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时杂忆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e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伟亮  1997年生,山东莱阳人。作品散见《中国青年作家报》《山东文学》《山西文学》《青少年文学》等报刊,曾获“包商银行高校征文散文奖”、“樱花诗歌奖”等。

1


  “爷爷,快点儿呀!快点快点!”
  “你这小家伙,慢点儿跑,还没开始哩!”
  我已经跑远了。我知道,爷爷说话时肯定会在路上停下来,喘几口粗气。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干瘪的面部肌肉挤到鼻翼两侧,泥土般粗砺的纹路更加清晰了。爷爷的笑容像是傍晚的太阳,不焦不躁、暖暖的,感受到的尽是踏实。
  爷孙俩背后的房子星星点点散布在山下。树上的知了偶尔遇上清风,鸣叫声便不自觉地停歇下来。
  入目的黄土地伸向地平线外,当然,更多的土地被庄稼覆盖。我不是爷爷,看不到那么远,只能凭爷爷三言两语的感叹猜测远方的情景——我已经忘记以前有没有走过这条路。
  小径在我疾奔的脚下扬起沙土。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什么是疲惫。毕竟,对于孩童来说,好奇的力量是巨大的,像动画片中的巨人一般大。
  吹寿,在格子庄周围的村子里并不常见,如今停留在我脑海里的记忆,也就看过两三次的样子。
  吹寿是乡间遗留的习俗之一,如同那长满青苔的石碾一样老了,或许比石碾还要老一些,我是这样猜测的。
  旧时在乡间,老人去世后要吹喇叭,一是表示丧家的悲痛之情;二是报信——使乡邻知道家中有丧。时间久了,吹寿成了喜丧的一种标志,寓示逝者不仅长寿,而且福寿双全。
  喜欢扯着爷爷去看这些光景的时候,我的确还小,生死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些热闹的场面罢了。曾经有一次,我极为认真地对爷爷说:“爷爷,等你死了,我也给你买个花圈。”
  “你这小家伙。”爷爷轻笑着摸了摸我的头,几分无奈,几分欣慰。
  我不知道爷爷为什么笑,大概是开心吧?
  半个小时后,我跟爷爷抵达了霞峰,吹寿声就是从这个村子里传出的。
  东瞧瞧西看看,我耳边的喇叭声越来越大,三里五村的乡人们渐渐往锣鼓家伙周围聚集,整个村子都在流动着,偶尔,几只喜鹊被妇女们的笑声惊走,天空也流动起来。听爷爷说,以前村里放电影时比这个还热闹哩!不过,我对这没有什么记忆,只是庆幸,幸好那户人家门外的院子足够大。
  我拉着爷爷往前挤了又挤,人家往地上一看,是个孩子,夸赞一句“这是谁家的孩子,真机灵”,便把位置让出个空来。就这样,我跟爷爷成了前排的观众。
  最后,我被爷爷扛了起来,头比爷爷还高。

2


  太阳下山慢,哪怕是晚饭后,西天上还留着片片将散未散的彩霞,映和着亮起又熄灭的灯火。
  其实,夕阳不像个老人,更像个孩子。我常常凝望着在草垛中追逐嬉闹的孩子们,一时看得有些痴了,竟不觉被星月带来的黑暗吞噬,夕阳下那一幅幅美好的图画被母亲们的喊声敲碎,幻化成美丽的泡沫;等到第二天傍晚,它们再次拼凑出一幅幅完美温馨的夕阳嬉戏图。
  院外墙根的那株枣树上早已亮起黄灿灿的灯泡,飞蛾小虫不断冲击灯壁,并不觉得喇叭声刺耳,如同此时围观者的喧哗,比起后来正月里围观秧歌还要热闹几分。这场吹寿免不了成为三里五村乡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在乡间,人们是极易得到满足的。漫水桥上,蒲扇轻摇,将蚊虫连同暑气一块儿扇走。坐着马扎或者直接坐在地上,男人们谈论庄稼长势、现阶段打什么药、收成将会怎么样;女人们谈谈老人去世的年纪,儿女们是如何孝顺,吹寿表演如何精彩……孩子们的世界就更简单了,隨着董家大叔到南河上游捕鱼去,累了便到杨树林里捡拾蝉蛹,虽然昼长夜短,但似乎晚上的时间流速要比白天更快一些。
