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肝、脾损伤患者采用Br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结果:34例患者发现肝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包膜撕裂和包膜下血肿;40例患者发现脾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包膜撕裂和包膜下血肿;65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腹腔积血;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螺旋CT在肝、脾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螺旋CT 肝损伤 脾损伤 诊断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01-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利用交通工具的日益频繁,腹部钝性外伤的发病情况愈来愈多,在腹部钝性伤中尤以肝、脾损伤最为常见的,很多情况下肝、脾往往同时发生,同时,经常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螺旋CT作为一种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可以为肝、脾损伤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将2009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脾损伤患者的CT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脾损伤并运用CT进行检查患者的共65例;其中男性42例(64.62%),女性23例(35.38%);年龄为14~67岁,平均年龄为37.8±18.7岁;损伤部位分布为单一肝脏损伤25例(38.46%),单一脾脏损伤31例(47.69%),肝、脾联合损伤9例(13.85%);损伤原因分布为交通事故37例(56.92%),高处坠落致伤13例(20.00%),被他人殴打致伤11例(16.92%),重物撞击致伤4例(6.15%)。
1.2 临床症状。在临床上,65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均有剧烈疼痛,同时,患者普遍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干舌燥与烦躁不安等症状,部分损伤严重的患者还有暂时性休克与神志不清等症状。经检查发现,患者均有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计数下降和红细胞计数下降。
1.3 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Br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相关参数为层厚5~10mm,层距5~10mm,Pitch值为1~1.5。扫描范围根据患者受伤的具体情况而定,65例患者均进行平扫检查,除此之外,10例(15.38%)患者由于其病情需要还进行了CT增强扫描检查。65例患者的病情诊断中,有56例(86.15%)患者的损伤情况是通过CT短期随访及临床检验、B超、腹腔穿刺等综合方法证实,有9例(13.85%)患者的损伤情况是通过手术进行证实的。
2 结果
2.1 肝损伤的CT诊断结果。65例患者中共有34例患者发生肝脏损伤,其中单一肝脏损伤25例(73.53%),肝、脾联合损伤9例(26.47%);左叶损伤28例(82.35%),右叶损伤6例(17.65%)。34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包膜撕裂和包膜下血肿,其中表现为肝包膜表面撕裂深度在2cm以内,包膜下血肿直径在1cm以内,即Ⅰ级肝钝性伤的20例(58.82%);表现为肝包膜撕裂深度为3cm,中央和包膜下血肿直径为1~3cm之间,即Ⅱ级肝钝性伤的8例(23.53%);表现为肝包膜撕裂深度超过3cm,实质内和包膜下血肿直径超过3cm,即Ⅲ级肝钝性伤的6例(17.65%)。
2.2 脾损伤的CT诊断结果。65例患者中共有40例患者发生脾脏损伤,其中单一脾脏损伤31例(77.50%),肝、脾联合损伤9例(22.507%)。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包膜撕裂和包膜下血肿,其中表现为局限性包膜撕裂及小的包膜下血肿的患者,即Ⅰ级脾损伤患者,也称为哨兵小块征的患者20例(50.00%);表现为小的外周撕裂及实质内血肿直径在3cm以内的患者,即Ⅱ级脾损伤患者13例(32.50%);表现为撕裂伸展至脾门及脾实质内血肿直径超过3cm的患者,即Ⅲ级脾损伤患者5例(12.50%);表现为粉碎性脾及血管断裂的患者,即Ⅳ级脾损伤患者2例(5.00%)。40例脾脏损伤患者中,还有部分患者其它损伤,其中合并有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有9例(22.50%),合并有颅脑损伤的患者有3例(7.50%),合并有有肋骨骨折的患者有15例(37.50%)。
2.3 腹腔积血的CT诊断结果。65例肝脾损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腹腔积血,腹腔积血的部位分布在肝肾间隙左右膈下、左右结肠旁沟和盆腔的Douglas窝等处。急性盆腔积血CT值最小为为32HU,最大为55HU,平均值为44.3±12.3HU,积血时间在48h以上后其CT值就会出现降低。11例患者中有有7例患者腹腔内积血量为150~250ml,且存在于一个间隙;有4例患者腹腔内积血量为250~450ml,且存在于两个间隙。
2.4 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螺旋CT影像,我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治疗方案,单一肝脏损伤的25例患者中,16例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9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单一脾脏损伤的31例患者中,21例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10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肝脾联合损伤的9例患者中,7例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2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上述65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CT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而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可以连续旋转扫描,扫描速度块,而且围绕人体的一段体积螺旋式的采集数据,可以得到真正的三维重建图像。目前,螺旋CT技术在医学上已经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检查手段,其检查范围极广,其中包括腹部-上腹部(肝、胆、胰、脾)等众多部位,至今依然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黄金准则。
