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及目标设计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新概念,现代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与经济发展方式近似的概念有经济发展模式(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或经济发展型式(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问题[1]。简单地说,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演进;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07-02
  一、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发展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80%以上。为改变这种落后局面,我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快速积累实现经济增长的的发展战略,相应的就采取了数量扩张和速度赶超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这对于当时贫困落后的中国,在短期内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是必要的。1952—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均增长了3.7l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98倍 [2]。尽管如此,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1952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2美元,1978年为210美元,一直未突破人均265美元这一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界限 [3]。
  客观来说,在建国之初,我国还属于农业国,工业化水平低,这种初级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采用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以内向型、高投入、高消耗、高积累、低消费、重速度、轻效益为特征,注重积累忽视消费,注重增长速度忽视效益提高,注重数量扩张忽视质量改善,注重增加投入忽视技术进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一是高速度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建国后由于确立了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的跨越式战略,开始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出现了违反经济规律的大跃进等运动,结果是要素生产率一直很低,包括劳动生产率低、资本产出率低、全要素生产率低。二是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方式。改革开放前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增加,投资重点是重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持续的高资本形成率造成了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结果必然是高消耗。我国在改革开放前能源消耗强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这客观上形成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三是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方式。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数量规模扩张,只能依靠大量的积累,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投资为主要手段。这种主要依靠高投资、高积累、高消耗来发展经济的粗放型方式,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迫切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内向型。这种封闭式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深刻历史背景的。建国之初,我国以实现工业化为首要目标,而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必须发展本国产业,也只能采取进口替代战略;而且当时百废待兴,市场需要呵护,产业也需要通过保护来发展壮大,采用内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必然的;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了封锁禁运,要求我国更加注重自力更生。以上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我国只能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但是从长期看,内向型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被隔离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之外,无法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果,对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十分不利。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及时扭转了这一局面。
  二、我国的改革进程及其经济绩效
  我国的改革进程是一次深刻的制度创新过程,这种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方式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从改革的经济绩效看,2012年GDP总量达到519 322亿元,居世界第二位,GDP增速为7.8%。可以说,我国实现了一次伟大的经济转型。但是,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长期的持续高增长,而由于未改革的部分都是阻力大的领域,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挠,因此,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由改革开放以前的片面粗放型、内向型,以数量规模扩张、外延扩大、高投入、高消耗、高积累、低消费、内需推动、重工业优先、高速度、低效率为特征的方式转变为趋向集约型、外向型为主,仍然以数量规模扩张、高投入、高消耗、高积累、低消费、高速度为重要特征,并且具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外需拉动作用显著、效率有所提高的新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的经济增长(发展)方式提出已有20多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选择也不完全是主观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由于路径依赖的存在和实践的局限性,认识上还有不少模糊之处,政府决策和改革措施也缺乏系统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较少享受改革的发展成果;国有企业虽然依靠垄断获得发展,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下降;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等。
  当前,我国经济仍然是外延型增长而不是内涵型增长,即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和投资,而不是技术进步,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建设中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产值,忽视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2010年,从31个省区市由当地人代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看,只有3个省市GDP增速定为8%,其余都在8%以上,平均增速达10.3%,许多省区仍把增投资、上项目放在首位,没有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位 [4]。可见,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其完成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目标演进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目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变到以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十六大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把过去一直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并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转向一、二、三产业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拉动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上述内容既概括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并把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向纵深方向推进,提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推进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只有不断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演进可以看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逐渐向纵深方向推进,由主要着眼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向着力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层体制性因素,这说明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将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因素,最终达到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源泉不断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为技术要素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时,单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是无法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技术进步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带来较多的产出效益,因而是提高要素质量和综合生产力、促进规模收益递增的关键,也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考察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互动过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然要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化。可以说,没有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就没有高度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度约束限制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不同的经济体制,制定和执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从而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些体制性因素交织在一起,涉及到产权归属、利益分配、激励监督约束机制、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措施等等,其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调整制度结构,减少制度摩擦,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并让人们充分享受改革成果,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原动力。
  参考文献:
  [1] Hollis Chenery and Moises Syrguin with the assistance of Hazel Elkington (1975),Patternof Development 1950-1970,Published for
  the World Bank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三联书店,1999.
  [4] 张卓元.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哪里[J].经济纵横,2010,(6).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其他文献
在风中飘摇带着不安的灵魂无奈地离开故土记忆在眼前闪现让那苦涩的泪水不觉地滑过脸庞曾多少次
此刻.炊烟升起于村庄之上蛙鸣四起田埂上,大棚里没有劳作的身影
财务是企业内部资金统筹的核心,营销是企业外部产品销售的渠道,从市场经济环境构筑而言,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够确保整体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具备经济可持续化的前提,并为后续管理功
“镚”是口语.原指清末发行的无孔的小的硬币,十个当一个铜元,现在泛指硬币,也称“钢镚子”或“钢镚儿”。硬币是金属制成的。所以“镚”字是金字旁。
利用国外有关社会福利和移民城市融入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梳理分析社会福利在移民城市融入方面的作用机制,为解决国内城市新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结果表明,社
会计基本假设是一种对会计活动进行时、空、量限定的理论,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基于时空观视角,探讨传统会计基本假设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受到的冲
收入分配政策上的“隧道效应”是指政府的收入政策输出促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富者逐渐走向富裕,社会财富通道畅通,后者始终保持着达到富裕即冲出隧道的希望,即使不成功也不会怀
"诗能入人心脾,便是佳诗"。"!文亦如此。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小品《萝卜》,以日常之萝卜为题材,介绍了各地萝卜的名称、特征、吃法以及有关萝卜的风俗。阅后,深深为其文风的淡雅
期刊
亲爱的,相信吗?戴着显微镜生活,世界远没有想像中的单线式简单!  ——题记  十一月的风,透心的凉。父亲的咆哮还在耳畔回响……于是,你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恨,你固执地以为父亲不爱你了。以前那个你至爱的父亲不在了,现在的他只是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哭了,哭得很凶很凶,泪水似有泛滥之势  难道真是这样吗?戴上显微镜,好好看看吧!——  你是那么的叛逆,竟然会和父母顶嘴了,而且一点面子都不留,越吵越厉害,说出
茶花女.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描写了法国一个妓女玛格丽特被摧残致死的故事。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