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教育之我见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m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要鼓励、要赏识,但当这样还不能让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或缺点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实施惩罚教育。但惩罚不等同于体罚,也不等同于处罚。怎样的赏罚才是最有效的呢?〓〓一、要赏罚得当,这是实施赏罚教育的前提 〓〓什么是赏罚得当?简单说就是赏不虚施,罚不妄加。为了使赏罚得当,教育者应注意两点:第一是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赏罚制度,使赏罚制度化、科学化,不能让赏罚无章可循,凭想当然地行赏罚。比如,班主任在开学初期制定非常明确具体的班级班规等。有经验的班主任在开学初就制订了详细的一日常规和一目了然的赏罚制度,使学生能够有章可循,让他们知道违规的严重后果,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达到约束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以后对学生实施必要的赏罚提供了依据。第二是在实施前先察访,后赏罚,这样才能做到赏罚准确,赏不过实,罚不失实。笔者所带班级某学生,有段时间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刚开始我采取了批评教育的惩罚措施,可是效果很一般。一次,语文老师向我反映说这个孩子又没有完成作业,我联系这个学生前几次的情况,决定和语文老师一起去他家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了实际情况:他家这学期刚刚搬家,住得距离学校很远,每天这个孩子五点半就要起床坐车来学校上学,晚上很晚才能回到家,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时间。经过和家长沟通,最后采取了让这个孩子住在离学校比较近的他亲戚家的办法。后来在班会课上我还利用此事表扬了他,号召同学们学习他克服路途遥远来上学的这种刻苦精神,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再也没有拖欠过任何作业,而且学习成绩也上升很快。 〓〓二、要掌握好赏罚时机,这是赏罚教育的关键 〓〓柳宗元在《断刑论》中曾写到,“赏务速而后有功,罚务速而后有惩”,一语道破了把握赏罚时机的妙处。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进行赏罚措施之前,教师一定要善于捕捉良机、掌握火候。第一,奖赏要及时。在学生心目中,事物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的,因此及时的奖赏犹如锦上添花,是前进道路上的加速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过境迁的奖赏,仿佛隔夜凉茶,失去了原先的香味,奖赏效果会大打折扣;而该奖赏时却忘记了奖赏,学生就会怅然若失,或是怀疑老师对自己心存成见,甚至会让学生走向教师的对立面。现实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就如同成长中的庄稼需要得到雨水的滋润一样。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的眼光,从非常规的角度尽量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用“扬声器”来宣传学生鲜为人知的长处,养成及时表扬学生的习惯。当然,教师并非毫无原则地哄着孩子过日子,更非那种“跪式教育”般的“教育秀”。第二,惩罚可以适当延时。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不成熟年龄阶段,此阶段学生犯了错,起初所想到的总是自己的正确性和别人的错误性,如果教师第一时间急于去惩罚,学生要么深感委屈,但迫于老师的压力只能隐忍,长期下来势必造成心理上的扭曲;要么强烈抵触,直接和老师发生冲突。这样,教育的效果往往不佳。有经验的老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后,再去实施具体惩罚,学生基本上能理智地分析问题和接受惩罚,此时的惩罚效果会更佳。 〓〓三、要把握好赏罚的“度”,这是赏罚教育的难点 〓〓赏该赏的,赏不虚施,罚该罚的,罚不妄加。如果教师奖赏得太吝啬,该赏的不赏,学生就会受到冷落,进而降低学习的效率;如果奖赏太慷慨,不该赏的也赏,学生又觉得麻木,起不到鼓励的效果;奖赏压低了,学生感到失落;奖赏拔高了,学生又认为偏心。同样的道理,惩罚过少,不足为训;惩罚过多,消极悲观;“量刑”过轻,助长恶习;“量刑”过重,伤害身心。一旦超越了“度”的赏罚,只能表明教师已经黔驴技穷,肯定是非理性和不专业的,甚至很可能是反教育的。因此,赏罚的程度和频率必须调控得当,要与学生的行为相适应,教师要力求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不增多、不减少,实事求是地去赏罚,只有这样其他学生才会心服口服,赏罚也才会更有效果。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这样伟大的社会革命,妇女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广大妇女以“不是胜利,就是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参加战斗
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刘康德先生,与我有文字之交,通讯之谊,日前赠我一本他撰写的《阴性文化》。新颖的书名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待浏览了目录,拜读了序言和结语,已使我爱不释手,决意
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由于小学数学总复习量较大,内容较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又极易引起两极分化的特点,因此,复习要有的放矢,使复习课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一、教师精心备课,形成全面的复习系统  在复习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一步理解、深化、升华,有一个整体的、立体的把握,分出知识块。知识与知识是相承相连的,哪些知识可以放在一起复习,哪些知识是学生掌
红军时期最早的骑兵部队,是出现在陕北的红26军。1932年12月24日,中共北方局特派员杜衡在宜君转角镇召开军人大会,宣布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正式改变为红26军第2团,并举行了授
1937年3月14日,西路军在祁连山中的黎圆口和石窝一带失败之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余部分路游击,李先念、李卓然等率三十军主力(约五个营)与直属队(人称西路军左支队,沿祁连山
在诗歌浩瀚的海洋中,儿童诗清新活泼,质朴纯真,琅琅上口。它们有的如心中絮语,有的像穿涧山泉,有的似抒情小曲,错落有致,是适合学生诵读的文学作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反复诵读,感知儿童诗的节奏美  儿童诗《听听,秋的声音》的第一节:“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诗中长短句里有鲜
一、“自我发展”理念下的“快乐体育”  “自我发展”理念是昌岗东路小学十多年来形成的学校特色和核心价值。它倡导个体或群体在他人的帮助和引导下,借助自我意识的力量,强化正确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自信,面对新的学习和问题情景,运用不断形成的强化的元认知能力和自觉性,主动寻找适当的解决策略和方法并实施,在其中协同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自我提升综合素质,正面地、最大化地发挥自身潜能,积极主动发展,逐步将社会需
新时期美育整体反应观念的由来 众所周知,我国五十年代中期提出的教育方针排除了美育,只有德、智、体“三育”。1958年补充了劳动教育,美育继续被排除.过了整整三十年,到1986年春
所谓质疑,就是人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一些按照常规推理或按原有的思维定势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疑问、提出疑问的心理过程。它的最大特点是使人们怀着渴望求知的心情对某个问题探个究竟,促使人的智力活动丰富。  一、更新观念,倡导质疑  学生不敢提问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扫除学生在质疑方面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敢问。教学《虫草的村落
巴黎新所藏敦煌遗书中,有一卷约为唐末、五代时抄写的道家符咒之类的卷子,编号为3180。其中有一件《呼吸静功妙诀》,为不可多得之中国气功科学史资料。现以简化字录下,以飨好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