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规范严谨的教学设计、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全员主动的课堂参与度、有丰富内涵的延展渗透、深刻精准的课后评价、巧妙新颖的板书设计、灵活高效的教法选取、聚焦长远的“大语文观”都是其必备因素。聚焦小学语文课堂,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应当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课堂;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小学段教材经过几轮改革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部编教材的使用,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教材自身的开放性、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等新的发展动向,让好多新教师无从下手,“老先生”瞻前顾后,心里没底儿。基于这一点,笔者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谈一谈一堂课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师生双向互动活动,有目标、时间、学生群体等诸多因素限制,虽然倡导教无定法,但绝对不是说没有章法,也绝对不是一种“自由活动”。
一、 规范严谨的教学设计
既然教学是有目标任务性、时限性的活动,规范严谨的设计必不可少。只有规范严谨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开展良好的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一)出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尽管我们备写文案的时候有清晰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一堂课中,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并不具体、不细化,只是在教师的促动下跟着教师走,去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一堂课相对学生,目标性、针对性明显不足,没有任务感,自然缺乏动力,教学效果势必不好。所以,授课前出示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案例:《那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的学习目标设置。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篇”“荐”“翻”“帘”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一丝不苟”“密密麻麻”等新词。
2. 感情饱满地去朗读这篇课文。
【过程与方法】
3. 小组合作探究后,能学会叶老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借助文本,去感受叶老做事的一丝不苟、做人的认真负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向他学习。
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既是对学生学的一种引导,也是对教师教的一种约束,教与学这个师生的双边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去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环节要齐全,章法要严谨
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整个教学活动必须规范严谨。
案例:《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环节。
1. “探学设疑”:回忆鲁迅、提出问题。
2. “语言输入”:交流信息、探究新知。
3. “语言输出”: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4. “升华延展”:文本延伸、拓展思维。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各个环节设计什么内容、选用什么方法、考查哪些学生、如何组织教学等等必须详细具体。文字可简,但环节不能简,章法必须严。唯如此,才能确保课堂内时间把握恰当,各环节比例合理,有效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 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
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带动考试命题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以课本为媒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成为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要求。如此,课堂40分钟不够用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对于一堂课时间分配,给出如下建议:
上述时间分配仅供参考,总体结构不要有过大的突破最好。每个环节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如个别学生课堂纪律差、个性问题、教案未涉及的内容等不要攀扯过多,否则会影响教学时间,造成师生共同厭恶的“拖堂”。
三、 全员主动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效果的好坏焦点不在教,而在学。学习效果的达成,又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密不可分。一堂好的课,是师生紧密配合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如果脱离了学生的高效参与,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参与状态怎样评估呢,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感受层面,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一)观察学生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情绪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是否进行认真思考,是否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是否进行动手实践。对于学生各个课堂环节的表现,要通过组织教学、激励性评价给予调控,确保学生听、思考、动手、说、参与交流等各环节都有好的课堂状态。
(二)评估学生参与率
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句话不能让它成为口号。教学中让每一名学生动起来,去“思一思”“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尤其是要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课堂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四、 有丰富内涵的延展渗透
随着语文高考改革,快速高效的阅读能力成为学生语文学科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拘泥于照书读书,显然不能满足未来语文教学的需要,进行科学适度的延展渗透势在必行。
案例:“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这是小学语文《春笋》中的一句话。教学时可让学生想象:雷公公是用什么办法唤醒春笋呢?学生顿时来了兴趣,他们争着表达:“春笋,雷爷爷回来了,快醒来啊……”“小燕子来给我们唱歌了,快醒来了!”“笋妹妹,你应该结束你的美梦了!”笔者顺势而为,接着说:“瞧!春笋在小朋友的呼喊里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哇!放眼望去,同学们猜猜:春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想象你就是那绿绿春笋中的一个枝丫,把你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好吗?”
