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齐奥的非洲书写与文明协奏梦:许钧教授访谈录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学术界日益关注非洲文学的背景下,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书写非洲的文学作品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推进对非洲文学的深入理解,应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邀请,国内翻译界著名学者许钧教授于2020年10月18日接受华中师范大学法语系王佳副教授采访,访谈围绕勒克莱齐奥文学作品中的童年回忆与非洲情结、个体的文化身份、弱势文明的生存困境三个方面展开。在访谈中,许钧教授不仅介绍了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先生特殊的非洲文化背景与童年经历对于其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还深入阐释了作者所希望传递给读者的关于弱势文明如何在当今世界生存的思考,并以译者的身份强调了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文明共融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许钧;勒克莱齐奥;非洲文学;文化身份;翻译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项目编号:CCNU19TD016)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法国文学作品中的寓言母题研究”(项目编号:19FWWB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佳,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许钧,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owing concern of African literature in the academic world, the French writer Le Clezio’s writing of Africa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frican literature, Professor Xu Jun, a well-known scholar in the domestic translation field, was interviewed on October 18, 2020 by Wang Jia,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French Department and also a member of the Youth Academic Innovation Team on Foreign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interview centered on issues such as Le Clézio’s childhood memories and African complex, individu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redicament of vulnerable civilizations in Le Clézio’s literary works. In the interview, Professor Xu Jun not only introduced the unique Af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childhood experience of this French writer Le Clézio, but also shared his insights about the author’s views about the survival of weak civilization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s a translator, he also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for cultural exchanges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Keywords: Xu Jun; Le Clézio; African literature; cultural identity; translation
  Authors: Wang Jia,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French Department of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Xu Jun,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ultures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一、《沙漠》與勒克莱齐奥眼中的非洲文明
  王佳(以下简称王):许钧教授,您好!近年来,对非洲文学的研究一再升温,书写非洲的文学作品备受关注。我们知道,具有法国与毛里求斯双重国籍的勒克莱齐奥(J.M.G. Le Clézio, 1940-)先生的文学创作中有着浓郁的非洲情节,他不仅关注非洲,更热爱这片土地,他通过一部部与本人非洲记忆关系密切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纯净,看到了弱势文明的坚韧与豁达。因为您是最早关注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中国学者,也与作者有着深厚的友谊,因此,我想向您请教几个关于勒克莱齐奥先生以及他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
  许钧:好的,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来谈谈勒克莱齐奥与非洲。的确,勒克莱齐奥先生与非洲有着不解之缘,非洲文明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勒克莱齐奥虽然出生在法国,且用法语创作,但只要读过他的作品,你就会发现,对非洲的款款深情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在尼日利亚工作的父亲以及童年时的非洲记忆影响着他一生的文学创作。非洲也是养育他的故乡,是他开启文学创作旅程的第一站。我们研究非洲法语文学,对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应该予以关注。   王:记得您说过,在1977年法国留学时,您就接触过勒克莱齐奥的作品《诉讼笔录》,回国后也一直对他的作品十分关注。1980年,您与南京大学钱林森教授一同将他的作品《沙漠》推荐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后来该作品得以在国内翻译出版。鉴于您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与了解,我们就从《沙漠》说起吧。这部作品是写的一个与撒哈拉沙漠有关的故事,在您看来,这部作品寄托了他怎样的创作思想?有哪些特别之处让您印象深刻?
