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似晶,质朴如璞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迎来了一波留学生归国的热潮。回国是那时候留学生们心中的第一选择。数学家华罗庚用一封“致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表明了当时很多学有所成的科学家回国报效的决心。
  1950年至1951年间,有大批的留学生回到中国。这个年轻、富有激情与创造力的群体以留美的理工科学生为主,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领导者、高能物理领域的开拓者。然而其中有一个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回来的中国学生稍有不同。1949年,他因为美国的接受涵迟迟未到而选择了留英。在获知中国大陆解放时,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的他就立即决定返回,历经三个多月的海上颠簸之后,终于在1951年抵达故土,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晶体学之父”的吴乾章。回国后,吴乾章全身心地投入晶体学研究事业当中,培养和扶持了国内一批优秀的晶体学科技人才,为晶体学、凝聚态物理在中国的发展铺下了坚实的路基。
  家乡父老的骄傲
  吴乾章祖籍海南。他青年时期跨海求学的故事,在故乡广为流传。
  他出生在海南岛的一个贫困乡村,那时候他还叫“吴宗朱”。宗朱的父亲是村里的私塾先生,但收入微薄,全家生活时常还要靠开药铺的外祖父接济。1928年,18岁的吴宗朱初中毕业了,而当时全海南竟没有一所高中,他便与一群同乡学子结伴去南京求学,父亲因不放心儿子而陪同前往。在大城市读书费用很贵,他想跳过高中,直接考进大学,这样就能早日毕业找个工作糊口了。于是,他用族人“吴乾章”的高中文凭直接报考了中央大学,为了保险起见,又用自己的初中文凭报考了当时南京最有名的高中——安徽中学。没想到竟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了。进入中央大学时,吴宗朱从此改名吴乾章,而他的本名也只有家乡人才知道。
  在南京读书开销很大,父亲不得已返回了海南,在家乡求职资助吴乾章的生活开支。那一段时间,吴乾章的经济状况很不好,父亲的汇款不能按期到达时,伙食费常常要找富裕的同乡帮忙解决。
  1933年,吴乾章从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去当年录取他的安徽中学当了一年教员,然而这个工作只是作谋生之计。1934年,恰逢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吴乾章成功录取,成为了物理所的第一批研究生,师承潘承皓先生。当时的课题是参与制定全国的标准时间系统,为此吴乾章需要经常跟随老师去野外测绘定经纬度。由于当时没有全国标准时间,去野外要带四五个精密机械钟,出发前进行校准,到了目的地再取几个钟的平均值定时。潘承皓从国外引进了石英钟,比机械钟精确了好几个数量级。在老师的带领下,吴乾章学会把石英钟组装起来,并用无线电传出标准时间信号。同时,他们装一个部件就绘图仿造一个部件,希望能造出国产的石英钟。在长期的实践中,吴乾章渐渐培养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这为他后来从事复杂的晶体实验研究、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吴乾章初中考大学,又成为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第一批研究生,他的事迹在乡里广为流传,成为佳话,同时也感染了吴乾章的三个儿子。在文革十年动乱时期,三兄弟吴光恒、吴建永和吴进远都没有上过高中,却通过自学上了大学,如今分别在各自的科研领域里工作。他们受父亲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逃难中的“地磁人”
  于1928年6月9日正式成立的中央研究院物理所,位于上海霞飞路899号,丁西林是首任所长,专任研究员有胡刚复、杨肇镰、严济慈,助理研究员潘孝硕等4人,全所才10个人。自1934年,物理所先后招收了吴乾章、柴祖彦、梁百先、张煦、陈哲人等研究生,他们后来成为中国早期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