这样的课堂把课本中静态的文字活化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画,在入情入境中把一幅幅图画又变成了自己的文字,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用留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想象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象文章中的一个场景,想象文中人物的前途和命运,想象故事的结局和延续……我们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把这一部分的教学作为教材文本的二次生成,可继续细化教学。
五、 深刻精准的课后评价
教无定法,所以,我们评价别人的课,都是“专家”水平,但对自己的课,却很难客观准确评价。然而别人评价的机会和频次有限,这就限制了好多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缓慢。开展课堂教学“自我批评”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自主课”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撰写教学反思,进行理性自评
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个人提高方法。一堂课下来,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尝试思考,从内容设计、方法应用、任务达成、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理性的评价,制订切合自身和学生实际的改进方法。
(二)观看课堂实录,进行感性自评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注入,教师可以借助录课设备将自己的课堂录下来,然后再去观看,通过这种角色的假定性转换,可以发现自己课堂中的优劣得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也是一种高效省时的课堂改进方略。
六、 巧妙新颖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归纳主要内容、结构化知识点、凸显重点难点、理清课堂脉络、培养思维条理性等作用,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好的板书具备以下特点。
(一)提纲挈领,高度概括
好的板书是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内化知识的动态学习过程的体现,教师必须提前设计、适时出示。这就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有机整合,借助文字、线条、表格、符号等把能够充分反映当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部分反应出来,帮助学生加深认知记忆,同时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布局合理,简洁美观
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板书不管是采用传统手段(粉笔书写),还是采用多媒体设备,都必须考虑布局得体、内容简洁、设计美观,标题、内容的位置和字体大小,书写的规范性等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增强板书艺术性,力求让学生通过板书受到美的熏陶,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教学内容。
七、 灵活高效的教法选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对教学内容体裁、类别不做过多涉及,但作为教者,一定要按照文章的体裁或教学内容的类别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如古代诗词文学类,就必须要求重视背诵识记,理解重点字词和现代汉语的不同,感受古代语言和现代汉语用法的不同以及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美、建筑美。又如记事类文章,则要侧重叙事文章的要素,事情的来龙去脉等方面的设计。写人的文章则要把刻画人物方法,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还是别的方面,作为指导阅读的重点。单元基础知识归类训练,则要求教者要准备充分的训练题型,加强拓展延伸训练,让学生尽可能更多地积累,通过听、说、读、写加强引用能力的训练,应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八、 聚焦长远的“大语文”观
什么是“大语文”观?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认为:“语文教育的基点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身心发展。”因此,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收获,更是在思维方式、心理认知、情感塑造、人文修養、审美情趣、个性品格上得到同步发展。
案例:语文拓展题中图文转换题,它的解题关键就在于“解图”。“人-木”“从-林”“众-森”这道图形分析题,映射的是森林与人口的关系。小组讨论后学生能很好地得出人口的增加导致资源的减少,所以我们要适当控制人口的结论。部分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要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针对不同的结论,我们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森林矛盾时,除了控制人口、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外,学生还大胆地想到了“填海造陆”、治理荒漠使其变为绿洲等办法;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到通过发明“太阳能环境保护机”解决能源问题。
学生的思维虽然看似天马行空,但又依据生活实际,把科学、语文、地理等不同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效整合,充分达成了知识与能力、理性与非理性、个性与共性的综合发展。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进行,既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把生活中的经验感受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局限教材文本,做到课内外结合。
一堂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设计要严谨;课堂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需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课堂参与度;对文本适当延展渗透、注重教材内容的二次生成;课后对课堂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评价,做到去粗取精,有的放矢;板书的设计、教法的选用上,都需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聚焦小学语文课堂,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应当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争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仁贤.桃李书系:名师谈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赵虎将,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课堂;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小学段教材经过几轮改革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部编教材的使用,给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冲击。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教材自身的开放性、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等新的发展动向,让好多新教师无从下手,“老先生”瞻前顾后,心里没底儿。基于这一点,笔者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谈一谈一堂课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师生双向互动活动,有目标、时间、学生群体等诸多因素限制,虽然倡导教无定法,但绝对不是说没有章法,也绝对不是一种“自由活动”。
一、 规范严谨的教学设计
既然教学是有目标任务性、时限性的活动,规范严谨的设计必不可少。只有规范严谨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学生共同开展良好的互动,完成教学任务。
(一)出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尽管我们备写文案的时候有清晰的教学目标,但在具体的一堂课中,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并不具体、不细化,只是在教师的促动下跟着教师走,去开展学习活动。这样,一堂课相对学生,目标性、针对性明显不足,没有任务感,自然缺乏动力,教学效果势必不好。所以,授课前出示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案例:《那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的学习目标设置。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篇”“荐”“翻”“帘”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一丝不苟”“密密麻麻”等新词。
2. 感情饱满地去朗读这篇课文。
【过程与方法】
3. 小组合作探究后,能学会叶老修改习作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以实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 借助文本,去感受叶老做事的一丝不苟、做人的认真负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向他学习。
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既是对学生学的一种引导,也是对教师教的一种约束,教与学这个师生的双边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去开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环节要齐全,章法要严谨
方法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整个教学活动必须规范严谨。
案例:《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环节。
1. “探学设疑”:回忆鲁迅、提出问题。
2. “语言输入”:交流信息、探究新知。
3. “语言输出”: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4. “升华延展”:文本延伸、拓展思维。
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各个环节设计什么内容、选用什么方法、考查哪些学生、如何组织教学等等必须详细具体。文字可简,但环节不能简,章法必须严。唯如此,才能确保课堂内时间把握恰当,各环节比例合理,有效地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
二、 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
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带动考试命题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以课本为媒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成为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要求。如此,课堂40分钟不够用的矛盾显得非常突出。对于一堂课时间分配,给出如下建议:
上述时间分配仅供参考,总体结构不要有过大的突破最好。每个环节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如个别学生课堂纪律差、个性问题、教案未涉及的内容等不要攀扯过多,否则会影响教学时间,造成师生共同厭恶的“拖堂”。
三、 全员主动的课堂参与度
教学效果的好坏焦点不在教,而在学。学习效果的达成,又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密不可分。一堂好的课,是师生紧密配合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如果脱离了学生的高效参与,效果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参与状态怎样评估呢,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感受层面,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
(一)观察学生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的精神状态、情绪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是否进行认真思考,是否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是否进行动手实践。对于学生各个课堂环节的表现,要通过组织教学、激励性评价给予调控,确保学生听、思考、动手、说、参与交流等各环节都有好的课堂状态。
(二)评估学生参与率
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句话不能让它成为口号。教学中让每一名学生动起来,去“思一思”“说一说”“演一演”“写一写”,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尤其是要关注后进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课堂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四、 有丰富内涵的延展渗透
随着语文高考改革,快速高效的阅读能力成为学生语文学科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拘泥于照书读书,显然不能满足未来语文教学的需要,进行科学适度的延展渗透势在必行。
案例:“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这是小学语文《春笋》中的一句话。教学时可让学生想象:雷公公是用什么办法唤醒春笋呢?学生顿时来了兴趣,他们争着表达:“春笋,雷爷爷回来了,快醒来啊……”“小燕子来给我们唱歌了,快醒来了!”“笋妹妹,你应该结束你的美梦了!”笔者顺势而为,接着说:“瞧!春笋在小朋友的呼喊里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哇!放眼望去,同学们猜猜:春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想象你就是那绿绿春笋中的一个枝丫,把你的所见所感写下来,好吗?”
