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kf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如何面向每一个学生?如何建立教师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机制?如何创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近年来,郧西县教育局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全县中小学中深入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建设,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一、科学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平台
  “师生成长共同体”是“小组建设”与“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有机融合,从成员构成上看,就是“小组 导师=师生成长共同体”。“共同体”是在课改学习小组建设的基础上集传统班级管理和课改小组管理优势于一体的教育平台。班级是学校的细胞,而“成长共同体”就是班级的活性细胞。
  1.组建合作小组
  学习小组是“成长共同体”的基本单元,本着“异质、均衡、互助、共生”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特长、性格特征、性别差异等因素,合理搭配,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各组选配一名任课教师为“导师”,组建“成长共同体”。
  2.聚焦教育合力
  在“共同体”内,导师承担三种角色:“父母”,在生活上体贴关怀学生;良师,在学习、品德、心理等方面鼓励指导学生;益友,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思想交流。导师具体指导“共同体”内事务,关爱每名学生的成长,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搭建学生、班主任与家长间的桥梁,传递双向信息,及时批改所指导学生的《学生成长周志》,并做好关爱记载。学生则是信息分流的枢纽,班主任管理、导师引导、答疑解惑、意愿表达、小组互动、家校合作等都从学生这里生发开去,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家校的合作、沟通更为直接、通畅,特别是远离学生的家长,在“共同体”中与孩子的距离更近,与教师的沟通更便捷。“共同体”改变了管理学生仅限于班主任、学科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弊端,将立德树人的目标浸润在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二、创新编制《学生成长周志》
  2016年秋季,县教育局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统编了《学生成长周志》,分小学、中学两个版本。《学生成长周志》成为“共同体”的有效载体,全程记录学生的成长,主要包括学生的读书摘要、成长反思、自我评价、家校互动寄语和学期个人成长总评五个部分,对“共同体”成员的学习、纪律、安全、活动、卫生等情况详细记载并进行捆绑式评价,落实“学生每周一读,每周一记,共同体每周一评,家校、师生两周一互动,学校每月一检查”的“五个一”行动方案,使“共同体”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1.“每周读书摘要”——学生知识积累的“珍宝箱”
  学校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诗词大会、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等阅读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每个学生都热爱阅读,把经典美文的语句摘抄在《学生成长周志》的“读书摘要”中。学生还可把读书摘要办成微型手抄报,版面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成长周志》既是学生积累知识的园地,也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
  2.“每周成长反思”——学生精神成长的“温度计”
  “每周成长反思”栏目是学生坦露心迹和思想成长的“窗口”。“共同体”导师指导学生把成长过程中关于学习、身体、生活、情绪、交往、家庭等方面的体验、感悟、思考、困惑表达出来,使其成为指导教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门户”。并结合语文教学,导师用“命题作文”的形式给予引导,如“老师,我想对您说” “我最苦恼的一件事”“我最渴望得到……”等,教师可借此聆听学生心声。
  3.“家校互动寄语”——家校沟通的“连心锁”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有鉴于此,《学生成长周志》专门设置了“每周互动寄语”栏目,教师科学、客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及行为习惯加以总结,并将其具化为激励性文字。家长借此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动态,学生也能看到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希望。教师与学生、家长开展对话,同心携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双向沟通,营造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育氛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教师教育和家长教育共同发力。
  三、有效激发师生成长的原动力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县教育局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努力为“共同体”建设提供“优质丰沃的生命土壤”。
  1.开展多彩活动
  以“共同体”为基本单位开展“三声”校园创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双读”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中国梦”教育等活动,“共同体”成员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主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在“共同体”内,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都把自己的每一节课堂学习、每一个教育活动、每一个互助行为作为对彼此的欣赏与尊重,都打上了成长的印记。
  2.完善评价体系
  开展科学评价,注重激励展示,是“共同体”成员自我完善的催化剂。学校每周组织“共同体”评比活动。将“共同体”成员的评价结果登记在《学生成长周志》上,实行“星级评选积分升级”制度,为积分高的学生颁发徽章,并在班级、学校公示栏张贴照片予以表彰。班级则对“共同体”进行评价,实行“摘星星、争月亮、夺太阳”的升级制度。学校每周评选优秀班集体,颁发“文明班级”牌,并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宣传栏、家校互动平台等多种途径全面展示。通过多元评价,营造了良好的“共同体”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
  四、享受师生共同成長的快乐
  “共同体”的建设,实现了德育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创新及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预期目标。
  1.一线串珠:整合零散事务
  在建设“共同体”之前,学校的常规评比、读书活动、习惯养成、德育活动、安全防范等工作犹如一地“散珠”, “共同体”建设成为串联这些“散珠”的一根“红线”,将各项工作串联起来,成为一个有形、有序、可控、可管、可评的整体。“共同体”建设将老师每天要记录的“日记”变成一周一评的“周志”,将“学生素质报告册”、“学生成长记录袋”、包导教师工作手册、读书笔记、学生日记或周记等多项内容精减合并,融多种评价于一体,极大地减轻了班主任和学生的负担。
  2.和谐共生:实现双向同升
  “共同体”建设使更多的老师深度融入学生中去,教师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还要对“共同体”内的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人生向导、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县实验小学杨娟老师所在的“共同体”中有一个叫小杰的孩子,小杰自制力特别差。有一天,杨老师在批改《学生成长周志》时,发现小杰在词语摘抄的“田字格”里,把“爸”字工工整整地写了好多遍,杨老师意识到:这孩子是想他爸了!她赶忙用手机拍了下来,并通过微信把这张照片发给了小杰爸爸。这张照片对小杰爸爸触动很大,他立即给小杰打来电话,父子聊了很久。原来小杰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第二天,杨老师特地找小杰谈了心,小杰特别开心,说要好好上课。此后,小杰就把心思用在课堂上了,学习、思想表现方面也不再让老师操心。师生在同学习、同活动、同评价中逐步形成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行为共同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共同体”建设使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必然。师生在一起的日子,成了彼此的生命歌唱与绽放。
  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师生成长共同体”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集体力量,促进了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西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吴锋
其他文献
税法规范生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实证法下的税权分配是最具实践性和影响力的步骤。国家税权的横向分配决定税法规范的载体选择,其应当在税收法定原则的统领下进行;纳税人税权的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我市于2002年9月份由市卫生局组织、市防疫站负责,对全市从事放射工作的582名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并进行健康状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假酒泛滥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善。近日,上海市酒类专卖管理局透露,市酒类专卖管理局联合上海商检部门、外高桥保税区目前已达成一致,进口葡萄酒二维码追溯体系今
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实现有效倾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立场,尊重学生天性,做'放权'的倾听者;相信学生的理解,做'悦纳'的倾听者;支持学生
吡格列酮是一种合成的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r(PPARr)激动剂,经研究发现PPARr激动剂不仅调节糖脂代谢而且能抑制血管的炎症反应,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
现代科学发展的明显的趋势是:科学知识的分化和综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国外的教育科学,也已经突破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史、各科教材教法以及比较教育这一传统框架。就我们视野所及,近年来还有教育经济学、教育工艺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未来学等。
日前由甘肃省质监局召开的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将在甘肃省内食品生产企业内推行电子信息记录与追溯系统全覆盖等三个全覆盖工作,并将严惩重处违法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HIE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有逐渐增多趋势.我院NICU自2000年8月~2003年10月共收H
护理工作人员在临床服务工作中就工作性质而言,接触并暴露于各种传染源的机会较多.其日常工作每天都会接触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如输液、注射、采血、送取各种标本等.但是,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解我市高中新生HB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02~2004年新入高中的学生进行了HBsAg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