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3月22日,南岸区南坪街道后堡社区。
社区民警漆帮祥身着深蓝色的制服,腋下夹着一个黑色笔记本,大步流星走来。
“‘帮哥’,来了啊!”
漆帮祥走过林荫道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笑着跟他打招呼。
“大爷,你好。”漆帮祥笑着回应。
“‘帮哥’,办完事了啊!”
漆帮祥路过社区广场时,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远远喊道。
“嗯,走了。”漆帮祥朝她挥了挥手。
“‘帮哥’……”一路上,不时有人笑着和漆帮祥打招呼。
在后堡社区,为什么人人都認识“帮哥”?
“我来帮”
“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28位。”
“社区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比较多。”
提起后堡社区,漆帮祥如数家珍。房屋是什么结构,哪户人家住着什么人,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了解,源于主动。
2009年,漆帮祥调至后堡社区。
一开始,漆帮祥便主动融入社区。
冯国栋是后堡社区最年长的一位居民,因为常年独居,他不喜欢与人来往。
“人到老年怕孤独,最需要有人陪伴。”漆帮祥隔三岔五就去冯家看看。
灯泡坏了——“我来修。”
冯国栋老毛病犯了——“我帮你买药。”
无论哪家哪户,大事小事,漆帮祥都是那句话——“我来帮。”
为了让居民随时都能找到他,漆帮祥把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QQ号刻在钥匙扣上,并把钥匙扣分发给居民。
同时,漆帮祥还为自己制订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一沉——常开院坝会,沉入社区。
一天走下来,漆帮祥往往要开三五场院坝会。
二访——走访小区保安、重点人口。
随时沟通,及时了解辖区内的治安隐患。
三勤——腿勤、嘴勤、手勤。
经常走访、宣传、记录,尽快摸清和掌握社区情况。
四快——解决求助快,信息上报快,漏洞整治快,社区回访快。
办事有效率,绝不拖拖拉拉。
五清楚——对辖区群众清楚,房屋楼栋清楚,治安重点人口清楚,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清楚,帮扶对象、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清楚。
凭借万事“我来帮”的主动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漆帮祥很快就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
“来帮我”
2013年6月的一天,骄阳似火。
“‘帮哥’,我看不清了,快来帮帮我!”电话那头,传来尹元成焦急的声音。
尹老太突发高血压,双眼看不清东西了。
尹元成是后堡社区的高龄老人,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瘫痪的老伴。
遇到困难,尹老太第一个想到的是漆帮祥。
刚来社区时,漆帮祥也有些“水土不服”,社区居民并不怎么信任他。
但是,凭着万事“我来帮”的主动,社区居民渐渐知晓了这个热心警察。
没过多久,“帮哥”的称呼开始在社区居民间口口相传——
“‘帮哥’,楼下老是有人乱倒垃圾。”
“‘帮哥’,我向你咨询一下办户口的事。”
小到邻里矛盾,大到有人轻生、艾滋病人失踪,大家都有了默契——有问题,找“帮哥”。
2014年的一天,冯国栋老人突然把漆帮祥拉到一旁,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冯大爷,有什么事你直接说,我尽力办就是。”“帮哥”拍着胸脯说。
“如果哪天我不在了,这套房子就交给你帮我处理……”冯国栋把后事交给“帮哥”。
“你给我穿平日里我爱穿的那件中山装,裤子穿那条灰色的,鞋子就穿你送我那双。”冯国栋抹了抹眼睛,“我没有亲人,你就是我的亲人。”
将漆帮祥当作亲人的不止冯国栋一人。
孤寡老人陈为方枕头下压着一个电话本,里面仅有的两个号码都是漆帮祥的。
尹元成把银行卡密码告诉漆帮祥,让他帮忙买药。
…………
从“我来帮”到“来帮我”,漆帮祥的付出,换来的是社区居民满满的信任。
义务帮
后堡社区地处南坪商圈远端,流动人口较多,易发治安、刑事案件。
2013年11月,这里就曾发生过多起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
每次有人报案,漆帮祥心里就不是滋味。
“即使最后抓到了犯罪嫌疑人,但有些居民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漆帮祥说。
社区居民纷纷建议:在后堡社区修建一个治安岗亭。
漆帮祥立即向领导和街道综治办领导汇报,经过多方努力,三个月后,治安岗亭建好了。
但是,因为警力有限,一些地方仍难以监控。怎么办?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能‘亡羊补牢’,不能给坏人以可乘之机。”反复思量后,漆帮祥心里有了打算:成立巡逻队伍,发动群众参与。
但是,没有任何报酬,还要牺牲休息时间,大家愿意吗?
