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硬件建设,提学校品质,促均衡发展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州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以来,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大大提升了学校“硬”实力。
  赣州市教育局局长余炜高兴地对记者说,2014年初,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意见》,同年底,赣州市被确定为全国“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项目试点地区。近两年来,赣州市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大力推动全市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使学校由数量增长转向品质提升,开辟了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之路。
  “我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学校品质提升试点项目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赣州市教育局局长余炜介绍说。近两年来,赣州市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以下简称“全面改薄”)为重点,统筹农村义务教育各项工程建设,充分考虑城镇建设规划、学龄人口和学前人口变化趋势,合理布局教育资源,科学编制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三年(2013~2015年)规划》《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2014~2018年)》,既避免了项目重复建设,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在深入摸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赣州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 ~2016年)》,提出了19项重点任务,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并确定30%的小学、初中学校作为试点,先行先试、逐步铺开。全市筹集600万元作为试点工作专项经费,并实行动态跟踪,切实保障试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为推进试点工作,我市各地在严格遵循项目基本建设程序的前提下,积极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加快了项目审核、审批、办证等工作进程;建立项目建设台账,完善工程检查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实现了项目管理精细化,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了项目优质、高效推进。”余炜说。
  余炜介绍,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由政府委托教育部门牵头,协调发改、财政、规划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齐抓共管。赣州市通过建立工程进度月报制和月通报制,坚持每月将全市各地教育工程项目进度抄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并通报各县(市、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态势。
  余炜介绍,赣州市实施试点工作以来,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全面改薄”项目建设,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共改造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485所,新(改、扩)建校舍134万平方米、运动场150万平方米,装备图书389万册、学生用床2.3万张、课桌凳7.6万套、计算机9664台、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1.2万套及价值2.3亿元的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然而,作为一个欠发达的人口大市,赣州市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历史欠账多,基础薄弱。余炜说,尽管不少县(市、区)是“吃饭财政”,财力有限,但仍然坚持教育优先,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如安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但为了抓好试点工作,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中,财政足额配套专项资金1191万元,累计筹集资金1.05亿元,完成县级标准化建设项目165个,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同时,该县要求各乡(镇)每年筹集不少于50万元用于村小、教学点附属设施及绿化美化等建设,把学校打造成为花园式的校园。
  余炜局长掰着指头如数家珍,盘点全市加大投入推进试点工作的鲜活事例。如同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兴国县,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从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金计提、教育投入增量中调集资金,并鼓励企业和个人以提供免费服务、捐赠等形式支持学校建设。该县在试点中创新学生营养餐供餐模式,将该项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促成营养餐配送企业与蔬菜合作社签订供销合同,带动贫困户就业1700余人。省委书记鹿心社,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等领导亲临营养餐配餐中心视察后,对该县学生营养餐供餐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作出了重要批示。2015年11月,全省营养餐推进现场会在兴国县召开,该县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又如赣州地处偏远的石城县,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突出重点、发扬优势,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筹集县级资金2000余万元,实现了“班班通”教学点、村小全覆盖。该县计划在2018年提前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
  学校品质提升,也是校园文化的提升。赣州市结合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作,因地制宜改造校园环境,创设校园标志设施,建设美丽校园,形成“一校一品”的生动局面。余炜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赣州特色”: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构建赣州德育模式。在大力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和加强法治教育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工作,一批学校被评为全省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青少年校园足球等特色学校。同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赣州丰富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和绿色生态资源,深入开展“苏区精神进校园”和“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创建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评选了一批红色好少年,培植了一批德育示范校,初步形成了富有赣南苏区特色的“赣州德育模式”,《中国教育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二是打造校园文化,丰富学校品质内涵。赣州市坚持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相继开展了“书香校园”和“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各地各校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重点,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基础,大力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特色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不少学校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活动让人耳目一新,从古典国学到自然科学,从人文知识到励志名言,一层一个主题,一个班一个特色,同时把师生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点缀其中,形成了“一校一特、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教师队伍建设是赣州开展“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增强教育发展后劲,赣州市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师培养补充工作,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
