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探究法在语言表达题中的运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利用资源,创设情境,体验课程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提出“心物交融”说,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等观点,说明客观外物会激起人的情感活动;情感活动又会触发语言表达的动机。高考语言表达题被称为是高考的“创新实验田”,在2006年的湖北高考卷中出现了新型的创新题:写串词。这种创新题型令学生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平台资源,在课前精心挑选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赵忠祥和倪萍的主持视频,运用情境体验导入知识要点,创设体验过程,三个片段的视频创设一种氛围,引导学生披情入文,以思索者、探究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视频中主持激情满怀、绘声绘色的表演,学生在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的过程中激发出一种学习语文的高潮,更好地触发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动机。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感悟留给学生,体验效果明显,探究意识增强,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一个原则——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大语文观。
  附:央视春节晚会主持人三段串词。
  (1)新的一年,带给我们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征程和新的目标,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让我们团结一致,斗志昂扬地走进新时代。(引出歌曲:走进新时代)
  (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引出舞蹈:梅)
  (3)春天的钟声是对成年人三百六十五个日子辛勤耕耘的礼赞,是孩子们追赶太阳的晨曲;新春的钟声唤醒了绿色的田野,播撒下风调雨顺的希望,新春的钟声敲响一长串长长的祝福。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零点钟声。(引出歌曲:春天的钟声)
  附:2006湖北卷:
  21: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
  串(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二.激活思维,知识碰撞,体验探究
  
  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语文课将打破时空界限,你们将触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会了人间大欢喜大悲悯大憎恨的博大情怀的颗颗内心。”在2008年1月9日上午,南海区九江中学和日本兵库县立新宫高等学校的学生文化交流会在九江中学隆重举行。九江中学和新宫高校虽然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但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很有意思,特别是对加深两国之间友好关系而言,意义非常重大。在长达4天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都很激动和兴奋,并彼此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因此,我在语文课上出了一道语言表达题:给日本的学生写张贺卡。从学生答题情况看,他们所写的句子,语言不再干瘪无味,缺乏感情,许多同学写得真挚、感人。那为什么在平时的模拟考里有如此大的反差?就是因为学生不善于将语文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试卷上所指定的老师和同学成了两个抽象的概念,无真实感情可言。学生们刚与日本学生交流完,还意犹未尽,心情非常激动。我就利用这个契机,创设和谐、体验的环境,让他们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结果许多美丽的句子脱口而出。如:①“朋友,在我失意的时候,你像柔和的阳光照耀了我的心房,让我感到无比温暖。”“你的语言如一缕清风,吹散我心灵的阴霾,感谢您,亲爱的朋友。”②“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心相盼;一份友情,一生挂念。”“淡淡一点的友情很真,淡淡一点的依恋很轻,淡淡一点的思念很深,淡淡一点的祝福最真!”等等。语言表达的实践性很强,它是一个包括激活思维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运用。
  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体验探究教学法其实就是在“体验”上做文章。“体验”是“探究”的条件,“探究”是“体验”的出发点、依据和最终归宿。学生通过体验,激活了大脑的思维;通过活动,提高了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明于思维,善于表达。
  
  三.内化能力,促进发展,体验迁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次次心灵的碰撞,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社会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以为这才是语文课的特殊意义所在。
  在新课标里,语言表达题历来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试验田”。不少题目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检测。而漫画是最具幽默感和讽刺效果的绘画,它具有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形象的描绘,通过与现实的联系,学生在做题中,在思考中,在体验中探究学习,在探究中感悟提升,从而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例如在教学2006山东卷第22题语言表达题,第一步:我先用投影打出三幅图:图一,泛着白沫的黑污河水;图二,遍地垃圾;图三,工厂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通过创设感悟情境,大家摆事实,看资料,明确了“保护环境,就是挽救人类自身”的道德观点。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观念,伴随着积极的道德情感,深入学生心灵,道德信念初步形成。第二步:再来看这道漫画高考题,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中出现的内容,也可以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根据高考题目的要求,初步写出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这时,有很多同学就积极发言了,你一言我一语,热烈讨论,最后明确内容:地上只有树桩,而没有了树;地上只有身体与斧头,而没有了人头。明确寓意:自然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没有了,人也就不存在了。第三步: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比如说2010年上海为了迎接“世博会”,践行低碳理念,进行旧区改造,将高165米烟囱改造成世博气象信号塔。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的附近、我们的身边,我们如何去保护大自然,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珍惜我们现有的生活环境等等。有的同学说不浪费饭菜,有的同学说响应学校号召,将垃圾分类,有的同学说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由一个问题引发开去,学生积极思考,内化能力,情感升华,体验迁移,形成了好的习惯,形成了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
  附:2006山东卷第22题语言表达题:请说明下面漫画的题面内容。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在课堂上“体验探究法”体现在学生带着强烈的兴趣、丰富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乐于竞争,喜欢接受探究问题的挑战;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断有创新的火花迸发。《高中语文新课程》明确规定了语文课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就是要求要以大语文教育思想为宗旨,以新课标精神为指针,以能力考查为目的,以贴近现实的选材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学养、感悟能力和表达素质。而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达到“自我情感升华”、“个性完善”的内化和外显,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行高效性教学的创新模式。
  
