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职业能力的内涵,然后简要分析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着重针对关于如何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行认真深入地探讨分析,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分析
引言
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对教学体系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不断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加强对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的改进,以这些方面为出发点,不断努力探索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指的是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专业能力、一般的职业能力以及各种综合性能力[1]。其中专业能力指的是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以及不断地学习积累当中才能够培养起来。而一般的职业能力是指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的学习能力,具体还包括手眼的协调能力和手指运用灵巧度、颜色分辨能力和形体知觉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的判断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在职业活动中,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职业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这四个方面。
2.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部分课程的选择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完整性,而对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则缺少整体性的安排和规划,使得部分课程设置相对独立,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现象。比如“自动检测与仪表”和“过程控制”这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交叉现象,又如“电机与拖动”和“电工基础”这兩门课程在重复出现了有关电机学的知识。同时,在实践性课程的安排方面,由于受到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再加之教学内容过于肤浅、缺乏岗位针对性以及理论脱离实际等现状,导致教学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课程设置受学科本位思想影响。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仍然受到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尽管在名称上已经将课程体系构成改为“职业技能训练课、职业技术课以及职业基础课”这三大模块,但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非常明显的传统式教学倾向,绝大多数教师仍然延续着学科体系的思维模式,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转变为能力本位。
3.关于如何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3.1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
要想实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以装备制造业定位为基点,培养出能够胜企事业单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营销、安装、调式、维修以及维护,并具有售后服务能力,能够触类旁通和自主学习,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具备工控设备营销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具备基本的自动化测控系统设计能力、安装调试能力以及维护能力,具备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能力、改造能力、规划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具备较强的电气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设计开发能力、故障检修能力、升级改造能力、运行维护能力以及安装调试能力,掌握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知识,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技术类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2]。
3.2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
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且缺乏学习兴趣,只是被动式地接受学习,因而无法有效掌握学习的重点。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出明确的教学标准,切实实施一体化教学,将“教、学、练、做”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技能培训。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起来,合理利用实物资源、多媒体资源、录像资源、幻灯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也的有效性[3]。另外,还应该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的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正确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对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时,应该根据各门课程的主要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将笔试与口试充分结合起来,将开卷和闭卷进行结合,也可以运用技能、笔试及口试的综合考核方式,或运用撰写调研报告、论文设计以及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同时,可以应该着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考核,可以运用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型试题进行考核,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间解和思路。就考核内容而言,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核,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并在考核过程中充分汲取相关技术专家的意见。而针对考核形式而言,首先必须对传统的考核形式进行不断创新,改变以往学习中考前突击以求高分的考试形式,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4]。可以依据项目、过程以及阶段的不同进行考核,在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相应的考核。除此之外,针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应该将相关职业资格的内容充分渗透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指的是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受学科本位思想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实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则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以及对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臣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职教论坛,2011,77(05):596-598.
[2] 尤向阳,刘志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3(06):263-265.
[3] 陈要勤.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6(05):118-120.
[4] 杜广朝.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6(01):1155-1157.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分析
引言
根据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状况,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对教学体系进行合理有效地规划,不断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加强对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的改进,以这些方面为出发点,不断努力探索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1.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指的是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专业能力、一般的职业能力以及各种综合性能力[1]。其中专业能力指的是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中以及不断地学习积累当中才能够培养起来。而一般的职业能力是指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的学习能力,具体还包括手眼的协调能力和手指运用灵巧度、颜色分辨能力和形体知觉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的判断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在职业活动中,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职业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跨职业的专业能力这四个方面。
2.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部分课程的选择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完整性,而对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建设则缺少整体性的安排和规划,使得部分课程设置相对独立,进而导致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现象。比如“自动检测与仪表”和“过程控制”这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交叉现象,又如“电机与拖动”和“电工基础”这兩门课程在重复出现了有关电机学的知识。同时,在实践性课程的安排方面,由于受到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再加之教学内容过于肤浅、缺乏岗位针对性以及理论脱离实际等现状,导致教学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课程设置受学科本位思想影响。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仍然受到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尽管在名称上已经将课程体系构成改为“职业技能训练课、职业技术课以及职业基础课”这三大模块,但是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非常明显的传统式教学倾向,绝大多数教师仍然延续着学科体系的思维模式,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转变为能力本位。
3.关于如何加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3.1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
要想实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以装备制造业定位为基点,培养出能够胜企事业单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营销、安装、调式、维修以及维护,并具有售后服务能力,能够触类旁通和自主学习,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具备工控设备营销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具备基本的自动化测控系统设计能力、安装调试能力以及维护能力,具备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能力、改造能力、规划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具备较强的电气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设计开发能力、故障检修能力、升级改造能力、运行维护能力以及安装调试能力,掌握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知识,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技术类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2]。
3.2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
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且缺乏学习兴趣,只是被动式地接受学习,因而无法有效掌握学习的重点。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出明确的教学标准,切实实施一体化教学,将“教、学、练、做”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技能培训。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起来,合理利用实物资源、多媒体资源、录像资源、幻灯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不断提升课堂教学也的有效性[3]。另外,还应该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的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正确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对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时,应该根据各门课程的主要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将笔试与口试充分结合起来,将开卷和闭卷进行结合,也可以运用技能、笔试及口试的综合考核方式,或运用撰写调研报告、论文设计以及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同时,可以应该着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考核,可以运用没有固定答案的开放型试题进行考核,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间解和思路。就考核内容而言,应该不断加强学生综合技能的考核,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并在考核过程中充分汲取相关技术专家的意见。而针对考核形式而言,首先必须对传统的考核形式进行不断创新,改变以往学习中考前突击以求高分的考试形式,强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4]。可以依据项目、过程以及阶段的不同进行考核,在专业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入相应的考核。除此之外,针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应该将相关职业资格的内容充分渗透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指的是在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时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受学科本位思想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我们认为,要想实现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则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以及对考核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毛臣健.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职教论坛,2011,77(05):596-598.
[2] 尤向阳,刘志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与课程体系构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3(06):263-265.
[3] 陈要勤.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66(05):118-120.
[4] 杜广朝.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6(01):115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