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热交换器清洁度试验杂质萃取方法的研究

来源 :汽车与新动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_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清洁度试验;热交换器;萃取;测量
  0 前言
  清洁度检测是1个原理简单而操作复杂的试验方法。原理简单是因为只要测出杂质的质量,依据一定要求进行百分比计算即可;操作复杂是因为试验一方面会受到样件本身结构的受限,另一方面会受限于测试环境,很难得到准确的杂质污染物数值。
  关于清洁度检测的国际标准有《Roadvehicles—Cleanliness ofcomponents offluid circuits》(ISO16232-2018)[1]和《InspectionofTechnicalCleanliness》(VDA19.1—2015)[2],国内标准有《中小功率内燃机清洁度限值和测定方法》(GB/T3821—2015)[3]等。
  1 试验方法
  1.1 清洁度试验过程
  清洁度试验的常规流程为:样件及滤纸预处理—冲洗试样—过滤杂质—烘干滤纸—干燥滤纸—称重及尺寸分析。对于大型或者内部结构复杂的试样,冲洗过程的有效性最难以控制。
  1.2 常规清洗方法
  1.2.1 高压冲洗法
  喷洗主要是通過自由射流到试样上的清洗液来实现的。清洁效果主要受到射流的动量传递影响。一般最后还有1个清洗液流净后的冲洗过程。该方法适用于试样外部和可接触的内部结构的清洁。
  1.2.2 超声波清洗法
  经由液体介质传导的超声波在20~400kHz的范围内,通过机械振动作用到测试对象的表面上。清洁过程需要将试样浸入清洗液,并在配有超声振动设备的清洗设备内进行。超声波的清洗方式特别适用于难以被单独处理的散装小零件。
  1.2.3 灌洗法
  灌洗法可对试样进行贯通冲洗内表面的清洗。为了保证杂质颗粒的有效分离,测样内部的清洗液流动应该是湍流而不是分层流动,亦可通过有目的的脉冲流动来实现。该方法适用于管道、软管、过滤器或者热交换器。
  1.2.4 晃动法
  检测样件按比例加注检测液并密闭开口。通过晃动提供辅助,颗粒从内部检测表面上剥离并进入到液体中。另外,晃动还会从各个方向对附着的颗粒产生液体作用力。
  2 试验过程
  2.1 试验方案
  以某水箱为例,研究人员采用常规清洗方法进行逐一论证,并观察其对大型热交换器清洁度测试的适用性。
  首先,研究人员选取了同一批次的3 个水箱。按照历史检测结果,其质量水平大概在3~4mg之间。为了尽可能减少试验偏差,研究人员使用清洁溶剂分别对其内部进行1次冲洗,然后分别往每个水箱内部加入50mg的铝屑,并分别选用高压冲洗法、灌洗法、晃动法对其进行清洗,然后按照流程对清洗杂质进行称重。清洁度测试结果及过程参数如表1所示。
  2.2 结果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3类测试结果都不太理想,杂质冲洗物与初始值偏差较大。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高压冲洗。由于水箱内部结构复杂,翅片较密,只在入口处有压力。清洗液无法对其内部杂质进行有效冲刷,导致杂质颗粒粘附在试件内壁无法流出。测试结果的可控性较差。
  (2)灌洗。为了保证水箱内部清洗液为湍流状态,测试需要采用高流速、大流量的冲洗方式。实际溶液冲洗量高达150L。在杂质过滤过程中,由于误差过多,导致测试结果失真。该方法的可操作性较差。
  (3)晃动清洗。水箱内大部分的杂质能够被过滤出来,但是与高压冲洗法类似,也出现了无法避免残留杂质的现象。另外,在倾倒过程中,由于出水口略高于下水室内壁,导致部分颗粒物无法倾倒出来,造成测试结果的偏差。该方法可操作性较强,但须优化实施方案。
  综上分析,针对大型热交换器等这类体积大、内部结构复杂的试样,晃动萃取法为最切实可行的方案,但需要优化测试方案。
  2.3 试验方案的选择与优化
  2.3.1 杂质提取有效性评价方法
  研究人员使用同一方法,先后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萃取。如图1所示,采用方法为:后一次萃取结果除以前几次萃取结果的总和,如果该数值小于或等于10%,则该数值即为最后一次,同时也表示萃取完成。试验以所有萃取杂质的总和来计算部件的清洁度等级。
  2.3.2 试验操作步骤设计
  结合上述试验结果,研究人员对上述同型号水箱,采用晃动法,对试验方案进行优化。如图2所示,第1步,在水箱内倒入30%~40%水箱容积的清洗液。由于过高或过低的填充度均不会产生充分的机械效果,所以无法实现有效的清洗效果。在清洗液加注完后,通过前后、左右、扭转等几种方式,开始晃动水箱,晃动幅度约30cm,频率约1Hz,时间约15s。晃动可采用手动方式进行,或者采用自动化装置进行辅助。第2步,竖直试件倾倒清洗液,同时通过软管向试件中注入清洗液,冲淋内壁持续约15s。第3步,将软管插入出水口冲入清洗液,使下水室中的大部分较大颗粒能随水流翻动而流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避免由于部分出水口不在最低位无法将清洁液倾倒完全的情况。
  以上3个步骤为1次有效冲洗。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对同一试件先后进行6次冲洗,分别收集每次的杂质,然后结合国际标准《道路车辆液压管路部件清洁度第2部分:搅拌萃取污染物的方法》(ISO16232-2-2007)中杂质萃取方法进行有效性评价。如果每次清洗后得到的杂质质量是递减的,则可认为该冲洗方法有效。
  2.3.3 优化后的实测结果
  如图3所示,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同样在试件中加入50mg铝屑,作为杂质的初始值。然后按照段落2.3.2中的试验操作步骤,逐步完成验证清洗。
  在试验过程中,杂质的过滤、烘干、干燥、称重均须按照上述标准要求来进行,在此不再详细阐述。试验最后得到的过滤杂质分布如图4所示。杂质的萃取数值如表2所示。
  3 试验评价
  通过表2中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6次杂质萃取的结果呈递减趋势,如图5所示。在完成第4次萃取时,萃取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已经达到了10%以内,且杂质冲洗完成度达到了94%,该方法被证明实际有效。
  4 总结
  通过上述试验测试,研究人员得到相关测试结果如下:针对大型换热器,高压冲洗法无法得到准确结果,不建议使用;灌流法冲洗效果较为明显,如果能克服后续的过滤效率问题,基本适用;优化后的多次晃动法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过滤结果误差较小,可推荐使用。
  在晃动萃取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部分人力无法完成晃动的试件,可以通过旋转机构、吊机、振动台等辅助机构完成晃动步骤,但必须确保每次振幅的一致性,以避免晃动方式的改变引起测试结果的偏差。
  对于样件进出口端的多样性,可适当增加清洗步骤以达到排除杂质的目的。本文选用的试件一方面因为内部结构复杂,存在翅片;另一方面因为出水口低于内壁底面,导致大的杂质容易沉淀而无法流出,所以研究人员额外增加了进水口和出水口加注清洗液的步骤,以达到排出杂质的目的。