这样的课堂把课本中静态的文字活化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画,在入情入境中把一幅幅图画又变成了自己的文字,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用留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想象作者的写作意图,想象文章中的一个场景,想象文中人物的前途和命运,想象故事的结局和延续……我们要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把这一部分的教学作为教材文本的二次生成,可继续细化教学。
五、 深刻精准的课后评价
教无定法,所以,我们评价别人的课,都是“专家”水平,但对自己的课,却很难客观准确评价。然而别人评价的机会和频次有限,这就限制了好多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缓慢。开展课堂教学“自我批评”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开展“自主课”呢?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撰写教学反思,进行理性自评
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个人提高方法。一堂课下来,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反思,进行尝试思考,从内容设计、方法应用、任务达成、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理性的评价,制订切合自身和学生实际的改进方法。
(二)观看课堂实录,进行感性自评
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注入,教师可以借助录课设备将自己的课堂录下来,然后再去观看,通过这种角色的假定性转换,可以发现自己课堂中的优劣得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也是一种高效省时的课堂改进方略。
六、 巧妙新颖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归纳主要内容、结构化知识点、凸显重点难点、理清课堂脉络、培养思维条理性等作用,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好的板书具备以下特点。
(一)提纲挈领,高度概括
好的板书是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内化知识的动态学习过程的体现,教师必须提前设计、适时出示。这就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有机整合,借助文字、线条、表格、符号等把能够充分反映当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部分反应出来,帮助学生加深认知记忆,同时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布局合理,简洁美观
高尔基说过:“人都是艺术家,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板书不管是采用传统手段(粉笔书写),还是采用多媒体设备,都必须考虑布局得体、内容简洁、设计美观,标题、内容的位置和字体大小,书写的规范性等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增强板书艺术性,力求让学生通过板书受到美的熏陶,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教学内容。
七、 灵活高效的教法选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对教学内容体裁、类别不做过多涉及,但作为教者,一定要按照文章的体裁或教学内容的类别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如古代诗词文学类,就必须要求重视背诵识记,理解重点字词和现代汉语的不同,感受古代语言和现代汉语用法的不同以及自身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美、建筑美。又如记事类文章,则要侧重叙事文章的要素,事情的来龙去脉等方面的设计。写人的文章则要把刻画人物方法,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还是别的方面,作为指导阅读的重点。单元基础知识归类训练,则要求教者要准备充分的训练题型,加强拓展延伸训练,让学生尽可能更多地积累,通过听、说、读、写加强引用能力的训练,应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八、 聚焦长远的“大语文”观
什么是“大语文”观?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认为:“语文教育的基点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身心发展。”因此,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收获,更是在思维方式、心理认知、情感塑造、人文修養、审美情趣、个性品格上得到同步发展。
案例:语文拓展题中图文转换题,它的解题关键就在于“解图”。“人-木”“从-林”“众-森”这道图形分析题,映射的是森林与人口的关系。小组讨论后学生能很好地得出人口的增加导致资源的减少,所以我们要适当控制人口的结论。部分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要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针对不同的结论,我们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如何解决人口与森林矛盾时,除了控制人口、保护自然环境的观点外,学生还大胆地想到了“填海造陆”、治理荒漠使其变为绿洲等办法;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到通过发明“太阳能环境保护机”解决能源问题。
学生的思维虽然看似天马行空,但又依据生活实际,把科学、语文、地理等不同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效整合,充分达成了知识与能力、理性与非理性、个性与共性的综合发展。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进行,既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又把生活中的经验感受引入语文学习活动中,不局限教材文本,做到课内外结合。
一堂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设计要严谨;课堂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需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课堂参与度;对文本适当延展渗透、注重教材内容的二次生成;课后对课堂要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评价,做到去粗取精,有的放矢;板书的设计、教法的选用上,都需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实现教材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聚焦小学语文课堂,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我们应当认真践行新课程理念,争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仁贤.桃李书系:名师谈高效课堂.
作者简介:赵虎将,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党原镇中心小学。