  唢呐声起,若即若离,如泣如诉,一声声丧音如同裹着沙粒冲入听者的耳朵,现场一下子被这种哀伤包裹,场面静了下来,仿佛此时不痛哭流涕都是一种罪过。骤然间,唢呐声消失,天地间陷入短暂的沉默,静得可以听到头顶星星轻轻移动的脚步声。
  尖尖的长啸声划破村庄,经久不息,肺活量无限大的吹奏人,如果细看,此时他的眼眶中血丝密布,白眼球似乎要鼓出来,掌声自观众中升腾,时间越久越热烈,直到逝者的儿子将几张百元钞票系在竹竿上打赏,唢呐声才渐渐平息,仍有阵阵叫好声自观众的嘴中喊出。
  吹寿,同样是一种职业,对于活跃在夜晚与丧歌之中的他们来说,注定要承受更多心理与身体上的煎熬,除了说好的出场费,赏钱成了他们收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赏者皆在称呼前缀一“孝”字。逝者儿子被称为“孝子”,女儿被称为“孝女”,以此类推。当然,吹寿人若真是声泪俱下的吹奏,那么主家打赏多,于乡人看来也并无不妥之处。生存,总要有属于它的规则与方式。
  吹寿之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哭寿了。哭寿,不是逝者儿女在哭,而是吹寿这支队伍中的女人扮“孝女”,头披白头套,身穿一袭白衣,如同真正的儿女哭灵,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哭得昏天黑地,哭得不能自已,哭得几近晕厥,真切到无半点夸张卖弄之态,把观者的心用悲伤搅碎,让守灵的儿女们听到声音也不自觉地抽泣起来,眼睛像久已干涸的泉突然喷出积浅的水,哪怕已经没了力气,仍要一边啜泣一边烧纸钱。
  这时,“举重”往往会拿着逝者子女们准备好的赏钱进行打赏,至哭音极痛处,赏金不绝。愈是赏金不绝,哭声愈为幽怨呜咽,仿佛痛忆艰苦岁月,或似情动十方阎罗,又若天塌地陷时的绝望。
  举重者,类似古时抬棺的人,在殡车拉去火化之前,所有抬搬逝者之事均由他们完成,包括后续饭菜的采办皆是举重者的任务。当时,每个村子都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既与人方便,又赚些辛苦费。如今,这些人半数已入土或是上了年纪,难以再“举重”,村里老人去世便很难找到举重队伍了。这时候,总有几个与逝者相好的邻居,或是多愁善感的妇人们,抽噎着嘟囔几句:“唉,人这一辈子……真是个好人哩,就这么走了,你说说,黄泉路上无老小……”然后用手帕慢慢拭去眼泪,仿佛是不再忍心看,便三三两两地走开了。其实呢,也不过是换个地方讨论去了,没有结尾的故事更适合想象。   随后的歌舞表演比起唢呐与哭寿来,便显得有些枯燥了。已至深夜,村民们渐渐散去,若是还想凑热闹,第二天的出殡仍可观望。不过生死之事常有,逝者归土自不在少数,故邻村的人不会再看了,晚上的围观已算是送了这位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逝者一程。尘归尘,土归土,日子仍要在这瘦水细山中度过。本村之人,第二日若无必要之事,仍会观望,尤以老人及妇女为多。
  那晚,我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家的。与爷爷相处的时光如同一个早醒的梦,发生过很多事情朦朦胧胧的,看不真切,就像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愿意承认那片土地,甚至想要去歌颂她一样。

3


  梦,总有醒的时候。
  我醒了。
  醒来的时候,我是别人眼中的风景,前提是如果有人注意到我的话。不知道何处盛放孤单的灵魂,就像注定不会再有人给我编蝈蝈笼子、桑枝枪一样,泪水浇灌土地,长出的是什么呢?
