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渡寻踪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东的牌坊,曾数不胜数,但遗留下来的已是凤毛麟角。在上虞上浦镇渔家渡村,如今还遗存着两座明代牌坊,在这两座牌坊的坊额上,镌有明朝大学士谢迁的手笔。这位余姚籍贤臣的手迹,存世仅有数件,关于他的石刻书迹,此前更是闻所未闻。于是,去一趟渔家渡,拜谒乡贤手迹,自然成了我心中搁置不下的愿望。
  


  


  


  一个秋雨后的日子,我终于决定完成这一次造访。渔家渡位于上虞市上浦镇西南15公里处,西临小舜江,南靠凤山。入村50米转弯,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两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呈东西一线状排列,横跨于村道之上。牌坊高6米多,跨度4米左右,二柱单间,上部以石质斗拱承托,间嵌“恩荣”碑石,呈楼阁样式,牌坊石枋上浮雕有麒麟、龙凤、仙鹤、祥云等图案,镂刻精细,构造精巧。西首的一座牌坊额梁上,一面横镌有“绣衣”二字,右侧竖镌有“贵州道监察御史董复”字样;另一面横镌有“榜眼”二字,前后竖镌有“赐进士及第荣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谢迁为弘治乙丑科榜眼及第董书”字样。东首的一座牌坊额梁上,一面横镌有“会元”二字,坊额亦系谢迁所书。从坊上所镌文字来看,这两座牌坊当系旌表董家科名而建。
  渔家渡牌坊建坊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这一年,董夺得会试第一,殿试榜眼及第,时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谢迁为渔家渡董家立坊书写了坊额。细看牌坊上的“榜眼”、“会元”四字,笔力凝重,端正遒劲,与世传谢迁书法风格相符。
  渔家渡为董姓族居之地,这里原先只是小舜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唐朝金紫光禄大夫时用公之后裔,元朝时赘居小江之南张家埭,更其里名曰渔家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渔家渡董复中了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正是余姚人谢迁。时隔三年,董复之兄董豫,也考中了进士。兄弟连科,同朝食禄,自此,渔家渡董家甲第连云,簪缨济美。
  董复曾官贵州道监察御史,牌坊上的“绣衣”二字正是为董复而书。“绣衣”之名源自西汉,因朝廷派御史衣绣衣到地方督办要务,因称其为“绣衣直指”,后世以“绣衣”之名尊称御史。
  董复与谢迁同科题名后的30年,也就是弘治十八年,董复的儿子董与谢迁的儿子谢丕也一同进京参加会试,董夺得会试第一,谢丕名列第四。殿试发榜,董、谢丕分别被钦点为榜眼、探花,双双鼎甲及第,董、谢二家两代同科之美事,一时传为美谈。
  董(1487~1546年),字文玉,号中峰。董榜眼及第时,年仅18岁,这一年,谢迁已入阁,他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年侄十分喜爱,时常躬亲相教,以为门生。正德初年,宦官刘瑾恣横枉法,谢迁上疏请诛刘瑾未果,被矫诏勒令致仕。谢迁被劾后,董亦被连累,贬斥为成安知县,直到刘瑾被诛后,董才官复旧职。嘉靖六年,董升为吏部左侍郎。《余姚四门谢氏二房谱》上记载有嘉靖六年三月初七日皇帝的一道“遣官起用敕谕”,这是嘉靖帝起用谢迁为阁臣的谕旨,传旨之官,正是董,谱中还收录有董遗楮一封,信中尊称谢迁(号木斋)为木翁:“台侍顷年来老成凋谢,且尽洛波之卧,缙绅所属望者,木翁一人而已。此命既下,无不动色相庆,且以不出为忧,伏望意在苍生,无为固辞,此非之私言也。”此事在谢迁《归田稿》中有诗作《酬董文玉宫谕过访用前韵》可以辅证,诗中云:“三径秋风草乱生,候门连日讶宫旌。云霄回首十年别,甲第联名两世情。剩水残山宜老朽,玉堂金马属豪英。海乡昨夜人争道,南斗文光烛地明。”此时,谢迁已是79岁的老人,苍凉的诗意中,仍念念不忘与董家的两代甲第同年之情。这一年,在三上“辞重命疏”不准之下,已做了18年野老的谢迁只好重整朝袍,北上效命。
  


  


