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着缓流的碧水,听着酥软的吴语,嗅到了园林特有的清新,我在拙政园一隅邂逅了一座小轩。
月色穿过轩窗,投影到团蒲上,正好将这扇形小室分为一明一暗。此轩名为“与谁同坐”,取自苏轼“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之意。我独坐轩中,忽想到人生种种亦如这轩。光明处便是那些意气风发之时,千金散尽还复来;暗影处便是坠入低谷之际,呼天怆地而不应。但若看透光与影,便可如苏轼一样与清风明月融为一境,求得最真实的自我。
明末文学家张岱何尝不是如此呢?年少时极爱繁华,兼以茶淫橘谑,书囊诗魔,甚是明媚时光;之后国亡家败,披发入山后竟面临断炊之急。他却大彻大悟,用空灵之笔描绘出一幅幅西湖雪夜图,本该冷彻入骨的雪景在他笔下充满温柔的痴情。白雪似乎掩盖了一切,所有的绚丽与污浊归于平淡,反而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张岱在山水中将一生的光影相交合,终究在自然世界寻得了澄澈的自我。
然而,并非人人如此幸运。生前潦倒的画家凡·高觉得自己一生都在阴影中,从未正确发掘曾有的光明。在朋友高更忍受不了与他决裂后,他陷入了更彻底的偏激中——丧失灵魂般的疯狂举止令人心惊,也让我总觉得他的向日葵有吃人猛兽般的狰狞。
反观当下,我们有没有判断过自己经历的光与影呢?我们有想过去寻得真我吗?若从未有过,苍白一生很可怕;若有过却拘泥于种种可以归结为欲望的外因,那更是悲哀!我们大多只是祈求一帆风顺,对逆境遮口不提,殊不知正是不能正视光与影的表现!真实的自我由阴阳两面相生,光与暗缺了哪一部分的审视皆是丧我。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想起陆羽先生所言:“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去保留一颗纯粹之心,方可历经千山万水后寻得真我。
与谁同坐轩在月色中更显寂寥,轩中弥漫着朦胧的暗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唯愿我们在光与影中寻得真我,像苏轼那样扣弦而歌,吟一声“明月清风我”。
教师点评:
亮点之一,立意上敢于突破常有的趨顺避逆、肯乐否苦的思考,提出光与影之于人生同等的意义,跳出光与影的两难,寻得真我;亮点之二,巧妙而独特的情境切入;亮点之三,论证思路清晰,讲究突转,层层推进,横向与纵向多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深入浅出,闪耀着思辨的光辉。
(指导老师:蔡丹姬)
月色穿过轩窗,投影到团蒲上,正好将这扇形小室分为一明一暗。此轩名为“与谁同坐”,取自苏轼“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之意。我独坐轩中,忽想到人生种种亦如这轩。光明处便是那些意气风发之时,千金散尽还复来;暗影处便是坠入低谷之际,呼天怆地而不应。但若看透光与影,便可如苏轼一样与清风明月融为一境,求得最真实的自我。
明末文学家张岱何尝不是如此呢?年少时极爱繁华,兼以茶淫橘谑,书囊诗魔,甚是明媚时光;之后国亡家败,披发入山后竟面临断炊之急。他却大彻大悟,用空灵之笔描绘出一幅幅西湖雪夜图,本该冷彻入骨的雪景在他笔下充满温柔的痴情。白雪似乎掩盖了一切,所有的绚丽与污浊归于平淡,反而具有震撼人心的美。张岱在山水中将一生的光影相交合,终究在自然世界寻得了澄澈的自我。
然而,并非人人如此幸运。生前潦倒的画家凡·高觉得自己一生都在阴影中,从未正确发掘曾有的光明。在朋友高更忍受不了与他决裂后,他陷入了更彻底的偏激中——丧失灵魂般的疯狂举止令人心惊,也让我总觉得他的向日葵有吃人猛兽般的狰狞。
反观当下,我们有没有判断过自己经历的光与影呢?我们有想过去寻得真我吗?若从未有过,苍白一生很可怕;若有过却拘泥于种种可以归结为欲望的外因,那更是悲哀!我们大多只是祈求一帆风顺,对逆境遮口不提,殊不知正是不能正视光与影的表现!真实的自我由阴阳两面相生,光与暗缺了哪一部分的审视皆是丧我。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想起陆羽先生所言:“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去保留一颗纯粹之心,方可历经千山万水后寻得真我。
与谁同坐轩在月色中更显寂寥,轩中弥漫着朦胧的暗香。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唯愿我们在光与影中寻得真我,像苏轼那样扣弦而歌,吟一声“明月清风我”。
教师点评:
亮点之一,立意上敢于突破常有的趨顺避逆、肯乐否苦的思考,提出光与影之于人生同等的意义,跳出光与影的两难,寻得真我;亮点之二,巧妙而独特的情境切入;亮点之三,论证思路清晰,讲究突转,层层推进,横向与纵向多重对比论证,说理分析深入浅出,闪耀着思辨的光辉。
(指导老师:蔡丹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