  爷爷走了——那个皮肤紧皱到一起,老年斑星星点点散布在手臂上,总是给人高高瘦瘦感觉,看一眼就不会忘的老人走了。这次的风景没有人陪我去看,我也不想看。没有吹寿,也不曾立碑,他抛弃了疼爱的我,去寻找奶奶去了。
  其实对于这一切,我是不感到意外的,三个月前便知道。乡间有太多抽烟的理由,爷爷的理由还要更多一些。青年时候,爷爷的父亲去东北创业,一去不返。中年时候,妻子去世,剩下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刚刚断奶。到了后来张罗着给儿子娶媳妇,再后来,女儿婚姻不幸,三次离婚……一次又一次的不幸,爷爷只希望化作烟雾飘走,可是太多的杂质与病苦早已沉淀在他的心间,深入到骨子里的疤痕无从抚平。与这些比起来,连年大旱、颗粒无收似乎也不算什么了。
  我是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的,周围每个人都说爷爷聪明但很抠门。
  爷爷会打缸。他带着两个儿子在三里五村打缸为生,因为速度快而且质量好,爷爷打出来的泥缸很抢手。后来,盛具逐渐改成了钢铁或塑料制品,爷爷便开始到处爆爆米花。“爆”,不论是玉米花还是大米花,确是爆出来的。爷爷自行揣摩拼装出了一个爆米花机,只听“蹦”的一响,米花便从机子后面的袋子中跳了出来……
  听说,爷爷还发明了一个在水中跑的小轮船,代表镇里去参赛,还拿了奖,知道他的人都说,当年如果爷爷家里有钱供他读书,他有可能靠着好脑子吃上“国家饭”,但是我知道這根本不可能,连爷爷的子女都没钱读初中,爷爷怎么可能有钱读书呢?读书的钱尚且不足,如果不抠着些,只怕我都没机会生在这个世界上了。
  爷爷走的那天,一连阴沉好几天的天空终于出了太阳,出殡的时候,路已经不那么黏鞋了。那天,亲戚朋友祭奠爷爷的花圈摆了一条巷,一直摆到了远处一条水泥路上。我知道,爷爷回不来了。看着被白布蒙住的爷爷,我哭不出来,直到看到殡车走远,亲友们哭得泣不成声,而埋入土中的爷爷,没有谁再会重新去认识他。他们都说他不在了,但我知道他在,只是换了种生存的方式。
  没有什么比泪水更懂永别的味道。
  我没有哭,我为爷爷感到高兴,他去找奶奶了。他要去陪她,化进风里。
其他文献
眼前,她笨拙地向我奔来。  眸光里的稚趣肆意地泻出,夹杂着些轻快与任性,似是山间流连的星月闪烁,点缀银河漫天。  她的笑从不收敛,双唇径自咧开到最大的弧度,随着喉间发出的银铃般的嬉笑,像是包揽了世间美景。  她爱笑。不论熟识与否,她总会扬起嘴角,明媚而熟稔地打着招呼。即使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也会得到一个腼腆的笑容。她羞涩地将头埋在母亲的脖颈,再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似在验证对方是否离去,对上他人的目光
期刊
人生无常,变化万千。每次命运所留下的墨痕都是我们的一部分,都不该,也不能够被洗涤。面对那些不完美的墨痕,我们能够做到的,便是面对它,点墨成花。  “我每天都要与四五个人交流并记录他们的言行,我不用纸笔,用的是录音机。”阿列谢耶维奇如是说道。她所著的《二手时间》记录了苏联解体二十年间人们生活的变化。是什么让曾经的音乐家、文人等流落为街头游民?阿列谢耶维奇并未将国家历史这段墨痕抹去,而是选择了面对它,
期刊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即人最先都是一块白板,而白板上写了什么,画了什么,都是后天的经历与观念。  而人生这块白板,其特别之处在于:它不可更改,不可清洗,不可去除任何一笔一画。  这听起来不免有些严肃,甚至不近人情。难道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小心翼翼、唯恐出错?  不然。  自古就有“瑕不掩瑜”一说,也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谆谆教导。可见,犯错是在所难避的,正如白板上的每一
期刊
