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机的割茬高度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来源 :农机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utn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扩大,水稻收割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逐渐广泛,但传统水稻收割机故障率高、智能化程度低,存在割茬高度不均、割茬机构调整不便等诸多问题,导致水稻收割效率低、产能不足.为此,将PLC技术应用在传统水稻收割机上,通过研究分析水稻收割机的结构原理,完成了水稻收割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并针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了模块设计,同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I/O地址分配,对控制系统的软件流程进行优化.进行了割茬高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收割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强,作业效率高,能够快速有效地调整割茬机构,实现对割茬高度的精确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降低了农民的劳动生产强度.
其他文献
以精密播种机监控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精密播种过程中的播种性能参数进行分析,利用播种机监控系统进行参数监测及系统控制反馈.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搭建监控系统,并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信号进行硬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监控系统实际监控值与播种机实际播种性能偏差量为0.2%,能够有效地对播种过程进行参数监控.
采用计算虚拟试验技术搭建无级变速拖拉机虚拟试验平台,缓解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研究中实物试验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及试验场地限制问题.以模块化和参数化建模的方法,将拖拉机系统划分为发动机模块、HMCVT模块、中央传动模块及行走机构模块,搭建了虚拟试验平台.采用神经网络建立发动机模型,采用动力学方程建立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中央传动和行走机构模型,采用状态流图(stateflow)建立HMCVT控制模型;应用MatLab的Simlink和Simscape工具实现各个模块的仿真模型搭建,利用GUI工具设
太阳能低温干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苜蓿草营养成分的损失.目前,相变蓄热技术在工、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而太阳能相变蓄热技术在牧草干燥领域的研究很少.牧草干燥的中温太阳能蓄热技术研究不多的主要原因是对牧草干燥领域应用的相变材料的基础研究不足,文献获得的物性数据可信度不高,对相变材料的热物理特性参数获取的不准确直接影响相变蓄热装置的开发.为此,在牧草太阳能干燥设备参数和水蓄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选择了甘露醇、复合共晶盐和复合赤藻糖醇3种相变蓄热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甘露醇和复合
为进一步提升适用于草坪园艺管理的割草机器人整体作业效率,引入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针对其系统功能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根据割草机器人进行割草作业的运动学机理与系统实现功能构成,以TRIZ解决问题理论为基点,搭建割草作业核心解决问题模型,以降低其运行故障率.将TRIZ理论中的设计问题分析与冲突分析进行耦合,通过系统构件设计与功能实现后展开系统功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功能模块协同运行良好的条件下,割草机器人的割草高度稳定性与割草覆盖率均可提高至90%以上,整机运行故障率较设计优化前改善了62.5%,整机割草作
为探索2 BS-4型电动蔬菜播种机最佳播种工艺,考核播种机对不同蔬菜品种的适应性,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选取播种机槽轮孔数、槽轮传动比、油门开度(速度)为主要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了9种试验方案,研究了所选主要因素对播种均匀性评价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出较优方案组合.通过对播种机基本结构的分析及建立播种量数学模型,建立了播种机的三维建模,并进行了播种机对不同种子的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油门开度分别为25%、75%、100%时,播种量稳定性好的品种是京冠1号油菜,出苗数较稳定的是油菜,最佳出苗区间
为提高深松机作业质量,明确气爆技术在深松作业中的工作效果,设计了气压深松机,优化了深松铲结构,并进行作业效果田间试验.深松机应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周期性高压气体通过导气管传送至深松铲出气口处,从而完成气压深松作业.以土壤扰动系数、膨松度与碎土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松机作业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压深松机深松作业后,土壤膨松度为15.4%,土壤扰动系数为52.3%,地表以下10cm内碎土率达到54.6%,全耕层内碎土率可以达到66.2%,满足耕作要求.
为了提高拖拉机柴油发动机曲轴的设计和优化效率,将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引入到了曲轴的设计中,并通过曲轴的三维建模和仿真分析,对曲轴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极限屈服力的条件下,降低了曲轴的质量,节省了曲轴加工制造的原材料.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曲轴的共振情况、强度和疲劳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曲轴不存在共振情况,且满足强度和疲劳设计要求,有效提高了曲轴的设计水平.
以作物生长施肥过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土壤条件中的作物生长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一种智能化变量施肥决策控制系统.以作物叶绿素和作物生长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对有限空间范围内的相关环境参数数据进行处理,结合农田试验数据,形成基于土壤肥力和作物叶绿素的两种施肥模型.使用系统开发工具,建立基于数据分析技术的变量施肥决策控制系统,与传统施肥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增产率、肥料增效率以及肥料贡献率等数据进行对比,表明建立的变量施肥决策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棉花种植在南疆地区有重要地位,是南疆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之一.在棉花种植过程中,科学使用薄膜覆盖可提高棉花产量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但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尚未解决.为此,基于南疆棉花种植区域环境,设计了一款棉花地残膜回收机,对残膜回收的机架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样机进行制作及田间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残膜回收机回收率达到72.4%,可为南疆棉花地残膜回收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与技术支撑.
在地膜回收作业时,因覆盖在地膜上的土壤板结造成揭膜困难,需要对地膜上的覆土进行清理.为此,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地膜覆土清理装置.装置运行时,单目摄像头在畸变校正处理后进行膜土的图像采集,经过Arduino Due单片机对采集的图像进行K-means二值化处理方式进行图像分割,并识别和提取出边膜轮廓图像;主控制器结合处理后的图像信息对电机进行控制,带动刨土铲切土刨土,完成对覆盖在地膜上的板结土壤的清理工作.试验结果表明:装置的平均识膜率不低于95%,伤膜率不高于3%,平均覆土清除率达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