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们:
  新的学期已经拉开序幕。春节期间,微信上传播着一段小文,叫作《年,就这样隆重而来悄然而去》:“一年又一年,丰富了记忆,苍老了容颜,迎来了春光,送走了冬寒。一年又一年,期盼中载满祝福,愿望中满是平安。一年又一年,不必感慨也不必抱怨,最好的皆是顺其自然。一年又一年,感恩生活也珍惜遇见,执着努力亦随遇而安。”得之泰然,失之坦然,争之必然,方为“顺其自然”;珍惜当下,把握机缘,安己达人,才是“随遇而安”。作为特教工作者,但愿大家都能用这样的心境去拥抱生活,去扎实工作。
  今天,主要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增强三种意识,就是学习意识、底线意识、发展意识。
  第一,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美好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少小而学,及壮有为;壮年而学,及老不衰;老年而学,及死不朽”。当前,全社会都在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作为特教老师,加强学习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为什么学习对于我们很必要很迫切?这些年来,全国范围的基础教育新课改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在这轮新课改中,普校老师们“研课标、煮教材、说教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反观特教领域,相对空寂得多,迟缓得多。
  有教师讲,特教教师在外部交流时会不时遇到尴尬。人家一听你是特教教师,马上就不言语了。我想,第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属于社会上的小群体,未必人人关注,因此不会引起普遍的交流欲望。第二方面,社会交流时大家关注的更多是公共话题。学校订阅了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教育报刊、生活杂志、专业书籍,让大家及时“富脑”“充电”。第三方面,交流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我国原培养特教专业师资的学校,如昌乐特师、南京特师、营口特师、泉州特师,培养了大批“特教中师生”,支撑起中国特教发展的脊梁,创造了特教辉煌。如今都已升级并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是否也应该“升级”呢?现在如有人向我们求教专业的特教康复知识,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我们的生源在变化,自闭症和脑瘫学生在增多,县级特教学校正在向培智学校转型,大家大多学的聋教育和培智教育,是否产生过“本领恐慌”?我们的“知识转型”和“能力转型”是否该提上日程?第四方面,对特教工作者尤为重要,一定要警惕“用进废退”这一自然法则带来的隐性影响,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反击这股拉力,保持昂扬向上的生命张力。
  我们需要向谁学习?500年前的王阳明提出一个哲学命题“知行合一”。知识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知识的实证,“知行合一”是最好的学习路径,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有关部门捐助学校建起“众源书屋”,书目是我们教师自选的,书是书店代购的,这些书是用来“看”的,不怕“看破”。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传播成“井喷”之势,网络、电视、广播都是我们学习的媒介。我们要见贤思齐,家人、朋友、家长、领导、同事,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通过送教上门服务,我有很深的感触:确实需要沉下心来向家长朋友学习。有的家长花费很多的钱财和很大的精力,天南海北地陪孩子求医诊病,他们的专业知识我们自感弗如。身边同事同样值得学习。我们组织了多次培训,讲课的教师精心备课、全心讲授,听课的教师能静心听讲、虚心学习。此外,知识跨越国界,行动就在脚下。教师有相对的时间保证,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出去转转看看。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世界。
  我们需要学习什么?通识方面,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因人而异,视情而定。需要反复强调的是专业转型和业务提升问题。请大家多学习涉猎研究一些康教结合、医教结合、脑瘫自闭症教育方面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教育教学。学校把学习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安排教师外出开会、学习、观摩、培训,对教师素质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参加培训重在借鉴参考,不要寄希望于全盘拿来、套上就用。哪怕有一点或几点对我们工作的改进和思想提升有启发,就达到了目的。
  第二,进一步增强底线意识。
  作为一个慈善性公益单位,我们学校时刻需要全社会的理解、认可、支持和帮助。一个温馨和睦、人心思齐的环境,对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社会认同至关重要,每位教师都应是“参与者”,而绝非“旁观者”。一个团队优秀与否,不看人数多寡,而看人心向背。小到个人,大到单位,形象至关重要。形象就是生产力,形象就是无形资产。传统文化非常重视良好形象的塑造,非常讲求仪式感,非常重视必要形式所蕴含的深意。我们国家,一直树立和维护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象。陕西的黄帝陵,登上轩辕殿需要踏过95级台阶,既寓意“九五之尊”,又在建筑上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我们一再强调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说到底是为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一个好的发展环境,能够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多的教师红利。
