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外周血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早期进展的临床分析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n2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igh risk neuroblastoma,HR-NB)患儿,经过外周血自体干细胞移植后2个月内即发生肿瘤进展的情况,分析HR-NB患儿自体干细胞采集、回输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提高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NB的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确诊并且规范应用HR-NB方案(BCH-NB-2007-HR)治疗的6例患儿,经过自体干细胞移植后2个月内出现肿瘤进展者。分析指标主要包括诊断初原发瘤灶、转移瘤灶部位、肿瘤生物因子、病理类型、N-myc基因是否扩增、联合化疗和原发瘤灶切除的综合治疗情况,自体干细胞回输数量和时间、以及回输后肿瘤进展时间和部位等情况。

结果

6例患儿中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35个月(24~58个月)。5例肿瘤均原发于腹膜后肾上腺区,1例左上后纵膈。6例患儿均同时伴有骨髓转移和多发骨骼转移,骨骼转移部位包括肱骨、股骨、髂骨和腰椎同时伴有其他部位转移:3例肝脏转移,3例远处淋巴结转移,1例肾脏转移。2例患儿化疗前肿瘤组织病理为NB分化差型,4例为化疗后肿瘤组织病理,分别为2例NB分化型和2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结节型。FISH检测N-myc基因,2例基因扩增,拷贝数分别为30和50。6例患儿均按BCH-NB-2007-HR方案规律化疗,4疗程后原发瘤灶完全切除,7疗程化疗后进行干细胞回输,平均回输后血细胞恢复时间为3周,之后按序予以13-顺式维甲酸维持治疗和原发瘤灶的局部放疗。6例患儿分别于回输后6~10周出现肿瘤进展,5例骨髓复发,2例为头面部和眼眶新发瘤灶,1例为胰腺新发瘤灶,1例为骨骼进展,1例颅内转移。6例患儿中4例放弃治疗后2~3个月死亡,1例再次回输自体干细胞后死于重症感染,1例患儿骨髓复发舒缓治疗中。6例患儿总随访时间为8~16(10.5)个月。

结论

高危NB患儿自体干细胞移植后6~10周出现肿瘤进展,其原因可能与肿瘤广泛转移,尤其是肝脏转移以及不良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是否与自体干细胞回输质量和数量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是婴儿期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性脑病,但相关动物实验缺乏,该研究通过构建IS动物模型,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对IS幼鼠脑组织的影响。方法将生后10 d(P10)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每组30只。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分别在P10、P13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诱发癫痫发作,
肥胖是影响儿童和成人健康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病因复杂,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微生物参与了体重调控、能量代谢和炎症反应,在肥胖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自然分娩、母乳喂养和避免生命早期抗生素暴露有益于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可能降低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益生元和益生菌可以改变肠道微生物构成,从而影响摄食和体重。探求肠道微生物与肥胖间的关系可为防治儿童肥胖打开新
目的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儿住院的一个主要原因。调查2岁以下唐氏综合征患儿的住院风险,并调整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1∶2匹配队列研究从2006年到2011年瑞典全国范围内出生的唐氏患儿,1例唐氏与2例无唐氏对照组儿童匹配。根据全国登记的数据获得RSV住院和RSV的风险数据。RSV住院的风险评估使用成对分层的Cox多变量回归。结
期刊
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IL-6是多效性的细胞因子,它通过激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录与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3,SOCS3)起重要作用。而且,IL-6介导的JAK/STA
OGG1基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管家基因,可以通过碱基切除修复途径,识别和切除DNA双链中的氧化损伤产物8-oxoG,对DNA进行修复,防止8-oxoG的致突变作用。hOGG1在1996年被成功克隆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发现OGG1基因在肿瘤发生、衰老及退行性疾病、心肌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OGG1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有助于探索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方
目的脑功能和发育障碍可能参与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的发生。这项挪威研究旨在验证参与水转运和钾离子内稳态的特异基因变异是SIDS的诱发因素的假设。方法分析171例中位年龄15.5(2~52)周SIDS病例(男:62.6%)和398例中位年龄44(11~91)岁的成年对照组(男:70.6%)的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