  余炜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他们通过调查研究,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赣州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意见及量化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教师访万家”主题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此同时,赣州连续9年举办了高质量的教育局长、中学校长培训班及新任职校长培训班,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和市、县两级部分教育行政干部参加了赣州市清华大学教育管理干部领导能力提升研修班,每年完成教师培养培训逾10万人次;邀请了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赣州讲学,惠及全市近万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先后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城区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地方和学校签署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派出了100余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名校跟班学习、挂职锻炼,使广大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赣州市还全面开展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798名教师、325名校长从优质学校交流到薄弱学校;建立了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了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及集中连片特困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有力地稳定了农村师资队伍。
  余炜最后说,下一步,赣州将紧紧抓住部省共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学校品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加快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他文献
为严把教师队伍入口关,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决定在浙江、湖北等15个省(区、市)试点基础上,新增13个省(区、市)为试点省份,新增试点省份原则上选择1—2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  新增试点的省份中,北京、江西、河南、湖南、甘肃、青海、宁夏等7省(区、市)于2015年秋季启动改革试点,天津、辽宁、黑龙江、广东、重庆、云
期刊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意见要求扩大职业教育集团覆盖面,到2020年,职业院校集团化办学参与率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达到一定比例,初步建成300个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一批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集团,基本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局面。  《意见》要求,明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
期刊
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青海省特意“开小灶”,把编制倾斜、待遇提高、实施城乡交流轮岗等六大福利及时送到乡村教师身旁,鼓励他们爱岗乐业、静心从教。  截至2014年底,青海省共有乡村中小学专任教师1.4145万人,占全省专任教师总数的29%。为解决影响青海省乡村教育发展中的师资问题,青海省将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调整为统一执行国家标准中的城市标准,并向农村牧区学校倾斜;从2013年起,青海省依据地区类
期刊
“我们的农村学校比城里的好!”这句话是上栗县教育局局长姚义何陪同记者采访时说的。此话让记者感到震惊,也感到疑惑。其后,记者先后参观了上栗县的新建小学、水源小学、豆田小学、洪东小学、胜利中学、湖塘中学等10多所农村学校,学校建得一所比一所漂亮:窗明几净的新楼房、色彩鲜艳的外墙粉刷、平坦宽敞的塑胶跑道操场、摇曳多姿的花草树木……一座座花园式的校园,点亮了片片农田,给人以鹤立鸡群之感。姚义何接着解释说:
期刊
我国拟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并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拟用3至5年时间,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
期刊
良好的初衷会遭遇尴尬的局面,这与管理者没有弄清楚教师生活常态有很大关系。  多数教师喜欢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不为功名,不为金钱,只为一颗对孩子负责的良心。于是,按时上下班,认真备课、上课;于是阅卷、批改作业,进行课下辅导。  而随着教师待遇不断提高,绝大多数教师不读书、不充电,照样能过上比较体面、舒适的生活。有教师说:“有了常规的标准、规范和上级、专家的指示、理论,我没有必要把自己从大多数教师中孤立
期刊
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教师,根据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省教育厅的统一安排,铜鼓县启动2015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教育助学项目,此项目分滋蕙计划、励耕计划、润雨计划三部分。  滋蕙计划的奖励对象为普通高中在校在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励标准为每人2000元。预计铜鼓县将有18名学生获此项奖励。  励耕计划的资助对象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编在岗家庭经济
期刊
自2016年1月始,《江西教育》(教学版)全面升级。升级后“教学版”更名为“教研版”,内文增至96页,由江西教育传媒集团主办,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协办。《江西教育》(教研版)将继续关注课程改革、传播教学新理念,并将发布有关教研动态、课题研究、考试政策等相关信息,主要栏目设置如下:  赣鄱名师:介绍全省专业出众、学识高超的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专长。  校园风采:介绍全省优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
期刊
弋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方志敏烈士的故乡,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前期党、政、军活动的中心,在中国革命根据地斗争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以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时期开始,便领导弋阳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展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弋阳这块红色土地上得天独厚的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以来,弋阳县教育界充分利
期刊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撑伞的人全身上下湿透了,拿拐杖的人跌伤了,倒是空手者好端端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人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遇泥路时,拄拐杖的人大胆走,却不时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  晚唐诗人杜荀鹤有诗《泾溪》云:“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泾溪石险,水深流急,人往往会格外小心,谨慎从事,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