脾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腹部钝性伤,而肝损伤是临床上仅次于脾损伤的常见腹部创伤[2],相对于其他检查手段来说,螺旋CT在肝、脾损伤的检查中是一种没有损伤的检查手段,而由于该检查手段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腹内脏器及附近骨骼情况,可以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所以该手段诊断肝、脾等脏器损伤的效果在医学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研究中,65例肝、脾损伤患者在螺旋CT扫描诊断的基础上,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这一结果提示螺旋CT扫描结果对对肝、脾损伤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案即是进行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对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何种手术治疗方案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3]。
关于肝、脾损伤患者的螺旋CT诊断,国内亦有相关报道[4-7],普遍认为螺旋CT诊断肝、脾损伤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可以重复进行动态观察,能够显示损伤的部位及范围,并能明确损伤的程度,同时无创无痛,并且及诊断准确率高,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应作为临床治疗中相关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综上所述,螺旋CT在肝、脾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中强,黄人斌,秦璇.螺旋CT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29):99-100+161
[2] 刘洋,王蕊.肝脾损伤的CT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8,(12):122
[3] 何文通,王荣靖.肝、脾损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08):1104-1105
[4] 黄文.80例急性闭合性脾损伤的CT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23):80-81+161
[5] 李良山.脾外伤的CT诊断与损伤分级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11,(07):987-988
[6] 周林锋,王建俭,蔡曙耘.脾损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06):268-270
[7] 黄文瀚,郭庆清,陈世勇.增强CT扫描对肝钝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7,(06):287-289
关键词:螺旋CT 肝损伤 脾损伤 诊断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01-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利用交通工具的日益频繁,腹部钝性外伤的发病情况愈来愈多,在腹部钝性伤中尤以肝、脾损伤最为常见的,很多情况下肝、脾往往同时发生,同时,经常会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螺旋CT作为一种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可以为肝、脾损伤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将2009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脾损伤患者的CT检查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脾损伤并运用CT进行检查患者的共65例;其中男性42例(64.62%),女性23例(35.38%);年龄为14~67岁,平均年龄为37.8±18.7岁;损伤部位分布为单一肝脏损伤25例(38.46%),单一脾脏损伤31例(47.69%),肝、脾联合损伤9例(13.85%);损伤原因分布为交通事故37例(56.92%),高处坠落致伤13例(20.00%),被他人殴打致伤11例(16.92%),重物撞击致伤4例(6.15%)。
1.2 临床症状。在临床上,65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均有剧烈疼痛,同时,患者普遍有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口干舌燥与烦躁不安等症状,部分损伤严重的患者还有暂时性休克与神志不清等症状。经检查发现,患者均有血压下降、血红蛋白计数下降和红细胞计数下降。
1.3 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Br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相关参数为层厚5~10mm,层距5~10mm,Pitch值为1~1.5。扫描范围根据患者受伤的具体情况而定,65例患者均进行平扫检查,除此之外,10例(15.38%)患者由于其病情需要还进行了CT增强扫描检查。65例患者的病情诊断中,有56例(86.15%)患者的损伤情况是通过CT短期随访及临床检验、B超、腹腔穿刺等综合方法证实,有9例(13.85%)患者的损伤情况是通过手术进行证实的。
2 结果
2.1 肝损伤的CT诊断结果。65例患者中共有34例患者发生肝脏损伤,其中单一肝脏损伤25例(73.53%),肝、脾联合损伤9例(26.47%);左叶损伤28例(82.35%),右叶损伤6例(17.65%)。34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包膜撕裂和包膜下血肿,其中表现为肝包膜表面撕裂深度在2cm以内,包膜下血肿直径在1cm以内,即Ⅰ级肝钝性伤的20例(58.82%);表现为肝包膜撕裂深度为3cm,中央和包膜下血肿直径为1~3cm之间,即Ⅱ级肝钝性伤的8例(23.53%);表现为肝包膜撕裂深度超过3cm,实质内和包膜下血肿直径超过3cm,即Ⅲ级肝钝性伤的6例(17.65%)。
