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月盛夏,本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时节。而国内多家大型养殖奶牛的牧场却犹如进入了寒冬。这场“寒流”正席卷中国过半奶牛牧场。
一直以来,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的发展颇受业界仰慕。然而,7月13日,现代牧业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预警公告,称今年上半年会亏损4亿元。这是自2010年现代牧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其实,现代牧业并不是唯一一家业绩告急的奶牛养殖企业。从几家上市牧业公司看,西部牧业今年一季度营收下跌12.1%,亏损超过1300万元,下滑;新农开发(主营业务包括奶牛养殖),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314.18%,亏损1700万元。
有报道称,像华夏牧场、东营澳亚等国内大型奶牛养殖企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
耐人寻味的是,蒙牛作为现代牧业的大股东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根据现代牧业与蒙牛在2008年签订的十年战略合作合同,2018年以前现代牧业70%以上的原奶都必须供给蒙牛。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蒙牛按照70%的合约最低比例采购,现代牧业根本不至于此。
另一条相关消息是,7月25日,荷兰合作银行近日发布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排名跃升至第8,成为前10中唯一一家营收、排名双双上升的企业。这不仅是中国乳制品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也是至今为止亚洲唯一进入全球乳业8强的乳企。
为什么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乳品企业业绩飘红,而产业链上游的奶牛牧场却陷入困境?中国奶牛牧场正遭遇“寒流”,如何过冬?如果国内牧场都垮了,乳品加工企业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奶牛牧场过半亏损
“国际奶价下行的背影下,大包奶粉进口量稳增,国内生鲜奶需求骤减,养殖企业压力巨大。”黑龙江一家牧场负责人对《中国民商》说,乳品加工企业更热衷采购进口大包奶粉来生产复原乳,而不愿意采购价格较高的生鲜乳,造成我国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量小,牧场生产的原料奶销售困难,形势非常严峻。“倒奶杀牛”现象,已在国内多家大型牧场出现。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工业奶粉勾兑复原乳已经成为惯用手法,这也成为“倒奶杀牛”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给本土养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多数企业采用复原乳却未明确标注,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行业监测数据也凸显了奶牛养殖企业的困境。就在前不久,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透露,今年3月,国内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到51%,比去年高了5.8%,亏损面超过了一半。而且这种恶劣的态势还在扩大。从年下半年起开始出现的“倒奶杀牛”现象,已从小散户向大牧场蔓延。
为了应对危机,现代牧业公司不得不控制奶牛数量,把奶牛当肉牛卖。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无奈地说:“我们已经开始变相杀牛倒奶,正常奶牛淘汰率是28%,而现在达到了46%。一头奶牛正常价格为2万-3万元,现在当肉牛只卖七八千元。”
据全国奶站监测统计,奶牛存栏数同比减少,把奶牛当成肉牛卖也是养殖企业的绝望之举。
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接受《中国民商》采访时分析,牧场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大包奶粉生产复原乳,限收拒收国内的生鲜乳,加剧了卖奶难。
刘龙九称,中兴牧业的原奶质量非常好,之前国内几家大型乳品企业都争抢他们牧场的原奶,甚至有的乳品企业在牧场门口设卡,不让其他乳品企业进来,还为此打架。而现在,几大乳品企业都从国外进口大包奶粉生产复原乳,几乎不要他们的原料奶了。不得已,他们现在也开始向下游延伸,自己生产高品质的乳品。
为何乳品企业宁可使用进口奶粉生产复原乳,却不愿意使用更新鲜、更有营养的生鲜乳加工液态奶呢?
