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生的发展中,同伴关系对他们的社会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在整理已有对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研究资料上参照谢维和先生对中学生社会地位的新定义,对中学生的同伴关系进行了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
【关键词】中学生 同伴关系 社会学
一、概念界定
同伴(peer)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相关研究综述
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初这些研究是采用社会测量学来评定儿童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70年代中期以来,系统深入的同伴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后,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于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类型研究。Brown对青少年同伴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工作。研究者将规模大小或亲疏程度不同作为关键特征对同伴关系做了三个方面划分:一是个人友谊;二是朋党;三是团伙。另外,也有研究者将中学生的恋爱问题看作中学生同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是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影响作用研究。研究较为系统的是李婧怡的《国内外青少年同伴关系对社会化影响的研究综述》,作者将以往国内外对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情绪、自我概念的影响。二是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社会行为、问题行为的影响。三是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三是对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研究。王雅春和曹华在《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将影响因素概括为:一是社会交往能力,“受欢迎青少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有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往往缺乏社会性技能。”二是家庭,包括家庭功能和父母教养方式。俞国良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越好,同伴接受性也越高。三是生物情绪因素。四是学业成绩。此外,傅金芝和董泽松在《近20年来国外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进展》中还指出,参与活动、羞怯和怪异行为也是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
三、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学生同伴关系分析
谢维和先生在其《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指出教育社会学对学生的研究主要在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和社会中的基本地位研究。对青少年社会地位的预设,他提出了“年轻的成年人”,其基本含义是:一种尚未成熟的社会正式成员。谢先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学生的同伴关系。
首先,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层面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特别是社会的相互联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各种新因素的出现与各种已存在因素的变化,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革新,但这种革新往往会经历矛盾与冲突阶段。这种矛盾与冲突必然会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微观层面上,这种变化反映在具体的行为规范的变化上。旧的行为规范已不适用,新的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社会的某些是非标准出现了模糊性。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已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地学习各种既定的行为规范,他们处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社会,“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迷茫’和失落”。
其次,成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心态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与行为规范的变革也导致了已基本完成社会化的成年人面临着继续社会化的困惑,在新出现的事物面前他们也表现出了困惑与不知所措。这对于青少年而言,便意味着失去了可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第三,青少年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生理方面看,由于大量高蛋白食品的摄入,现在的学生往往比过去同龄学生发育得更早,身体、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也较之过去更为发达。就心理而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无论在接受信息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远远超过过去与他们同龄的学生。当然这种变化并不就意味着现在的学生已经完全成熟了,相反,他们在知识的结构等方面还是很不完善的。一是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二是很容易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以上的种种原因都使得研究青少年同伴关系显得必要而不可或缺。一方面,由于他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自身出现了“迷茫”与“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可以直接模仿的成年人榜样,他们必须到同伴群体中去寻找可参照的标准。同伴中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成绩优秀或能力出众的学生在同伴群体中会拥有较高的同伴地位。第三,由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他们也希望能在同龄学生中展示自己的知识,获得同伴的认可。
青少年文化常常是影响和决定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而同伴群体正是青少年文化的中心地带,同伴群体中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的知识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更易内化到他们的思想中。由于这种教化与内化关系的改变,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同伴群体的作用,同时也要引导这种同伴群体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3.
[3]邹泓.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4]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
【关键词】中学生 同伴关系 社会学
一、概念界定
同伴(peer)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相关研究综述
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初这些研究是采用社会测量学来评定儿童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70年代中期以来,系统深入的同伴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后,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于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类型研究。Brown对青少年同伴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工作。研究者将规模大小或亲疏程度不同作为关键特征对同伴关系做了三个方面划分:一是个人友谊;二是朋党;三是团伙。另外,也有研究者将中学生的恋爱问题看作中学生同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是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影响作用研究。研究较为系统的是李婧怡的《国内外青少年同伴关系对社会化影响的研究综述》,作者将以往国内外对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情绪、自我概念的影响。二是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社会行为、问题行为的影响。三是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三是对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研究。王雅春和曹华在《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将影响因素概括为:一是社会交往能力,“受欢迎青少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有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往往缺乏社会性技能。”二是家庭,包括家庭功能和父母教养方式。俞国良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越好,同伴接受性也越高。三是生物情绪因素。四是学业成绩。此外,傅金芝和董泽松在《近20年来国外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进展》中还指出,参与活动、羞怯和怪异行为也是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
三、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学生同伴关系分析
谢维和先生在其《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指出教育社会学对学生的研究主要在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和社会中的基本地位研究。对青少年社会地位的预设,他提出了“年轻的成年人”,其基本含义是:一种尚未成熟的社会正式成员。谢先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学生的同伴关系。
首先,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层面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特别是社会的相互联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各种新因素的出现与各种已存在因素的变化,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革新,但这种革新往往会经历矛盾与冲突阶段。这种矛盾与冲突必然会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微观层面上,这种变化反映在具体的行为规范的变化上。旧的行为规范已不适用,新的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社会的某些是非标准出现了模糊性。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已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地学习各种既定的行为规范,他们处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社会,“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迷茫’和失落”。
其次,成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心态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与行为规范的变革也导致了已基本完成社会化的成年人面临着继续社会化的困惑,在新出现的事物面前他们也表现出了困惑与不知所措。这对于青少年而言,便意味着失去了可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第三,青少年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生理方面看,由于大量高蛋白食品的摄入,现在的学生往往比过去同龄学生发育得更早,身体、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也较之过去更为发达。就心理而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无论在接受信息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远远超过过去与他们同龄的学生。当然这种变化并不就意味着现在的学生已经完全成熟了,相反,他们在知识的结构等方面还是很不完善的。一是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二是很容易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以上的种种原因都使得研究青少年同伴关系显得必要而不可或缺。一方面,由于他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自身出现了“迷茫”与“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可以直接模仿的成年人榜样,他们必须到同伴群体中去寻找可参照的标准。同伴中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成绩优秀或能力出众的学生在同伴群体中会拥有较高的同伴地位。第三,由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他们也希望能在同龄学生中展示自己的知识,获得同伴的认可。
青少年文化常常是影响和决定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而同伴群体正是青少年文化的中心地带,同伴群体中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的知识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更易内化到他们的思想中。由于这种教化与内化关系的改变,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同伴群体的作用,同时也要引导这种同伴群体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3.
[3]邹泓. 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4]万晶晶,周宗奎.国外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