明代大儒何良俊在其著述中曾讲到“白袍点墨,终不可湔”,此言可谓一语中的。白袍若此,为人亦然。若无从一而终的坚守,一旦点上了追名逐利的浊墨,便也就失去了一袭白袍的风华。  穿越历史的尘埃与古人游。无数仁人志士都巧妙避开名利的浊墨,着一身白袍推动着中华古老文脉的传承。孔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困于陈蔡不改礼乐,是其一贯的坚守,若其为了致仕蝇营狗苟,何来白袍加身?何来“集群圣之大成”的风华?再论及楚国
期刊
诚如斯言,“白袍点墨,终不可湔”,做学问者,本该“穿着”淡泊名利的学术“白袍”,潜心于学术研究,可一旦为名利所动,心中便失去坚守,就犹如白袍沾上黑墨而无法洗掉一般,堕身于名利场中,想离开却发现难以自拔,失去了本该有的“学术精神”。  所以做学问者,应秉持“莫使学术惹尘埃”这一信念,远离名利场的诱惑,莫让学术的“白袍”沾染上名利的“墨水”,丢失了淡泊名利的学术精神。  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
期刊
今年年初疫情肆虐的时候,全国的线下授课已经全面停滞,我和骨干团队在一起开会,大家说孩子们会度过一个漫长的假期,这期间的学习该如何安排呢。中高年级的孩子们,大多已养成了特定的学习习惯和节奏,唯独是那些中低年级的小孩子,阅读量还上不去,如何让他们在兴趣中达到语文学习的目的呢?对于已有大致文学脉络的同学,又如何帮他们“提纲挈领”,全面把握整体框架呢?  事实上,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对于文学文史有很多背诵的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好奇又贪心的公主,一只能听到什么就变出什么的蜘蛛和一口能穿越的井。  一天,公主在花园玩耍,遇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蜘蛛,公主把它放在手里为它疗伤,蜘蛛慢慢地睁开眼睛對公主说:“谢谢你救了我,我叫星火蜘蛛,我可以听到什么就变出什么,咱们交个朋友吧!”公主不相信,对它说:“好吧,我和你交朋友,你能变出一条闪闪发光的钻石项链吗?”“听到就要遵从。”蜘蛛说完一条闪闪发亮的钻石项链出现在公
期刊
人是社会中的人。  而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  因此,无论在哪个国度,无论在哪个时代,社会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为此,人所处的环境,也不可能总是一泓清水,而是随时随地都会遭遇泥泞。那么,我们就一任自己陷于泥泞之中吗?  当然不!  纵使一直有人“前赴后继”地沉沦于泥泞之中,我们依然要选择于泥泞中绽放!  也许有人会反驳:“白袍点墨,终不可湔”,“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
期刊
三月七日,暮春时节,阳光甚好,微风不燥。我约上世昌、梦得去往农舍后的远景亭喝酒谈诗论歌。远景亭位于雪堂之后的小丘之上,登高望远,乡野春色一览无余。  喝光夫人釀的桑葚酒,吃光我一早炖得酥烂的猪肉,微熏的我们都红光满面,嘴角隐隐约约还残留着油渍。时辰不早,该回雪堂了。  于是书童担着酒具红炉,先行一步。我们一行人晃晃悠悠地走在后面。柳絮若雪花飞舞在空中,粉色杏花花瓣落到路边的水沟里随波逐流。正诗兴大
期刊
夏至已至,“一候鹿角解,二候蝉时鸣,三候半夏生”。而我只想听蝉。  无论在原野乡村,还是在小镇城市,只要有阴阴夏木,便可闻蝉。如若蝉声从高柳绿槐间流出,声音清越,并不聒耳。有一片林子就更好,盛夏晴日,葉隙闪着点点细碎的光斑,树阴更显浓而清圆,蝉声在头顶织出一张密密的网,傍晚时分,会有新蜕的蝉加入了合唱,它们的歌唱像密集的雨点倾泻下来。或许就是在这样的黄昏里,诗人决定于纸上谈谈一只蝉,他写道:“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