  该文仅探索大型热交换器的清洗方法,由于没有合适的设备来比较超声波萃取结果,下一步研究人员】将针对小型板换油冷器,对各类萃取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2018-2020年间,在内蒙古黄花沟旅游景区发现一种蝗虫种群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该蝗虫经鉴定为蛛蝗[Aeropedellus reuteri (Miram)],属直翅目(Orthoptera),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蛛蝗属(Aeropedellus),为内蒙古地区外来侵入新分布种.发生调查表明,景区内人工林地内和风力发电塔基部周围种群密度相对较低,林缘之外和公路两侧种群密度相对较多,平均虫口密度可达35.2头/m2.景区外围区域种群密度逐渐减低.与国家标准(NY/T2736-2015)
[目的]探究光伏电站环境内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0~40 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和储量的变化特征,为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治理模式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光伏电站内选取3种人工建植植被样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mongholicus、苜蓿Medicago sativa,以未受电站建设干扰的
福寿螺是我国重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本文利用COI基因序列对北京市温榆河公园发现的福寿螺进行了溯源和传入途径的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初步推测该福寿螺随水生植物由浙江传入,并提出监测策略,旨在提高北京地区对福寿螺入侵的风险防控能力.
红火蚁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害性的入侵物种之一,为了控制金东区澧浦花木城红火蚁疫情发生和蔓延.2019年5月-2020年8月在澧浦花木城采取“政府、花木城、第三方服务机构和监理单位”四方协同管理模式,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践行了疫情封锁、检疫检查、除害处理、根除防控、跟踪监测、环境管理和宣传等红火蚁检疫除害措施.2019年5月-2020年8月澧浦花木城调运苗木中仅遗漏1棵携带红火蚁的苗木,其他未有红火蚁传入传出、市民叮咬案例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苗木集散地的检疫除害工作提供参考.
【目的】了解不同林龄榧树Torreya grandis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为榧树的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浙江省诸暨市香榧T.grandis‘Merrilli’国家森林公园4个不同林龄(0~100、100~300、300~500和>500 a)的榧树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集榧树林地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林龄榧树林地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分别为
为了获得无侵染性的植物病毒能力验证阳性材料,采用不同时长和不同温度组合处理烟草环斑病毒等12种检疫性植物病毒冻干病叶材料,发现适当的热处理组合可以使感病冻干叶失去侵染性,但不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
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联合gyrB基因序列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在马尾松茎部分离到的内生细菌GD2进行鉴定,并利用2年生马尾松苗作接种材料,分别接种松材线虫、细菌GD2以及线虫与细菌两者的混合物,观察比较发病情况.结果 表明,菌株GD2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GenBank登录号:MT434696).接种实验表明,单独接种细菌,寄主未出现萎蔫症状,而接种细菌GD2与松材线虫混合物的比单独接种松材线虫的发病更为严重.由此说明,马尾松内生细菌GD2能加重松材线虫病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是为害苹果和梨的重要蛀果类害虫,也被我国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鉴于前期田间调查发现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混合发生果园,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有很强诱捕作用.为提高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引诱的专一性,本论文通过在宁夏苹果园和山西梨园布置仅含苹果蠹蛾性诱剂和苹果蠹蛾性诱剂+梨小食心虫迷向剂的两种处理诱捕器,研究了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诱蛾量的影响.2019年和2020年苹果园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植物源、微生物源和动物源有机残留物的微生物和物理化学转化导致了 SOM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进而使得解析SOM结构和组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近年来,热裂解气质联用(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是多种水果生产中为害最为严重的害虫.植物精油可影响多种昆虫的行为.本试验提取了辣椒Capsicum annuum、小香葱Allium cepi forme、韭菜A.tuberosum、洋葱A.cepa、薄荷Men-tha canadensis及大黄Rheumoficinale的精油,测试了各精油对黑腹果蝇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主要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测试了5种精油中主要化合物对黑腹果蝇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6种植物精油均对黑腹果蝇表现出一定的驱避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