  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都有个尺度感的问题。教师与教师,要基于特教情缘、校友情谊、同事情怀,和睦相处、友善相待。关于学校与教师的尺度感,作为学校要最大限度地理顺教师情绪,给每位教师自由呼吸的空间,不和教师个人“算小账”。
  什么叫“最大限度地理顺教师情绪”?其一,学校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哪位教师带着情绪工作,这样无论对个人健康、工作效率、学生成长、维护团结,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其二,学校努力通过管理手段创新,将理顺情绪落到实处。例如,我们推行业务和行政合署办公,就是让校委会成员精力下沉,一则离学生近一些、再近一些,抓好末梢管理;二则与教师一起研究教学、增进交流;三则更便捷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为学校研判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其三,理顺教师情绪,不是对所有教师的所有要求都予以满足。当少数遇见多数,我们选取多数;当多数遇到大局,我们选取大局。其四,理顺教师情绪,是动态的而非一劳永逸。校委会成员要随时关注教师所思所想,也请我们的教师通过正常渠道及时反映合理需求。   什么叫“给每位教师自由呼吸的空间”?维系学校与教师的纽带,一是制度,二是情感。制度层面,按照用人制度来讲,学校与教师是聘用与被聘用的关系。促进学校发展,需要多种制度作保障。对大家来讲这些制度是标杆,是规范,而不是控制,不是约束。情感层面,学校与教师之间需要温度。大家多已人过中年,既要敬老孝亲,又要相夫(妇)教子,工作生活均需兼顾,教育好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同样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学校与教师之间,有些事儿只有都“不好意思”,这事儿才“有意思”;一旦都“好意思”了,那就非常“没有意思”了。以校门执勤为例,为什么校级班子要站校门?可能个别教师会说,是看谁迟到了吧。对不起,想多了。学校相信,除非特殊原因,没有谁会故意迟到。之所以这样做,是学校管理的制度设计,是校园安全应急的需要,是学校向家长传递信心和善意的契机。如果与教师相关的话,那就是向按时到校离校的教师表达敬意。
  什么叫“学校不和教师个人算小账”?作为教师个体的依托,学校尽己所能为教师成长发展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在业务上有新发展,支持教师培养雅致兴趣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国家经济发展,无论个人收入增加,最终都要指向生活质量的提升。治国盛世,都是国家繁荣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老师们在某些领域正当的有意义的兴趣爱好,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出资出物予以支持。学校“不算小账”,不是做事不讲原则,不是工作没有标准,不是细节疏于管理,而是算队伍建设、学校发展和事业壮大的“大帐”。特教工作者的底线是以《特教教师专业标准》为准则,立足本职、教书育人。
  第三,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无论国际国内、各行各业,概莫如此。2014年起,各级相继实施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今年是“收官之年”,国家目前正在启动新一轮提升计划。对于“十三五”规划而言,今年是开局之年。在多方背景下,我们学校的工作应该推动发展。主要是坚持两翼齐飞,协调抓好内涵提升和外延扩张。
  所谓“内涵提升”,就是推动特教自身业务全面发展。我校走过了30年聋教历程,随着生源变化和特教布局调整,下一步重点转向培智教育和自闭症脑瘫教育。随着国家对特教事业的逐步重视,我们的教育对象已从校内延伸到普校,进而延伸到社会。原先的强项工作,如,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融合教育、随班就读,需要丰富形式、拓展内容、增添活力。新的重点工作,如,核心素养、送教上门、康教结合、家校共建,需要适应形势、完善探索、形成品牌。我们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安全工作,要从健全制度、定人定岗、落实问责入手,毫不动摇地抓紧抓好。这是我校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今年,我们还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推进“一月一事”,优化教学常规和管理常规。要将推进学校重点工作与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送教上门工作中,要用上级政策,落实教师报酬,体现教师价值。在教师培训中,要尽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每位教师的大脑都能接收新鲜刺激、保持永续活力。在随班就读和康教结合中,要基于问题解决、筹划课题研究、致力合作攻关、推动工作提升。
  所谓“外延扩张”,就是我们学校的标准化建设问题。学校建设是件大事,它是全市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全市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一子。各级《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都对“加强特教基础能力建设、实施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特教标准化建设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学校和教师来讲,无论在现址还是新址,需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抓好管理,教好学生,干事创业,争创一流。
  有句话叫作“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衷心希望大家学习不松、底线不忘、干劲不减、标准不降,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件事情,认认真真地教好每个学生,心情舒畅地迎接每个明天,不负青春地登上每个高点。