  许钧:《沙漠》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我非常喜欢。在它问世当年,就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设立的首届保尔·莫朗奖。这部作品由两个独立的故事构成,叙事结构简单而独特,不同于传统小说。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20世纪初西撒哈拉沙漠游牧部落在老酋长带领下向北方迁徙而遭遇的种种灾难,而另一则讲述了一个20世纪中叶出生在撒哈拉的非洲女孩的故事,她在法国马赛经历了重重困厄、最终有可能出人头地时却毅然返回故乡。两个故事不仅叙述者不同,且相隔了近半个世纪,看似独立,却相互交织。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被巧妙地隐藏在故事中,有了前面“蓝衣骑士”的失败才有了拉拉后来的流浪之旅。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是文明间的冲突带来了集体的痛苦回忆,而族群的过往与个体的命运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看似偶然,实则必然。这部小说向我们揭示了西方殖民的残暴和西方文明的虚伪。西方人是否真如他们所说代表着文明?从历史的角度看,似乎那些被西方人称为的“未开化的野蛮人”才是真正懂得文明、捍卫文明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殖民政策是西方文明的退步,非洲今天的落后与西方的殖民统治是有直接关系的。
  《沙漠》这部作品的标题有其象征意义。“沙漠”让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荒芜、贫瘠、没有希望,但小说给了我们不同的体验。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撒哈拉沙漠,这片沙漠的美是出生在钢筋混凝土中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这一独特自然风光成为了孕育人类淳朴文明的摇篮。出生于此的女主人公真实、善良,思想纯净、透亮,是这片沙漠的女儿,也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沙漠”在小说中还象征了自由,虽然看似贫瘠,一无所有,却留给人们具有无限可能的自由空间。它带来的是无拘无束的快乐,这是在所谓文明都市生活中无法获得的,这也是主人公在经历流浪后返回故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品中还有许多通过人物之口讲述的极具地域特征的小故事,引人入胜。例如,渔夫老纳曼所讲的一些传奇故事和寓言性故事。这都得益于作者小时候在毛里求斯与外婆共同生活的经历。记得勒克莱齐奥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说过,她外婆会讲很多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或许就发生在非洲大陆,甚至就发生在在毛里求斯的玛伽贝森林里。这些故事是具有异域特色的种子,在他的作品中开花、结果,延伸到读者的世界。将这些童年听过的故事放进自己的小说中,说明勒克莱齐奥对这些弱势文明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他早已经扎根于这些文明之中,被它们丰富的内涵所感染。而这些故事的流传也说明了它们的魅力是值得被长久记忆的。
  勒克莱齐奥在非洲留下了许多童年的回忆。在作者眼中,书写蒙受过几百年殖民苦难的非洲文明就是对地球上所有被边缘化的弱势文明的关注。这些弱势文明没有在工业革命后的几个世纪里得到公正的对待,他们只能站在边缘的位置发出微弱的呐喊,这是作者希望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记得在《沙漠》的汉译本出版之前,勒克莱齐奥专门致信我们,希望告诉中国读者,作品是“描写了一位老人在信仰的激励下,在人民力量的支持下,与殖民主义灭绝人性的侵略进行了双方实力不相等的斗争,同时也描写了一位年轻姑娘在当今西方世界与不公正和贫困所进行的力量悬殊的孤立斗争”。我们注意到作者两次用到“斗争”一词。从这部作品问世至今已经过去了40年,但它一点都没过时,当今世界的不公正还在以一些隐蔽的方式继续着,《沙漠》所讴歌的斗争还远没到终点。这部作品在精神层面带给我们的震撼是强烈的,能够激发共鸣。
  二、“毛里求斯系列”中的童年回忆与文化身份
  王:我们知道,毛里求斯作为文学意象,频繁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勒克莱齐奥先生的作品之中,包括《寻金者》、《隔离》、《变革》在内的三部作品被评论者归为“毛里求斯系列”。这一系列作品都以作家本人的家族故事为原型,描写了家族后代寻找家园、回归家园的经历。您怎么看待这三部作品与作家童年回忆的关系?是否童年的过往影响着我们这一生的文化身份?