  物理所确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电通信,重力测定,地磁测定,大气力学研究等问题。首任所长丁西林选择了“新摆”和“重力秤”课题,研究地球重力测定,旨在“建造一个大地物理观测台”。1936年,南京紫金山地磁台建成,陈宗器、陈志强、吴乾章、周寿铭等中国第一代“地磁人”组成了中国早期地磁科学队伍。就在这一年,吴乾章研究生毕业,并留在了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专职研究地磁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物理所接到通知,要从南京西迁至广西、贵州和重庆等地。此时,身患肺结核的吴乾章正在地磁台驻地养病,国家蒙难,身患重病,他心情十分压抑。西迁路途艰险,天上有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地面有日寇和土匪的追袭。吴乾章拖着病体,跟随陈宗器、陈志强、周寿铭等人,一起负责保护和运送科研仪器与图书资料。从南京到重庆,迁移过程前后历时几年,他们乘过火车,河船,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有时还要步行,期间的困难难以想象。
  吴乾章后来回忆,当时乘坐的火车时开时停,车厢里不断涌进逃难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常常连车厢顶上都坐滿了人。有时通过的山洞洞顶太矮,很多车顶的人就被撞死或挫伤,惨不忍睹。铁路两边都是拖儿带女的难民队伍,遇到敌机轰炸,常常是硝烟过后,死伤无数,这种惨烈景象给吴乾章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迁中每一刻都是命悬一线。由于交通工具缺乏,乘坐卡车时,车内要装载仪器和资料,并把有限的地方让给年老体弱的同事坐,因此年轻的吴乾章就常常坐在车顶上。有一次,卡车行进在险要的山路上,途中遇到一辆翻在山沟里的客车,旁边躺着几具死尸,当地人说由于没有保护,死的都是坐在车顶的人。吴乾章回忆那段经历时说,坐在车上看着前面的崎岖山路,好像永远也走不到头。
  也许是那种生死置之度外的悲壮心理的作用,吴乾章的肺结核反而在营养不良、缺医少药的恶劣环境下不治自愈了。但是,他身体的抵抗力却变得很差。在四川境内,一次饮食疏忽,他得了痢疾,腹泻不止,几乎被夺去了生命。但西迁路上都是穷乡僻壤,没有任何医疗措施。吴乾章后来采用了“饥饿疗法”,几天不吃饭,只吃炒成碳样的米,终于止住了腹泻。在吴乾章的心里一直存着这样的想法:治不好是死,掉队被日军追杀也是死,因此必须活下去,治好病就是一种胜利。   尽管在西迁中正常生活都已经无法保证,但同行的科学家们依然一路坚持地磁测量和普查。吴乾章和同事们一起,在广西和四川多地开展工作,并撰写了详细的报告。1941年12月,他们穿越日军占领区,从广西跋涉到福建崇安,完成了日全食影响地磁的测量,并发表了我国当时唯一的观测记录。在重庆北碚的测量工作中,吴乾章认识了李四光先生并参加了他的工作,这也成为建国后吴乾章兼职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的渊源。
  与晶体结缘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在望,时任西南联大理学院的院长吴有训担任了中央大学校长一职,与在中央研究院工作的同僚一起筹划返回南京。二战刚刚结束时,国民政府想留用在华日本科学家造原子弹,中央研究院的同僚们获知情况后,提出严肃抗议,在抗议书的签名中就有吴乾章的名字。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只好作罢。
  在这次回到故地时,吴乾章不仅结识了许多爱国的科学家,更碰巧认识了当时和吴有训一起做物理研究的张乐潓女士。
  1949年至1951年,吳乾章远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X射线晶体学,与张乐潓始终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除了联络感情之外,张乐潓还为吴乾章提供经济支援。那时留学生活十分清苦,土崩瓦解的国民政府已经顾不上这一批“公费”留学生了。吴乾章在英国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因此在两人来往的书信中时常夹带着几张美元钞票,那是当时两人传达关爱之情的特殊形式。
  吴乾章留学期间时常会遇到一些因为语言差异而造成的有趣插曲。他初到英国,坐公共汽车时,总是听见售票员对他讲“Outside!”,以为是不让他上车。等错过了很多辆车后才知道,原来英国双层公交车的顶层叫“Outside”,售票员一般让年轻人上顶层乘坐。又有一次,他坐火车去伦敦,返回曼彻斯特时对售票员说了一句“Return to Manchester!”,结果花了双倍的钱。原来“return”是往返票的意思。
  1951年,吴乾章回到解放后的新中国,终于与张乐潓团聚。1952年,国家院系调整,两人同时迁到北京,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钢铁工业急需耐火材料,吴乾章运用所学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对耐火材料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期的陆学善、刘益焕等人也在做晶体学方面的工作。他们共同对中国晶体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代“晶体人”。