业内人士介绍,乳企使用大包粉是基于降低成本考虑。数据显示,进口大包粉到岸价格在1.5万元/吨左右,而国内乳品企业用生鲜乳的成本在3.3万万元/吨,价格相差一倍多。
“从2015年年底开始,一些乳企就开始限量收购原奶,因为他们用不了那么多原奶,很多中小牧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中鼎牧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鼎牧业虽然目前还没出现亏损,但是如果原奶收购价格低于元/公斤就危险了。
鲜奶喷粉成常态
国际原奶价格走低,主要是全球奶源大量过剩,生鲜乳供过于求的状况已经持续近3年。数据显示,其库存量已高达60亿升,不得不低价倾销。
今年4月份,全球生鲜乳均价为1.44元/公斤,而我国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元/公斤,两者相差2.03元/公斤。
国际生鲜乳价格下降,国内的价格也同样走低。以国内重要的奶源基地黑龙江为例:黑龙江省平均收奶价已由2013年的3.76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3.27元/公斤,降幅13%;规模牧场收奶价格由5.5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4元/公斤,散户甚至不足3元/公斤,全省奶农因此年减收28亿元。而最能直观体现原奶市场销售情况的奶站数量也由3062个减少为1040个,降幅达66%。
由于价差较大,乳品企业纷纷从国外进口大包奶粉,2015年全国进口大包奶粉54.7万吨,折合生鲜乳为多万吨,这对国内大型牧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进口奶源便宜,目前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几大奶源消耗巨头逐渐减少对国内奶源的需求量。这也是造成当前现代牧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奶源大量过剩,国内大型牧场将鲜奶喷粉储存已经成为常态。
以现代牧业为例,现代牧业目前存栏奶牛近23万头,目前日产原奶3100吨,对外销售2300吨,占比,自己加工销售400吨,占比13%,无法消化的原奶400吨,占比13%。无法消化的原奶只能进行喷粉处理。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坦承,行业内的大牧场都在喷粉。按照8公斤鲜奶喷成1公斤粉的比例算,相当于8吨鲜奶仅卖一吨奶粉的价钱。“其实喷粉的性质与倒奶没有多大差异”。
高丽娜说:“最让人痛心的是,每天都在将那么好的生鲜乳喷粉,然后这些粉只能以非常廉价的价格卖给一些小乳企,而这些小乳业又去加工还原奶,然后又以高价卖给消费者。”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原料奶粉库存约50万吨,是正常库存水平的3倍,折算相当于全国生鲜乳年产量的10%。为此,乳制品企业也只有加大库存奶粉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生鲜乳收购。
问题是,鲜奶喷成奶粉是无奈之举,但喷粉后的价格仍然没有竞争力。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张军日前直言:“进口大包粉的到岸价格约每吨1.5万元,国内牧场生鲜乳喷成粉后的价格几乎还要贵一倍,与国际原料奶价格相比,国内原奶生产企业仍不具优势。”
“复原乳”之祸
很多人都把牧场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向了“大包进口粉”生产的“复原乳”。尽管行业内对于“复原乳”的弊端非常清楚,但于消费者而言,极少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复原乳”。
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告诉《中国民商》:“由于行业标准不规范,加之企业的宣传误导,很多消费者对复原乳存在盲区。”
专家介绍,复原乳其实是中国特殊环境下的独特产物。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奶源匮乏,出台了临时的复原乳标准,当时制定的还原比例为,然而后来这一比例不仅被打破,更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复原乳被“放纵自由”了。
国内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当前我国牧业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乳产品标准不能及时修订,没有严格规定对原料的使用,因此很多乳制品企业都不用生鲜乳,改用进口大包奶粉为原料生产。
刘龙九说,进口奶粉在加工过程中已经高温处理过,加工企业经过再加工还原成液态奶,还要再进行一次高温处理。就变成了两次高温灭菌。
“高温灭菌是什么概念呢?”刘龙九向《中国民商》介绍,巴氏低温杀菌是62-73度之间、15秒消毒。这对奶源品质要求很高,但营养价值破坏最小,活性蛋白成分损失只有3%-5%。通俗地说,对牛奶的加工越简单,保留的活性成分越高,对人体越有益。但保存的时间相对短一些。
如果要保存的时间更长,或者奶源卫生质量达不到标准,那就采用73-85度灭菌,这称为常温奶,活性蛋白成分损失在10%左右,可以保存25-30天。
如果奶源再不好,或要保存时间更长,那就要高温灭菌,温度达到138度以上,活性蛋白成分损失60%左右。
“把奶粉再还原成液态奶,两次高温灭菌,活性成分还能剩下什么呢?”刘龙九担忧地说。
事实上,对于复原乳的使用和标注,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巴氏低温杀菌奶禁止添加复原乳,其他乳制品可按规定添加复原乳,但要醒目标识“复原乳”并标注复原乳的比例。但目前市场很不规范,有的甚至违规添加到巴氏杀菌乳中,有的添加复原乳却不标识,有的虽标识但不醒目,有的不标注含量或标注含量跟实际添加量差别较大等。
“消费者被复原乳蒙蔽,国内生鲜奶卖不动,加工企业却能够获得高利润,这种产业格局非常恶劣”。刘龙九认为,应该首先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规定,原奶的来源一定要用生鲜奶。
他还建议,中国要引进加工过程中的“热伤害”制度。即在加工过程中,对灭菌的温度、时间、次数要有一个标准。
