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倡导全人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教学为中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在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笔者结合小学社会课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挖掘课本资源,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在教学中如何挖掘课本资源,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文本。如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课时,学生对禁烟运动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理解模糊,我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思:“禁烟引起战争,引火烧身,这种做法对吗?”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兴趣。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引证举例,有的分析推理。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了禁煙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1 运用插图,渲染情感
适时合理地运用课本插图,从形象人手,可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安排了几幅插图,课前老师可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在课堂上让他们上台展示,组织讨论,对收集的图片加以介绍评价。教师重点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通过介绍图片渲染情感,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对理解文本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设计课后习题,升华感情
只有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设计习题,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情感火花不断进发,能力得以逐步形成。《林则徐虎门销烟》课后习题,重点抓住《南京条约》中英国侵占我国香港岛、香港回归祖国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生通过深思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不受外敌欺侮。这引起他们情感的震动,促使他们产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责任感。因此,在习题设计上应多下点功夫,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得心应手。
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社会课教学应充分运用现代媒体,以情趣盎然的视听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对社会课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教学《我国的地形》一课时,先运用活动课件“三级阶梯”,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很直观的展现出来。再设计课件:风景区、平原、盆地、山脉、河流,使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感性的认识,然后设计“一张统计图”课件切入课文重点。通过对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分析,学生认识到我国山地多(33%)、平原少(12%)、耕地不足这一现状,学会了全面客观看问题的方法。最后课件出示问题:为什么要特别珍惜和合理运用每一寸土地?学生在轻松、愉快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责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
三、设计活动课以生活展现情境
众所周知,教学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纵有条理、横有层次。社会课教学更应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学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后,我为学生设计活动课——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编讲故事。教师预先组织学生编写调查提纲,确定参观地点等。学生通过参观仓圣庙,走访当地老人,听到美丽的传说,认识了文字之祖仓颉。学生用眼前鲜活的情境编出了生动的故事《仓颉庙里的故事》、《仓颉与孔子》等。学了《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以后,为学生设计调查活动——调查家乡所在地区居住有哪些民族,他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学唱歌曲《爱我中华》。通过活动课,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情感的再现和能力的提升。
社会课教学,只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社会课由于知识量大,涉及面广,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如何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挖掘课本资源,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文本。在教学中如何挖掘课本资源,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这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文本。如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一课时,学生对禁烟运动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理解模糊,我及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深思:“禁烟引起战争,引火烧身,这种做法对吗?”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兴趣。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引证举例,有的分析推理。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理解了禁煙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1 运用插图,渲染情感
适时合理地运用课本插图,从形象人手,可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安排了几幅插图,课前老师可让学生收集有关图片,在课堂上让他们上台展示,组织讨论,对收集的图片加以介绍评价。教师重点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通过介绍图片渲染情感,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对理解文本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设计课后习题,升华感情
只有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实际情况,设计习题,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情感火花不断进发,能力得以逐步形成。《林则徐虎门销烟》课后习题,重点抓住《南京条约》中英国侵占我国香港岛、香港回归祖国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学生通过深思认识到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不受外敌欺侮。这引起他们情感的震动,促使他们产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责任感。因此,在习题设计上应多下点功夫,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得心应手。
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社会课教学应充分运用现代媒体,以情趣盎然的视听形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对社会课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教学《我国的地形》一课时,先运用活动课件“三级阶梯”,把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很直观的展现出来。再设计课件:风景区、平原、盆地、山脉、河流,使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感性的认识,然后设计“一张统计图”课件切入课文重点。通过对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分析,学生认识到我国山地多(33%)、平原少(12%)、耕地不足这一现状,学会了全面客观看问题的方法。最后课件出示问题:为什么要特别珍惜和合理运用每一寸土地?学生在轻松、愉快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情感共鸣,责任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
三、设计活动课以生活展现情境
众所周知,教学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纵有条理、横有层次。社会课教学更应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学了《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后,我为学生设计活动课——调查家乡的科学文化名人,让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编讲故事。教师预先组织学生编写调查提纲,确定参观地点等。学生通过参观仓圣庙,走访当地老人,听到美丽的传说,认识了文字之祖仓颉。学生用眼前鲜活的情境编出了生动的故事《仓颉庙里的故事》、《仓颉与孔子》等。学了《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以后,为学生设计调查活动——调查家乡所在地区居住有哪些民族,他们的生活习俗有什么特点,学唱歌曲《爱我中华》。通过活动课,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情感的再现和能力的提升。
社会课教学,只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社会课由于知识量大,涉及面广,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如何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