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试以建设和谐图书馆文化理论为主体解释框架,结合图书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上分析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问题,另一方面对构建图书馆和谐文化进行价值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和谐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高校图书馆
引言
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某种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对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高校构建图书馆和谐文化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对图书馆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文化主题大学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体来说,现代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及整体环境的体现,并且对高校的辐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图书馆和谐即和睦、协调,具体包含“和顺、协调、一致、统一”等意思。在我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中,人是一切和谐文化的根本所在,因此,和谐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人与人”和“天与人”的和谐。由此出发,有学者指出,新形势下的和谐社会构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自身的和谐,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这种归纳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即是说,既要以人为核心关注焦点,一切从人出发,又要在对人的关注中体现对人的尊重,把人的需求放在决策的第一位。和谐社会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结果。我们所说的“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也应体现上述两个基本原则。
二、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现
无论是构建社会的和谐,还是图书馆的和谐,其核心要义都是人的和谐。图书馆终极目标就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是体现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其首要价值,就是馆员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及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馆藏资源得到合理的挖掘。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提升
在图书馆和谐文化价值的熏陶下,“以人为本”,改变以往服务的角色定位,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尊重读者的人格和潜能,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体现平等、宽容的新型“馆员——读者”关系。强调图书馆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图书馆宗旨,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世人奉献出“温馨的图书馆”环境。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其次尊崇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是要以读者至上,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提供特色和个性化服务,为科研攻关提供信息支撑,这是每个图书馆员应为读者提供的“软件”和“硬件”,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信息优化的职能。
随着当今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已逐步融入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放时间、管理工作以及馆藏资源等之中,处处都能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图书馆的和谐文化价值。成为引领21世纪现代高效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
(二)馆员素质得到发展
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馆员素质是体现和谐文化的的重要方面之一,提高馆员素质在建立图书馆和谐文化的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它要求馆员除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兼有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等业务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对所从事的图书馆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在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中体现馆员的综合能力。
提升馆员素质是顺应图书馆和谐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馆员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经常开展的活动,列入工作计划,求得校领导必要的支持,加大素质教育上的投资,如外出学习,对高层次人员可以送出去与其他馆的同行交流、学习本专业最新的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动态,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图书馆专家和现代管理人才。只有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内部培训也是提升馆员素质的一项有效地途径,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馆内举办一些业务讲座、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会。请馆内外专家学者,根据馆员需要讲授有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办法。使大家开阔视野,提高理论实践水平;在馆内定期召开学术研会,针对一定时期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馆员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互相交流就可以取长补短,使经验为大家所共享,教训为大家所吸取;为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轮换岗位,这也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提高馆员素质的一个好的措施。所以给馆员提供多渠道的提高素质的机会,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要讲求实效,不空洞、不走形式,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图书馆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得到完善
营造人际关系的和谐美,是图书馆和谐文化的一部分。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图书馆和谐文化前提保障,其优点表现在: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保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馆员是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馆风、馆貌的体现者,在服务过程中,馆员应严格要求,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
2.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是图书馆和谐文化不断完善,在图书馆内应逐步形成一套持续激励机制,采作目标激励、典型激励、关怀激励、和兴趣激励等方法鼓励馆员学习。
(四)馆藏资源得到挖掘
高校图书馆兼有学术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其原因一是因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也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是高校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于全部工作的各环节之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到服务方法,无不反映它的学术性质。因此,服务性和学术性共同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二者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喻文,何琳.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对策与思路[J].图书馆,2007,(1).
[2]肖希.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J].图书馆建设,2006,(1).
[3]赵玉梅.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特色馆藏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9,(1).
[4]刘岩.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J].科技信息2009,(1).
关键词:和谐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高校图书馆
引言
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某种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对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高校构建图书馆和谐文化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对图书馆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文化主题大学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体来说,现代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及整体环境的体现,并且对高校的辐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图书馆和谐即和睦、协调,具体包含“和顺、协调、一致、统一”等意思。在我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中,人是一切和谐文化的根本所在,因此,和谐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人与人”和“天与人”的和谐。由此出发,有学者指出,新形势下的和谐社会构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自身的和谐,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这种归纳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即是说,既要以人为核心关注焦点,一切从人出发,又要在对人的关注中体现对人的尊重,把人的需求放在决策的第一位。和谐社会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结果。我们所说的“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也应体现上述两个基本原则。
二、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现
无论是构建社会的和谐,还是图书馆的和谐,其核心要义都是人的和谐。图书馆终极目标就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是体现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其首要价值,就是馆员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及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馆藏资源得到合理的挖掘。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提升
在图书馆和谐文化价值的熏陶下,“以人为本”,改变以往服务的角色定位,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尊重读者的人格和潜能,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体现平等、宽容的新型“馆员——读者”关系。强调图书馆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图书馆宗旨,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世人奉献出“温馨的图书馆”环境。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其次尊崇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是要以读者至上,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提供特色和个性化服务,为科研攻关提供信息支撑,这是每个图书馆员应为读者提供的“软件”和“硬件”,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信息优化的职能。
随着当今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已逐步融入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放时间、管理工作以及馆藏资源等之中,处处都能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图书馆的和谐文化价值。成为引领21世纪现代高效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
(二)馆员素质得到发展
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馆员素质是体现和谐文化的的重要方面之一,提高馆员素质在建立图书馆和谐文化的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它要求馆员除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兼有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等业务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对所从事的图书馆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在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中体现馆员的综合能力。
提升馆员素质是顺应图书馆和谐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馆员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经常开展的活动,列入工作计划,求得校领导必要的支持,加大素质教育上的投资,如外出学习,对高层次人员可以送出去与其他馆的同行交流、学习本专业最新的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动态,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图书馆专家和现代管理人才。只有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内部培训也是提升馆员素质的一项有效地途径,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馆内举办一些业务讲座、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会。请馆内外专家学者,根据馆员需要讲授有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办法。使大家开阔视野,提高理论实践水平;在馆内定期召开学术研会,针对一定时期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馆员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互相交流就可以取长补短,使经验为大家所共享,教训为大家所吸取;为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轮换岗位,这也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提高馆员素质的一个好的措施。所以给馆员提供多渠道的提高素质的机会,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要讲求实效,不空洞、不走形式,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图书馆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得到完善
营造人际关系的和谐美,是图书馆和谐文化的一部分。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图书馆和谐文化前提保障,其优点表现在: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保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馆员是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馆风、馆貌的体现者,在服务过程中,馆员应严格要求,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
2.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是图书馆和谐文化不断完善,在图书馆内应逐步形成一套持续激励机制,采作目标激励、典型激励、关怀激励、和兴趣激励等方法鼓励馆员学习。
(四)馆藏资源得到挖掘
高校图书馆兼有学术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其原因一是因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也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是高校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于全部工作的各环节之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到服务方法,无不反映它的学术性质。因此,服务性和学术性共同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二者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喻文,何琳.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对策与思路[J].图书馆,2007,(1).
[2]肖希.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J].图书馆建设,2006,(1).
[3]赵玉梅.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特色馆藏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9,(1).
[4]刘岩.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J].科技信息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