“低温灭菌奶活性成分高,价格就应该高;高温灭菌奶活性成分低,价格就应该低。”刘龙九说,如果这个标准可以施行,现在市场上的很多产品马上就会原形毕露。这对奶农来说是福音,对消费者来说是福音,对养殖户的要求也是个提高。“因为如果要低温灭菌,奶源就必须好,这对我们规模化奶牛牧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政府应该尽快完善复原乳标准,加强复原乳监管,提高标准,设置合理的技术壁垒。”乳业专家宋亮建议,政府以及舆论方面还要加大对低温奶优势的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饮奶,这对促进国内奶源消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据了解,美国的做法是采用税收原理调节市场。对常温奶企业就加大税收,而对巴氏低温奶采取低税收,鼓励生产低温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乳业专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联名呼吁,希望我国常温液态奶及婴幼儿奶粉能禁止使用复原乳。
上下游利益脱节
事实上,近两年来,国内奶牛养殖业一直面临着产量与销量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恰恰源于下游乳品加工企业的一种博弈——廉价取代品质,于是不断增长的“进口大包粉”导致国内优质原奶相对过剩。
“究其实质,奶牛养殖业与下游乳品加工业利益脱节,体制上分头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刘龙九认为,由于中国的体制问题,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奶牛养殖属于农业口,乳品加工属于工业口,在管理上就是脱节的。到“下面”更是这样,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上下游利益脱节,各管一段,不能紧密结合。
一个事实是,就在多家大型牧业公司陷入困境的同时,伊利排名跃升至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第8名。为什么同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上游的养殖企业出现亏损,而下游的加工企业却能逆风上扬?除了内部管理等因素之外,其双方利益脱节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消费者并不了解复原乳,企业按照鲜奶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加工企业利润非常高,而奶农、牧场利润极低,消费者利益受损。”刘龙九说。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牧业出现巨亏,而作为现代牧业大股东的蒙牛并没出手相救的主要原因。他们各自的利益并不一致。
不久前,农业部举行的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某与会者直言:“通过2015年财报及2016年第一季度财务公告可以看出:所有的上游养殖企业都出现收入、利润下降,绝大多数乳品企业都是收入、利润大幅提升。”
由此可见,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不均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现代牧业遭遇的问题已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已经完全上升到中国乳业的安全发展问题。
近年来,我国奶源生产出现奶荒、奶剩交替发生现象。尤其是这两年先后经历了奶源紧张、乳品企业争抢奶源、抬高奶价和奶源过剩、乳品企业压级压价、拒收限收的波动。
“在奶源过剩的形势下,乳品加工企业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什么原料成本低就采购什么,不管养殖企业的利益。”黑龙江某牧场负责人透露,用进口奶粉生产成复原乳,成本至少节省一半以上,再加工成各种乳品,里面还会添加其他东西。比如,婴幼儿奶粉中真正使用的奶粉量只占到50%左右,其他成分主要是乳清粉、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又节省了一些成本。
王丁棉分析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卖奶难”的问题,既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改变当前乳企、奶农的经营模式,又应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则,使得奶农与奶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理顺乳品企业和养殖企业的利益机制。
“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比如新西兰,奶牛就是加工企业的股东,他的利益是相关的。而我们的利益是脱节的。如果国内的养殖业真的被搞垮了,加工企业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刘龙九说。
养殖业缺失话语权
此前,素有“乳业大炮”之称的王丁棉公开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从而引发了一场口水大战。
客观现实是,由于我国奶业先天不足,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只管加工,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只养牛,处于弱势地位,乳企往往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多年来已形成奶业发展的一个怪圈。
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称,奶牛养殖确实处于弱势,行业标准都是乳企制定的,这也有客观原因,中国这个行业发展初期,农民养三五、七八头奶牛,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些行业的标准,都是由乳制品加工企业制定的。
养殖规模过于分散,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那么是不是规模越大,万头以上规模的牧场才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呢?