漆帮祥心里有些打鼓。
令漆帮祥意外的是,社区居民对他的想法非常支持——报名参加巡逻的社区居民超过200人。
于是,一支由社区民警和社区居民组成的“一小时巡逻队”就此诞生。
除了基本的治安巡逻、调解邻里纠纷,“一小时巡逻队”还不断完善机制,建立了街面、巷道、楼层的巡逻体系。
除了“一小时巡逻队”,后堡社区还成立了“‘帮哥’警务室”。
在“帮哥”的带领下,很多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
2014年,后堡社区刑事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了60%。
“帮基金”
2014年,漆帮祥“出名”了。
因为用心服务社区群众,他被评为腾讯2014年度“筑德人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捧着8万元奖金,漆帮祥想起了后堡社区的居民——
每天,社区居民总是主动到社区巡逻防范,无论严寒酷暑。
没有酬劳,大家仍然义无反顾地拍摄防扒视频,在社区宣传防骗知识。
哪家哪户有困难了,社区居民也总是互相帮衬。
…………
从“一小时巡逻队”到“‘帮哥’警务室”,平安后堡的建设,总少不了热心居民的身影。
而这些居民中,有的生活困难,有的疾病缠身……
漆帮祥又有了“新帮法”——把奖金捐出来,成立基金。
漆帮祥的想法得到了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分局的支持。
于是,以漆帮祥名字命名的“帮基金”应运而生。
配套推出的还有《热心居民、困难群众评选审核办法》和《“帮基金”公益基金管理协议》等措施。
后堡社区62岁的叶茂云是第一个获得资助的人。
叶茂云的妻子卧病在床,两个女儿还在上学,一家人生活困苦。
尽管如此,叶茂云并不抱怨,相反,他还是“一小时巡逻队”的积极分子。
“我领到了6000元资助金。”叶茂云红着眼睛说。
“我帮助了很多人,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所以我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上关怀与温暖。”漆帮祥说。
2015年,漆帮祥因工作调离了后堡社区。
但“帮哥”的故事,至今仍在后堡社区流传。
社区民警漆帮祥身着深蓝色的制服,腋下夹着一个黑色笔记本,大步流星走来。
“‘帮哥’,来了啊!”
漆帮祥走过林荫道时,一位五六十岁的老人笑着跟他打招呼。
“大爷,你好。”漆帮祥笑着回应。
“‘帮哥’,办完事了啊!”
漆帮祥路过社区广场时,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远远喊道。
“嗯,走了。”漆帮祥朝她挥了挥手。
“‘帮哥’……”一路上,不时有人笑着和漆帮祥打招呼。
在后堡社区,为什么人人都認识“帮哥”?
“我来帮”
“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有128位。”
“社区失独家庭和空巢老人比较多。”
提起后堡社区,漆帮祥如数家珍。房屋是什么结构,哪户人家住着什么人,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了解,源于主动。
2009年,漆帮祥调至后堡社区。
一开始,漆帮祥便主动融入社区。
冯国栋是后堡社区最年长的一位居民,因为常年独居,他不喜欢与人来往。
“人到老年怕孤独,最需要有人陪伴。”漆帮祥隔三岔五就去冯家看看。
灯泡坏了——“我来修。”
冯国栋老毛病犯了——“我帮你买药。”
无论哪家哪户,大事小事,漆帮祥都是那句话——“我来帮。”
为了让居民随时都能找到他,漆帮祥把自己的姓名、电话号码、QQ号刻在钥匙扣上,并把钥匙扣分发给居民。
同时,漆帮祥还为自己制订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一沉——常开院坝会,沉入社区。
一天走下来,漆帮祥往往要开三五场院坝会。
二访——走访小区保安、重点人口。
随时沟通,及时了解辖区内的治安隐患。
三勤——腿勤、嘴勤、手勤。
经常走访、宣传、记录,尽快摸清和掌握社区情况。
四快——解决求助快,信息上报快,漏洞整治快,社区回访快。
办事有效率,绝不拖拖拉拉。
五清楚——对辖区群众清楚,房屋楼栋清楚,治安重点人口清楚,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清楚,帮扶对象、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清楚。
凭借万事“我来帮”的主动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漆帮祥很快就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
