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延的人是矛盾的人,既害怕准时,又害怕拖延,结果处在一种挣扎中—在痛苦的挣扎中拖延,在拖延中挣扎着要准时。既不能拖延又不能准时,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拖延的人主动把自己放在悲剧的位置上
拖延的人都存在一种幻想,一种全能的幻想,认为自己本来应该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就可以瞬间完成各种工作,因为她/他对等待引发的挫折难以忍受,所以对幻想和特别是自大幻想成瘾;拖延的人还存在另一种信念,就是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一件工作,就是结果是必败的,所以对努力存在一种绝望,对必败信念成瘾。
拖延的人最通常的解决方案,就是主动把自己放置到悲剧位置,主动制造最难以接受的场景,在糟糕中体验一种不易觉察的变态的控制感,就是我不能控制准时,但是我可以控制不准时,我不能保证成功,但是我可以绝对的保证失败,案例中的主人就是这个样子,以为3000多字的论文可以瞬间完成。彻夜通宵的完成了报告后,会体会一种绝地逢生的快感和释放感,这种感觉也会让人上瘾,这是对自己全能感和必败感的再次强化。
拖延的人生活在幻想的时间世界里
时间是现实感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幻想世界中,时间可以任意地穿越和转换,拉长和缩短。但是现实世界中,时间是外在的和不受个人主观控制的。承认了时间的外部性,就等于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认了他人的存在和不完全受控性。准时意味着跟他人和谐共处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拖延,特别是伴随痛苦的拖延,是对他人关系的一种纠结的接触方式。当然,太过准时也是另一种纠结。
小孩从生下来就需要吃饭,吃是一项本能,并且伴随着快乐,但是如果被拖延喂食,或者被过度准时而不按照孩童的自身需要喂食,吃就变成了一种痛苦。痛苦让孩童发现“父母是外在于自己的人”这个现实,父母和孩童的这种准时和拖延相遇,则伴随着痛苦。如果这种痛苦曾经过度,或者累积到让人难以忍受,原本自己依赖的这种本能需要,譬如吃和接受帮助的需要,就成了痛苦最直接的来源。
拖延者总是需要一个强烈的改变动机,推动自己迈出第一步。至于之后,还是专注于了解自己,平和地接纳事实,积极但不苛求、不强迫地尝试转变。毕竟,拖延者限于困境的很常见原因,还在于对真实的自己并不了解,对自己想要的、重视的、害怕的、回避的东西,其实并没有清晰地关照。
改变拖延症,关键在自我接纳
格式塔心理学家贝瑟1970年提出“改变的悖论”,认为只有接受自己、放弃改变的企图,才可能带来改变——事实上,那些真正在拖延这个问题上有进步的人,都是自我接纳的人,而不是每天要求自己“改变、改变、改变”的人。国外也有实验证据表明,不自责有助于将宝贵的能量聚集到寻求解决方案上,从而有助于战胜拖延;而自责的人反而容易因为消极情绪而回避问题,难以有效战胜拖延。
总而言之,克服拖延就是要克服对幻想成瘾的状态,和修正对自己、对人,特别是对重要他人的依赖和自主的恐惧,理解和接受别人善的一面,让自己能够跟现实和他人和谐共处。
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方法来慢慢改变拖延的毛病。比如意大利人Francesco Cirillo发明过一个应对拖延症的方法,简称“番茄工作法”。原理很简单,你将必须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使用一只非常容易购买到的定时器(通常为番茄状)设定自己的时间,25分钟最佳。Francesco称这25分钟为一段番茄时间。工作了25分钟时,计时器叮叮响就意味着你完成了一段番茄工作时间。之后稍作休整,再继续工作直到完成你的另一个番茄时间,而工作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长期坚持,完成番茄时间,就会成为你工作的动力。
拖延的人主动把自己放在悲剧的位置上
拖延的人都存在一种幻想,一种全能的幻想,认为自己本来应该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就可以瞬间完成各种工作,因为她/他对等待引发的挫折难以忍受,所以对幻想和特别是自大幻想成瘾;拖延的人还存在另一种信念,就是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一件工作,就是结果是必败的,所以对努力存在一种绝望,对必败信念成瘾。
拖延的人最通常的解决方案,就是主动把自己放置到悲剧位置,主动制造最难以接受的场景,在糟糕中体验一种不易觉察的变态的控制感,就是我不能控制准时,但是我可以控制不准时,我不能保证成功,但是我可以绝对的保证失败,案例中的主人就是这个样子,以为3000多字的论文可以瞬间完成。彻夜通宵的完成了报告后,会体会一种绝地逢生的快感和释放感,这种感觉也会让人上瘾,这是对自己全能感和必败感的再次强化。
拖延的人生活在幻想的时间世界里
时间是现实感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幻想世界中,时间可以任意地穿越和转换,拉长和缩短。但是现实世界中,时间是外在的和不受个人主观控制的。承认了时间的外部性,就等于承认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认了他人的存在和不完全受控性。准时意味着跟他人和谐共处的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拖延,特别是伴随痛苦的拖延,是对他人关系的一种纠结的接触方式。当然,太过准时也是另一种纠结。
小孩从生下来就需要吃饭,吃是一项本能,并且伴随着快乐,但是如果被拖延喂食,或者被过度准时而不按照孩童的自身需要喂食,吃就变成了一种痛苦。痛苦让孩童发现“父母是外在于自己的人”这个现实,父母和孩童的这种准时和拖延相遇,则伴随着痛苦。如果这种痛苦曾经过度,或者累积到让人难以忍受,原本自己依赖的这种本能需要,譬如吃和接受帮助的需要,就成了痛苦最直接的来源。
拖延者总是需要一个强烈的改变动机,推动自己迈出第一步。至于之后,还是专注于了解自己,平和地接纳事实,积极但不苛求、不强迫地尝试转变。毕竟,拖延者限于困境的很常见原因,还在于对真实的自己并不了解,对自己想要的、重视的、害怕的、回避的东西,其实并没有清晰地关照。
改变拖延症,关键在自我接纳
格式塔心理学家贝瑟1970年提出“改变的悖论”,认为只有接受自己、放弃改变的企图,才可能带来改变——事实上,那些真正在拖延这个问题上有进步的人,都是自我接纳的人,而不是每天要求自己“改变、改变、改变”的人。国外也有实验证据表明,不自责有助于将宝贵的能量聚集到寻求解决方案上,从而有助于战胜拖延;而自责的人反而容易因为消极情绪而回避问题,难以有效战胜拖延。
总而言之,克服拖延就是要克服对幻想成瘾的状态,和修正对自己、对人,特别是对重要他人的依赖和自主的恐惧,理解和接受别人善的一面,让自己能够跟现实和他人和谐共处。
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方法来慢慢改变拖延的毛病。比如意大利人Francesco Cirillo发明过一个应对拖延症的方法,简称“番茄工作法”。原理很简单,你将必须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使用一只非常容易购买到的定时器(通常为番茄状)设定自己的时间,25分钟最佳。Francesco称这25分钟为一段番茄时间。工作了25分钟时,计时器叮叮响就意味着你完成了一段番茄工作时间。之后稍作休整,再继续工作直到完成你的另一个番茄时间,而工作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长期坚持,完成番茄时间,就会成为你工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