2010年开始,中国开始学习国外经验,推行大牧场制,搞万头牧场,希望能够借此降低奶牛养殖成本,降低原奶价格。
“但实际上,这却是造成我国奶业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在。”王丁棉表示。
王丁棉介绍说,与世界上主流的大牧场生产方式不同,中国的大牧场在动作上显然有点水土不服,养殖饲料、环保、病疫等问题都给牧场带来了极大挑战。
王丁棉分析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奶业危机的关键是摒弃万头的大牧场制,改为家庭规模牧场制,让100-500头奶牛的牧场占比1/3,让500-2000头奶牛的牧场占比1/3,让2000-5000头奶牛的牧场占比1/3,只有这样从源头做起,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宋亮也认为:“中国并不适合发展万头牧场,最大的问题在于‘规模不经济’,表现为成本高,成本下降空间小,难度大,这样的模式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这是整个畜牧养殖业应该注意的问题。”现代牧业转型应重新规划,拆分大型牧场,提倡适度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宋亮指出,未来奶源养殖的发展趋势是消灭散户,实现中小养殖户的规模化发展,最终和奶企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模式。“让企业和中小规模养殖形成一体化发展;一体化的前提是中小规模养殖要进行现代化改造;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前提是土地能否流转,农村经营市场能否快速发展起来,让农民不仅有融资能力、有担保能力,还有保险能力。这些发展起来后,在市场上就能形成跟企业对等的话语权,企业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养殖户形成一体化发展,例如互相参股,或把奶农纳入到企业的活动体系中,这都是有可能的。”
乳业安全不能受制于人
乳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乳业发展不仅是养殖环节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养殖、加工和消费整个产业链全方位的升级。
从目前来看,养殖环节经过整顿和振兴,生鲜乳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已有质的提升。但加工和消费环节并没有实现同步转型升级,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严重制约,对奶业整体转型升级形成了“短板效应”,这也是当前奶牛养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当前中国乳业的市场调节机制已经失灵,如果政府不出手,像现代牧业这种大型牧场两年内即有可能破产,国内其他大型奶牛养殖户也会是一样的命运。”宋亮表示。
对此,黑龙江省乳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思再呼吁,鉴于国外大量乳制品特别是工业奶粉进口已对乳业和农民生计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建议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积极运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奶农利益,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宋亮建议,国家应该想方设法减少养殖企业的压力,比如加大补贴力度、修订产品标准减少“大包粉”的使用量,建立奶粉收储机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若不然,当最后一批坚守的大牧场都退出市场后,长期依赖进口的我国乳业将会在根本上受制于人。”
面对行业困境,已有数十家企业“联名上书”到有关部门。这份联名信中指出:“规模牧场是我国奶源的主体、奶业的根基,一旦被动摇,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这等同于交出了自己的奶瓶,交出了产业安全、食品安全、市场安全的行业命脉……”
联名信指出,我国奶业发展基础总体稳固、产业素质全面提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当前是奶源发展最为困难的阶段,奶源是奶业发展的根基,一旦被动摇,短期内很难恢复。
联名信说:“2008年我国乳品对外依赖度约5%,年约30%,有专家预计未来将超过40%,乳品供给的数量和价格将完全受国外的掣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行业的现状,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从另一个层面表示了他的担忧。他说,现在中国奶牛养殖业形势非常严峻,已经到了必须保护的时候。中国多个主要农产品的定价权已被外资控制,比如大豆,从种子、化肥、农药、收储、加工已经全线失守。如果再不把养殖业搞好,中国乳业就会重蹈大豆的覆辙。
