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体验是“做透”“打爆”的起手式

来源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liuxi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做透”一个店,然后再“打爆”一个县。这是既有先后次序,又有因果关系的两项工作。
  大家很容易看到打爆的结果,却不容易看到打爆之前要“做透”。有些专业人士能看到“做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却不容易想到“做透”要以场景体验为起手式。
  体验不是新鲜玩法,甚至被认为是效率很低的认知手段,但在与互联网结合过程中却成为基础性工作,是新营销的起手式。
  起手式是亮相的第一个动作,或者说招牌动作。行家从起手式就能基本判断一个人的功底和套路。输在起手式,后面可能就被忽视了。

用体验“做透”门店


  从技术路径讲,门店→社群→网络(云店、直播等),很容易实现。但是技术路径实现了,不一定有商业价值。
  进入网络空间,不是流量都有价值,有“气场”的流量才有商业价值。因此,“打爆”形成流量的气场。打爆的前提是“做透”,“做透”的前提是场景体验成为起手式。
  真正要“做透”一个店,一定不是只有店老板一个人参与“做透”,而是要有一群人围绕店主“做透”,包括店老板能够影响的KOL、KOC。店老板一个人的影响力有限,一群人才能“做透”。
  店老板自己的生意,参与“做透”当然没问题,但KOL和KOC凭什么参与门店“做透”?
  “做透”意味着KOL和KOC把自己的人脉资源让渡给店主,用于商业推广。也就是说,用自己的人格,替店主做商业背书。
  一两个亲朋好友参与商业背书,应该不是一个问题。要在一个小区域(如县级市场),上百家门店,每个门店有一批KOL、KOC参与商业背书,就需要一套营销体系。
  人脉资源的让渡有两个前提:第一,与店主有“强关系”;第二,对产品有“强认知”。
  在朋友圈转发中,我们经常见到一种“假转发”,就是从技术角度已经转发了,但字里行间见不到真支持。这就是“强关系,弱认知”带来的结果。因为有强关系,基于情面要做个支持的姿态,但又不是真心认同,所以只有假装支持。真正的强关系、强认知,不仅会转发,还会在社群聊起来,在线下讲起来。
  为什么要求KOL和KOC参与背书呢?因为他们有“强影响力”。
  这就是“做透”和“打爆”的前提:以人引流,一定要与店主有“强关系”,对产品有“强认知”,对用户有“强影响力”。可以称为“三强”法则。
  “做透”可以简述为:在“强认知”的前提下,利用“强关系”的“强影响力”。
  场景体验,恰恰能够解决“做透”的“三强”法则。
  第一,体验形成的强认知让KOL和KOC敢于背书。体验是最强的认知,也是门槛最高的认知。哪怕是新品牌、新产品,只要参与过亲身体验,并且印象良好,认知强度远超过广告、内容传播、口碑。
  第二,体验过程中的共同经历,能够强化关系,让KOL和KOC愿意背书。
  形成强关系,大致有下列几个深化关系的途径:
  1.血缘:亲戚。因为有血缘,关系天然亲近。一个家庭,即使常常吵架,但仍然很容易和好如初。
  2.共同兴趣:朋友。人生经历大浪淘沙,总会沉淀一批朋友。家庭、工作之外的第三场景,往往是朋友在一起。
  3.共同经历:同学、战友。
  4.共同任务:同事。同事之间,一起经历的时间甚至超过家庭成员之间。
  5.乡缘:老乡。在陌生环境,只要有一点共同点,就有亲近感。比如,出国之后,中国人之间就有亲近感。这种亲近感,是关系深化的基础。
  血缘是出身决定的,乡缘是出生地决定的,共同兴趣是长期生活决定的。这些东西基本决定了影响人际关系的邓巴数(148人)。但是,以人引流,需要短期内突破邓巴数。
  短期内突破人际交往的邓巴数,最佳手段是创造共同经历。比如,一起出差,一起游戏,一起参与活动,相互搭档。
  店主的人际交往本身就受限,強关系的商业化还要有强认知,所以,以场景体验为道具,既可以形成强认知,也在共同经历中深化关系,就成为不可多得的手段。

用体验做“打爆”素材


  体验本身无法打爆,但体验提供了打爆所需要的传播素材,以及发起传播所需要的传播兴趣宽度。
  打造一个县与打爆全国,打爆逻辑不同。打爆全国,通常是超级话题引发内容裂变,以内容取胜。内容裂变,一般与商业的关联相对较多。
  打爆一个县,以传播密度取胜,传播内容既不能是广告那样的“Slogan”,也不能是快速裂变的情绪化内容。虽然素材不少,目前看,场景体验是相对有内容、有情绪,比较适合内容生产,特别适合直播。场景体验做好了,“拍感”(拍照并转发)强,那么传播性就比较强。
  打爆,就是瞬间形成高传播密度。在一个县,20%的信息触达,才能确保打爆。只有打爆了,在当地才有话题性。
  一个县级市场,打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要有足够高的传播密度。传播密度从何而来?
  1.从社会化媒体中来。比如当地的公众号、本地网红,或者从微信、今日头条在当地导流。经过我们的试点,根本无法形成打爆需要的流量规模。
  2.从线下渠道中来。线下渠道参与传播,必须做到传播宽度足够宽,达到“百店联动,千群共振,万人直播”。做到这些,前提是“做透”。
  第二,瞬间形成强认知。