2.2 脾损伤的CT诊断结果。65例患者中共有40例患者发生脾脏损伤,其中单一脾脏损伤31例(77.50%),肝、脾联合损伤9例(22.507%)。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包膜撕裂和包膜下血肿,其中表现为局限性包膜撕裂及小的包膜下血肿的患者,即Ⅰ级脾损伤患者,也称为哨兵小块征的患者20例(50.00%);表现为小的外周撕裂及实质内血肿直径在3cm以内的患者,即Ⅱ级脾损伤患者13例(32.50%);表现为撕裂伸展至脾门及脾实质内血肿直径超过3cm的患者,即Ⅲ级脾损伤患者5例(12.50%);表现为粉碎性脾及血管断裂的患者,即Ⅳ级脾损伤患者2例(5.00%)。40例脾脏损伤患者中,还有部分患者其它损伤,其中合并有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有9例(22.50%),合并有颅脑损伤的患者有3例(7.50%),合并有有肋骨骨折的患者有15例(37.50%)。
2.3 腹腔积血的CT诊断结果。65例肝脾损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腹腔积血,腹腔积血的部位分布在肝肾间隙左右膈下、左右结肠旁沟和盆腔的Douglas窝等处。急性盆腔积血CT值最小为为32HU,最大为55HU,平均值为44.3±12.3HU,积血时间在48h以上后其CT值就会出现降低。11例患者中有有7例患者腹腔内积血量为150~250ml,且存在于一个间隙;有4例患者腹腔内积血量为250~450ml,且存在于两个间隙。
2.4 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螺旋CT影像,我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治疗方案,单一肝脏损伤的25例患者中,16例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9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单一脾脏损伤的31例患者中,21例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10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肝脾联合损伤的9例患者中,7例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2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治疗。上述65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CT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被测物体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方式,该扫描方式是通过单一轴面的射线穿透被测物体,根据被测物体各部分对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由计算机采集透过射线并通过三维重构成像。而螺旋CT突破了传统CT的设计,可以连续旋转扫描,扫描速度块,而且围绕人体的一段体积螺旋式的采集数据,可以得到真正的三维重建图像。目前,螺旋CT技术在医学上已经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检查手段,其检查范围极广,其中包括腹部-上腹部(肝、胆、胰、脾)等众多部位,至今依然是诊断多种疾病的黄金准则。
脾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腹部钝性伤,而肝损伤是临床上仅次于脾损伤的常见腹部创伤[2],相对于其他检查手段来说,螺旋CT在肝、脾损伤的检查中是一种没有损伤的检查手段,而由于该检查手段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能够快速准确地估计腹内脏器及附近骨骼情况,可以为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所以该手段诊断肝、脾等脏器损伤的效果在医学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研究中,65例肝、脾损伤患者在螺旋CT扫描诊断的基础上,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这一结果提示螺旋CT扫描结果对对肝、脾损伤患者采用何种治疗方案即是进行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对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何种手术治疗方案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3]。
关于肝、脾损伤患者的螺旋CT诊断,国内亦有相关报道[4-7],普遍认为螺旋CT诊断肝、脾损伤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可以重复进行动态观察,能够显示损伤的部位及范围,并能明确损伤的程度,同时无创无痛,并且及诊断准确率高,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应作为临床治疗中相关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综上所述,螺旋CT在肝、脾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中强,黄人斌,秦璇.螺旋CT在肝、脾损伤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8,(29):99-100+161
[2] 刘洋,王蕊.肝脾损伤的CT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08,(12):122
[3] 何文通,王荣靖.肝、脾损伤的CT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08):1104-1105
[4] 黄文.80例急性闭合性脾损伤的CT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23):80-81+161
[5] 李良山.脾外伤的CT诊断与损伤分级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2011,(07):987-988
[6] 周林锋,王建俭,蔡曙耘.脾损伤的多层螺旋CT诊断[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8,(06):268-270
[7] 黄文瀚,郭庆清,陈世勇.增强CT扫描对肝钝性损伤的诊断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7,(06):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