“牧场作为乳业产业链的上游一旦失守,整个乳业就会被国外一统天下。中国人喝的奶,就得由外资定价,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刘龙九说。
一直以来,作为国内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的发展颇受业界仰慕。然而,7月13日,现代牧业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预警公告,称今年上半年会亏损4亿元。这是自2010年现代牧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其实,现代牧业并不是唯一一家业绩告急的奶牛养殖企业。从几家上市牧业公司看,西部牧业今年一季度营收下跌12.1%,亏损超过1300万元,下滑;新农开发(主营业务包括奶牛养殖),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314.18%,亏损1700万元。
有报道称,像华夏牧场、东营澳亚等国内大型奶牛养殖企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
耐人寻味的是,蒙牛作为现代牧业的大股东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根据现代牧业与蒙牛在2008年签订的十年战略合作合同,2018年以前现代牧业70%以上的原奶都必须供给蒙牛。业内人士分析,如果蒙牛按照70%的合约最低比例采购,现代牧业根本不至于此。
另一条相关消息是,7月25日,荷兰合作银行近日发布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伊利排名跃升至第8,成为前10中唯一一家营收、排名双双上升的企业。这不仅是中国乳制品企业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也是至今为止亚洲唯一进入全球乳业8强的乳企。
为什么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乳品企业业绩飘红,而产业链上游的奶牛牧场却陷入困境?中国奶牛牧场正遭遇“寒流”,如何过冬?如果国内牧场都垮了,乳品加工企业又怎么能独善其身。
奶牛牧场过半亏损
“国际奶价下行的背影下,大包奶粉进口量稳增,国内生鲜奶需求骤减,养殖企业压力巨大。”黑龙江一家牧场负责人对《中国民商》说,乳品加工企业更热衷采购进口大包奶粉来生产复原乳,而不愿意采购价格较高的生鲜乳,造成我国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量小,牧场生产的原料奶销售困难,形势非常严峻。“倒奶杀牛”现象,已在国内多家大型牧场出现。
一个公开的秘密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乳品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进口工业奶粉勾兑复原乳已经成为惯用手法,这也成为“倒奶杀牛”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给本土养殖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多数企业采用复原乳却未明确标注,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行业监测数据也凸显了奶牛养殖企业的困境。就在前不久,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透露,今年3月,国内奶牛养殖亏损面已达到51%,比去年高了5.8%,亏损面超过了一半。而且这种恶劣的态势还在扩大。从年下半年起开始出现的“倒奶杀牛”现象,已从小散户向大牧场蔓延。
为了应对危机,现代牧业公司不得不控制奶牛数量,把奶牛当肉牛卖。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无奈地说:“我们已经开始变相杀牛倒奶,正常奶牛淘汰率是28%,而现在达到了46%。一头奶牛正常价格为2万-3万元,现在当肉牛只卖七八千元。”
据全国奶站监测统计,奶牛存栏数同比减少,把奶牛当成肉牛卖也是养殖企业的绝望之举。
黑龙江省黑河市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接受《中国民商》采访时分析,牧场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型乳品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大包奶粉生产复原乳,限收拒收国内的生鲜乳,加剧了卖奶难。
刘龙九称,中兴牧业的原奶质量非常好,之前国内几家大型乳品企业都争抢他们牧场的原奶,甚至有的乳品企业在牧场门口设卡,不让其他乳品企业进来,还为此打架。而现在,几大乳品企业都从国外进口大包奶粉生产复原乳,几乎不要他们的原料奶了。不得已,他们现在也开始向下游延伸,自己生产高品质的乳品。
为何乳品企业宁可使用进口奶粉生产复原乳,却不愿意使用更新鲜、更有营养的生鲜乳加工液态奶呢?
