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我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戚道一教授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使用显微CT扫描技术研究藏族人下颌切牙根管系统横截面的解剖形态。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口腔科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下颌切牙136颗[牙齿来源于藏族患者,年龄(51.9±16.4)岁(25~80岁)],对离体牙样本进行显微CT扫描和三维重建,其中下颌中切牙84颗,下颌侧切牙52颗,扫描层厚23μm。记录下颌切牙从釉质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junction,CEJ)至根尖的牙根长度,按长度将牙根分为根上1/3、根中1/3和根尖1/3,并记录根管数量。单根管下
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分析错成年患者固定矫治前后上下切牙牙根吸收率与牙移动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影响牙根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进行正畸治疗的23例安氏Ⅰ类或Ⅱ类1分类错成年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21例,年龄(23.4±6.3)岁,矫治时长(2.1±0.7)年。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采用矫治前后全牙列锥形束CT数据建立三维模型,观察并记录矫治前后上下中切牙、侧切牙体积,测量切缘移动距离和旋转角度、牙体长轴角度。比较各牙位矫治前后
下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形态复杂多样,其牙根数目及形态均可能发生较大变异。本文报道的1例多根管患者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均存在远中中央根管,且右下第一磨牙近中根同时存在低分叉的Ⅴ型根管。患牙治疗过程中,结合锥形束CT影像学、牙科显微镜、超声治疗仪等辅助手段,完成了多根管的根管治疗及患牙冠部修复,术后18个月复查效果良好。
期刊
本文介绍1例全口重度磨耗患者在Broadrick咬合平面分析仪辅助下确定平面并完成全口牙列功能与美学重建的过程。患者治疗后12个月复诊,咬合功能良好,无关节或咀嚼肌不适,对修复效果满意。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1例骨性Ⅲ类错伴偏颌同时伴右侧上颌尖牙低位水平埋伏阻生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要求改善面型,故先正畸去代偿后进行正颌手术改善骨性偏斜,获得较好的效果。术后联合口腔颌面外科对13行闭合式导萌,13牵引至正常位置,牙髓活力正常,达到平衡、美观、稳定的治疗目标。
期刊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jointosteoarthritis,TMJOA)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复杂且治疗方式有限。TMJOA在发生关节区炎症的同时可导致髁突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糜烂、软骨下骨囊肿等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结构变化。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能影响TMJ生长发育以及调控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推测TMJOA的发生发展中有表观遗传修饰的参与。本文综述表观遗传中重要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in
浸润深度是第八版口腔癌TNM分类分期中新增的指标,下颌牙龈鳞状细胞癌(lowergingivalsquamouscellcarcinoma,LGSCC)骨侵犯及浸润深度的诊断目前尚无标准化的评估方法。LGSCC骨浸润深度的评估不仅为手术切缘提供参考,更决定了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预测颈淋巴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目前LGSCC骨侵犯及浸润深度主要的评估方法有X线、MRI、多种CT及病理学检查等。本文对LGSCC骨侵犯及浸润深度的评估方法及效果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优点及不足,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牙列拥挤是常见错畸形,磨牙远移在获取牙列间隙、稳定磨牙中性关系和避免有创性操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从磨牙三维控制、位移表达率、支抗保护和稳定性4个方面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的临床疗效,同时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材料性能、正畸医师矫治方案设计、患者牙颌解剖条件及依从性几个方面探讨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以期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一种主要累及颞下颌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常见疾病,TMD的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颞下颌关节软硬组织的评估。能谱CT钙抑制成像技术具有一次扫描多模态成像的特点,较MRI具有成像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扫描生成的传统CT图像可对硬组织进行评估,同步生成的能谱CT钙抑制图像可对关节盘移位、髁突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等进行类似MRI评估,为临床TMD的影像学评估提供一种全新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期刊
口腔念珠菌病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类型各异。目前,临床上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常缺乏必要的病原学证据,抗真菌药物不当或过度使用的情况屡见不鲜,该病的诊断与治疗需引起口腔医师的足够重视。本文将结合近年口腔念珠菌病微生物学诊断技术进展及国内外诊疗指南更新,重点解读规范化诊疗理念,以期为口腔念珠菌病的科学诊断、合理用药及精准防治策略制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