  传统品牌的认知需要“大喇叭使劲喊”,认知形成时间长,但一经形成,就不容易被覆盖。超级IP的内容引爆是浅认知,基于情感的偏好。正如流行趋势一样,容易被新的流量所覆盖。
  电商的认知,基于订单量、好评差评和促销政策,更是容易被诱导。
  既要打爆,又要有强认知,认知不容易被覆盖。这是我们希望传播达到的理想目的。传播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而且不断变化。但是,只要在传播中置入场景体验,那么,就可以获得两大好处:一是认知强度高;二是场景情绪可以有很高的传播性,有助于传播内容的形成,并对受众形成黏性。

场景体验是起手式


  场景体验成为“做透”“打爆”的起手式,要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面向B端深化关系,面向C端有强认知。
  B端体验是面向代理商、店老板及KOC的体验,体验的目的,不仅仅认同、下单,更重要的是深化关系,人格背书,即参与“做透”一个店。
  C端体验的目的比较简单,即强认知,下单。如果参与传播,那只附带效果。体验目的不同,体验设计也就不同。
  第二,面向B端需要二级体验,面向C端需要三级体验。
  现在不少企业设有体验中心,一般在总部。总部体验的体验对象当然主要以代理商为主,以招商和稳定代理商信心为目标。或许也有邀请个别大V体验,但不是常态。
  如果要让门店体验,或者本地化KOL和KOC体验,必须设立二级体验。总部是一级体验,县市是二级体验,从而做到体验本地化。
  二级体验,体验设计当然不容易有像总部那样的强体验感,体验的设计难度大。但我们参与过的部分企业,二级企业做好了,确实效果非常大。
  二级体验,可以做成移动式体验,比如江小白的“小酒馆”、李渡的“知味轩”。
  一二级体验,只能针对B端和部分KOL、KOC。要做到全面针对C端体验,就要做三级体验。
  三级体验就是在终端做体验。终端体验可以是移动式的,比如在商超的体验,也可以是相对固定的。
  多级体验,本身是一个用户筛选机制。从三级体验中筛选KOL和KOC参加二级体验,从二级体验中筛选KOL或大客户到总部体验。
  第三,体验要有场景。
  过去,有人把品鑒当体验。品鉴只是产品体验,是初级体验。品鉴的好处就是方便,问题是认知不够深化。
  还曾经有人把工厂参观当作体验。参观有强化认知的作用,但仍然是浅体验。
  最强的体验是沉浸式体验,体验者本身有角色扮演,容易“入戏”,认知深刻,难忘。在体验中增加场景感,效果会更好。
  场景导向,就是研究人的需求的社会性。功能性需求,往往以个体为需求载体。社会性需求,往往以场景表现。场景研究的是一群人(包括不同特征的人)的共同需求。
  场景体验,包括产品场景、销售场景和消费场景。产品场景,通常在总部,也可以在二级体验中模拟。消费场景,一定在终端店。
  场景体验的最高境界,就是同时达到四个目标:深体验、强认知、高传播、关系深化。这是体验作为“做透”“打爆”起手式的要求。
  第四,体验要有“三感”。
  体验“三感”,指的是参与感、仪式感和娱乐性。
  参与感,解决体验者“入戏”的问题。原小米副总裁黎万强在 《参与感》中比较详细地列出了参与感的三原则:
  1.“开放参与节点”,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筛选出让企业和用户双方获益的节点,双方获益的参与互动才可持续。
  2.“设计互动方式”,根据开放的节点进行相应设计,互动建议遵循“简单、获益、有趣和真实”的设计思路,互动方式要像做产品一样持续改进。
  3.“扩散口碑事件”,先筛选出第一批对产品最大的认同者,小范围发酵参与感,把基于互动产生的内容做成话题以至做成可传播的事件,让口碑产生裂变。
  体验的仪式感,现在也有人称为“拍感”,即拍照并晒朋友圈的欲望。拍照及晒朋友圈,本身就是传播。“拍感”是可以在体验中设计的,只要有仪式感,即容易触发拍感。
  娱乐性是调动体验时的情绪,活跃氛围,形成气场。
其他文献
第100只猴子  20世纪50年代,日本科学家观察到一种现象。在日本九洲以东的群岛上有一群猴子,一直吃脏甜薯。1952年,子岛上的一只猴子首先学会了用海水把甜薯洗干净,接着一只传一只,从1952年到1958年,岛上所有年轻的猴子都学会了洗甜薯,但成年猴子还是吃脏甜薯。直到1958年的有一天,整个子岛的猴群很快都学会了。  最为神奇的是另一边高崎山大陆的猴子们,也全都会了,而它们之间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期刊
营销是一种职能,这个职能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获得顾客回报,从而构建供需一体化的强信任关系(从这个意义来说,销售就成为多余)。场景就是一种营销工具、一种市场分析的思考框架,用来洞察产业机会、用户痛点,从而开发出好产品,或者借助场景体验,给顾客更大的价值感,让用户尖叫并自发传播品牌。时代呼唤场景营销  在中国市场,1.0、2.0、3.0三种企业形态并存,丰富了中国营销实践,成就了中国企业。并因企业的实