业内人士介绍,乳企使用大包粉是基于降低成本考虑。数据显示,进口大包粉到岸价格在1.5万元/吨左右,而国内乳品企业用生鲜乳的成本在3.3万万元/吨,价格相差一倍多。
“从2015年年底开始,一些乳企就开始限量收购原奶,因为他们用不了那么多原奶,很多中小牧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中鼎牧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鼎牧业虽然目前还没出现亏损,但是如果原奶收购价格低于元/公斤就危险了。
鲜奶喷粉成常态
国际原奶价格走低,主要是全球奶源大量过剩,生鲜乳供过于求的状况已经持续近3年。数据显示,其库存量已高达60亿升,不得不低价倾销。
今年4月份,全球生鲜乳均价为1.44元/公斤,而我国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元/公斤,两者相差2.03元/公斤。
国际生鲜乳价格下降,国内的价格也同样走低。以国内重要的奶源基地黑龙江为例:黑龙江省平均收奶价已由2013年的3.76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3.27元/公斤,降幅13%;规模牧场收奶价格由5.5元/公斤下降到2015年的4元/公斤,散户甚至不足3元/公斤,全省奶农因此年减收28亿元。而最能直观体现原奶市场销售情况的奶站数量也由3062个减少为1040个,降幅达66%。
由于价差较大,乳品企业纷纷从国外进口大包奶粉,2015年全国进口大包奶粉54.7万吨,折合生鲜乳为多万吨,这对国内大型牧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于进口奶源便宜,目前包括伊利、蒙牛在内的几大奶源消耗巨头逐渐减少对国内奶源的需求量。这也是造成当前现代牧业举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奶源大量过剩,国内大型牧场将鲜奶喷粉储存已经成为常态。
以现代牧业为例,现代牧业目前存栏奶牛近23万头,目前日产原奶3100吨,对外销售2300吨,占比,自己加工销售400吨,占比13%,无法消化的原奶400吨,占比13%。无法消化的原奶只能进行喷粉处理。 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坦承,行业内的大牧场都在喷粉。按照8公斤鲜奶喷成1公斤粉的比例算,相当于8吨鲜奶仅卖一吨奶粉的价钱。“其实喷粉的性质与倒奶没有多大差异”。
高丽娜说:“最让人痛心的是,每天都在将那么好的生鲜乳喷粉,然后这些粉只能以非常廉价的价格卖给一些小乳企,而这些小乳业又去加工还原奶,然后又以高价卖给消费者。”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行业原料奶粉库存约50万吨,是正常库存水平的3倍,折算相当于全国生鲜乳年产量的10%。为此,乳制品企业也只有加大库存奶粉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了生鲜乳收购。
问题是,鲜奶喷成奶粉是无奈之举,但喷粉后的价格仍然没有竞争力。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张军日前直言:“进口大包粉的到岸价格约每吨1.5万元,国内牧场生鲜乳喷成粉后的价格几乎还要贵一倍,与国际原料奶价格相比,国内原奶生产企业仍不具优势。”
“复原乳”之祸
很多人都把牧场陷入困境的原因指向了“大包进口粉”生产的“复原乳”。尽管行业内对于“复原乳”的弊端非常清楚,但于消费者而言,极少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复原乳”。
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告诉《中国民商》:“由于行业标准不规范,加之企业的宣传误导,很多消费者对复原乳存在盲区。”
专家介绍,复原乳其实是中国特殊环境下的独特产物。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奶源匮乏,出台了临时的复原乳标准,当时制定的还原比例为,然而后来这一比例不仅被打破,更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复原乳被“放纵自由”了。
国内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当前我国牧业出现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乳产品标准不能及时修订,没有严格规定对原料的使用,因此很多乳制品企业都不用生鲜乳,改用进口大包奶粉为原料生产。
刘龙九说,进口奶粉在加工过程中已经高温处理过,加工企业经过再加工还原成液态奶,还要再进行一次高温处理。就变成了两次高温灭菌。
“高温灭菌是什么概念呢?”刘龙九向《中国民商》介绍,巴氏低温杀菌是62-73度之间、15秒消毒。这对奶源品质要求很高,但营养价值破坏最小,活性蛋白成分损失只有3%-5%。通俗地说,对牛奶的加工越简单,保留的活性成分越高,对人体越有益。但保存的时间相对短一些。
如果要保存的时间更长,或者奶源卫生质量达不到标准,那就采用73-85度灭菌,这称为常温奶,活性蛋白成分损失在10%左右,可以保存25-30天。
如果奶源再不好,或要保存时间更长,那就要高温灭菌,温度达到138度以上,活性蛋白成分损失60%左右。
“把奶粉再还原成液态奶,两次高温灭菌,活性成分还能剩下什么呢?”刘龙九担忧地说。
事实上,对于复原乳的使用和标注,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巴氏低温杀菌奶禁止添加复原乳,其他乳制品可按规定添加复原乳,但要醒目标识“复原乳”并标注复原乳的比例。但目前市场很不规范,有的甚至违规添加到巴氏杀菌乳中,有的添加复原乳却不标识,有的虽标识但不醒目,有的不标注含量或标注含量跟实际添加量差别较大等。
“消费者被复原乳蒙蔽,国内生鲜奶卖不动,加工企业却能够获得高利润,这种产业格局非常恶劣”。刘龙九认为,应该首先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规定,原奶的来源一定要用生鲜奶。
他还建议,中国要引进加工过程中的“热伤害”制度。即在加工过程中,对灭菌的温度、时间、次数要有一个标准。
