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年轻艺术家?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意味着什么?
  《收藏·拍卖》:您过去收藏过哪几种类型的艺术品?近几年来,您为什么会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感兴趣,并开设当代艺术画廊?
  王新友,我的收藏主要有古艺术、抽象、年轻艺术家三大板块。我对年轻艺术家感兴趣主要有几个原因:情感因素,是他们的作品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感动了我,我年轻的时候错过了很多感受的机会,从他们身上我受到了感动,这是最初动机;收藏因素,这些年轻艺术家生活情况不是很好,买他们的作品,既可以支持他们的创作,同样我也获得作品,并且价格也不高,升值空间大,在其中有发现的乐趣;艺术史因素,中国当代艺术走过三十年,这是一个特别年轻并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些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正好处在交替、接壤未来艺术的位置,我在想,关注他们,是不是可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发展做点自己应有的贡献呢?至于开画廊各种因素挺复杂的,但有一点就是,我现在投入了很多感情因素在里面,找到真正想做的事业。
  《收藏·拍卖》:可否谈谈您对年轻一代艺术家创作的看法(包括70后和80后艺术家)?您是从哪个角度理解他们的创作?
  王新友:我只能大概说一些普遍的感觉,这中间有无数的个例,笼统地说不是很合理,其中难免有偏颇。他们的创作还是基本由心出发,能感觉到他们在焦虑什么,年轻人就是焦虑的,但是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能否将这种感觉表达得彻底、畅快淋漓,这是关键的;另外就是对画面的处理,普遍比较粗糙,从技法上说欠缺点熟份,技法的完善需要时间的积累,最后,我比较看中艺术家是否能真实面对自己,不光是在艺术上,更重要是做人方面。
  《收藏·拍卖》:您所经营的偏锋新艺术空间倡导的是与艺术家“共同成长”的理念,您如何去发现和培养年轻的艺术家?
  王新友:“发现”艺术家主要靠自己找,别人推荐,艺术家自荐。“发现”是最难的,他的作品必须能持续并一直打动我,同时我也会找业内的朋友一起看,一起商量。“培养”艺术家,首先考验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信任,在对待年轻艺术家时我们很有耐心和节奏,先推荐他们参加联展,3、4年之后做个展;合理把控年轻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让作品的受众面更广一些,宁愿少获利,来获得长远的发展:最重要是支持艺术家的实验,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年轻艺术家,在销售上会有一个过程,在艺术家自己也有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为艺术家的创作保驾护航,提供后盾力量才是最关键的。
  多买、低买、勤买、惜卖、不惜卖
  《收藏·拍卖》如果有藏家希望用50万元作为起步,从当代艺术领域来看,您有什么建议?
  王新友:50万买一线艺术家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只能参与新一轮的资本积累过程了,就是买既往美术史忽略的重要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买有画廊持续推广的作品。我谈一下怎样合理投资规划吧,总结几点:多买、低买、勤买、惜卖、不惜卖。多买,年轻艺术家群体庞大,风格各异,多买不同类型的艺术家,就如押注给不同的牌,回报的几率大。还有也是对他们创作的一种鼓励;低买,买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不能太高,他们的艺术年龄将来会很长,在这一点上,要规避风险;勤买,多看展览,看画廊,看博览会,时时了解动向,可能无形之中你就成为动向的引领者,这是勤买的好处:惜卖,对于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买了之后,出于对艺术家创作的保护,出于对财富的增长考虑,不要过多的倒手;不惜卖,我最后为什么说这个?画廊合理的分散艺术家作品到好的藏家手中,是对艺术市场负责任的表现,碰到好的藏家,而不是单纯的投资者,画廊会以合理的价格出售作品,尽量让藏家获利。
  《收藏·拍卖》:怎样发现和寻找美术史忽略的艺术家?
  王新友:研究过去的美术史,以第一手资料为根据,会发现过去的并不单纯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有很多被误读和忽略的细节,历史就在这种不断忽略细节的过程中变得模糊了,我要找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有意思的被忽略的细节和艺术家。像王川,上世纪80年代的《再见吧!小路》在当时的影响相当巨大,后来因为他得胃癌一度中断了创作,但我认为他的贡献很大。梁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留学生,是最早实践抽象创作的艺术家,这位老艺术家性格恬静,画面淡雅有力,是中国抽象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收藏·拍卖》:目前市场上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在一个什么样的区间?在拍卖场上,年轻艺术家作品又是怎样的价格区间?在您看来怎样的价位是合理的?
  王新友:年轻艺术家现在在整个艺术品交易占的份额很少。第一,他们作品的量不多:第二,本身价格和一线艺术家差距很大。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区间,平均值大约1平米左右的油画在10万元左右吧,当然这只是尺寸,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不是精品。艺术品的时价和市价会有起伏,市场交易是考察合理性的试金石。
  《收藏·拍卖》:如果从市场表现来看,年轻艺术家的哪种创作风格更受欢迎?架上作品会比装置、影像等多媒体作品受欢迎吗?
  王新友:不能说哪些风格受欢迎,艺术创作不是投机取巧的行为,什么风格受欢迎没人能说准,看看艺术史的发展很清楚,就是在不断地替代。从现下的收藏家购买艺术品结构上看,架上绘画、雕塑的优势比较大些。
  《收藏·拍卖》:以您的经验,可否谈谈当代艺术的增值空间?