  晶体生长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空白领域,从1958年起,吴乾章带头开展人工晶体生长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国内红宝石、水晶和金刚石等重要单晶体的研制就获得成功,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支晶体生长的专业队伍,为深入开展我国的晶体生长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吴乾章也因此成为公认的中国晶体生长学科的开创者。改革开放后,吴乾章发起筹建晶体生长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希望以学术团体的形式促进学科的发展。当时的《人工晶体学报》被选为专业委员会的唯一学术刊物。吴乾章认为,只有唯一才能保证权威和学术文章的严谨。他亲自担任杂志的主编,在推动《人工晶体学报》公开发行、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等方面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吴乾章做研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随身带个小本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单位,或者在公园休憩,只要忽然来了灵感,就随手记下来。另一个是家里墙上到处贴满了“大字报”,上面写的都是实验的结果。这种研究习惯后来竟也为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
  60年代,水晶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军用物资,天然水晶资源有限,质量也不够好,于是产生了人工水晶的需求。当时吴乾章的工作就是研究高质量大块水晶单晶的生长方法。然而生产大水晶会遇到一个“后期裂隙”的问题——即水晶生长到一定尺寸就会裂开,一旦断裂,晶体就报废了。这个问题严重困扰了当时的水晶生产,军工单位不时派人来找吴乾章探讨解决的办法。
  生长水晶单晶有很多参数,比如温度、压力、温度梯度等等,研究中时常会把某个参数改变一下,但结果时好时坏,找不到规律。吴乾章就把每一次讨论和实验的结果都收集起来,写成大字报贴在墙上。他认为大字报能提醒大家经常看看想想。一天,他把温度和温度梯度两个参数作为纵轴和横轴画了一个图,再把实验中晶体开裂的参数用叉代表,不开裂的用圈代表,标在图上,结果忽然发现圈和叉的中间竟然有一条明显的分界,他把这一发现告诉军工厂,在实验中一试果然获得成功,水晶生长后期裂隙的难题就这样被彻底解决了。
  1980年,吴乾章提出“难长晶体”的单晶生长研究方向,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已经70岁高龄的吴乾章还坚持亲自参加实验室研究工作。为了克服难长晶体的“包晶反应”和“组分过冷”等问题,他依然用大字报的形式收集研究的结果,不过这段时期大字报上的内容都变成了包晶反应的相图,他希望后来的“晶体人”能够融会贯通地把握各种晶体生长的规律,像艺术家一样在琢磨中创造。
  退休后的吴乾章依然关注着单晶生长问题。他为晶体生长投入了大半辈子的时间。
  “超声理论家”
  60年代初,正是“大跃进”进行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而有一段时期超声波成为了热门话题。有人说超声作用能帮助炼钢,缩短出钢的时间,又有人说它能提高煤的产热量,提高发电的效率等,甚至还能改变分子结构,将污水变汽水!一时间超声波被传为无所不能的“神力”。
  那时的吴乾章正好参加了氢弹研制中的一个小课题,平时虽在物理所上班,却每隔一个星期就到“乡下”的原子能所去工作几天。去乡下要乘科学院的班车,那时乘车秩序很差,车一来大伙儿一拥而上,把车门堵得死死的。吴乾章总是站在后面,用浑厚的声音劝说大家不要着急,“越挤上车越慢,排好队上得才快”。有一次在热火朝天的上车过程中他突然灵感一现,认为在化学反应时超声的震动可以使分子一张一弛地接触反应点,就可能提高结合的机率,好像有秩序地上车速度快一样。这一想法对错且作别论,但当吴乾章在学术会议上一讲出口,竟然和者甚众。从此他也得到一个“超声理论家”的虚名,为此又引出了一段关于“超声波放射性”的故事。
  原来,当时在原子能所的几位敢想敢干的年轻人,把铀矿石拿去“超”了一下,想借此提高铀235的分离效率。不料“超”过的铀矿石的放射性竟比没超过的高了不少。他们又用本无放射性的水晶来试验,竟发现水晶“超”过之后放射性也明显增强。这一观察意味着一个重大的新发现:超声能够打破原子核!能把铀238变成铀235!这一成果报到了上面,受到了高度重视。
  后来某位国家领导人亲自点名,由一位权威的大科学家领头,带上吴乾章这个物理所的“超声理论家”到现场去确认这个成果。做实验的年轻人拿出一块铀矿石,在盖革计数器(一种测量放射性强度的仪器)下先测出放射性强度(就是“噼噼啪啪”的声音)。然后打开超生波发生器,把矿石“超”了一遍。之后再放到盖革计数前去测量,果然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增强不少,表明矿石在“超”后放射性增強了许多。几位年轻人又拿来一片水晶,先放在计数器下,只听见几声零星的“噼啪”,几乎没有放射性。然后再照样“超”了几分钟,再拿去测,“噼啪”声(放射性)也同样明显增强。
