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疆民族音乐元素的探索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下,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也在飞速发展,器乐和民族音乐逐步交融、创新、发展,少数民族的音乐中新疆地区的音乐因其独特的人文环境和音乐风格受到了音乐家们的关注和喜爱。在中国民族器乐中,古筝艺术如今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古筝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独具一格的新疆音乐元素受到众多作曲家的喜爱,新疆音乐元素更是打破了古筝的传统定弦、节奏节拍、风格样式等,其中古筝曲《西域随想》就是最优秀的新疆风格作品之一。笔者根据翻阅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新疆民族音乐;古筝作品;西域随想
  【中图分类号】J6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2-0030-02
  【本文著录格式】张琳.对新疆民族音乐元素的探索——以古筝作品《西域随想》为例[J].北方音乐,2020,06(12):30-31.
  一、新疆民族音乐
  (一)新疆音乐简介
  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漫步新疆大地,草原或者村镇城市里都时常可见那清亮的音乐节奏和翩翩的舞姿,令人陶醉。特别是每逢节庆喜日,那节奏轻快的阵阵手鼓声和悠扬清脆的唢呐声,更会把人们引进群情织烈的歌舞盛会,让大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新疆的所有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都有自己的舞蹈舞蹈,自古以来,每个人都可以唱歌跳舞。 与其他地区的音乐不同,新疆的音乐音响受到欧洲音乐和波斯系统的影响,但是结合本民族和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乐律、乐调,节拍的节奏模式,如8拍、6/4节拍、9/8节拍等,以及不同的节拍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情绪。
  (二)新疆音乐风格的主要体现
  新疆民族的乐器也十分独特,例如弹拨类乐器:弹拨尔、热瓦甫,鼓类乐器:达甫、纳格纳鼓等。在旖旎的西域边国维吾尔民族的灿烂文化传统中,风格独特的麦西热甫已经深深地渗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音响悦耳的冬不拉琴伴奏着高亢悠扬的歌声回响在哈萨克草原上,这些歌曲中都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塞外草原风情。
  作为维吾尔人民创作出来的一部巨大的音乐财富——木卡姆,在聆听木卡姆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壮丽之美。通过现代汉语对维吾尔语中“木卡姆”一词的翻译,我们知道“木卡姆”的本意是大型的音乐套曲,除此之外,还有法则法规、规则规范和音乐曲调等多重语言含义。
  二、古筝作品《西域随想》音乐分析
  (一)作品简介
  曲作者王建民,江苏无锡人,当代著名作曲家,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常务副校长、教授。其创作的领域主要是以民族器乐的音乐作品,主要作品有二胡作品《第一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和古筝作品《幻想曲》《西域随想》等。王建民先生的作品大多流传很广,受到音乐演奏者和爱好者们的喜爱。
  古筝曲《西域随想》旋律取材于新疆地区民歌,根据新疆地区民间音乐元素结合展开了创作,仿佛将听众带到了夕阳西下的沙漠中,看到远处走来的驼队,驼铃声缓缓传来,能看见驼背上的人们随着颠簸有节奏的起伏、摆动,跟着驼队来到有维吾尔族人民居住的地方,体验了人们的载歌载舞,年轻美丽的新疆姑娘和壮硕有力的新疆小伙子伴着音乐声舞动着,充满了浓浓的新疆风味。作品结合了新疆地区特有的节奏型,乐曲中出现的小二度音程使旋律有着独特的新疆音乐风格,节奏节拍的交替转换也使这种作品不论是在演奏领域还是创新领域都是非常之成功的。该作品分为引子、行板、快板和尾声四部分。引子部分采用模进重复的旋律发展结合古筝的演奏将人们带入一望无垠的沙漠;行板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个乐段乐句间的模进和重复伴随着节奏鼓点体现出新疆特有的律动,第二个乐段旋律展开发展将主题旋律推向高潮;快板部分是整首的高潮部分,可以分为6个小的旋律乐段,层层推进,推向最高点,主题旋律始终贯穿于乐曲中,充分展示出新疆独特的音乐风格特点。
  (二)人工定弦
  传统的古筝曲目采用的定弦方式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简谱为1、2、3、5、6),但是筝曲《西域随想》的音阶定弦方式是当代作曲家打破传统的创新之作,谱曲融合了新疆音乐独特的元素风格。传统筝曲中定弦里没有的4和7在这首曲目的定弦中出现了,并且还出现了有降记号的7,一个八度内含有两个小二度音程,可以说包含了很多按原古筝的调式音阶定弦不可能出现的调式调性。《西域随想》体现了维吾尔民族的地域音乐特点,调式音阶及旋律更能突出他们的音乐风格,丰富音乐和曲目的色彩,使全曲动感而又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如谱例1)。
  另外,该古筝作品中还使用了二度、四度的叠置和弦、增三和弦、增四度的变音和弦,这些都与以往的民族调式五声性综合化和弦不同,这些和弦中加入了不协和音程及特征音,使乐曲在纵向、横向方面既保持了和声的协调性又有现代的音响效果,不仅好听而且更加生动、独具一格,这样的人工定弦方式为古筝作品的创作发展提供了全新的音乐语言,使新疆民族音乐元素更加浓郁、突出。
