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要多吃海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千万别吃海鲜,得了甲状腺结节也不能吃海鲜……面对美味的海鲜,甲状腺疾病患者该何去何从?
海鲜的那“碘”事儿
纠结吃不吃海鲜,其实是纠结海鲜里面所含的碘。
一般所说的海鲜,包括藻类、鱼类、虾类和贝类。这些海鲜的含碘量其实有天壤之别:藻类含碘量最高,其中100克干海带含碘36240微克,100克紫菜含碘4323微克;其次是贝类和虾皮,100克贻贝含碘346微克,100克虾皮含碘264.5微克;含碘最少的海鲜是鱼类,100克墨鱼含碘13.9微克,100克小黄花鱼含碘5.8微克,100克带鱼也只有5.5微克碘。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海鲜里的碘呢?拿我们经常食用的碘盐来比较,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为每公斤30毫克,即每1克碘盐含碘约30微克,几乎为100克带鱼含碘量的6倍!再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健康成人(非孕妇)每天需摄入碘150~300微克。相比之下,100克带鱼的含碘量真是不值一提,更别说烹饪后还将流失部分碘。
流言与真相
对于海鲜,甲状腺疾病患者应该敬而远之还是可以放心享用?坊间的说法很多,但真相如何呢?
流言1:甲亢患者千万别吃海鲜。
真相:甲状腺利用碘合成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造成甲亢。甲亢患者在治疗后,如甲状腺功能还未正常,或者还伴有甲状腺肿大,若此时摄入较多碘,会让病情雪上加霜。此时必须禁碘饮食。
若甲状腺功能已经正常,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可选择含碘量较少的小黄鱼、带鱼、墨鱼。烹饪时最好使用无碘盐。偶尔少量尝尝这类海鲜,对病情不会有太大影响。
在妊娠3个月后,胎儿的甲状腺开始发育,需要依赖母体提供大量的碘自己合成甲状腺素,哺乳期也是如此。因此患有甲亢的准妈妈需要储备足够的碘来满足胎儿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荐,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保证至少250微克的碘摄入量。按我国每1克碘盐含碘约30微克、每天摄入碘盐6~10克计算,一般每天可摄入180~300微克碘。除去碘在烹饪及体内代谢时的损耗,摄入的碘可能无法达到250微克/天。所以在食谱里,也不必把海鲜列入黑名单,但是要避免进食海带和紫菜这类高碘海鲜。可以通过检查尿碘,判断体内的碘营养状况(孕期及哺乳期尿碘应维持在150~249微克/升),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进食海鲜,同时监测甲状腺功能,如甲亢加重需要调整口服药物剂量。
流言2:甲减患者要多吃海鲜。
真相:各种不同的病因均可导致甲减发生。如缺碘时甲状腺素的合成不足,引起甲减,海鲜对缺碘引起的甲减是有帮助的;但其他原因,比如由高碘诱发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引起的甲减,摄入过多海鲜就会有反作用,甲状腺细胞将受到更大损害,从而加重甲减。
因此甲减患者应注意摄入适量的海鲜。缺碘引起甲减的患者理应加强碘摄入,可适度多吃海带、紫菜等高碘海鲜,但对于碘充足甚至过量患者,就不宜选择藻类海鲜了,偶尔吃一点海鱼没有问题。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缺碘还是碘充足呢?还是要监测尿碘,儿童及成人(非孕妇)尿碘应尽量控制在100~199微克/升。
流言3:得了甲状腺结节不能吃海鲜,否则会加重病情。
真相: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囊肿、腺瘤及甲状腺癌,其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遗传、电离辐射、吸烟、焦虑等有关,还与体内缺碘或高碘状态有关。甲状腺结节伴有甲亢或甲减者,海鲜的摄入可参考无甲状腺结节的甲亢、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也最好在尿碘的监测下来决定海鲜摄入的种类和数量。
海鲜的那“碘”事儿
纠结吃不吃海鲜,其实是纠结海鲜里面所含的碘。
一般所说的海鲜,包括藻类、鱼类、虾类和贝类。这些海鲜的含碘量其实有天壤之别:藻类含碘量最高,其中100克干海带含碘36240微克,100克紫菜含碘4323微克;其次是贝类和虾皮,100克贻贝含碘346微克,100克虾皮含碘264.5微克;含碘最少的海鲜是鱼类,100克墨鱼含碘13.9微克,100克小黄花鱼含碘5.8微克,100克带鱼也只有5.5微克碘。
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海鲜里的碘呢?拿我们经常食用的碘盐来比较,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为每公斤30毫克,即每1克碘盐含碘约30微克,几乎为100克带鱼含碘量的6倍!再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健康成人(非孕妇)每天需摄入碘150~300微克。相比之下,100克带鱼的含碘量真是不值一提,更别说烹饪后还将流失部分碘。
流言与真相
对于海鲜,甲状腺疾病患者应该敬而远之还是可以放心享用?坊间的说法很多,但真相如何呢?
流言1:甲亢患者千万别吃海鲜。
真相:甲状腺利用碘合成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造成甲亢。甲亢患者在治疗后,如甲状腺功能还未正常,或者还伴有甲状腺肿大,若此时摄入较多碘,会让病情雪上加霜。此时必须禁碘饮食。
若甲状腺功能已经正常,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可选择含碘量较少的小黄鱼、带鱼、墨鱼。烹饪时最好使用无碘盐。偶尔少量尝尝这类海鲜,对病情不会有太大影响。
在妊娠3个月后,胎儿的甲状腺开始发育,需要依赖母体提供大量的碘自己合成甲状腺素,哺乳期也是如此。因此患有甲亢的准妈妈需要储备足够的碘来满足胎儿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推荐,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每天要保证至少250微克的碘摄入量。按我国每1克碘盐含碘约30微克、每天摄入碘盐6~10克计算,一般每天可摄入180~300微克碘。除去碘在烹饪及体内代谢时的损耗,摄入的碘可能无法达到250微克/天。所以在食谱里,也不必把海鲜列入黑名单,但是要避免进食海带和紫菜这类高碘海鲜。可以通过检查尿碘,判断体内的碘营养状况(孕期及哺乳期尿碘应维持在150~249微克/升),然后在医生指导下进食海鲜,同时监测甲状腺功能,如甲亢加重需要调整口服药物剂量。
流言2:甲减患者要多吃海鲜。
真相:各种不同的病因均可导致甲减发生。如缺碘时甲状腺素的合成不足,引起甲减,海鲜对缺碘引起的甲减是有帮助的;但其他原因,比如由高碘诱发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所引起的甲减,摄入过多海鲜就会有反作用,甲状腺细胞将受到更大损害,从而加重甲减。
因此甲减患者应注意摄入适量的海鲜。缺碘引起甲减的患者理应加强碘摄入,可适度多吃海带、紫菜等高碘海鲜,但对于碘充足甚至过量患者,就不宜选择藻类海鲜了,偶尔吃一点海鱼没有问题。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缺碘还是碘充足呢?还是要监测尿碘,儿童及成人(非孕妇)尿碘应尽量控制在100~199微克/升。
流言3:得了甲状腺结节不能吃海鲜,否则会加重病情。
真相: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囊肿、腺瘤及甲状腺癌,其发生的原因除了与遗传、电离辐射、吸烟、焦虑等有关,还与体内缺碘或高碘状态有关。甲状腺结节伴有甲亢或甲减者,海鲜的摄入可参考无甲状腺结节的甲亢、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也最好在尿碘的监测下来决定海鲜摄入的种类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