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

来源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2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商业银行在当代经济市场中发挥着金融中介作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银行业的流动性创造规模将会间接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本文将探索流动性创造的文献现状以及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机制研究,得到结论: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宽松性货币政策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频繁波动,金融市场资金流动的不稳定将导致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稳健,甚至引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让央行、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频繁波动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引起重视。
  “商业银行存在的价值是流动性的创造”(Berger and Bouwman,2017),流动性创造这一功能,指出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是流动性的转化功能和创造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服务。作为一个中介机构,提供资金时它通过把高流动性负债转换成低流动性资产,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流动性创造。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拓展,银行从信贷承诺等渠道(资产负债表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创造流动性。Berger and Bouwman(2009)对流动性的创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建立了可以具体衡量商业银行创造出的流动性大小的指标。流动性创造被定义为“商业银行把非流动资产转变为流动负债的能力”。其实质是获取流动负债,取代非银行机构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向市场提供流动性资产,最终实现为经济体系创造流动性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了过多流动性时,会减少流动资产并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在流动性创造过少时,资本流动性不足会阻碍实体经济规模增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将改变整个市场的稳健发展。
  在对于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关系研究领域,国内外文献研究主要利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货币政策的推行实施,Viral、Acharya和Naqvi(2012) 研究指出,宽松性货币政策将增加流动性创造。因此,商业银行会因为对风险的低估,风险承担的增强,而提供更多的贷款,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危机。基于风险承担渠道理论,Kishan和Opiela(2012)提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在货币政策变动下随之变动,进而改变信贷量,最终改变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变动。李明辉(2014)利用1998-2012年中国银行业的数据,对B-B方法构建的流动性创造指标进行修改完善,研究表明,宽松性货币政策能够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构建B-B法流动性创造指标的学者Berger和Bouwman(2017)研究美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得到在其他因素的控制下 ,宽松性货币政策可以显著改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产生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创造变化可以预测危机。王周伟、王衡(2016) 对2005 - 2012年我国银行业79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但其效应具有时滞性。时波(2019)运用Sys-GMM估计方法,讨论得到了商业银行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敏感程度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结论。所以综上,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且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得流动性创造增加。
  2.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传导机制分析
  货币政策通常被政府用来调节宏观经济,以存贷款利率政策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控货币市场资金成本进而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产生影响,而以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为主的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调控银行业内部的可用流动资金,改变货币的供求关系从而改变流动性创造。
  2.1存贷款基准利率
  存贷款基准利率政策属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的利率工具之一,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数量和配置结构,进而影响流动性创造。当存款利率下降时,居民的存款意愿减弱,流通中的货币增加,这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当贷款利率下降时,企业的融资成本会降低,银行的贷款规模会扩大,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会增加,这就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
  2.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为了保证存款支付与清算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现已成为央行用以调控经济的手段。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会改变商业银行的发放贷款的能力,使银行的流动负债变为非流动资产,使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发生变化。在准备金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当央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超额准备金的可支配部分相应扩大,贷款量也增加,扩大了非流动资产,商业银行增强了自身的流动性创造作用,使得流入市场的流动性提高。
  2.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可直接影响银行的储备资产,是当前我国货币当局频繁使用的政策。货币当局的公开市场操作一般包含正回购、逆回购操作和央行票据等措施。当央行实施逆回购操作时,向银行体系输入流动性,银行可获得的资金增加,可提供贷款的留存资金也随之增加,可以满足企业的贷款需求,进而增加了流动性创造。
  不同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创造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但可以得到一致结论:宽松性货币政策能够增加流动性创造,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减少流动性创造。
  3.政策建议
  上文通过传导机制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这对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央行应合理调控货币政策
  为了有效调控市场流动性和流动性创造,货币当局应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和不同货币政策的效果,准确实施货币政策,从而改变需要调整的流动性创造。但总体上来说,当政府要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时应当采用宽松性货币政策,减少流动性创造时应当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2监管机构完善监管体系
  近年来表内流动性创造在逐年增长,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增长速度过快的银行进行密切关注,防止商业银行盲目追求扩大贷款业务增加收益,而忽视了留存资金存在的必要性,最终导致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对表外业务的监管机制还不成熟和完善,创新的表外业务仍具有较大的信贷和经营风险。因此,监管机构应尽快建立包含表外项目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项目的监督和治理。
  3.3银行监管机构建立风险监管指标
  银行监管机构应该根据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创造的变化,制定以风险监管指标为核心的动态监管体系。加强资产端和负债端的管理,建立风险隔离防护带,注重对资产的变现和融资渠道的管理,增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能力。
  4.結语
  本文首先通过相关文献了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然后分析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得出了宽松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最后提出央行应合理调控货币政策、监管机构完善监管体系、银行监管机构建立风险监管指标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孙莎,刘莉亚.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来自中国银行业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 2014, 35(10):50-60.