  看完表演,两位科学家回到家里,做了不同的事情。那位大科学家以个人名义写了一封信,叙述了他的发现,并强调了这个发现的重要性。然后把这封信以其最大的能量投向国家决策的高层,并就此认为已经完成了国家交给他的任务。而吴乾章回来后却苦思冥想,超声的机械能和打碎原子核需要的能量相差很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违反物理学常理的现象?第二天他重回现场,重复那蹊跷的实验。
  吴乾章让那些年轻人把纸张、布料、树枝等凡是手头能找到的东西,都去“超”一下。结果也是同样的,凡被“超”者,放射性一律增强。但细心的吴乾章发现,凡是表面粗糙者都比表面光滑者效果更好。吴乾章突然明白了什么,马上叫他们在水晶片上涂了一层凡士林油膏,再拿去“超”。“超”完往计数器下一放,只听“噼噼啪啪”,好似青菜下油锅,计数器的指针打到标度之外,放射性强之又强。吴乾章又让他们用铀矿石重新做一次实验,“超”前测一测,“超”后再测一测。然后用水冲冲再测。结果,虽然“超”后的放射性明显增加,但用水一冲就回到了“超”前的水平。
  这时,吴乾章胸有成竹地向大家道出了所谓超声加强放射性的秘密:原来当时的超声波发生器是土制的“簧片哨”,也就是用压缩空气强力吹过一个哨子样的装置,产生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当矿石放在哨子下时,不仅受到了超声震动,同时也被强烈的气流吹着。原子能所整天和放射性矿石打交道,灰尘中也有许多放射性微粒。往矿石上一吹,就在其表面沾上许多放射性微粒,当然可以增加矿石的放射性,也能让原来没有放射性的水晶染上放射尘埃,呈现出放射性来。
  吴乾章大概在第一遍观看比较铀矿石和水晶时就有了这想法。水晶表面光洁,只能沾上很少的尘埃,放射性就弱;铀矿石表面粗糙,能沾上很多尘埃,也就显出较强的放射性。而涂上凡士林的水晶,油膏可以粘住大量灰尘,果然就出现比铀矿还高的放射性。而用水冲洗铀矿石可以洗掉尘埃,也就洗去了放射性。
  整个过程也就是那么一会儿,一颗诺贝尔物理奖级的“大卫星”就陨落了。
  后来,吴乾章经常把这个故事对自己的孩子们讲。他说,从物理的基本知识来说,超声波的能量和打破原子核所需的能量相差不知道多少呢。以平常心度之,那也实在有悖常理,不如先检查实验的可靠性。在吴乾章看来,科学家在遇到问题时,应该保持淡泊、冷静和严谨的基本素养。
  朴素的实验物理学家
  中国传统医学和武术中,气功是一种神秘的治疗方法,虽在民间流传甚久,却还未经科学的检验。没有人会想到,作为物理学家的吴乾章也曾有一段与气功有关的小插曲。
  1958年,吴乾章因为突然伤了腰,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十分痛苦。多日以后还不能下床,有人就推荐了一位民间的按摩师秦重三先生。秦先生给吴乾章按摩了一次,疼痛竟然去了一半,几天后再按摩数回,就完全好了。秦先生一介布衣,谦虚地说自己在按摩时加进了一点气功罢了。这可引起了吴乾章的兴趣,两人就围绕着“气功”聊开了。秦重三称自己为强身健体拜师练功,得益于汉口雷祖庙中的老道士,还编了自己的一套功法。吴乾章就开始向秦先生学习气功,并用自己的小本本把秦老师说的都记下来。据说这个秦先生不识字,但想把自己的功法传给后世,便托付吴乾章以秦重三的名字出了一本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出版。
  气功为何具有强身健体、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现代科学还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在秦先生的书里,气功的精髓在于“以意领气”,强调人的意志对生理的干涉过程,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这个故事后来被吴乾章的儿子写在纪念的文章里。在儿子们眼中,父亲一直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他敢于尝试新事物,探索其中的科学道理,同时动手能力极强。
  据说抗战期间,有一次与吴乾章随行的西迁队伍电台坏了,没法和总部取得联系,一时间大家都束手无策,因为没有人是学无线电的。结果吴乾章把电报机拿去摆弄了摆弄,竟然神奇地修好了。这件事过了很多年后,在80年代的“科学大会”上还被吴乾章的老同事回忆起来。吴乾章讲给儿子们听时说,像这样突然出现的电子设备故障,多半是简单的问题,比如电线脱落、接触不良或者保险丝烧掉等等,检查和维修要从这里入手。
  在家时,吴乾章也鼓励孩子们做一些科学试验,增强动手能力,从拆开手电筒到组装晶体管收音机等。吴乾章喜爱看书,自己会用砖头和床板搭建简易书架,买来的胶装书常常拆了改成易于翻阅的线装书,订书的线用的是废弃的鞋带。如今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新建的D楼里陈列着一批老仪器,其中有一台老式的ZEISS相差显微镜,镜架上还有用胶布贴上的纸做的标尺,儿子们一看就能识别出是父亲用过的旧物。朴素是这个实验物理学家最贴切的标志。   言傳身教的长者