  许钧:文学作品中的毛里求斯当然不能等同于现实中的毛里求斯,但无疑是以勒克莱齐奥的童年故乡为原型的。勒克莱齐奥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一次采访中曾表示,法国是接受他的文化与语言之乡,而毛里求斯是他小小的故国。毛里求斯虽然是非洲的一个小国,不论从哪个方面比较,可能都无法和法国相提并论,但它对作者的童年的影响是深刻且无法替代的。几部作品中关于岛屿的回忆几乎都与作者童年有关。以作品《寻金者》为例。出生于殖民统治下的毛里求斯的主人公在失去童年美好生活后踏上寻金之旅。小说由主人公寻金开始,到寻找乌托邦,再到寻找失去的童年时的天堂,寻找曾经幸福快乐的自我。贯穿整部小说的关键词看似“寻金”,实为“寻我”。童年记忆对人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毛里求斯的童年已经为主人公穿上了文化身份的外衣。金子并不是童年幸福的来源,也最终不是寻找的终点。童年在毛里求斯经历的那些人和事,让主人公产生了文化归属感,主人公远行与回归的轮回是不断地在叩问幸福的意义以及“自我”的意义。在寻金的过程中的精神启蒙、思想转变,實际上都是寻回固有文化身份的必经之路。
  三部作品中反映出的故土情结,实际上是关于弱势文明中成长的个体自我认同的问题。在这些土地上出生的人们滋生“逃离”愿望是难以避免的。而当他们离开故土进入西方主流文明后,获得认同却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在不断观察世界并与这个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对于“我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思考会反复缠绕着主人公。文化的不认同不仅带来内心痛苦,更让“我应该去哪里”成为了主人公另一个必须面对且极为迫切的难题。我想,勒克莱齐奥先生在故事中为主人公的回归给出充分而坚决的理据与他特殊的童年经历不无关系。“回归”既是精神层面的,也是文化层面的,而毛里求斯既是地理意义的家园,也是精神及文化意义上的家园。作品人物在一直探索的,是自我在世界上的真正位置。求而不得的文化认同感最终使得“追寻”的终点成为“回归”。
其他文献
利用喷墨打印机二次添加打印,特别是同机添加打印变造文件,是文件检验工作中的难题。喷墨打印机采用串行接字方式,内部结构复杂,喷嘴数目多,同一型号打印机又有多种质量模式
目的动态监测兔4种死因死后心脏CT影像随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的变化,探讨利用CT影像学推断死亡时间的可行性及合适参照物。方法利用家兔制备空气栓塞、缢死、
本文通过分析贵阳市近年来出现法律争议的8例酒后驾车诉讼案例,对案件办理各个环节出现的执法风险进行探讨。梳理案例资料后发现,执法风险点主要集中在案发现场取证、提取血
本文通过对1例交通事故方向盘伤继发布加综合征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外伤性布加综合征的认定标准以及伤残评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本例方向盘伤具有相当严重的暴力程度,影像学检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犯罪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危害,也给我国公安机关的执法办案带来了巨大挑战,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本文着重介绍了一起典型的网络借
我国公安刑侦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应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开展犯罪现场指纹查询、深挖犯罪嫌疑人余罪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破案成效,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各级公安刑侦部门侦查破案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等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比对算法关键性能也得到了极大提升,针对性的评测工作亦变得日趋重要和不可或缺。本文结合公安刑侦工作实际,探索研究刑侦指纹自动识
囿于监控画面画质、分辨率以及人员聚集、现场环境、光照等的影响,视频在证明群体斗殴案(事)件当事人的特定行为是否与案件具有关联或在证明关联程度时,往往显得不够有力。本
目的研究利用积分球-分光光度法对票证进行检验鉴定的方法条件,为票证检验鉴定工作提供新方向与依据。方法以磁卡式火车票为例,利用积分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在全扫描模式
介绍了5G消息发展的背景、5G消息系统的整体架构以及我国携号转网业务现状和典型流程;深入探讨了5G消息携号转网方案,最后对5G消息愿景、意义进行了描绘,并给出了业务发展建
內容摘要:美国现代主义诗人威廉斯将舞蹈视为连接生活和艺术必不可缺的链条。他早年的诗作《舞》和晚年的诗作《户外婚礼舞会》,均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绘画大师勃鲁盖尔晚年的画作《农民舞蹈》和《婚礼舞会》。威廉斯以画家的眼光运用诗行、诗韵、诗词模拟再现勃鲁盖尔绘画作品的构图形式、韵律节奏和动感活力,同时借助声音和视觉元素呈现了农民舞者踏着音乐旋律,激情四射、无拘无束舞蹈狂欢的场景,给读者一种虽身处其外,却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