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那唑、GnRH激动剂及其联合应用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来源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那唑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leu p(?)olide)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非手术治疗已取得了肯定疗效,但复发率较高并且对重症疗效较差。两种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理不同,两药联合应用可能会增加疗效。为观察两药联合应用疗效的优越性,用雌鼠实验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药物的作用机理。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用9周的Sprague-Dawley雌鼠,剖腹后取左侧宫角的子宫内膜片断(5mm×5mm)移植到同体的左肾包膜下获得。2周后,再次剖腹,测量移植物的大小并计算其体积,确定移植物具有活性的标准是出现液体积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子宫苗勒氏管腺肉瘤(Mullerian adenosarcoma of the uterus)极罕见,至今国内未见有报道,我院遇见1例。 [病例]女患,20岁。主诉肿物脱出阴道口外1天,于1991年3月21日入院。8
The precursors organic cerium deposits were obtained by a stripping precipitation method from cerium-loaded P507 organic phase using oxalic acid as a precipitat
本文报告1例经常规羊水产前检测出i(12p)而确诊为Pallister-Killian综合征的胎儿。母年龄为37岁,黑人,有吸烟史。在妊娠18.5周进行了羊膜穿刺,羊水中甲胎蛋白(AFP)低于正常
韧带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肌腱膜的纤维性肿瘤,其最常见和最典型者多发生于腹壁,称腹壁韧带状瘤,其余部位则称腹壁外韧带状瘤。此瘤的特点是镜下形似良性改
有报告产前暴露于抗惊剂或患癫痫母亲增加了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性。本文目的是研究癫痫母亲的后代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并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作者对305例癫痫妇女的318次妊娠进
热刺激对孕妇循环系统以及对孕妇的影响了解得都很少。本文对23名健康妊娠晚期妇女进行的热反应试验,以孕妇心率、血压、宫缩及胎儿心率、胎动为指标,比较分析短时热刺激对
患者,女,17岁,未婚。于1988年4月7日突发口腔、鼻腔出血,量不多,鲜红,有小血块.无外伤及其它诱因,当时在同村医务室诊断为“鼻衄”并服中药治疗,两天后出血停止.2月后再次出
科威特芳烃公司宣布了一项新的投资计划,针对其位于科威特舒艾巴(Shuqiba)的对二甲苯装置开发下游项目,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该公司下游项目将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30岁以上的妇女约占20%.近年来随着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相关的研究,实验证实肌瘤组织内具有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且其密度高于周围正常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