  1956年,物理所来了一个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他在大学里师承过唐祐琪、吴光宪和周光召等人,如今也来研究晶体了。吴乾章满怀欣喜地迎接了这个难得的高材生。他就是后来获得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范海福。
  导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吴乾章兴致勃勃地拿出从旧货摊上买来的一对光学透镜(据说原是装在一个小型天文望远镜上的),让范海福搭建一个光学衍射仪。X射线衍射的光学模拟,这是范海福来到物理所做的第一项研究。吴乾章还把自己珍藏的一本《Chemical Crystallography》(作者是C.W. Bunn)借给范海福,让他系统地学习晶体学方面的知识。
  1957年,范海福在全所学术会议上报告研究结果。据范海福回忆,当时吴乾章对他的工作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对于自己所起的作用却只字未提。
  在学生和同事们心中,吴乾章就是这样一位谦逊而温和的长者。物理所还流传着吴乾章很晚才晋升研究员的事情。那是因为文革而被耽误了,后来吴乾章干脆就不去申请了,以至于每次召开的晶体生长年会,与会的同事常拿着名单批评会务人员打字马虎:“把吴老的职称弄错啦!”回忆起这件事,吴乾章总是乐呵呵的,没有一点抱怨。
  文革期间,吴乾章与所里的一些高级研究人员被关进“牛棚”隔离“审查”。牛棚里24小时不间断地有人看守,集体住宿,睡觉不关灯,并随时记录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因此,几乎所有人都有失眠的记录,唯独吴乾章没有。这还被作为一种“特殊情况”汇报给当时的宣传队,他被找去讯问为什么如此“不正常”。这件事只能说明吴乾章胸怀的坦荡。
  住在“牛棚”里,有些人往往想不开,自杀的事情时有发生。每次出现这种事情,吴乾章立马写个条子,通过看守向家里要生活用品。意在告诉家人:出事的不是他。后来,吴乾章被“放”出来,有人问他牛棚里的遭遇。他总是笑着说:“那有什么,我住牛棚又不是第一次了。”这里说的是抗战西迁期间,吴乾章和同事穿过敌占区来到福建崇安观测日全食对地磁影响时,住在当地的一个畜牧场里,那是真正的牛棚。
  对于普通的劳动人民,吴乾章总是流露出自然的亲和力,这也许和他的成长环境以及抗战时期长时间艰苦的历练有关。他和什么人都聊得来,见到单位里的木匠瓦匠总是不吝称赞他们技术高超。1994年,吴乾章的长子吴光恒回国来到物理所工作,一个在所里做过瓦匠的农民工偶然认出了他,并说自己认识他父亲。农民工回忆到:几年前,他在物理所拆一个废弃的工棚,有个人走过来提醒他们,用于保温的石棉碎末被吸入身体后会得矽肺,这个人说他当年在鞍钢研究耐火材料,很多小伙子几个月就矽肺严重,并一再让他们站到上风向去。吴光恒没想到,父亲的这样一个小小善举,竟让人铭记了这么长时间。
  1996年,吴乾章做完癌症手术身体虚弱,但出院后仍然让儿子用轮椅推着他到一家过去常光顾的乳品店,和那里熟识的售货员见个面,并且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其他文献
日本Japan  研究人员用iPS细胞培养出肺泡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利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肺泡,这将有助于肺病新药研发或肺病的再生医疗应用。  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向人类iPS细胞添加特殊的蛋白质和低分子化合物等,成功培养出了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  肺泡属于肺的功能单位,负责向血液输送氧气并接收二氧化碳。  iPS细胞是利用皮肤细胞等体细胞,经诱导因子处理后转化而成
期刊
科考  “雪龙”号驶入我国海域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3月6日航行在我国南海海域,预计6天后靠泊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本次科考期间,考察队经受南极严酷自然环境的考验,克服“雪龙”号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学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科考队在泰山站新建了我国在南极的首个雪下工程、在阿蒙森海初步发现磷虾
期刊
荣誉  王振义  王振义院士获2018最美医生称号  3月18日,央视1套黄金时间播出寻找中国最美医生节目,95岁高龄的王振义荣获2018最美医生称号。王振义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经过八年刻苦研究,找到了一种药,攻克了一种最危重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是最为凶险、病情恶化最快、