  (三)节奏节拍
  提到新疆音乐,音乐中的节奏和节拍不得不让人想到新疆的丰富、独特。总的来说,新疆音乐的节奏节拍包含常规和非常规(即复合和混合节拍),如2/4拍、3/4拍、4/4拍,如5/8拍、6/8拍、5/4拍、混合节拍(3/4+2/4拍)。分析6/8拍可知,节拍控制下的音乐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强、弱,音乐起伏变化强烈并富有灵动之感。在古筝作品《西域随想》中,正是复合和混合节奏节拍的存在,乐曲才将这些节拍运用得惟妙惟肖,这些复合拍子的使用更加突出了新疆风情,仿佛真的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看见骆驼,听见阵阵驼铃声。   《西域随想》中前八后十六的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组合形成一小节,带有很强的节奏、律动感,表现出极具典型的新疆热烈欢快、能歌善舞的风情艺术。同时,旋律中左手的节奏也是非常有特色,如从图例1中,不难发现左手的音在不同的节拍位置出现,采用了轻重音位常常不同这一特点,使节拍丰富并且变幻莫测,更能体现出旋律的特色、情绪的变化,也使民族音乐特色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加美妙活泼,让听众能感受到维吾尔族小伙子粗犷有力的舞步和姑娘们轻盈的舞步。
  (四)弹奏技巧
  古筝曲《西域随想》的引子主要由节奏不规则两组构成,每一组中都通过强弱的对边变化体现出由远到近的驼铃声变化,仿佛真的来到了那一望无垠的沙漠、那风景秀丽、驼隊悠长的新疆。正琶音和反琶音的使用使乐曲旋律更加丰富,仿佛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
  在引子结束后的第一段落(如歌的行板)中的第一层次用右手手掌拍击琴弦模拟鼓的击打声,伴以左手节奏型对称的旋律,作曲家通过打击乐器手鼓的声音来歌颂西域旖旎的风土人情。再加上演奏者对拍击力度的掌握,对情感的细腻处理,加以身体随着节奏、节拍的律动,使模拟的音响效果发挥到极致,仿佛真的带人去一览新疆沙漠之浩瀚,使人身临其境地在驼峰上颠簸。
  华彩段采用自由悠长地低音遥指与琶音、拍击琴弦相结合,在这里的古筝演奏有一种吹管乐的感觉,采用了新疆民族音乐中的热瓦甫这样的民族乐器,使散板部分更加浓厚地体现出独特的新疆风格,从自由宽广、仿佛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上,到越来越靠近,从弹奏的方式也能体现出越来越靠近乐曲的快板也就是高潮部分。
  在作品的最后一段同样运用了拍击琴弦、敲击琴盒的动作来模拟鼓的不同击打声,从左手的掌心拍击琴弦和右手手骨关节缓慢交替至右手加以握拳敲击琴盒,再到双手手掌拍击琴弦加以右手掌心拍击琴盒,直至最后的左右掌击,从高音区拍击到低音区、从中速到快速,情绪也随着由静谧到激动慢慢上升,这些特定的节奏型和弹奏方法充分营造出鼓与舞相结合的激动昂扬的热烈氛围。古筝自身独特的构造加以不同方式的敲击弹奏使韵律更加独特,充分体现出新疆地区独有的音乐节奏型和音乐律动,表现了新疆大漠中独特的神秘景色。
  整首乐曲中特有的运用新疆打击音乐元素的部分非常多,在打击乐为新疆音乐增添音乐影响之后,可以展现新疆节的兴奋点。场景更密集,音符和记事更大,所以,新疆模拟打击乐在古筝音乐中的使用是整个乐曲的点睛之笔。独特的声学效果反映了新疆西部地区的热情和丰富,古筝使用的模拟声音成功地形成了新疆地域音乐的特征,加深了新疆音乐元素的表现力和联想。
  四、结语
  新疆独特的音乐文化盛行于斯,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不仅是一个能歌善舞民族的家园,同时也吸引着来自全球的音乐艺术家和作曲艺术家来到这里寻找灵感,神秘的大漠之洲因而培育出许多的享誉乐坛、广为流传的大家之作。作曲家通过探索新疆的民族音乐并加入想象进行创新,创作的古筝作品深受古筝爱好者、演奏者甚至普通民众的好评。
  从调式音阶来看,《木卡姆散序与舞曲》《西域随想》《西部主题畅想曲》《箜篌引》等古筝作品都运用了新疆民族元素,将新疆音乐风格的调式音阶融入古筝曲中扩展了乐曲的表现力的同时更加突出主题韵味。此外,古筝独奏曲《伊犁河畔》是由维吾尔族民歌《送你一只玫瑰花》和《天山之歌》等经典的乐曲改编而成。
  新作中的乐曲调式、节奏节拍和演奏技法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汲取新疆音乐元素,用古筝完美地予以呈现。新疆音乐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古筝的艺术曲库,也丰富了中国民族器乐的内容,使古筝创作走向了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新的色彩,民族特色和古筝的巧妙融合在新作中使新疆元素大放异彩,不仅是维吾尔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还有其他的民族,民族音乐和古筝的创作是音乐发展道路上的一面鲜亮旗帜。
  音乐的器乐和曲目素材是造就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将新疆音乐中的典型元素应用在古筝曲中,便奠基了乐曲的主题。把握主题便不会跑偏题路,于是作曲家在创作之时尽情地发挥主观和联想,不拘一格走创新路,创作出能够标新民族风情的古筝作品。这种音乐作品融入了太多地方特色,成功的反馈让新疆民族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和创作形式更加多姿多彩,古筝艺术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楠.新疆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对比分析——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18(6).