  蔡伟芳,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其他文献
让学生主动编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大的空间。因此,编演课本剧的实践活动,适应现代教育培养有个性和创造精神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的需要,成为新时代的教育呼声。  一.编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
《美国语文》在选文前后的阅读材料和学习活动设计一般在2000字以上,课文《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约900字)选文前后的文字约有2500字,比选文还长,而苏教版教材在选文前没有导读材料,在选文后设置几道思考题,少则几十字多则四五百字,比如,《象山那样思考》课后只有不到100字的问题设计;显然,《美国语文》的设计更加细致,内容更加丰富,而苏教版教材设计要简单粗疏得多。  与以往教材相比,苏教版高中语文
近来,有三个问题对我的困扰越来越大。  一.语文等于文学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困扰,是因为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几乎是纯文学教材。  高中语文的五本必修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三个部分组成,共594页,其中316页的“阅读鉴赏”,全部为纯文学鉴赏;剩下的278页中,写作训练全部是议论文、记叙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文体及与之相应的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等表达艺术的训练。梳理探究所涉及的内容全
市井乡野,窗外桌前,话语声声,应答连连,天天如此,处处亦然。是的,无论社会自怎么进化、发展,“说”与“听”,仍是人们交往最便捷的方式,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达意传情频率很高的一种人文现象。视角转向校园,说听场景,更为壮观。一提到教师,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教师的“说”: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不乏溢美之辞。议及教师的业务功力。是否善于言辞?语言艺术如何?是一个永恒的议题,至于“听”
新课程教学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课堂带来了教学的新气象,学生动起来了,课堂热闹起来了,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根据初中学生的语文教学实际,本人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策略。通过开展有效的语文活动。营造语文学习氛围,优化语文学习的外部环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过:“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我们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的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意,从而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没有很好的语感,如何把握文学作品?既然不能把握又谈什么理解,当然也就更不用说欣赏了。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学生通过阅读,学习阅读也许正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
在中国文学史上,巾帼词人李清照的出现,为南渡词坛放出了奇异的光采,特别是她的咏梅词,生动地再现了她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历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细细品来,顿觉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一.把梅掩羞,情态毕现。    少女时期的清照,天资聪慧,博闻强识,涉猎极广,不仅工诗善画,精通音律,更令人惊叹的是,此时她已成为一个早熟的作家,一位诗、词、散文创作的名媛圣手,很像一枝报春的寒梅。《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视野的开拓,情操的熏陶,是学生语言词汇的积累,也是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阅读,走进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吸收名篇语言精华,品味生活,丰富学生人文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兴趣导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少年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在实际的引导中,首先,
网上曾流行一句话:高中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在三怕中,最怕的就是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许多同学往往会皱眉头。面对作文题,搜肠刮肚,感到实在无话可说,于是只好硬着头皮,东拉西扯地说上一些大话、空话、套话、假话。但是我们的学生给朋友写信,探讨某些问题、畅谈自己的看法时,却常常得心应手,文从句顺,别人看了也觉得很不错。同样是写作,为何有如此鲜明的反差?过多的镣铐,
“《金米》是一部以油菜坡为背景的乡村题材小说。寄托了作者对生活复杂而深刻的认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人性的讽刺与嘲弄,以及同情和悲悯。”这是2007年12月第三届湖北文学奖评委会献给晓苏的颁奖词。2008年3月,这部短篇小说集又获得了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正如颁奖词中所说,《金米》这部小说集所收入的28篇短篇小说都是围绕鄂西北的农村油菜坡展开叙事的。在他乡村题材的短篇小说中,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