  从历史记载来看,董不仅是一位饱学之士,更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官吏,皇帝曾亲赐“直道儒臣”匾额,但后来的一场礼案却让这位名重一时的侍郎几乎身名俱毁。嘉靖九年十月,董的父亲去世,这一年,董正在吏部左侍郎任上代掌尚书之篆,他没有及时把父亲去世的消息上报朝廷,时隔月余也未去官还乡守制,此行被御史胡明善揭发,认为董“有他觊”。按照明代礼制,官吏如遇到祖父母、父母丧事时,自闻丧之日起,不计闰,须守制27个月,服阕起复,凡官吏匿丧,俱发原籍为民。明世宗命都察院查证后,下诏命董以原官致仕归乡,永不叙用。时隔四年,董的同年谢丕丁父忧服阕,还朝后升任吏部左侍郎,恰恰坐上了董原来的位置。
  董削官还乡以后,在家深居简出,淡泊余生。据康熙《会稽县志》记载: 董建书院于东山两眺之间,四方从游讲学者甚众,人称中峰先生。后来,董居住在越城探花桥旁,与谢丕在郡城的府第仅一墙之隔。嘉靖十六年,谢丕亦致仕回乡,时而闲居于郡城探花第,这对科举场上的鼎甲同年、官场上的先后侍郎,在绍兴城内做起了前后邻居,二人时而浅斟慢饮,倒也逍遥自在。嘉靖二十五年,董在家乡去世。二十年后,明穆宗即位,念董为官时清望甚著,追赠为礼部尚书,谥文简。
  历史就近在咫尺。阴冷的秋风中,我伫立在渔家渡两座古老的牌坊之间,思绪似乎在500年间的时空中穿越。一阵铃声后,一位50多岁的村民骑着自行车过来,见我在看牌坊,就从自行车上下来与我攀谈起来。村民说:他姓董,小时候曾听爷爷说过,在村西的小舜江渡口边上,原有一座高大威武的“兄弟进士坊”,当年外人来董家必须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如今村中还流传着一句“五步踏档,拦路银牌”的说法,以此喻示董家门第曾经的显赫。
  


  


  如今的渔家渡,如果没有了这两座古旧的牌坊,实在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有过一个显赫的家族,父子科甲门第,如今已成了一个陈旧与平凡的乡间村落。不经意间,天空又烟雨迷蒙起来。细雨中,我来到了村中的董氏祠堂。古祠曾规模巍峨,但如今已破败不堪。年已80多岁的董大爷告诉我说:当年的祠堂气派堂皇,大殿上挂满了金闪闪的牌匾,他清晰地记得大殿正中悬的是“奕世簪裳”大匾,左侧悬的是“褒忠全节”匾……
  从董家宗祠出来,两位老人满嘴的牢骚已转为了沉默。祠门口聚了不少看热闹的村妇,窃窃私语间,她们关心的也许只是村堡里一些咀嚼不尽的话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三·八妇女节”期间,妻子单位组织活动——怀化两日游,我作为家属随行,尽情地领略了怀化别样的风土人情。3月29日凌晨7:30,我们77人坐两部大客车从单位出 During the Marc
意大利,路边风光不咋地    这次在欧洲转到的国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比较大,经济总量分别居欧洲第三、第一、第四位,都是富裕的国家。听到对三个国家国民特点的概括:法国浪漫,德国严谨,意大利随意。觉得有一定道理,却又不完全同意。例如,穿着最能体现国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展现人的气质。而意大利人就最讲穿着,满街的绅士,倒是法国人很随意。我倒是感觉,要是用浪漫、严谨、随意来概括三国的市容及村庄,却比较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及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山西地区汉族妇女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复发性流产组3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麦新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优秀的革命音乐家和战士麦新而于1978年修建的。该馆收藏了关于麦新遇难60年来人们纪念麦新的题词、手迹、历史图片以及各种公开发表出版或内部手抄、手
苏北里下河地区的兴化市,地势相对低洼,这里沟壑纵横,劳动人民为了谋求生计,移舟堆土造田种植庄稼,因而在广袤水域中形成垛状农田。该市西北部的湖荡农业区,成千上万亩土垛地
翻开中国的版图,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像一条横贯中国腹部的脐带,又象一部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的编年史,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这条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为各国经济、贸易作出了
一次到莆田出差,得知市辖湄州区有旅游胜地湄洲岛妈祖庙,便决定与友人前去湄州岛赡仰妈祖风光。莆田市区开往湄州岛的班车每隔8 Once to travel in Putian, learned that th
海水形成的天然屏障,能阻挡最坚固的路障所不能阻挡的东西吵闹的邻居、呆呆的路人和烦人的摄影爱好者的搅扰。  世上的名人和商界的领袖们,长久以来一直有购买私家岛屿作为私密空间的传统。  私人岛屿,连绵的金色海滩、360度无故视角,是亿万富翁、名人贵胄们无法抗拒的荣耀。生活的高节奏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使拥有一份“与世隔绝”的私人小岛的念头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购置一个私人小岛,成为欧美中上层人士最为热门的
该文针对德化县东固水库拱坝裂缝情况,通过钻孔取芯、应力分析、跟踪监测等措施,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建议在适当时候对大坝裂缝进行表面封缝处理,供参考。 According to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