“低温灭菌奶活性成分高,价格就应该高;高温灭菌奶活性成分低,价格就应该低。”刘龙九说,如果这个标准可以施行,现在市场上的很多产品马上就会原形毕露。这对奶农来说是福音,对消费者来说是福音,对养殖户的要求也是个提高。“因为如果要低温灭菌,奶源就必须好,这对我们规模化奶牛牧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政府应该尽快完善复原乳标准,加强复原乳监管,提高标准,设置合理的技术壁垒。”乳业专家宋亮建议,政府以及舆论方面还要加大对低温奶优势的宣传,正确引导消费者饮奶,这对促进国内奶源消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据了解,美国的做法是采用税收原理调节市场。对常温奶企业就加大税收,而对巴氏低温奶采取低税收,鼓励生产低温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乳业专家、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说。
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联名呼吁,希望我国常温液态奶及婴幼儿奶粉能禁止使用复原乳。
上下游利益脱节
事实上,近两年来,国内奶牛养殖业一直面临着产量与销量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恰恰源于下游乳品加工企业的一种博弈——廉价取代品质,于是不断增长的“进口大包粉”导致国内优质原奶相对过剩。
“究其实质,奶牛养殖业与下游乳品加工业利益脱节,体制上分头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刘龙九认为,由于中国的体制问题,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奶牛养殖属于农业口,乳品加工属于工业口,在管理上就是脱节的。到“下面”更是这样,养殖企业和乳品加工企业上下游利益脱节,各管一段,不能紧密结合。
一个事实是,就在多家大型牧业公司陷入困境的同时,伊利排名跃升至2016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第8名。为什么同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上游的养殖企业出现亏损,而下游的加工企业却能逆风上扬?除了内部管理等因素之外,其双方利益脱节也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消费者并不了解复原乳,企业按照鲜奶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加工企业利润非常高,而奶农、牧场利润极低,消费者利益受损。”刘龙九说。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牧业出现巨亏,而作为现代牧业大股东的蒙牛并没出手相救的主要原因。他们各自的利益并不一致。
不久前,农业部举行的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某与会者直言:“通过2015年财报及2016年第一季度财务公告可以看出:所有的上游养殖企业都出现收入、利润下降,绝大多数乳品企业都是收入、利润大幅提升。”
由此可见,整个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不均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现代牧业遭遇的问题已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已经完全上升到中国乳业的安全发展问题。
近年来,我国奶源生产出现奶荒、奶剩交替发生现象。尤其是这两年先后经历了奶源紧张、乳品企业争抢奶源、抬高奶价和奶源过剩、乳品企业压级压价、拒收限收的波动。
“在奶源过剩的形势下,乳品加工企业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什么原料成本低就采购什么,不管养殖企业的利益。”黑龙江某牧场负责人透露,用进口奶粉生产成复原乳,成本至少节省一半以上,再加工成各种乳品,里面还会添加其他东西。比如,婴幼儿奶粉中真正使用的奶粉量只占到50%左右,其他成分主要是乳清粉、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又节省了一些成本。
王丁棉分析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卖奶难”的问题,既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改变当前乳企、奶农的经营模式,又应制定具体的行业规则,使得奶农与奶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理顺乳品企业和养殖企业的利益机制。
“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比如新西兰,奶牛就是加工企业的股东,他的利益是相关的。而我们的利益是脱节的。如果国内的养殖业真的被搞垮了,加工企业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刘龙九说。
养殖业缺失话语权
此前,素有“乳业大炮”之称的王丁棉公开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被“个别大企业绑架,是全球最差标准”,从而引发了一场口水大战。
客观现实是,由于我国奶业先天不足,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脱节,乳品企业只管加工,掌控生鲜乳的收购权和定价权;奶农只养牛,处于弱势地位,乳企往往在奶少时抢奶、奶多时限收拒收,多年来已形成奶业发展的一个怪圈。
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称,奶牛养殖确实处于弱势,行业标准都是乳企制定的,这也有客观原因,中国这个行业发展初期,农民养三五、七八头奶牛,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些行业的标准,都是由乳制品加工企业制定的。
养殖规模过于分散,在产业链中没有话语权,那么是不是规模越大,万头以上规模的牧场才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呢?