“来帮我”
2013年6月的一天,骄阳似火。
“‘帮哥’,我看不清了,快来帮帮我!”电话那头,传来尹元成焦急的声音。
尹老太突发高血压,双眼看不清东西了。
尹元成是后堡社区的高龄老人,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和瘫痪的老伴。
遇到困难,尹老太第一个想到的是漆帮祥。
刚来社区时,漆帮祥也有些“水土不服”,社区居民并不怎么信任他。
但是,凭着万事“我来帮”的主动,社区居民渐渐知晓了这个热心警察。
没过多久,“帮哥”的称呼开始在社区居民间口口相传——
“‘帮哥’,楼下老是有人乱倒垃圾。”
“‘帮哥’,我向你咨询一下办户口的事。”
小到邻里矛盾,大到有人轻生、艾滋病人失踪,大家都有了默契——有问题,找“帮哥”。
2014年的一天,冯国栋老人突然把漆帮祥拉到一旁,似乎有话要说,却欲言又止。
“冯大爷,有什么事你直接说,我尽力办就是。”“帮哥”拍着胸脯说。
“如果哪天我不在了,这套房子就交给你帮我处理……”冯国栋把后事交给“帮哥”。
“你给我穿平日里我爱穿的那件中山装,裤子穿那条灰色的,鞋子就穿你送我那双。”冯国栋抹了抹眼睛,“我没有亲人,你就是我的亲人。”
将漆帮祥当作亲人的不止冯国栋一人。
孤寡老人陈为方枕头下压着一个电话本,里面仅有的两个号码都是漆帮祥的。
尹元成把银行卡密码告诉漆帮祥,让他帮忙买药。
…………
从“我来帮”到“来帮我”,漆帮祥的付出,换来的是社区居民满满的信任。
义务帮
后堡社区地处南坪商圈远端,流动人口较多,易发治安、刑事案件。
2013年11月,这里就曾发生过多起抢劫、抢夺和盗窃案件。
每次有人报案,漆帮祥心里就不是滋味。
“即使最后抓到了犯罪嫌疑人,但有些居民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漆帮祥说。
社区居民纷纷建议:在后堡社区修建一个治安岗亭。
漆帮祥立即向领导和街道综治办领导汇报,经过多方努力,三个月后,治安岗亭建好了。
但是,因为警力有限,一些地方仍难以监控。怎么办?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能‘亡羊补牢’,不能给坏人以可乘之机。”反复思量后,漆帮祥心里有了打算:成立巡逻队伍,发动群众参与。
但是,没有任何报酬,还要牺牲休息时间,大家愿意吗?
漆帮祥心里有些打鼓。
令漆帮祥意外的是,社区居民对他的想法非常支持——报名参加巡逻的社区居民超过200人。
于是,一支由社区民警和社区居民组成的“一小时巡逻队”就此诞生。
除了基本的治安巡逻、调解邻里纠纷,“一小时巡逻队”还不断完善机制,建立了街面、巷道、楼层的巡逻体系。
除了“一小时巡逻队”,后堡社区还成立了“‘帮哥’警务室”。
在“帮哥”的带领下,很多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
2014年,后堡社区刑事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了60%。
“帮基金”
2014年,漆帮祥“出名”了。
因为用心服务社区群众,他被评为腾讯2014年度“筑德人物”。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捧着8万元奖金,漆帮祥想起了后堡社区的居民——
每天,社区居民总是主动到社区巡逻防范,无论严寒酷暑。
没有酬劳,大家仍然义无反顾地拍摄防扒视频,在社区宣传防骗知识。
哪家哪户有困难了,社区居民也总是互相帮衬。
…………
从“一小时巡逻队”到“‘帮哥’警务室”,平安后堡的建设,总少不了热心居民的身影。
而这些居民中,有的生活困难,有的疾病缠身……
漆帮祥又有了“新帮法”——把奖金捐出来,成立基金。
漆帮祥的想法得到了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分局的支持。
于是,以漆帮祥名字命名的“帮基金”应运而生。
配套推出的还有《热心居民、困难群众评选审核办法》和《“帮基金”公益基金管理协议》等措施。
后堡社区62岁的叶茂云是第一个获得资助的人。
叶茂云的妻子卧病在床,两个女儿还在上学,一家人生活困苦。
尽管如此,叶茂云并不抱怨,相反,他还是“一小时巡逻队”的积极分子。
“我领到了6000元资助金。”叶茂云红着眼睛说。
“我帮助了很多人,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所以我希望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上关怀与温暖。”漆帮祥说。
2015年,漆帮祥因工作调离了后堡社区。
但“帮哥”的故事,至今仍在后堡社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