期刊
一直以来顾客和导购,就像医生和患者,天生就有着莫名微妙的关系。尽管导购们掏空了心思讨好顾客,顾客们也不能完全放下戒备,态度、语气、情绪......一方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矛盾。都说男女朋友关系复杂,现在看来,这届年轻人和导购关系的复杂程度有时可能更胜一筹。新零售的导购应该是个“自媒体”  当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高,行业意识到,新的流量增长空间存在于线下场景,线下有至少70%的流量还未被激发。而好的导购员
期刊
农业社会下,自产自销的商品交易是除了“以物易物”这一模式以外最简单的商业交易。  在过去,菜农A在某个摊位售卖自己的蔬菜,从A的角度看,他存在两种身份:既是品牌商(个人IP为产品背书)也是终端(摊位)。  从A的消费人群看,一定是先看到A摊位的品类(建立了认知),通过A的自卖自夸和跟摊主讨价还价(进一步强化了认知),最后决定消费(交易)。而地理原因决定了,这位消费者很大概率会进行复购,这样一来二去
期刊
“閱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听起来很宏大的一句话,被企鹅小彩书×Seesaw Coffee的联名挂耳咖啡,有趣地诠释了一把。  你是否想过喝出一本书的味道?实际上,每本书的独特味道与品类丰富的咖啡有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企鹅出版集团推出的《企鹅经典:小彩虹》这套书,浓缩了不同名家对于各个人生命题的思考。这些命题看起来抽象宽泛,为了让读者的感受更加具象,企鹅与Seesaw Coffee合作,将每本书所
期刊
經历了数月的阴霾,城市如何复苏以及经济如何恢复正轨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线上用户也迫切想要重回线下,将封印数月的购物欲望转为补偿性消费回潮。此时,生硬的推广和口号再难打动消费者,人们需要的是实在的情感和共鸣。  滴滴代驾和饿了么口碑共同选取了七个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标,将它们的形象萌化,做成一系列“胖版”地标性创意海报,为接下来的营销活动打头阵。接着推出为城市打气的趣味H5,将城市变胖的原因公之于众。
期刊
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很多国家没有完善的医疗救助机制,面对病毒更是缺少必要的防护物资,甚至国民也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令人担忧。  印度便是这样一个国度。由于经济落后又缺乏水资源,印度人从来没有使用肥皂和饭前洗手的习惯,而“手抓美食”又是常态,这在特殊时期更易交叉感染。卫宝香皂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但要国民改变原有生活习惯并不容易,于是从印度重要的宗教信仰——杜尔加女神获取灵感。在公共场合搭建快捷分
期刊
5月27日,音乐APP大咖QQ音乐与奶茶中的C位喜茶共同打造的“灵感音乐公司”正式营业。  用户只要在QQ音乐中搜索“灵感”,即可进入“灵感音乐公司”推出的“定制你的灵感专辑”趣味H5:用户在完成声乐、形体等模拟“训练”后,根据8种热门喜茶系列产品对应的8类潮酷音乐风格,选择心仪的音乐风格与打歌服装,形成极具个人特色的“灵感专辑”。在互动中,参与者可以加入量身打造的成长计划,通过积分打榜的形式,体
期刊
产品,要自带话语权,自带销售气场。  企业不可能或很少能够穿越层层障碍,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即使沟通,那么多消费者都要去沟通,也不现实,沟通不过来。  但是,不沟通,产品价值又很难被消费者迅速认知、接受。因此最好的形式就是通过产品来实现。  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消费者走进卖场,走向挤得满满当当的货架,或者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线上平台刷屏购物,那么多产品,凭什么会选择你的产品而不选择其他产品?
期刊
今天的年轻人都爱潮牌。  说到潮牌,我们不得不先提一下快时尚。  Forever 21在去年节节败退,Zara和H&M关店的消息又不绝于耳,而把传统快时尚这个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正是时尚零售中的新浪潮——潮牌。  如果说 Off-white、Vetements是潮牌市场中的耀眼新贵,那么另一派“年事已高”却成功转型到潮牌阵列的老品牌们,它们的故事似乎更加励志。  中国的李宁、意大利的 Fila、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