期刊
看不见的森林  作者:[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译者:熊姣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46元  这是一本森林观测笔记。在这本书里,一位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为我们揭开藏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在这本完全原创的书里,生物学家戴维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书的每一章都以一次简单的观察结果作为开头,比如藏在落叶
期刊
3600年前  3600年前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  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獲悉,该所孔庆鹏研究员团队与兰州大学董广辉教授团队合作,联合研究发现距今3600年前,由中国北方粟黍农业人群迁徙导致大麦农业向青藏高原扩散,这个群体的遗传贡献显著影响了现今藏族人群基因库的形成。  200多种  “发现”号下潜10次获得200多种海洋生物样品  中国科考船“科学”号正在对马里亚纳海沟南侧系列海山进行
期刊
【谣言NO.1】  往胸口上打一拳,可以打掉装在心脏血管里的支架,所以支架安装非常不牢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心脏支架与血管壁紧紧贴牢  支架手术是针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手段,支架置入过程中,通过球囊扩张使支架与血管壁紧紧贴牢,支架会慢慢和血管长在一起,成为一体。拳打或拍打等外界震动及身体活动等不会对支架有影响,更不会让支架在血管里跑来跑去。
期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重视以及创客教育的火速发展,各地科技馆纷纷结合自身优势,不断探索适合本馆自身特色的展览模式。本文主要以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现行的“创客+展览”模式为例,通过分析目前科技馆展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析创客教育对丰富科技场馆展览教育及作品展览对弘扬创客精神的相互作用,并以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当前科技馆行业在展览教育方面提供一些经验。  科技馆作为未成年人校外科学教育的重
期刊
45颗  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  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二号工程的第四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可靠服务,并增强星座稳定性。  7千米  自主研制系留浮空器飘至海拔7千米 创世界纪录  为服务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自
期刊
材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新材料的使用及性能的开发已经成为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突破口。与传统材料相比,其优异的性能和特定的功能是发展信息、航天、能源等高新科技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各个方面都较好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拓扑相变”为例浅谈了物理学对于新材料发展的影响,为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提出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科技的发展与材料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
期刊
【谣言NO.1】  圣女果是转基因食品  谣言类别:科学常识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真相】圣女果是野生的樱桃番茄进化而来,是“原生态”的西红柿  圣女果起源于南美洲,以前人们把它当作花来养。我国西红柿可能是由欧洲或东南亚传入,当时的西红柿就是和圣女果类似的形态,而现在普遍种植的西红柿实际上就是这些小西红柿驯化选育出来的,所以,圣女果就是“原生态”的西红柿,那些大个头的西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