出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
概括地说,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就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新时期水利工作者对和谐水文化的崭新诠释,我们已开始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翻阅史料,我们还可以看到,“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今天,人们重新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文化,代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已取代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了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用关于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生态世界观代替了机械论、元素论,这种趋势必将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在这样一个观念转换过程中,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规范,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时思考各项水利政策出台的关注点在哪儿?群众对此的注意力如何?如何解答群众的问题?如何组织报道?引领人民群众在“征服自然”还是“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眼前利益还是立足可持续发展,片面强调生活、生产各自用水还是统筹考虑协调兼顾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等方面做深入探讨,对事实的共性作出同一判断,对现实问题得出一致的结论,自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二、正确把握导向,坚持正面宣传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处理好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反映舆论与引导舆论的关系,掌握好辩证法,提高宣传艺术和宣传水平,必须导之有责、导之有方、导之有术。
当前,水利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为牢固树立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的优势和特色,宣传用科学的发展观认识水利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升华呢?水利新闻工作者已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观与治水新思路结合起来,与实践治水新思路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结合起来,与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解决对策措施结合起来,还要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依托行业优势,做深做透文章
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首要的功能是传播信息、沟通情况。从舆论导向角度上讲,只有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人们在许多见解的鉴别中才能形成正确意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指出:“新闻本身就是一个重要而基本的创造舆论的因素,一切对时事的意见实质都是以新闻为基础的。”
对于水事新闻,国内综合媒体多是从水利报(网)或相关部门获取信息,因定位及服务对象的不同,多半一事一报、简捷明快,仅仅报道出事实的片断、概貌或者事实长链中的一个环节、一个侧面,读者无法获取宏观意识上的信息,限制了认知,因此,水利专业报(网)背靠水利写水利,新闻报道开始向深层发展。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前景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水利改革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今年《中国水利报》全新改版后,于每周末推出《现代周刊》,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点、难点问题,特邀社科、人文、法制、经济等各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层次挖掘,深受读者欢迎。
就治黄宣传来讲,“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治黄理念上的一次飞跃,充分体现了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它超越了传统“工程水利”的局限,不断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相处。治黄宣传工作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提出了要做好深度报道的新要求。这里讲的做深度报道是指对治黄重大事件做深层次、连续性、大跨度的宣传报道,把事情讲清、讲深、讲透。对某一事件的宣传报道应当包括三个环节:事前铺垫、事中配合和事后追踪。
近几年治黄重大实践与探索,为黄河报(网)提供了做深度报道的广阔空间,但深度报道的策划和创作困难也较多,要想做好深度报道,一要提高素质。从业人员必须读懂黄河,干中学、学中干。二要强化意识。喝着黄河水、干着黄河事,最了解黄河,感受最深,体味最切,书写黄河责无旁贷。三要选准主题。抓住现代治黄的精髓。四要精心组织。既可以个人搞,也可以大家联合干,必要时还可邀请外部专家学者共同攻关。五要建设队伍。逐步形成以我为主、联合各方的黄河文化主力团队。
(作者单位:黄河报社)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