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孩子惰性强,学习的动力不够,加之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自我认同感。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建设“学习银行”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怎么设立“学习银行”呢?学期初,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存单,存单划分成一个学期的周次,每周分成学习日的5天。每一堂课的举手发言,每一次正确的课堂练习,每一次及时的订正,每一个默写的百分,这些都可以相应地在“存单”的格子里存进属于自己的“☆”。学生只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星。每一周,学生都可以主动“支取”:或者主持一次读书活动,或者一次收发本子,或者一次領诵,或者一次免做家庭作业,或者布置一次作业……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学习任务完成的速度快慢,将学生编成若干学习小组,组成一个“赛马协会”。平时作业速度快的一组学生可以编成“一马当先”组,相互竞争:一是作业完成的速度,二是作业完成的正确率,三是订正作业的速度。又快又好地完成当日任务的就在“一马当先”组自己对应的格子中打上钩。速度稍慢的编到“快马加鞭”组。作业效率不高的编到“马不停蹄”组。编组之后,每一天最先完成的一二两名就是组长、副组长。两位组长担任“赛马协会”小老师,有两个任务:一是督促组里的伙伴快马加鞭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二是负责辅导组里学习困难的同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从被动转化成主动。大家听课更认真了,下课探讨更热烈了……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课堂学习交流小组。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样既是参与者,也是讨论者既是提问者,也是被提问者。如在上《暖流》时,因为这篇文章条理清楚,而且学生完全能自己学懂。于是我就让孩子做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交流解读文章的方法……学习方式的改变,往往会让学生学得更投入,更有实效。
  让学生自己参与布置和出题,考自己,也考别人。由学生综合本单元的训练点,参考文本和辅助读物,列出多种类型的题目,进行“交叉”反馈。学生由被动做题到主动出题,心理上充满了挑战别人和向别人挑战的竞争意识,兴趣自然浓厚。从自主温故到自主找题、出题,本身就是一个复习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出题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和水平的差异性,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从文本入手,抓住基本知识点,从最容易掌握的部分入手,鼓励他们出题,多出好题。
其他文献
小學习作教学中,作文评语是落实教师对学生习作能力评价的重要方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对习作学习的态度。  学生的大部分习作都是在教师的指导、要求下进行的,学生要尽心完成作文,特别需要教师的评价与鉴赏。教师的书面评语能及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教师的评语,学生能了解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修正错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文章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把
期刊
如何抓好计算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看似枯燥的计算课也充满活力、绽放光彩呢?  设计并用好“导学案”,既能帮助学生理清预习主线,对预习提供一定的指导,能让预习更具目的性和时效性。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时,笔者就在导学案中预设了两个整数加减法题目。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情景图按要求完成:根据教材情景图提出至少三个一步计算的加减法问题,列出算式并解
期刊
一、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解  深度学习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关注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应该是以学的活动作为基础来研究教的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通过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活动应该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突破文本理解的障碍,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将课堂教学不断推向深入。  深度参
期刊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一课中有这样的片段: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文学大师福楼拜用一连串九个问句启发教导莫泊桑,让他明白观察之于写作的重
期刊
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农村小学的学生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不浓,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面对现状,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呢?  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将多种电教媒体优化组合,对学生不断形成新异的刺激,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乌鸦喝水》一课,我用三幅复合投影在教学时演示,将课本上的静态图变为动态,使学生能清晰地观察乌鸦喝水的过程。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从讲故事入手,先选
期刊
一堂有效的音乐欣赏课,应该能让学生享受到优美的旋律带来的幸福,更能让学生从中得到鼓舞和力量,而这种鼓舞和力量就蕴含在歌曲的“情”中。  那么,如何才能让音乐欣赏课发挥极大的情感熏陶潜能呢?将不同情感的歌曲进行归类欣赏成了破解此矛盾的一条蹊径。  一、撩拨心弦——关注歌曲中的“亲情”  现行各版本的音乐教科书中,都安排了与亲情有关的歌曲。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游子吟》为唐代大诗人孟郊所作
期刊
劳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与技术素养,培养学生“能动手、能设计、能创新”的能力。  劳技课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水果拼盘》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拼盘实例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对一幅幅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拼盘进行欣赏,学生感到十分惊奇和欢喜,猜想这肯定是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在学生的赞美中,教师抓住时机问学生:“看了这些水果拼盘,你们
期刊
依托语文教材,开发法治教育资源,可以为法治教育开辟一条蹊径。  留心插图,巧妙渗透。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配有大量精美的插图,这些精美的插图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有些插图中还蕴含着丰富法治教育资源。比如,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封面上的图画就藏着法治教育资源。初看这幅插图,一下子就会被图上洋溢着的浓浓的节日气氛所吸引。图上三个孩子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女孩拿着拨浪鼓,
期刊
自读课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线,教师努力引导学生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得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教师在过程中要保证两个要素: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二是教授方法,让学生会读。  笔者在教授《台阶》一课时,充分利用小说与电影的关系,在导入时就告诉学生小说《台阶》已经改编成电影了,拍摄工作已经开始了,不久就要搬上银幕了。一下子,语文课堂从学一篇小说,变成了读一本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直观,进而让学生在与教师、课本对话时产生情感共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语文教学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情境资源。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一课,理解阿炳精神是本课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年龄限制,他们并没有相似的经历,于是我便创设了这样的说话情境:想象一下,夏日炎炎,当人们在____,阿炳卻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