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来源 :农业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n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人才的培养,应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典型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厘清质检人才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明确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采取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培训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措施,从而构建起一套完备的质检人才技能培养体系,才能强化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有效提升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农产品质检人才的需求.
其他文献
针对传统荞麦脱粒装置——纹杆闭式切流脱粒滚筒装置脱粒过程中籽粒残留和杂质含量高的问题,开展了洁净系统设计研究.该系统包括2个风速入口,每个风速入口由与纹杆脱粒滚筒方向相同的长820 mm、直径27 mm的小型管道构成,每根小型管道上方开有直径12 mm、间隔6 mm的圆孔,用来清理脱粒装置中的残留籽粒.采用AN-SYS Fluid Flow(Fluent)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对纹杆闭式切流脱粒装置风场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当2个入口同时工作并采用12和15 m/s的风速时,清选风速约等于荞麦籽粒的漂浮速度
为研究果园喷雾机的气流和雾滴沉积分布情况,通过数值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种适用于果园植保的多风道风送喷雾系统气流场和气液两相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该多风道风送喷雾系统的外部气流场分布较为均匀,喷射出风口出口处的气流速度试验值与仿真值相对误差<13.7%,随着测量距离增大,气流速度逐渐衰减,其绝对误差基本在0~2 m/s.雾滴场在-0.6~0.6 m喷雾区域内雾滴沉积量(百分比)的仿真值和试验值相对误差<14%,数值分析结果较为准确地反映风送喷雾系统的气流分布和雾滴沉积特征.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是反映森林植被变化的重要参数,分析滇池流域NDVI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准确评估该流域近年来植被覆盖及变化情况,分析气候驱动力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两种数据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2000-2015年的全国合成产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20-2021年的MOD13A2产品.使用趋势分析法分析滇池流域NDVI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在中国气象数据网下载1999-2015年滇池流域
基于京津冀9个农业核心科研机构近10年的SCI论文产出,从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学术发展力和科技合作力4个维度对竞争机构和地区进行科研竞争力的横向、纵向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和南开大学为京津冀3地农业领域综合科研竞争力排名前三的机构,北京地区各机构的科研水平较其他两地强.因此,政府和各机构应进一步夯实京津冀农业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统筹科技资源和经费配置、优化人才结构和项目交流,以期实现京津冀3地农业科技的协同进步.
从农业工程专业学生思想教育现存问题出发,分析其内外部原因,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采取“三全育人”工作格局深化学生“农”字专业思政教育、建立辅导员和学业导师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及拓宽学生视野等措施,加强农业工程专业学生思想建设,促进农业工程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保证和提高农业工程领域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农民增产增收,开展了降解膜与普通地膜效果在花生生产上的对比试验.观察记录2种地膜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膜在花生生产上完全可以替代普通地膜,极大解决了普通地膜在花生生产中“白色污染”,以及农民费工费时、劳动效率低的问题,保护了环境,为农民增产农业增收提供保障,为农民选择地膜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深入挖掘各种因素与棉花产量之间潜在的关系,并科学地预测棉花产量,本文以2000—2019年新疆棉花产量等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按照关联度大小对这些指标进行排序,并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新疆棉花产量.结果表明:2000—2019年对新疆棉花产量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柴油使用量、成灾面积和农药使用量;2020—2027年未来8a新疆棉花产量将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对高校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修课程,食品基础实验不仅帮助学生积累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然而,目前食品基础实验教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培养受到一定制约,有必要以学生为中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及加强教学管理4个方面,对有效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思考与探索,实现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