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野下的特色体育课程研究述评

来源 :搏击·体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域文化是见证科学发展来龙去脉的活化石,新课改下的体育课程尤显重要。在2010年末段,文章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相关地域文化特色项目引入体育课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基础理论与实证研究,寻求多种教育思潮理论并存环境下的体育课程理论基础,同时在方法和方法论不断创新的当今,探求体育课程文化研究体系的新思路。
  关键词:地域文化 体育课程 民族 开发 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4-0018-04
  国家教育部“2001-2010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文件明确指出:“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而地域文化作为文化大家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课程实施中闪烁出熠熠生辉的光芒,注重挖掘和发扬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中的地域文化素材,渗透和开展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关于地域文化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研究
  1993年中国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对教材选取有较大的灵活性,增强了大纲的适应性,小学选用部分占20-30%,中学选用部分占30%,这亦是适应体育课程内容弹性化的具体表现,鉴于我国国情,在以通用教材为主体的情况下,体育课程教材还要有乡土性。
  教育部在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1.1 地域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关于我国的体育教学大纲形式应采取何种大纲模式,毛振明指出:73%的选择“国家颁布的大纲与地方颁布的大纲结合”的模式;基于该模式下,郭洪波和窦丽也认为:课程只给出了一个框架,余下的工作留给了学校,使学校有了安排具体内容、组织实施教学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分析,徐雄杰认为体育课程设计的思想,应首先考虑学校的地域环境和学生族群属性,顾及地域的多元文化特性;李润梅等做出解释:由于体育校本课程不同于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各有其校本特色和地域特色,但它也具有体育课程的一般属性和特点。
  1.2 目标确立原则
  1.2.1 教育为主,地域为辅
  围绕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施俊提出: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问题,也是改革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宿,要确定培养目标,必须考虑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和毕业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必须考虑到教育的先进性与超前性以及开创性,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地域文化、教育特点和发展的要求。
  1.2.2 地域居首,其它为辅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由于地理气候、物资条件、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各异,学校在选用当地特色体育项目实施课程开发应考虑多方面因素。陈科宁提到:应该选择那些地域文化特征明显,锻炼内容独特,健身价值高,表现形式新颖,群众基础好,又适合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的项目;针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高会军从农村文化和地域环境角度指出: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与地域文化资源,将农村本土文化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董杰从体育教师应研究学生的兴趣需要角度分析得出:结合本地区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将有健身价值、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的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引进课堂。
  2、关于地域文化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研究
  地域文化为基础,分析文化形成的背景及内涵,选择或挖掘、整理地区体育素材,因地、因时、因季节和气候变化,筛选或改造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体育课程资源,突出地域性特色,润色教材内容,既能解决课程资源的不足,又能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2.1 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郭洪波等围绕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指出:体育课程内容服从于体育课程目标,为此,体育课程内容应呈现综合化、多样化;就其适用性和实用性角度,房立娜认为:应该选择性地设置具体的体育教学项目类别,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则根据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数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来确定。
  2.2 融入地域特色
  按地域性、季节性的特点,通过挖掘、整理、选择,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计划地引入到学校体育中去,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和体育教学现状,将教材编写与本土体育项目开发相结合,开发出具有地域文化基础,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校本课程内容。
  宋剑英就地域特色项目融入体育课程指出:充实选项课内容,开发本土化、区域化、特色化运动项目;陈永辉认为:要对学生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各地中小学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民间拳种作为学校校本体育课程内容;李润梅等认为:体育校本课程的选择应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基础和特色,也有良好的健身价值,易被区域内学生接受。
  房立娜站在中小学体育教师立场指出:通过挖掘和整理地域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资源并把它们充实到体育教学的内容中,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2.3 体现学生意趣
  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徐雄杰等指出: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改变过去以西方的竞技体育贯穿教材始终的现象,增加我国传统的民族的运动文化,以及各地方、各民族的乡土体育活动之特色;加强教材与社会、生活、文化的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弹性化、乡土化、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发展个人的特点、闪光点、潜在的创造力,扩大个人自由选择的机会,适应各地域学校的实际情况;钱应华认为:学校在开展新兴项目时应注意把学生的时尚追求转变成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课程内容,同时还应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健康向上、安全有益的课程内容;牛森认为: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石鸿烈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指出:构建面向学生开设和选编多种类型的、有针对性的、具有时代特征、地域文化特点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养生特色的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   2.4 彰显民族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体育课程资源包涵着中华民族特色。李宝玉从我国多民族特点考虑:民间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极具生命力,是可供开发与利用的重要课程资源;高光关于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则认为:体育教学内容应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重视对本国民族文化的发掘,尤其是对地域文化与资源的利用。
  3、关于地域文化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1 地域体育项目实施的基础理论
  3.1.1 地域文化背景下多种体育项目开发意义
  贺龙元帅说过“体操可以从杂技和京戏武打中吸取营养,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也可以从民族传统体育中得到借鉴,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由此可见,任何一种体育项目的开展和壮大,都需要一定的文化去支持和推动,而作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体育项目也会在这种文化中不断得以孕育和发展,并与体育课程相融合,逐步走向世界,显示出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
  张勤和董杰据“我国大多数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发中,地域性、民族性体育资源的开发几乎占了半数以上”指出:在民间、少数民族盛行的体育运动游戏项目,如滚铁环、抽陀螺、放风筝、打秋千、斗鸡、骑马、抢花炮、摔跤等,都完全可以作为教学内容进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的适应性、社会的先进性和课程意识的文化性,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拓更大的空间。