  谢谢大家。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市特教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每个班主任都是班级德育工作的“总舵手”。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进行思路创新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感化”和“坚持”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德育;感化与坚持;思路  德育是一种基础性教育,在学校学生接受了怎样的德育,都会在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德育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状态都能
[摘 要] 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是五育并举的国家意志:国家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育;校训;运动会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大家好!  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秋季,我们借国家示范职高—
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反之,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键在于家长的自我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他所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甜,一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儿。它离生活不远,却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每每我忆起那杯白开水,心头总泛起一丝丝甜意。  寒假,在一个普通的日子,受妈妈的嘱托在家看管表妹。寒冬时节,房间总会有些冷,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慢慢变得急躁起来,想赶紧写完作业后,钻进暖暖的被窝里去。忽然,客厅中傳来“咕噜、咕噜”的声响,表妹这个小东西又在搞什么名堂?声音愈来愈大,肆虐地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在心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耐,却如同
[摘 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历久弥香。我校是一所百年名校,学校一直注重发掘国学经典的现代教育价值,引导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与圣贤为友,与时代同行。学校依托江苏省前瞻性项目“经典浸润全息教育样式建构”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域实施的国学浸润立体教育场域,建构以“读、诵、写、品、演”为基本路径的“国学经典浸润”样式,进一步厚植学生成长的精神底色,提升书香学校的办学品位。  [关键词] 经典
最高海拔:5565米  公路描述:  阿里小北线上的桑木拉山口路段是亚洲海拔最高的车辆可通行的公路,位于措勤和萨嘎县之间,大约290公里。它直通羌塘地区,是自驾爱好者前往西藏西部和冈仁波齐的备选路线,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南线公路泥泞难行的情况下。  驾驶路线:  狮泉河—革吉—雄巴—盐湖—改则—洞措—达瓦—措勤—桑木拉—萨嘎  我们都认为新藏公路(喀什-狮泉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它途中翻越五座5
一双无形的大手假借造福人类生活的名义攫取高额利润,这股力量的唯一敌人是正义与良心。  在奥斯卡一个提名也没得到的《黑水》,被认为是2020年颁奖季最大的“遗珠”。这部根据一名律师代理起诉杜邦公司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却被无数影迷惦记着,打出了高分。  《黑水》不具有“得奖”的气质,可能是因为它没有采用更具煽情效果的手段。在大多数篇幅里,它的故事缓慢、沉静,甚至有段时间令人产生一种不耐烦的窒息感——比
本刊热线电话每天要接待数十位咨询的家长。他们的故事不同,烦恼不同,心态却极其相似:找到灵丹妙药,让孩子迅速脱胎换骨,最好变成刘亦婷第二,抑或丁俊晖第二。有的家长隔三差五打电话,发同样的感慨,问同样的问题,暗示专家的意见不灵。这样的电话听多了,让人仿佛觉得,这些家长把家庭教育和魔术搞混了。家庭教育没有神奇,只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没有“见证奇迹的时刻”,只有“每天浇水,慢慢等待花开”。  有一位小姑娘
Destination目的地  孙德伦石柱群(Sundrun Pillars)位于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地区东北部的乌拉汉斯山脉(Ulakhan-Sis),属于萨哈共和国(Republic of Sakha),距离其首都雅库茨克西北方向3200公里之外。Season季节  夏季6~8月为最佳造访季节。Highlights亮点  这些高10~30米的垂直花岗岩柱群不仅形态上令人惊叹称奇,对于攀岩爱好者来
11月25日,周六。8点刚过,地铁迪士尼站内已经人头攒动。站内,身着荧光绿T恤的人群在普通游客中格外显眼。原来他们都是来参加2017上海城市业余联赛暨“安利纽崔莱健康慈善慢跑”的参赛选手。  今年是“安利纽崔莱健康慈善慢跑”第16次开跑。多年来,安利始终致力于给消费者一个快乐的路跑体验。这项一年一度广受欢迎的健康慈善活动品牌在今年首次“移师”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为5000名跑者献上一条“史上最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