  [2]王周伟,王衡.货币政策、银行异质性与流动性创造——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16, No.346(02):54-67.
  [3]时波.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效果研究[J].上海金融,2019(12):79-85.
  作者简介:陈泽暑(1996-),女,广东汕头人,硕士,学生,研究方向: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核心,目前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银行作为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的有效媒介,各项政策、资源正在向制造业集聚。本文简要分析国内外制造业发展现状,以及银行支持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通过数字化经营、供应链金融等手段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银行;制造业;发展方式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
期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展,各行各业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企业效益的提升,企业规模的也在不断扩大,企业管理则直接关乎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影响着企业的效益。而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更是直接关乎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利益,涉及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纵观现阶段我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
期刊
摘要:近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火热,国内学者提出了很多有关研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这些观点填充了当前国家经济和民生发展领域的理论空白,本文将学者们普遍认同的几个观点归纳总结,其中有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资金的管理不规范;融资困难等,这些观点通过分析上述的几个类似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几个对策,如提高人才专业性,建设专业的财务管理团队;树立正确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企
期刊
摘要:事业单位虽然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其财政税收依然为国家的财政收入贡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不过,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相关单位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这些问题,用科学的方法予以解决,才能保证事业单位长期、稳定地发展。本文针对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进行讨论,归纳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政税收;问题;对策  1. 引言  从目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投资自由化的发展,人们逐渐有了投资的意识,金融市场也越来越被需要。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票关系到许多方面。因此,无论是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广大股民,对股票收益率的分析都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由于正態分布具备许多特殊的统计性质,所以人们常常将收益率假设为服从正态分布。然而近年来通过不断的研究发现,收益率通常具有“尖峰厚尾性”,这就意味着拒绝了其服从正态分布的传统假设。因此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与各行各业联系愈来愈密切,为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保障。而高校财务管理作为促进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一方面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优化管理流程,保障高校工作的有序进步,进而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文章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服务湖南高职“双高计划”院校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
期刊
摘要:伴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上市公司经营范围趋于多样化,财务状况趋于复杂化,从而导致经营者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操纵财务数据的事件时有发生。利润操纵行为不仅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而且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扰乱资本市场的政策运作。合理保证财务报告质量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而盈余管理行为的大量存在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因此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学术界对二者之间
期刊
摘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信息消费在总体上呈现出下游沿海城市领先,中游城市不均衡,上游城市稍显落后的空间结论。结合调研探索出长江经济带信息消费的空间关联分析与动态趋势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解决政策、评价效果。揭示出长江经济带区域信息消费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并给出加快推动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建议,发挥信息消费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的作用。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信息消费;空间联系;多维评价
期刊
摘要: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开始涉及各个领域。“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受到会计界的广泛关注与深思。“财务机器人”高效快速处理财务数据的能力使得会计人员的角色受到了冲击。但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决策和分析财务信息方面仍然扮演着“财务机器人”不可替代的角色。会计人员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洞悉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不被“财务机器人”替代,因此,传统财务会计向管
期刊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在致力于寻找林区经济的增长源头,让林区承担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林业事业单位的经营经费来源,一方面是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是政府财政拨款。想要提高林区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提高林区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依托新会计制度完成财务核算工作,降低林区单位的经营管理成本。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新会计制度下林区单位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关系,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