2010年开始,中国开始学习国外经验,推行大牧场制,搞万头牧场,希望能够借此降低奶牛养殖成本,降低原奶价格。
“但实际上,这却是造成我国奶业危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在。”王丁棉表示。
王丁棉介绍说,与世界上主流的大牧场生产方式不同,中国的大牧场在动作上显然有点水土不服,养殖饲料、环保、病疫等问题都给牧场带来了极大挑战。
王丁棉分析认为,解决我国当前奶业危机的关键是摒弃万头的大牧场制,改为家庭规模牧场制,让100-500头奶牛的牧场占比1/3,让500-2000头奶牛的牧场占比1/3,让2000-5000头奶牛的牧场占比1/3,只有这样从源头做起,才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
宋亮也认为:“中国并不适合发展万头牧场,最大的问题在于‘规模不经济’,表现为成本高,成本下降空间小,难度大,这样的模式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这是整个畜牧养殖业应该注意的问题。”现代牧业转型应重新规划,拆分大型牧场,提倡适度规模化、规范化,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宋亮指出,未来奶源养殖的发展趋势是消灭散户,实现中小养殖户的规模化发展,最终和奶企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模式。“让企业和中小规模养殖形成一体化发展;一体化的前提是中小规模养殖要进行现代化改造;进行现代化改造的前提是土地能否流转,农村经营市场能否快速发展起来,让农民不仅有融资能力、有担保能力,还有保险能力。这些发展起来后,在市场上就能形成跟企业对等的话语权,企业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养殖户形成一体化发展,例如互相参股,或把奶农纳入到企业的活动体系中,这都是有可能的。”
乳业安全不能受制于人
乳业是一个产业链长、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乳业发展不仅是养殖环节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养殖、加工和消费整个产业链全方位的升级。
从目前来看,养殖环节经过整顿和振兴,生鲜乳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已有质的提升。但加工和消费环节并没有实现同步转型升级,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已形成严重制约,对奶业整体转型升级形成了“短板效应”,这也是当前奶牛养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当前中国乳业的市场调节机制已经失灵,如果政府不出手,像现代牧业这种大型牧场两年内即有可能破产,国内其他大型奶牛养殖户也会是一样的命运。”宋亮表示。
对此,黑龙江省乳业发展中心主任王思再呼吁,鉴于国外大量乳制品特别是工业奶粉进口已对乳业和农民生计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建议尽快启动进口乳制品对我国乳业产业损害情况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积极运用WTO规则下的贸易救济措施,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来保护奶农利益,保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宋亮建议,国家应该想方设法减少养殖企业的压力,比如加大补贴力度、修订产品标准减少“大包粉”的使用量,建立奶粉收储机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若不然,当最后一批坚守的大牧场都退出市场后,长期依赖进口的我国乳业将会在根本上受制于人。”
面对行业困境,已有数十家企业“联名上书”到有关部门。这份联名信中指出:“规模牧场是我国奶源的主体、奶业的根基,一旦被动摇,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这等同于交出了自己的奶瓶,交出了产业安全、食品安全、市场安全的行业命脉……”
联名信指出,我国奶业发展基础总体稳固、产业素质全面提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当前是奶源发展最为困难的阶段,奶源是奶业发展的根基,一旦被动摇,短期内很难恢复。
联名信说:“2008年我国乳品对外依赖度约5%,年约30%,有专家预计未来将超过40%,乳品供给的数量和价格将完全受国外的掣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行业的现状,中兴牧业董事长刘龙九从另一个层面表示了他的担忧。他说,现在中国奶牛养殖业形势非常严峻,已经到了必须保护的时候。中国多个主要农产品的定价权已被外资控制,比如大豆,从种子、化肥、农药、收储、加工已经全线失守。如果再不把养殖业搞好,中国乳业就会重蹈大豆的覆辙。
“牧场作为乳业产业链的上游一旦失守,整个乳业就会被国外一统天下。中国人喝的奶,就得由外资定价,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刘龙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