  [2]赵明明.对古筝曲《西域随想》的探索[J].音乐创作,2015(22).
  [3]龙艳.浅析新疆音乐元素在古筝曲中的运用以《西域随想》为例[J].音乐创作,2018(8).
  作者简介:张琳,中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红楼梦》作为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国内对其研究层出不穷,涉及各个方面。目前从翻译角度的研究也很多,霍克思译本受到广泛关注。《红楼梦》中黛玉“还泪”贯穿小说情节发展始终,“葬花吟”作为表现黛玉情感世界的一首诗词,其中渗透着黛玉的泪与血,苦与悲。本文结合黛玉之泪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以霍译本《红楼梦》为依据,分析《葬花吟》英译的情感传达与再现问题。
期刊
摘 要:汉语有一类界于固定短语与自由短语之间的语言单位,它们不同于一般的成语、俗语、固定短语,交际中作为整体使用,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既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汉语中不仅数量多、而且使用频率很高,我们暂且把这类结构定义为类固定短语。本文以《生命册》为例,分析现代汉语系统中的类固定短语,探讨其生成机制、使用频率及在语言表达中功能和作用,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理解和使用类固定短语,也为对外汉语教
期刊
摘 要:上古圣贤大禹因其治水而名垂不朽,治水成功成为他最主要的功绩之一,也为其取得政治权力奠定了基础。根据文献记载,“大禹治水”故事的流传有所演变,这和它符合儒家精神有极大的关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三”究竟是否指的是三次路过,有可能不是实实在在的“三回”,而是虚指。  关键词:禹;治水;版本流传;儒家思想;民族精神  考古发现证明,禹逐渐从神性走向人性。大禹是虫还是人的激烈争辩早就过去,遂公盨
期刊
摘 要:文化与旅游结合现在已成为各国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与中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韩国旅游是近年来亚洲文化节庆旅游的成功案例。运用全球化视野,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促进节庆活动的多元化、活性化、个性化、系统化是刺激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有效途径之一,研究韩国文化旅游节庆政策的制定与推广,对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化旅游;节庆;韩国;河南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
期刊
摘 要:目前,多所高校面临由综合性大学到应用型大学的转变,这对大学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分析了大学英语的现状与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转型期;大学英语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地方高校在传统模式下培养的学术性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地方高校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地方企业紧密合
期刊
近期以来,艺术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作为一名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对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教育有一些了解,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  由于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原因,当前,我区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学生音乐素质普遍较低。文中所说的“艺术教育”不同于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专业教育,而是指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今年,我在市直属学校对近千名在校学生进行
期刊
摘 要: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过于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就造成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缺乏专业英语素养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本文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现状分析为基础,尝试对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师资力量这四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展现职业素质基础下英语专业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
期刊
摘 要:高职法律专业模拟法庭教学是高职实训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实现我校模拟法庭教学实训功能,该课题拟从加大对模拟法庭及相关教学设施的建设及投入,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对行政诉讼模拟法庭教学的各环节进行合理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求着力推进我系水政专业法律课程创新。  关键词:高职教育;模拟法庭;实训教学  一、开展模拟法庭教学改革的意义  水政水资源管
期刊
【摘要】《士兵的故事》是斯特拉文斯基从俄罗斯主义风格向新古典主义风格过渡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受到爵士乐的影响,在音高材料的组织、节奏和配器上都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在过渡时期的鲜明特点,同时也开创了斯特拉文斯基新的创作风格和特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适应战时的演出条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乐队编制不大、音乐风格较轻巧的作品。而《士兵的故事》创作于1918年,当时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刊
【摘要】1600年至1750年,是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是复调音乐发展的最高峰时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通奏低音”的应用。歌剧的诞生是巴洛克时期开始的标志,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音乐面貌,它的影响是强有力和深远的。  【关键词】巴洛克时期;歌剧产生;西方歌剧;发展;影响;《灵魂与肉体的戏剧》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