  牛森考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得出结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具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充分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性,且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可以将人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程教学,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需求;次旦晋美等对西藏地域特色的体育项目开发认为:充分发挥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地域优势,发展西藏体育旅游,集观光、度假、购物、娱乐、健身为一体,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张波等以现实性思维审视:传统地域体育是民族的文化,利用它参与健身或娱乐,节假日便增添了隆隆的喜庆;沟通了人间乡情、亲情,是社会和谐的载体;马红则认为: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体育课程资源就是指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使其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最大效益和价值,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服务。
  地域文化下萌生的体育传统项目有其独特性,而我国众多的民间体育从远古走来,潜力项目加以改造焕发出青春活力,体现其功效,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也让世界人民从中受益和青睐。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护它,还要扩大和利用它、宣传它,以期再燃中华民族体育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3.1.2 地域特色体育项目引进体育课程开发原则
  体育具有地域性,是近年来体育学术界研究的成果,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地域文化环境下,形成的体育项目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当地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客观规律,适度与灵活多样的开发利用原则整合资源,把较为成熟的传统项目作为重点资源,与学校体育课程和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与互动。
  注重地方资源的利用,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校本课程已经是众多学校建设的重点,各地从实际情况出发,把竞技体育和我国传统体育结合、融合起来,丰富学校体育体制,使之重新焕发生机,发挥起多功能作用。郑坚生围绕高职地域体育项目开发提出对策:在实施改革中,要依托地域文化背景,整合学校资源,改变传统单一模式的课程观念,突显“示范”特点,围绕“职业”需要,建立起有高职体育特色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课程模式,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发展,也使教师的专长和创造精神得以发挥。
  把“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作为地方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重视挖掘、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重视省情教育和当地地方文化教育,并指出内蒙古各地区的地方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在课程内容上突出内蒙古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教师对地方课程的认识和正确态度的培养;受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点,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开发民族、民间传统的原生体育运动过程中,应当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产生和发展的“原生态”环境做出适当的处理,在保留“根和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创新,但其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则基本不变,保持民族和地域风格。
  3.1.3 地域下体育课程开发注意问题
  我国已搜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676个传统项目,汉族有301项民间体育项目,并分为娱乐、竞技、健身养生3大类;然而围绕这些内容,邱丕相遗憾的说:尽管收集到如此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大多数还没有进行过研究,有的只是有名无实,甚至一些项目正在流失,所有这些都会令热爱华夏民族文化的人们为之担忧;王杰针对体现地域文化特征明显、锻炼内容独特、健身价值很高、表现形式新颖,又适合各地学校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提出衷心期盼:不能照搬套用,千篇一律,更不能信手拈来,束以规则。
  各地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体育也形成自身的特色,如广西壮族的抢花炮、苗族的斗牛,他们被誉之为东方的“橄榄球”和中国式斗牛圈,但不能为了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对地域体育项目随意冠以现代法则,使我们的地域传统特色变得不东不西,例如广东每年的“武狮”,由于经常发生群众冲突,对稳定社会秩序不利,有人主张把舞狮的武术部分去掉,俨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管理方法和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行为,更是缺乏文化品味的表现,如此单一的文化世界,等于使文化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是不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
  3.2 地域体育项目开发利用的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受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工作者锐意改革教学内容,选取和开发一些终身体育价值浓厚的教学内容,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瑜珈、跆拳道、体育舞蹈等,同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滑冰、海岛生存、赛龙舟、舞狮等,博得广大师生好评;我国台湾通过学校来实施“乡土体育”教学,在中小学极力推行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色的舞龙舞狮、龙舟竞渡、扯铃(抖空竹)、陀螺、风筝、踢毽子、武术、宋江阵、大车鼓、竹马戏、大鼓凉伞等项目逐步纳入体育课堂。
  在我国武术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蕴藏着丰富的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围绕地域村落习练“武功”情况展开调查:在有传统武术项目的村落中,多数村民都习练并参加武术活动,而且这种地方特色浓厚的尚武风气仍保存在村民观念中;林德明就南少林武术纳入福建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研究认为:可以使大、中、小学武术教育系统化,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培育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文校园环境,培养广大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健全人格以及传承和弘扬南少林武术文化。
  4、小结
  在充分挖掘和开发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资源作为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能激发出其内隐的健身和文化功能,整理成为符合各地实际、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满足学生学习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尽显其在学校这一主流文化传播平台上的扩散效应,最终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民族文化三者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曾明确提出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要积极发挥社团作用的思想,这既是毛泽东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针对社会主义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rn(一)创设情境rn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
近日,重庆市档案局(馆)党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精心安排部署,先后组织3次局馆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副处级以上干部103人次参加学习。一是学领
期刊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种常态,提高问题教学艺术水平,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但在提升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方面,则需要把利用问题教学法进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本文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方法。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
小说是以故事的的情节映射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以反讽的形式进行小说的创作是比较常见的形式,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合理把握反讽的技巧是非常关键的。在小说中运用反讽的手法是王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东某一高校大一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广东部分中学生体质不强的事实。经分析研究发现:应试教育、教师体育课程改革认识与执行的偏差、教师待遇不公影响积极性和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是影响广东广大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一学生 体质现状 应试教育 课程改革 师资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
中国和法国虽地处欧亚两端,隔着千山万水,但自古以来就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本文主要以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为主题,分析茶文化在法国的传播与交流历程,以及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适时有效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自悟、自得,从而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等几方面的开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认知策略,并发展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