  王新友:首先看国家投资的大环境,至于增值空间有多大,我想这更多要取决于藏家自己,谁都不能对未来保证,但是我相信有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资金风险意识,增值空间还是很大的。
其他文献
2011年8月,在艺术界备受瞩目的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作品巡展于广东美术馆举行。继马爹利于6月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及7月在上海美术馆成功举办颁奖典礼与巡展之后,此次五位获奖艺术家的佳作来到了广州,向公众展出,为华南众多艺术爱好者展示获奖艺术家的作品魅力。  在今年的艺术家评选中,马爹利甄选出五位在各自艺术领域中享负声望的“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他们分别是:秉承观念主义的雕塑家隋建国、重
期刊
2011年12月8日,中国南方第一个大型艺术品论坛——“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将在广州东方宾馆拉开帷幕。本届论坛中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出版集团和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广东时代传媒有限公司《收藏·拍卖》杂志承办,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在改革开放溯源之地的广州举办的此次论坛,集结来自内地、港澳台、海外横跨收藏与拍卖领域的各界精英,势必成为2011年中国艺术市场最令人瞩目的年
期刊
有考量地收藏,50万能藏到一段历史  50万在艺术品市场中并不是笔大数目,但不会因此而无物可藏,实际上,能收到不只两件,甚至可能会有几十件之多。如果用50万去收藏同一门类的作品,能收藏到一段历史、一段故事、一段文化与艺术的积淀。目前在艺术品市场中,书画、瓷器、杂项、古籍善本等等领域有许多作品的价格在几万、十几万、几十万。比如历代的紫砂作品,有不少价格在几千到两三万之间,50万的预算大约能收藏二十多
期刊
为兴趣去收藏才不会受市场波动影响  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涨简而言之是供需问题导致的,想买的人多,而在全世界流传的中国艺术品并不多,价格自然就上涨。艺术品吸引人的地方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很多人认为买艺术品能赚钱,想借此投资。这部分人中很多是有些闲钱的,他们认为房地产和股票都不好时,就将资金转入艺术品市场,另外有些人为买高价艺术精品,就以私人募集资金成立基金的方式进入了艺术品市场,或购买银行艺术基金,加入
期刊
地中海悠久的海岸线勾画出最美的爱琴海,在这片海洋沿岸的土地则是孕育了欧洲最早的两大文明: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古国——希腊。希腊即使久经岁月的蹉跎,其遗留下来的文明、理念及艺术均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重返希腊,无论是游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奥林匹亚遗址,或是昔日被称为黄金之城的迈锡尼卫城,亦或是去观赏现藏于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及卫城博物馆的艺术经典作品,都能深深地被希腊那悠久而辉煌的
期刊
看准了要大胆出手  艺术市场这几年总体亡处于上升期,这几年只要眼光好、够胆去买,往往就能创造财富神话。我有一个古董商朋友,初中毕业的学历,去年投资瓷器赚了四千多万,轻轻松松的。为什么?他够胆买货。当然,前提是他眼光准、懂行、懂鉴定。  但事实上并不需要每个人都自己懂鉴别。很多人有闲钱,但不一定能花那么多时间去锻炼自己的眼力。古陶瓷收藏这一行,没有十几二十年泡在里面,是很难炼出火眼金睛的。所以不妨借
期刊
扬州旧有瓠园,久已残毁。2007年笔者往游时,正在复建之中。园主人江阴何拭(1816—1872年),字廉访,又作莲舫,号悔馀,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咸丰六年(1856)出任建昌知府,以城陷奪职。之后入曾国藩幕,颇得赏识,有“才人之笔,人人叹之”语。同治元年(1862)在曾国藩力助之下,得以复官吉州知府,但同年又以嫌去职。廉昉于是游走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寻找商机,致咸巨富。在扬州购得
期刊
2011年7月,一幅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在拍卖场创出1.67亿元的天价,此画的原藏者钱镜塘先生(1907-1983),再次在人们的记忆中被唤起。钱镜塘一生收藏、经手历代中国书画,上至宋元,下迄当代,总数达五万余件,堪称当代第一。这位年轻时既无资历、亦无资金的后起之秀,以“人弃我取”的方针起步,终成大收藏家与大鉴赏家。    收藏界传奇的后起之秀    在近几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常常会看到民国年
期刊
收藏偏好因人而宜  50万收藏的命题应该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制定不同的收藏策略,例如有人就想花50万买入一件作品,这样他就有可能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用50万买一张名头比较大、画得也比较精的作品,但如果在购买之前“走眼”的话,那就是全军覆没,而有些人喜欢分散风险,他希望以单价5万元一张收入10张作品,有的人甚更想1万元一张收入50张作品,所以这还是看每个人的收藏偏好和投资理念,有的人认为“不要把鸡蛋放在
期刊
如果纯粹把艺术品当作一种类似于股票、证券来投资,赚,把,过几年就换场,以这个为出发点,那么这种短期投资行为,它肯定有波动,也有风险。入市者一定要有承受这个风险的思想准备。  藏家入市,价值取向是最重要的,藏占占的价估价格,取决于其内在所含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作为支撑。不要盲目跟从,你可以跟着,可以参考,但一切还是以艺术品自身为基础。一件藏品没有艺术与文物的内涵就经不起考验。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演变也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